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213章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13章

小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看着四周一动不动的精兵,众军冷漠的表情,无人敢出声反对。
  丁毅这征的已经是很少了,大概一成多的产量,还要上缴一部份给朝廷,实际到手,他不会有一成。
  又有人问:“可用银替代吗?”
  “可以,每亩五钱银。”
  众人又在心中大骂,像宋之儶这种上万亩的,一年税银就要五千两,这是割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啊。
  相比起来,大伙宁愿交粮,也不愿交钱了,因为钱更多。
  丁毅这是逼他们交粮,因为他不要钱,粮也可以拿来卖钱。
  杨镇也不和他们多罗索,走时留下一局三百多人,说是县中无兵,要派兵驻守。
  又以县府捕快衙役俱在乱兵中被杀为由,从民间征召三百捕快和衙役。
  但大伙全不认识这些人,不知这些人从那来的。
  很快,县丞宋平安在杨镇的注视下,往朝廷发捷报。
  9月中旬,有乱匪为粮,破莱阳县,县令英勇战死。
  登州参将杨镇领兵平乱,斩乱匪五百余人,大获全胜。
  捷报有登莱巡抚刘元润色后报朝廷,没多久,上面任命宋平安为新的县令。
  宋平安顿时脸色极为难看。
  此时大明内部到处混乱,民匪遍地都是,其他地方每天都有县城被破,州城被破,莱阳的这种小县,在大明朝廷内部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通迅实在是一言难尽,祖大寿大凌河投降后金,何可纲不从,祖大寿直接杀了,最后上奏“可纲慰阁部,献身为食。”朝中无人怀疑,更没人提祖大寿降金的事实。
  卢象升战死巨鹿,杨嗣昌硬说他是战前逃走,巅倒黑白,崇祯居然信了。
  孙传庭耳聋请辞,崇祯不信,派人两次查问,连回来人禀告说是真聋,他还不信,把查的人也一并抓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关键不是你干过什么,而是你上面怎么说了,只要上面有人信了,下面你干没干,都不是个事。
  大明朝的官员和崇祯喜欢巅倒黑白,丁毅也巅倒黑白给他们看看。
  有了莱阳县的例子,整个登州府量田突然变的容易起来。
  于是在当年年底,在丁毅兵马的配合下,共量得登州全府一州七县粮田一百六十一万亩。
  朝廷原核税为一万八千多,年底刘元说经过最新量田,增税五千,上交两万三千。
  朝廷大喜,下旨嘉奖,更令天下各府州学习。
  莱阳县令宋平安也得到嘉奖,突然觉的,好像也不错。
  而实际这笔钱全是丁毅所出。
  丁毅现在只要粮,其中百姓粮田亩税五升,士绅等亩征三斗,全府共征粮三十四万石。
  登州在被丁毅控制几年后,终于可以收支平衡,甚至赚钱。
  丁毅后来还对刘元说,以后你每年多交五百税银,保证朝廷不停的嘉奖你,还不会调你到其他府州去。
  刘元百思不得其解,我是收税小能臣,为何朝廷不愿重用我?


第477章 定是这无耻之徒想出来的
  9月中旬乱匪莱阳的时候,丁毅已经到了济州岛。
  他此次将去日本,面见松浦隆信,因为松浦隆信已经两次派人传信要见他。
  现在他们去日本比较方便,可以在济州岛补给和休息。
  他的船在西部港口登陆,钟镇奴,魏继海,黄斌,突哲儿、朴志炫,张猛,陈海生,方应想,罗才佑等人都已经在岸边等他。
  刚上岸就看到一个熟人,那人看到丁毅,一直摇头,表情又气又无奈。
  “寇知府,好久不见啦。”丁毅笑眯眯的向他打招呼。
  正是被他从大明劫过来的原登州知府寇化。
  寇化刚来没多久,一直不愿帮丁毅做事,丁毅也不逼他,让人给他几亩田种着,他和家人在这里住的也很安心,没啥事。
  今天被逼着过来迎接丁毅,他心情当然不好。
  “哼。”寇化冷哼,乱臣贼子几个字,已经在脑海里转了几圈,只是不好意思骂出来。
  你说丁毅是乱臣贼子,可是他移民海海,赈济流民,救了无数大明百姓,寇化在济州岛这些日子,看着岛上的百姓从来时的恐慌,到安居乐业,心中也不得不佩服丁毅。
  “你们把寇知府叫来的?我都说了,不要打扰他。”丁毅这时又板着脸:“都没听到么。”
  众人赶紧陪不是。
  寇化也不理他,双手一拂袖,转身而去。
  他刚到家没多久,有小吏跑过来,说是义田县有个打架案,县令魏继业正陪丁毅,没空处理,问你有没有时间。
  “我没空。”寇化当然一口拒绝。
  小吏说那个被打的人很惨,家里又穷,是刚来的流民,女儿又小,现在就指望能禀公处理,得到赔偿,今天这案这若不断掉,怕是,怕是那可怜的女儿要活活饿死啦。
  寇化气的跺脚,骂道:“定是丁毅这无耻之徒想出来的。”
  他骂归骂,最后还是跟着小吏往县衙走了。
  ……………
  丁毅来了之后,马不停蹄,骑着马带着诸人,先看了港口的建设。
  钟镇奴这边最先建的是住房,用来安置移民,然后就是港口,接着是船厂。
  按丁毅的要求,他们要新建两个港口,准备两个船厂。
  一个是港口在西,也就是丁毅登陆的那个,第二个是东,原北部往朝鲜的港口保持不变,到时多建炮台,守好就行。
  西边的港口利于从旅顺和大明来的船,东边的港口利于往日本去。
  两个船厂都会在附近港口不远处。
  这一年多过去了,两边港口都完工了一半左右,想达到丁毅理想中的,还最少要一年时间。
  “东边港口原本就大,当年蒙古就在这边练海军的,现在算是扩建,还有三个月能完成。”钟镇奴骑在马上向他解释:“西边这个原来太小,无法通过大船,最少还要半年以上。”
  “前期人手不够,现在算是有点人手。”
  丁毅随便看了看,知道这些东西都急不来:“船厂选址好没有?开建没有?”
  “两个船厂选址都好了,西边的已经在开建,就等丁大人你取名呢,拿地图来。”魏继业这边也做了羊皮地图,非常精细,花了大半年时间,自己找人跑遍全岛画的。
  岛上各种地形,上面所有东西,所有种养殖和村落什么,都有清楚标记。
  后面要建的城墙,炮台,囤堡,也都提前画上了。
  那地图很大,四个人拉开,拉在丁毅面前,指给他看。
  丁毅一看就知道魏继业用心了。
  整个大明,甚至欧州都找不到这么细的地图。
  他们东江镇也有,都是下面的兄弟们一点点跑出来,画出来的。
  丁毅看了看船厂选址,还是比较满意:“西边这叫济州造船厂。”
  “。。”众人。
  “东边这叫‘龙江造船厂’”
  “。。”众人。
  看过港口和船厂后,丁毅直接去看养马。
  因为去年突哲儿养了七千多匹适龄战马,结果中途和运输时,一共死了一千多,丁毅专门过来看看,虽然这死亡不要他来承担,但他也不想让牧胡们以后再这么损失。
  大队人马跟着突哲儿来到最近的一个养马场,路上据突哲儿说,他采用的是各户分配,按时交马的方法。
  就是他把养马的任务分给各族各户,到了时间就让他们交多少马出来。
  虽然马有死亡,但牧胡们知道会这样,通常都是多养,比如要交一百匹马,就养一百二十匹,甚至一百三十匹,保证死亡后,还能完成任务。
  去年只有六千,是因为之前济州岛适龄马只有这么点。
  很快丁毅来到一片草原,草原的右翼有一片马棚,看到马棚丁毅愣了下,他一直以为蒙古人养马没马棚的,没想到也用马棚。
  突哲儿向他介绍,种马和肥育马分开饷养,发情配种时才在一起,为防止近亲交'配影响品质,他们会不停的改良,打个比方。
  相距离太远的牧胡,会交换种马。
  好比登州的种马,拿到福州去配。
  血缘越远,品种越有机会变好。
  喂食以大豆和牧草为主,为培育优良战马,他们都是把大豆做成豆饼后,再泡水,泡软,搭配其他小豆类。
  每餐订量,不能有余下,不然余下会变质,容易吃坏肚子。
  突哲儿说自己每天到处转,督查各户养马情况,保证质量。
  最重要的是防疫,防疫是养殖业的重中之重,这个时代没有疫苗,现代养马会打疫苗,但给马打疫苗,也是为了驱虫。
  古代人只知道要防疫,不知道要驱虫,但他们有这个概念,牧胡们是烧草药,经常用草药熏马棚,及时清理粪便。
  丁毅叫来医生们问问,他们用的草药,其余就是等于驱虫用的,只是这个时代,不知道为什么要驱虫。
  按突哲儿所说,他们做的挺好,只是还是死了好多,去年合格战马加不合格的,总计死了有近三千。
  丁毅觉的肯定有那里做不到位。
  来到马棚看了会牧胡们操作,这,这似乎不行啊。
  突哲儿看丁毅脸色不好,有点奇怪:“丁将军?”他小心的道。


第478章 奖罚措施
  丁毅想想,道:“养马你们是专家,不过我看刚才,还是有点小问题。”
  “将军请说。”突哲儿不以为然,必竟他觉的,养马自己才是专家。
  “马是很精贵的动物,我刚才看你们喂养之后,饲糟有点脏,一般多久清洗一次?”
  突哲儿扰扰头:“牧民好像几天或十几天吧。”
  “每天都要冲洗。”丁毅很严肃的道:“不然很容易吃坏肚子。”
  “啊。”突哲儿他们以前都是粗养养的,他刚才所说的,已经感觉做的很好,没想到丁毅的标准更高。
  “按丁大人所说的做。”黄斌冷然道。
  突哲儿反应过来,顿时陪笑:“是是是,以后定当,每天冲洗。”
  “粪便虽然放的有点远,但要放到下风口。”丁毅又道。
  然后想到什么,转身问:“马粪,你们可用?”
  钟镇奴等人一脸蒙。
  “。。”众人。
  “马粪每天收集,发酵后可以用来当肥料,你们种果树可以用。”丁毅沉声道:“这是很好的肥料,咱们的地能更肥。”
  放在这里,反而影响马的卫生。
  但丁毅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知道这有机肥,一定要发酵好,不然容易烧根,也容易产生害虫,好在济州这边气候很好,一般发酵到七十度以上,有害虫卵和杂草种子大部份都会死。
  “多找些会种田懂农事的人问,如何发酵利用,先在小范围试验,成功后可以推广。”丁毅对身边的人道。
  众人也不懂什么叫发酵,丁毅按着自己的记忆,说了个大概,放入麦秸,比例他也不知道,大概是四五比一左右,因为没有发酵液,可以用这个时代的酒槽。
  当然,他当时也不知道,还是后来别人想出来的,因为造酒也要发酵。
  这马粪要是发酵的好,不能种田,种果树是挺好的,而且和草原结合后,土地肥力也会大增。
  济州岛盛产果树,绝对是有了很好的利用方向。
  事实上丁毅更关心的是养马,所以用了这个借口,把所有的马粪都清理掉,包证了马棚的干净卫生。
  养马另外要小心老鼠,好在这边是草原,老鼠较少,只要控制卫生,没有多余的食物,基本有老鼠都不会过来。
  丁毅要求他们经常四周查看,若发现有鼠洞,立马堵死。
  突哲儿表情尊敬的一一记下,他觉的丁将军真是很尊重、很看重他们养马,这让他感觉到了他自身的价值在丁将军这边得到了体现
  “运马的死亡率也高,因为在船上,你们人手不足,不能打扫好卫生,为了挤更多的马,空间不够。”丁毅把自己知道的敝端一一说出来。“我用马不急,可以分批运送,不用一船挤太多的马。”
  众人认真听着。
  “今年养马会有奖励。”丁毅现在发现不合格战马也能卖,觉的大有赚头。
  “魏继业专门组织人和突哲儿对各户考核,幼马时登记一次,交马时登记一次。”
  “交马最多,死亡率最低的十户,按每匹马五两进行奖励。”
  “死亡率最高的十户,每匹马扣一钱。”
  突哲儿大喜:“可以。”
  丁毅奖的多,扣的少,扣钱也是为了提醒他们,不要养死太多。
  其实他按活马收钱,死活与他无关,但这么做,是让大伙知道,他也不想大家白白养死。
  考虑到每个人都会多养,如果降低了死亡率,将来每年出产的马,可能会更多。
  接着丁毅又看了养羊,种水果,还喝了济州的特产柑橘茶,果然柑甜无比。
  济州这边天气真的是太好了,全年不会低于零度,后世也是韩国水果基地之一。
  这个时代,朝鲜的水果以苹果,梨子,枣为主。
  柑橘算贵族特供,以前面积比较少,丁毅占领了之后,让魏继业加大面积,主要在十月到十一月上市。
  大概用了半天时间,转了一圈后,丁毅回到济州府,召集众人议事。
  钟镇奴,魏继海,黄斌,突哲儿、朴志炫,张猛,陈海生,方应想,罗才佑齐坐一堂。
  钟镇奴先汇报了大概情况,人口两万多户,8万多人,其中三万多是原朝鲜人,一万多是原蒙古后裔,两万多是明人。(大部份是这两年从登州移民来的)
  按旅顺做法,现在不管什么民族,儿童8岁开始学汉语,用汉书。
  另外,钟镇奴把每百户编一村,每十五村左右编一镇,每村设村长一名副村长两名,每镇设镇长一名,副镇长两名。
  东部是‘腾云县’主要有蒙古人,朝鲜人,养马为主。
  西部是‘义田县’以种田囤粮之意,主要有朝鲜和明人,以种田为主。
  丁毅听到这里,叫了停。
  “每年考核镇长和村长吗?”
  众人面面相觑,很显然,这时选村长镇长,主要还是靠关系,和明人的关系,和在座的关系。
  “按每村种田产量,养马数量,种水果产量,海货产量,进行考核,对优者赏,对劣者淘汰。”丁毅要把这里建成大后方,大基地,必须要有奖罚措施,激励大伙。
  众人赶紧记下。
  “给村长,镇长有小权,像登州那样建身份牌,村长镇长县令等官员,小吏,购物有优惠,交税有减少。”丁毅继续道。
  众人眼睛大亮,这样百姓必须争当村长镇长。
  丁毅只说大概,至于减少多少税,优惠多少,是在座的人想的事。
  众人不得不佩服,丁大人一过来,就能说到要点上。
  “岛上很大,为防细作,也要建立登州似的身份牌,举报陌生人者有重赏。”济州这边做的很好,但丁毅还要一件件指出来,不足的地方,他来改进。
  “那要增加吏员。”魏继业道。
  因为登州一府的捕快衙役就有好几百人,甚至超过其他山东五府总和还要多几倍,而济州这边,原来的朝鲜吏员几乎都走了,现在全靠丁毅的人在干,很多不是吏员却做着吏员的事。
  “恩,你先接着说。”丁毅道。
  钟镇奴又道。
  岛上现在有三万多匹马,大部份还是幼儿,距离五万目标也快了。


第479章 说到赚钱,六亲不认
  上次丁毅来时,这里才几千匹马,这才一年多,到了三万多,也不容易,到了五万后,常年能保次出一到两万马,合格者当战马,不合格用来运输。
  当年丁毅来时,二十万不到粮田,现在则是三十一万亩,才一年半时间,田地增加了好多。
  这边产量不错,去年实收七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