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觉的,一旦能在自己选择的战场开打,对自己必然是有利的。
他带着诸将骑马跑来跑去,很快选定了战场。
“就这里。”他们的战场,选北沟河边上。
“野战就要比炮,后金兵这次过来,必定带着大量的炮。”丁毅缓缓道:“其他路不好走炮,他们的炮兵,只能从北边走这大路来。”
大伙纷纷点头,你步兵骑兵可以翻山跃岭,炮兵你必须走大路。
“咱们在河的南边筑炮兵阵地,挖坑道堆起高处,居高临下,打对面,这条七百多米的长的河,就是咱们炮兵阵地的天然防护。”
“咱们步兵守两条河的左右,河前面不用管。”
众将点头,丁大人打仗就是会用脑子,这样炮兵是安全了,步兵也只要守三面。
张经问:“现在水稻正长呢,怕后金骑兵不走这边,冲进去踏我们的稻田。”
这招丁毅当年用过,后金兵肯定也会用。
丁毅点头:“其他地方让他们走,他们骑兵多,咱们拦不住。”
“前提是,他们能进去再说。”
丁毅想了想:“你刚才说,还有一个地方在哪?想建城的?”
“白云山下,白云山下再建个白云城,咱们复州,白云,北沟,金州,四城就能把我们的地盘,围的固若金汤。”
张经一边说,一边拿出地图,现场打开给丁毅看,指了指白云山的位置。
丁毅一看果然是个很好的位置,白云山北面也全部都是山,南面建个城,后金想过来,只能再往东才有大路,再往东就是大海了,接近黄骨岛堡方向。
这以后要是为了打旅顺,绕这么远的路,岂不是有病。
你骑兵绕过来没事,带着火炮这么绕,火炮没有两三个月是到不了的。
“白云山下有田吗?”丁毅这时问。
“有,今年刚种的稻。”阮文龙道:“就在道路两边都是。”
以前这些田都是金州的后金人种的。
丁毅想了想:“把白云山下附近,所有水稻田,上水,多上水,把泥灌泥灌软。”
阮文龙脸色微变:“这样会烂根,失收的。”
丁毅看着地图,缓缓道:“我怕皇太极派骑兵从这边插进来。”
“损失点粮田没事,这一战,一定要赢,赢了后,咱们至少能得到几年的安定。”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样吧,也别急着给粮田上水,一旦确定皇太极想过来打咱们,再上水。”丁毅马上道。
“另外,没水稻田的地方,挖坑,和上次一样,每隔几十公分,挖一个小坑,不用太深,巴掌大就好。”
“他骑兵要跑起来,肯定都要摔倒。”
“跑不起来,咱们步兵可以围着他们打。”
丁毅这办法也挺好的,可以大面积利用。
他挖的坑不用大,巴掌大就行,一个老百姓用锄头或铲子随便搞几下,就能一个坑出来。
这种小坑,骑兵慢慢踩上去,肯定没事。
但是要狂奔踩上去,必然要摔倒。
有稻田的地方不用挖,灌水,田里很快变的泥沼。
当晚,丁毅召集开会,布置兵马和人手。
他基本确定皇太极一定会来,除非皇太极不知道他们要在北沟筑城,不然必来。
此时不管皇太极来多少人,丁毅要动员两万多人马,与其决战。
因为按丁毅对后金的估算,这时的皇太极撑死了有十万战兵,其中后金精锐最多两万。
历史中上皇太极打大的战役一般也就派五六万兵马齐出,号称十万,其中必定还有大量辅兵,还要留守老家。
所以皇太极再来,战兵最多也就五六万的样子,丁毅现在有两万人,就敢和皇太极五六万野战。
这是他对自己兵马的自信。
拥有近一万铳兵的半现代化部队,打不退五六万野蛮冷兵器,那他的穿越,有何意义?
没错,丁毅只是想打退皇太极,并没想灭了皇太极。
必竟他的骑兵太少,全歼皇太极是不可能的。
第441章 阿巴泰不服
丁毅想建北沟城,是为了给自己囤田,并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
所以他这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杀伤后金兵马,打退皇太极。
此次共动员两万多人。
有从济州回来的向怀来长生岛一千兵马(他有两千留在济州训练那边的新兵),许必成复州五千抽三千兵马,1营马跃抽一千归向怀来指挥。
张经三千骑兵。(他在朝鲜损失的骑兵,已经补满三千。)
徐威金州五千兵马抽三千。
皮岛方面,毛信和徐威互调后的8营三千,陈有时21营三千。
沈世魁23营两千,另抽两千精壮为辅兵,共计两万一千人马。
旅顺南关口兵马没动,各堡兵马没动。
金州和复州兵马抽调大部份,但考虑到金复两州都有上万百姓,精壮数千,并不怕后金兵来攻。
如果能给丁毅更多的时间,他可以带领兵马在北沟那边挖坑,但丁毅估计时间来不及,后金兵很快就会来,所以所有人抢先先把炮阵筑好。
一旦让后金兵先选中北沟,丁毅就不好打了。
丁毅果然没有猜错,就在他看过北沟后没一天,他们得到消息,后金大举调兵,盖州城不断有后金兵马调入,似乎要对旅顺用兵。
9月2日,丁毅看的北沟。
9月6日,皇太极等来召集到的一万蒙古骑兵,另出汉军两万,后金八旗一万五,百姓辅兵杂役一万多,合计五万多人,号称十万,带火炮一百五十门,浩浩荡荡往复州方向而来。
这次的出兵规模比上次打金州还少,因为皇太极不想再遭惨败,他抱着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的心态。
因为他这时还没到现场看过,更不确定丁毅会把新堡建在那?
他的目的主要是不让丁毅建堡,还有报复摧毁快要秋收的水稻,并不想和丁毅死磕。
他来之前,都觉的丁毅不可能会与他野战,肯定又守在各城堡里。
但很快,前锋哨骑回来告诉皇太极。
明人在一条河边修建了防线,好像要与他们野战,大概有一万兵马。
并且明人有很多人在现场挖坑堆碉堡了。
“什么?”后金权贵们纷纷动容,丁毅敢和他们野战了?
然后再想到丁毅的沙包碉堡阵,真是令他们头痛。
现场的李率泰第一个发言:“大汗,丁毅喜欢选择战场,咱们千万不要上他的当,可从其他地方攻入。”
这个问题大伙都深以为然,所有人都吃过丁毅的亏。
“他守在哪?”皇太极赶紧问。
“北沟。”哨骑道道。
“北沟在哪?地图呢?”皇太极让人上地图,大伙往那地方一看。
丁老鼠,狗东西,现场所有人纷纷破口大骂,齐齐问候了丁毅全家。
前面说过,从盖州到复州,一共有三条大路好走,且仅有这三条路能走大炮。
而北沟这地方,正是三条大路的汇集点。
过了北沟后,就有三条路往复州,但不过北沟,只有几条山路能走,都要翻山越岭,无法带炮。
丁毅那狗东西往北沟一建堡,以后咱们大金要去打丁毅,必须要先破北沟堡,破不了,就没有炮兵能进去,那还怎么和丁毅打?
上次他们开会还说,只有用火炮,才能教训丁毅。
没有火炮,很难和他的铳车阵打。
这北沟城,肯定不能让丁毅建起来,比大凌河还讨厌,皇太极瞬息和众勋贵们达成一致。
但现在丁毅已经在修工事,他们绕过去不打?
三条大路交汇点啊,带着大炮必走之路。
除非皇太极不打算和丁毅野战,放弃带大炮,用步骑从其他方向进去,破坏丁毅稻田。
皇太极兴师动众五万人,就为了破坏稻田?我脑子又没病。
看过地图后,所有后金勋贵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又得被丁毅逼着,在北沟这个地方与丁毅打。
尼娘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在边上看的都不得不服,纷纷叫骂。
明明后金所有人都知道,不能在丁毅选择的战场,与丁毅打。
但丁毅在北沟一挖坑,他们还不得不去打。
这种感觉太不好了,皇太极几乎吐血。
他突然大骂阿济格,你们的哨骑是死人?以前看不出这位置这么重要?
复州和盖州在他们大金手上这么多年,居然没人看出这北沟位置这么重要,咱们早点建一个城,或者抢先建一个阵地也好,还轮到丁毅选这地方和咱们打?
到时冲进复州,想在哪打,就在哪打。
阿济格被骂的满脸通红,一言也不敢发。
其实心里把皇太极和丁毅一起问候了一遍,关老子屁事,谁知道丁毅这死老鼠挖坑不过瘾,还要建城。
阿巴泰这时道:“北沟那只是可以走炮,即然明军先到那了,那咱们索性不带炮,从其他方向进去,我看丁毅会不会找咱们决战。”
他的意思是,咱们就不能被丁毅牵着鼻子走。
凭什么他在北沟守,咱们就要去攻?
其他地方不能带炮,咱们就不带炮,咱们大金,向来以骑射和步甲打天下。
很多人看白痴一样看着他。
孔有德忍不住了,不带炮营是看不起我们汉军?
“若丁毅以铳车阵拦阵,咱们没炮很难打的?”说完看了下图鲁什。
图鲁什顿时满脸通红,又羞又怒。
刷,突然,在场一大半人转身看向图鲁什么。
图鲁什几无地自容。
他在大同附近,以三千五百骑,打两千明军铳车阵,惨败而回,折兵无数。
阿巴泰还不服,大声嚷嚷,明军的车阵我们又不是没打过,那次不是一冲即破。
你们都知道那丁老鼠擅长挖坑,为何要被他牵着鼻子走?
皇太极有点不高兴,即然你这么说,你去打啊。
“好,阿巴泰,你这么有信心,我让你领一路军。”皇太极沉声道:“你可敢?”
“不胜不归。”阿巴泰傲然道。
皇太极思索片刻,下令阿巴泰带大金两个牛录,加蒙古五千骑兵,绕道东侧进入丁毅腹地,以破坏金州至复州线,明人的稻田为主,不让他们有秋收,若有机会,就来攻丁毅北沟背后。
他们主力会与明军在北沟决战。
孔有德赶紧提醒他:“北沟以东,尽是群山,过了白云山附近的小李屯,才是一片平原,有大量的良田。”
“丁毅若派兵马守在白云山下,骑兵也很难通过。”
第442章 平推辽东
阿济格问,去金州的路不是有好几条吗?
有人答,骑兵不好走啊,都是山地,很容易守的,若明人有人守着,必须要用步兵攻夺。就算没人守,翻山越岭过去,最后还是要走白云山下的大道。
降将中,孔有德耿仲明对金复两州的地形很了解,后金占了多年,也没他们清楚。
复州边上有复州河,一直连到北沟附近,北沟是个要点,这也是丁毅为什么在这里筑城的原因,更是皇太极必须要在丁毅选择的地方和他硬打的原因。
过了北沟才有三条路往复州,不过北沟,大量的兵马很难走山路小道,火炮更无法过去。
北沟以东全是山,骑兵也要绕很远,然后最好的走路,就在白云山附近。
从白云山冲下去,一路平坦,下面全是金州最好的良田,十几万亩连片到复州。
丁毅下一个城,就准备筑在白云山下,这样两个城一筑,他的二十万多亩田就万无一失了。
所以孔有德最后道:“我要没猜错,丁毅把北沟后面的城建好,下一个肯定要建在白云山下。”
“到时,咱们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眼睁睁看着他在复州和金州境内囤田。”
当然了,还有很多山间小路,后金的步兵都能进去,但对上普通明军没问题。
可你只用步兵,不带骑兵和火炮,怎么和丁毅这种人打?
“这丁毅如此难缠,又这么下作,北沟那里,定不能让他筑城,一定要打破他。”阿济格大声嚷嚷着。
“这也是我必须要来的原因。”皇太极当然知道,这就当年的大凌河一样,甚至比大凌河堡还要严重。
关键这次又让丁毅抢了先,丁老鼠已经在北沟挖坑了。
如果皇太极兵马先到,那形势又不一样。
可这次如果不打败丁毅,等丁毅的城筑起来,皇太极下次先到也没有什么用。
皇太极原本以为丁毅会守在复州城里不出来,没想到这次敢出来和他野战。
还让丁毅抢先占了北沟。
“就这么定了,阿巴泰你前往白云山小心点,若是有明军守着,攻不过去,也不要勉强,不能损失大量的兵马。”皇太极叮嘱阿巴泰。
阿巴泰当时是点头应了,也不知他心里怎么想的。
“丁毅已经占了北沟,咱们要加快速度,不能给他时间挖坑。”皇太极最后一句话说出来,现场的后金权贵纷纷破口大骂,你要能给丁老鼠一点时间,他能把大明挖穿了信不信?
赶紧加速,后金兵快马加鞭往北沟赶。
9月4日,肖永秋部,何良武部,两营六千兵马,在铁山集合。
得知皇太极来攻旅顺,丁毅也来一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派肖永秋和何良武攻镇江。
上次他们打过一次镇江,然后又还给了后金,上次打镇江是为了见孔有德,这次是为了报复皇太极打复州。
而且丁毅要好好的教训皇太极,让他知道,不是只有后金兵,能主动攻打别人,我旅顺军也可以。
此时肖永秋和何良武六千兵马,按每营三司,每司三局,每局6门炮算,共计带了108门6磅磅野战炮。
同时带出去12磅野战炮10门,大马车120辆,骡马300匹,又动员皮岛四千囤兵当辎重兵参战,因为丁毅知道这边没什么危险,打的会很轻松,正好让囤兵去战场见见。
按丁毅要求,肖永秋和何良武部,要打下镇江,汤站,险山堡,凤凰城,旋城,岫岩,等数个后金堡城。
这些堡城以前全是明军的,现在被后金占着。
丁毅学后金,打破各堡,掠夺人口和物资。
给肖永秋的最终目标是凤凰城一线,因为他们没有骑兵,再往前的话,就接近辽阳,如果有后金兵大量包围过来,就不好打了,很难全身而退。
肖永秋第一次领军独挡一面,非常激动,战前和何良武两人,把丁毅给他们制做的东江和辽东辽南沙盘图看了又看,研究了好几天。
“特娘的。”何良武看着沙盘,嚷嚷道:“要是有两万战兵,老子敢去打赫图阿拉。”
肖永秋笑着摇头:“现在不能往那边打。”
“为啥?”何良武瞪着他。
肖永秋想了想,用丁毅的语气道:“不符合咱们东江镇的利益。”
“。。”何良武似懂非懂想了会,很快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搓了搓手,笑道:“那多打几个堡,以前建奴最喜欢没事打打咱们的堡,这次让他们也尝尝滋味。”
“按丁大人要求来,打太远了,不容易回来。”肖永秋缓缓道:“咱们兵少,输不起,不能惨败。”
“好吧。”何良武耸耸肩。
6号下午,皇太极大量兵马还在去北沟的路上,肖永秋一万人马加一百多辆大车,已经到了镇江堡下。
后金在这些小堡里,基本以汉军为主,有的会放一两队后金兵,或蒙古兵。
通常一个堡和明军以前的人数差不多,约两三百人。
过去几年,除了丁毅之外,几乎没有明军会主动来进攻。
这次丁毅的兵马压进,堡中后金兵又惊又怕。
丁毅兵马犀利他们是清清楚楚,更知道他们打仗与众不同。
果然,肖永秋兵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