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也是狮子大开口,开口就要三百个。
周有根和王卫忠对视一眼,周道:“可以给首及,给多少看有多少财物再说。”
我们要是追上去,就抢几车财物,有屁用。
曹变蛟大喜,知道他们怕东西少:“不少的,我看到有几百车呢。”
“赶紧走。”
“不急,等着。”王卫忠赶紧组织人马。
战场上完好的马匹大概还有四五百,他让怀仁败兵们护着这些马,加上登州营的伤亡和阵亡兄弟,还有后金首及,跟在后面。
他们一千多人用马拉着车队,跟在曹变蛟身后。
刚刚大战,他们的骡马也死伤好多,眼下正好用后金的马替换,每辆车两匹马拉,速度还更快了点。
三波人马快速往西而去,反而离大同远了。
曹变蛟胆子也大,有王卫忠在后,居然敢追向后金兵。
果然如他所料,后金败兵押着大量的马车和财物还有百姓,根本走不快。
不到十分钟,曹变蛟就追上了图鲁什的骑兵。
一往无际的平原上,四百辆马车和一万多明人百姓,正在缓慢的行走着。
他们本来是要往东跑的,往东才能出关。
但图鲁什被王卫忠兵马打败,不敢往东走,怕丢了这批人口和财物粮食,所以决定先往西,然后再转向南,绕开王卫忠的兵马后,再往东去。
不料没走了十分钟,身后就传来了骑兵的声音。
图鲁什正带着兵马垂头丧气,突然听到身后有骑兵来,赶紧回头。
这时他们在后面的哨骑也疯了似的跑回来。
“大人,不好了,明军来了。”哨骑惊叫道。
图鲁什大怒,抬头看到远处有明军骑兵,斥道:“慌什么,阿利库,带队骑兵,把那股明军给砍了。”
我打不过登州营,还怕你曹文诏的兵马?
哨骑表情几乎要哭:“旅顺明军就跟在后面。”
“什么?”现场顿时炸了锅似的。
第427章 连升两级
他们几乎被王卫忠的兵马打破了胆,一听那股明军又追上来了,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逃。
“混帐。”图鲁什表情更难看,这怎么逃,他们带着一万多明人百姓,四百多辆车的财物和粮米物资。
这要一逃,岂不是一无所有,他们这路兵马,什么都没捞到?
回去如何交代?
“明人欺负太甚。”图鲁什勃然大怒:“真当我们怕了旅顺军?”
大伙面面相觑,心想还真怕。
自从旅顺丁毅横空出世,后金与他百战皆败,就没有赢过。
皇太极两年前起五万大军都没能打赢,之后就没去过旅顺,只敢来欺负欺负明朝。
“和他们拼了。”图鲁什厉声道。
“主子息怒。”边上马上有个牛录额真劝他:“汉人常说,怒不发兵,怒不发兵啊。”
大伙纷纷劝他,不要冲动,给咱们大金八旗,留些种子。
图鲁什当然是做做样子,他那里还愿再攻那股明军。
没有五千以上步兵,他肯定不会攻。
众人还在劝说着,身后远处,呜,悠长的号角声响起。
后金兵赶紧回头,只见一里以外,一波明军骑兵飞快出现在地平线上。
不多时,后面大量的马车出现,马车边上全是一队队明军。
他们前面一万多人走的太慢,明军已然追了上来。
“怎么办?”心腹阿利库又惊又怕。
图鲁什看着对面的马车,和密集的步兵阵形,心中又惊又怕又是羞辱。
曾几何时,他们大金攻打明人如摧枯拉朽,现在却要避其锋芒了。
刚才没有骑兵,他们就打不过明人,眼下明人还多了一百多骑兵,更加的难打。
“撤。”图鲁什没有犹豫,立马道。
“这些明人百姓和财物怎么办?”
图鲁什欲言又止,有些话不愿说出来。
“一把火全烧了,把明人百姓全砍了。”有人厉声道。
“放屁。”马上有人反对:“你们忘了二贝勒的事了?”
众人齐齐噤声。
二贝勒阿敏,当年弃守永平四城,临走前还屠城,回去后皇太极大怒,差点要砍了阿敏,最后剥夺其所有兵马和财物,只留几个房子,到现在还在幽禁。
皇太极事后沉重的通知各大臣军将,说人口很重要,民心很重要,不能胡乱屠城,要让明人百姓甘心投效我们。
事实上皇太极在收买人心上干的也挺不错,当年丁毅攻破盖州,愿意跟他走的汉人就没多少。
他们要敢把这一万多明人百姓全斩了,回去皇太极肯定要把他图鲁什给砍了。
而且现在也没时间干这事,明军都快追到屁鼓上了。你能杀多少百姓烧多少车?
就在图鲁什等人犹豫不决时,曹变蛟的骑兵已经分成两队,从则两翼过来,好像要挑衅他们。
而王卫忠的步阵,也开始加快速,驱动着骡马,拉着马车往前,他的步阵都在跑步往前。
再不走就危险了,图鲁什骑兵多,当然有信心跑出去,但再晚点走,肯定要死伤一大片,明人的铳打的极远。
“走,不管明人和马车了,下次咱们,加倍抢回来。”图鲁什一声令下,后金骑兵立马狂涌而奔,往几个方向奔驰,最后约定在东面聚集。
押送着明人百姓的还有五百辅兵,赶紧也跟着他们往两边跑。
“哇吼”曹变蛟的骑兵们看到,纷纷怪叫,耀武扬威,没想到后金兵也有望风而逃的时间。
四周全是明军的嘲笑声。
图鲁什差点气的吐血。
他跑的不快,骑马在最后,看着一波波自己的兵马撤出战场,看着明人大阵缓缓接近明人百姓,他的心里都在流血。
他目光深深看向王卫忠部,心中深刻的感觉到,咱大金的最大敌人,应该是丁毅。
若不灭丁毅,永远不可能战胜明朝。
“走。”图鲁什狠狠一扬马鞭,很快离开战场。
“吼”曹变蛟更是大喜,没想到王卫忠的兵马这么厉害,后金两千多人不敢一战,转身就跑了。
此时他赶紧骑马回到王卫忠阵前,大笑道:“前面马车上的财物全是你们的,给我们三百首及就好。”
周有根抢先道:“还请将军通知他们,山西境内后金劫掠,大杀四方,请百姓们与我们一起回登州,那边有田,有屋,可以安心住下。”
曹变蛟愣了愣,没想到王卫忠连人口也要。
他以为王卫忠和其他明军一样,只要那四百多车财物就好。
但王卫忠和周有根商量过了,你这都是自己大明朝的人,这四百车财物也不好抢啊,只能先把人口都带回去。
曹变蛟很快点头,转身带着骑兵过去,对着这批百姓们大声道,山西境内后金横行,大开杀戒,你们都迁到山东去吧。
百姓们顿时一个个大哭起来,大部份不想离开家乡。
曹变蛟大怒,那你们回去好了,被后金兵再劫了杀了,可别怪我们不救你们。
百姓们瑟瑟发抖,自然不想被后金兵再劫,无奈答应。
也有少数死忠,一定要回家,但所有百姓的东西都堆积在四百车上,谁也不知道自己家财物在那,王卫忠一人给留五斗米,二两银,也不管他们了,押着其他的人,往山东方向去。
曹变蛟带着怀仁几百败兵,三百个首及往大同去。
另一边,图鲁什很快遇到多尔济的兵马,得自多尔济阵战曹文诏部的明军七百多,但让曹文诏和张宗衡逃进了大同。
多尔济这才知道他走后,后金两股兵马大败于丁毅部下,不仅又惊又怒又是害怕。
两人想着明人带着那波百姓,可能走不快,还想回去打一波,再抢回来,但思来想去,还是算了。
为报仇血恨,他们合兵一处,往淳县方向,很快打破淳县,掠获了一千多妇女和小孩,又装了三百车财物,经过代州城下时,她们的亲人丈夫都在守代州,大家相互观望,城下妇女小孩哭成一片,而代州城上的明军连箭都不敢放一枝。
不多时,后金各种兵马汇集到代州,皇太极得知又被丁毅所败,气的半死,当即下令打破代州。
他们一天之内就攻破了代州,又装了几百车的财物粮米,带走大量人口和明军降兵。
原本皇太极打算攻大同的,但听说丁毅的兵马在,放弃大同,转向万全左卫(宣化西),打破万全左卫,阵斩明人守备常汝忠,歼灭明军一千多人,然后从尚方堡出塞,回沈阳。
至此,后金第二次入关战役结束。
明军和历史上差不多,再次被后金羞辱,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
但唯一的亮点时,张宗衡战后报捷,与登州营在大同,大破后金三千兵马,共斩首一千余及。
原历史上,后金出关后,张宗衡与曹文诏还有大同巡抚胡沾恩都受到重罚,三人被罢免充军。
只有曹文诏因为能征善战,后来又被复用,让他立功赎罪。
而这次的历史上,因为有王卫忠三百首及,三人变成大功。
曹文诏和原历史上一样,很快被任命为援剿总兵官,但多了一条子孙世袭锦衣卫千户,先在山西剿灭农民军,再去河南剿灭农民军。
8月10日,王卫忠的兵马把山西一万多百姓送进山东境内后,由旅顺在这边的赈灾的人接应,一路往登州去。
他自己也没敢走,必竟没丁毅那胆量,又带着兵马往大同去,等朝廷下命令。
走到一半时,8月12日,山西巡抚胡沾恩带着朝廷的圣旨追上他们。
张宗衡也亲自过来,同行还有宣旨太监曹化淳。
此时的曹化淳已然是崇祯身边的大红人,在宫地位显赦,和另一个红人王承恩都是崇祯心腹太监。
曹化淳很少亲自出来宣旨,他与张宗衡,胡沾恩等在代州附近,截住了王卫忠的兵马。
王卫忠与周有根接旨。
圣旨上说,王卫忠部大胜,斩首数百及,因功积为为总兵,朝廷专门新增青州总兵,令王卫忠移驻青州。
周有根为登州营游击。
王卫忠听的脸色微变,他从游击跳过参将,直接成为总兵,连升两级,官比丁毅还大。(因为这时丁毅才是东江副将相当于副总兵代东江事)
且朝庭调驻他到青州,并要求他把部下两千精兵,全带到青州驻防。
王卫忠身体瑟瑟发抖,跪在地上,大呼万岁。
起身之后,脸色青白,很不好看。
周有根则面不改色,低头不语。
等王起身,曹化淳亲切的握着王的手:“王总兵打的好,兵马练的也好,陛下对你赞不绝口呐。”
王卫忠欲言又止,他想了想,大声道:“都是部下用命,兄弟们敢拼。”
张宗衡笑眯眯凑上来:“王总兵成亲了没有?”
王卫忠脸色微红:“俺还没成亲。”
“如此正好。”张宗衡哈哈大笑。
他说大同巡抚胡沾恩有个小女儿年方16,也未嫁人呢。
胡沾恩在边上微笑看着他,一脸亲和。
王卫忠马上道:“俺要问下叔叔,他还在旅顺,只要叔叔同意即可。”
张宗衡道,无事,先把这亲事定下,你叔叔还能不同意?这可是巡抚的女儿。
回头把你叔叔接来青州即可。
当下胡沾恩也在场,不由分说,先把他这亲事给定了,王卫忠红着脸也不敢拒绝。
他不时看向周有根,发现周有根没啥表情,心中更慌了。
第428章 知府寇化
8月14,登州府。
丁毅已经来到登州,随行有宋哲,路超,杜如海等人。
宋哲是当初从皮岛第一批投靠到旅顺的读书人,在旅顺呆了四年多,身为旅顺学院首任院长,为旅顺培养了很多读书人。
而且他很认可丁毅的想法,丁毅不让旅顺的孩子死读书,除了大明朝常学的东西,在旅顺还有民事,农艺,生产等各种奇怪的课程,后续还有赵氏与几个匠头开设的工匠课程,每年学生还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训。
这些宋哲都是支持丁毅的。
所以丁毅觉的宋哲还算比较开明。
丁毅来登州后,先去登州知府衙门。
登州之乱后,刘元任登莱巡抚,登州知府为寇化。
寇化这人比较正直,丁毅曾送五千两银给他,寇化不收,丁毅的人硬放在他家里就走了。
寇化也不说什么,估计当时是不敢说,但后来丁毅往登州引流灾,煮粥赈灾时,寇化花钱大量买粮,支持丁毅,把五千两全用了。
这事之后,丁毅就很尊重这个人,必竟明末的时候,愿意这么干的文官可不多见。
丁毅的手下杜如海,王卫忠,魏继业等人先后在登州大搞建,囤田建堡,寇化全都看在眼里。
朝廷是让你囤田移民的,可没让你建堡啊,还有,你所有的堡建在各大路口,防贼似的防着内外的人,里面人出去要查,外面的人进来也要查,这是几个意思?
因为这边不算是边镇,你要是在宣大等边镇这么干,在辽东关外这么建堡,寇化肯定觉的没问题,还要举双手赞成。
你在登州建这么多堡干什么?
寇化肯定是心里有想法的,而且他很快发现,丁毅引流来灾民后,又把大量的灾民又用船送走了。
原来丁毅赈灾是假,抢人口才是真。
这时寇化心里是很纠结的,从忠君爱国来看,他肯定是向着明朝,丁毅这么干,肯定不像是一个正常总兵能干的事。
但他在大明干了这么多年文官,经历过后金入关,孔有德兵乱,流民造反,还有各种天灾人祸,他心里很明白,仅丁毅干煮粥赈灾这件事,就挽救了大明朝成千上万的百姓。
所以从去年开始,寇化多次请奏朝廷,要求调往别处。
但他运气不好,济南巡抚是朱大典,登莱巡抚又是刘元,都是丁毅的老兄弟,当然一口拒绝。
然后朱大典就和丁毅说了,老兄弟,这寇化几个意思,一年要上书几次要调任?
而且寇化的意思很明显,再不同意,要往京城上奏了。
朱大典以为丁毅和寇化关系搞的不好。
丁毅得到消息,更匆匆赶过来,想和寇化好好聊聊。
但他到知府衙门后,衙役说寇化不在,正在西郊田里。
自从上次丁毅让刘元慢慢替换吏员,现在登州城好多吏员都被逐步替换,像知府衙门,因为怕寇化反感,暂时还没换过。
丁毅立马带人去西郊。
走在登州城大街上,可以明显看到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街上人流很多,大概恢复到兵乱前七成人气。
但现在登州城好多商铺都是丁毅的,有的租出去了,有的自己在用。
路上不时能看到一队队的捕快和兵丁,捕快通常两三人一组,兵丁大概十人一组。
这些人都是丁毅的人。
很多人不认识丁毅,但看到杜如海都会打招呼。
杜如海一边笑吟吟点头,一边向丁毅解释。
严雄上次奉命组建了32营,驻守登州,但朝廷是没这个编制的,所以对外还是称登州营王卫忠部,别人也不知道王卫忠到底有多少兵马。
王卫忠兵马平时不出现,都在营里训练,而严雄兵马,除了训练的两千五百人外,每天会有五百人在城里巡逻,三千人轮流,每六天轮一次。
严雄兵马的中层和低层军官都是旅顺和皮岛调过来的,士兵们都是囤兵(原降兵)和少数流民组成。
每月发饷,发报丁大人的名字,牢牢告诉他们,这是东江总兵大人丁毅发的饷。
另外这些城中捕快和巡抚衙门的衙役等,一部份是原地居民百姓中重新征召,一部份是囤兵中征召,每月发银二两,粮米一石,因为实打实的发到手上不扣克,所以非常高。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