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志炫一开口,四周纷纷都在叫着,大伙抢着交田交马交羊。
现场一片混乱声。
眼下这种情况,众人第一个念头是先活下来,离开这里再说,至于最后交不交,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有人争先恐吓,好像不上交就要被砍一样。
张猛脸露不满,明将丁毅如此贪婪,逼迫大伙把所有的财富都给他,岂能管好济州,用不了多久,肯定要起动乱。
虽然这里很久没打仗了,但是蒙古人上马还是能拿弓,汉人和朝鲜人也是能拿刀枪的。
“大伙误会啦。”丁毅这时哈哈大笑,伸手示意四周别吵。
但众人不听,纷纷在表态,也有好多人不出声,盯着他。
“别吵了。”突然魏继业的大噪门一声怒吼。
他是在丁毅征服朝鲜后,被丁毅从登州调过来的。
突然的一声大喊,顿时把四周全部镇慑住。
“都吵什么,听丁大人说。”
众人不敢再吵,只能看向丁毅。
“大伙不要误会啊。”丁毅笑道:“我若要抢你们的财富,直接派兵上岛,把有钱的大户统统斩杀就好,这种不讲理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我丁毅是不会干的。”
众人脸色尴尬。
这话说的。
连沈世魁也咧嘴笑了,我就喜欢我看女婿,一本正经不讲理的样子。
“济州即归我管,诸位就都是我的臣民。”
“我所追求,所有岛上人,都能有吃有穿有住有乐,一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生活在这里。”
突哲儿,朴志炫,张猛,陈海生等,听到臣民这两个字,相互对视了一眼。
第398章 搞定战马
“突哲儿。”丁毅突然叫他到。
突哲儿赶紧道:“小人在。”一脸的恭敬。
“你刚才说,每年能为我们提供一万匹优良的战马。”
突哲儿苦着脸:“必须的。”
他愿本想说,是卖啊,是卖啊。
但现在,他那还敢提卖这个字。
“你们几部三千多人,以后专门为我养马。”
“诺。”突哲儿没有犹豫,先答应了再说。
现场的其他牧胡一个个不敢哼声。
“回头我会重新查找登记你们各部人口。”丁毅对着牧胡们道:“每户按人口,每月供粮。”
“以后你们专养马,别再种田和做其他事情。”
牧胡们有点意外。
“比如一户两大两小,皆为四石粮。”
“三大一小,也是为四石粮。”
这不够吃啊,要是四个大人,突哲儿想开口,但忍住了,继续听丁毅说。
“每户每月按人口,每人五钱。四口人,则是二两银。”
“每户每年羊十只,猪一头,牛肉若干。”
众牧胡们听到这里,脸色微变,很多人都动容了。
丁毅只要他们养马,给粮给钱给肉。
这样算算,一家四口,就算成年也绝对够吃了。
这时的成本,按四口人算,在明朝的话每户已经达到每月十五两以上。
但在济州在打个折,丁毅大概要要付出八……十两左右,每户全年一百多两,还不如养一个工匠,他在旅顺的工匠,一年都不只这个薪水。
因为这边很多东西都偏宜,粮食产量高,羊偏宜,猪偏宜,牛更偏宜。
明朝时,大伙主要吃猪和羊,牛肉最偏宜的。
此时明朝一只大点的羊大概在五钱左右,好点的羊肉在二十到三十文一斤。
突哲儿等牧胡听着丁毅的话,都在交头接耳,议论丁毅每月要提供他们多少粮钱肉物。
有算清楚的人,已经脸上露出喜色。
边上的朝鲜人和汉人都露出羡慕之色。
丁毅完全在养着他们啊。
但普通的牧胡肯定能生活无忧,突哲儿这种大族头领怎么办?原本是很富足的生活。
丁毅这时道:“你们在坐的部族族长,头领们,等会自己商量,每年给我一万匹战马,你们各部能养多少,谁一千,谁三百,谁两百,全部分配掉。”
“以后我每年收马放银。”
“每收一匹战马,再给你们二两银。”
众牧胡大喜。
他们养马为生的蒙古人是三千多人,大概九百户不到。
按突哲儿所说,可以养五万匹马,每均下来每户要养五十匹。
以前各户养马少的几有几匹,多的十几匹,然后卖给突哲儿这种大户,再由突哲儿交易给朝鲜,也有直接卖给陈海生的,让陈海生卖出去。
而突哲儿以前就养了两千多匹,现在依然可以占据大头,分配给自己最大的份额。
同样养两千匹马,看起来好像得到的银子少了。
但是丁毅提供他全家吃喝,也不需要他们种田。
打个比方,突哲儿家里有八个口。
以前要有两个人去种田,三个人养马,甚至还有去打渔的,卖马的钱还要养全家,这些即费劳力又费钱。
现在丁毅啥也不要他们干,只要养马,家里省了很多劳动力,还养他全家,一比起来,赚的并不少,而且更舒服。
就算有人可能赚的钱比以前少,但肯定比以前轻松,而且同样能过上好日子。
所以大伙想想后,发现这样挺好的,专心养马是好事啊。
“我花大钱养你们,还免去你们的税赋,你们就要给我养好马,若不能交出战马,我可是要找你们算帐的。”丁毅最后厉声道。
“丁将军请放心。”突哲儿第一个表态,其余牧胡纷纷嚷嚷,一定养好马。
这样的话,丁毅在三千多牧民身上,每年开支要四万石粮,二万两银,其他羊猪等折银一万两不到,加上一万匹马两万两,全年支出为九万两。
突哲儿这时又道:“丁将军,但要养好战马,除了咱们牧草和照顾,还需要大量的粮食。”
“我知道,你刚才说每匹马四百到五百斤,因为有一半是幼儿,咱们以三百计。”
“可以。”突哲儿点头。
五万匹马,每年要消耗粮豆大概要七万五千石粮或豆。
这笔开支当然有朝鲜那边提供,朝鲜每年给丁毅二十万石的。
现在全部折算成银,丁毅一年养马开支为十七万两左右。
得战马一万匹。
相当于每匹战马是十七两。
成本听起来有点高,因为突哲儿也说了,他们养战马的成本只要六两。
但让蒙古人养了卖给丁毅,卖少了,蒙古人不愿意,因为马的死亡和不合格都要让他们自己承担,卖贵了,丁毅不愿意。
而且丁毅省却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养马,更能提升他们养马的信心和能力。
关键是五万匹马都是丁毅的,不合格的丁毅也能拿去用,当骡马,拉拉炮车什么的。
所以丁毅每年花费近二十万两,得到的是一个拥有五万匹马的马场。
连突哲儿也觉的丁毅这样的花费,比从他们手上买马更大。
“丁将军,你照顾了我们,我们一定会认真努力,帮你养好战马。”突哲儿最后道。
他为自己家族订下了一年养一千匹合格战马的标准,直接可以拿到两千银。
这是可是纯利润,养马的粮食也由丁毅提供,一切开支由丁毅提供,还不用交税。
他全家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丁毅会心一笑,还要求与蒙古人签下盟约,因为他要考虑到将来这些人口的变化,所以盟约规定,人口多少,丁毅供给不变,你原来一户四人,死的只余一人了,供给还是这样,你一户变成八人了,供给还是这样。
蒙古人纷纷同意,因为按他们每户的养马数,以后肯定是吃穿不愁,钱花不完的。
当然了,他们不知道的是,将来的他们所有钱,都会重新回到咱们丁大人手上的。
搞定了战马,丁毅又转向另一批蒙古人。
这些蒙古人有两千多户,八千多人,主要是以养牛羊为主。
第399章 都想回故土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会养很多牛羊,因为这是一个部落的繁荣的象征,是台吉们实力的展现。
更是对外交易换取物资的重要来源。
而在济州岛,这八千多人养了才两万多头羊,仅够他们全岛人吃吃用用。
因为很多朝鲜人和汉人也会养,所以基本各家自用,包括突哲儿家里以前也养。
这导致这边养太多的牛羊会卖不掉,所以他们养的都不多。
现在丁毅到了,他的目标,是把这里建成他皮岛的大后方。
你们得给我使劲放养。
“我听说草原上的部族,一个千人部族就会拥有十万头羊。”丁毅大声道:“咱们这里水草肥美,气候宜人,我需要更多的牛和羊还有猪。”
蒙古人们面面相觑。
“你们两千多户,每四户抽一男丁,组成军队。”丁毅又道。
众蒙古人瞪着眼睛,这里要和谁打仗?岛上没有敌人啊?
但无人敢出声。
沈世魁等人也被丁毅的瞬移功夫给目瞪口呆,上一句还在说养羊,下一句变成征兵了?
“各户多养牛羊,每户养一千只羊以下,税三成,每养一千只羊以上者,税二成。”
“养牛两头以上,羊两千只以上者,税一成。”
这边的蒙古人哗然,因为他们要交税。
很多人听的后悔不止,他们原以为自己也能被丁毅包吃用,还有钱,没想到什么也没有,还要交税,现在狠不能个个都去养马。
而养马的皆在大笑,丁毅包他们吃住,又免税,人比人气死人啊。
丁毅这叫‘挑动群众斗群众’,瞬间让两拔蒙古人敌视起来。
“家中被征到有兵丁者,免税。”丁毅这时又道。
顿时现场的蒙古人纷纷狠不能直接抽中自己家里男子去当兵。
朝鲜人在的时候,税还是有点重的,但济州岛又比外面好点,有各种特产代替。
现在丁毅给他们划清职责,只准他们养牛羊,想用牛羊代税,就必须养更多的牛羊。
而且丁毅说的很清楚,养的越多,税越低。
“税以牛羊计吗?”有蒙古人问。
“当然。”丁毅笑道。
有人低头算了起来,要是养九百只羊,按三成税,就要给丁毅三百头。
还能接受。
很多人默默表示,还能接受。
丁毅要知道他们的心事,估计要暴走了,原来我税低了?
朝鲜人和草原上的蒙古人,最少都是五成起的。
但他不是想压迫蒙古人,而是想鼓励他们养羊,所以税定的有点低。
养马的不收税,就是想让他们精心认真养出好的战马。
“我们养多少羊,丁将军都收吗?”又有蒙古人问。
以前他们养不多,不是草原不够,这边的草原足够了,但是养多了卖不掉啊。
“当然,有多少我都收。”丁毅道:“牛三两一只,羊三钱一只。”
这价钱有点欺负人啊,但在济州岛这边,养殖成本低,蒙古人想想,还能勉强接受。
因为数量上去了,就能赚大钱了。
“将军。”突哲儿这时举手要发言。
“你说。”丁毅转头。
“养羊太多,会影响养马的。”原来这边草原有限,才123万亩。
好吧,其实已经很大了,但如果加上几十万只羊的话,就有点不够。
另一股蒙古人马上也有人道:“羊没马那么精细,山边岸边的草也吃,养在家里,用些杂食,也能活。”
“最多能养多少羊?”丁毅当然优先马。
突哲儿考虑了下:“十万只。”
“二十万。”另一边的道。
两边蒙古人相互瞪了过去,几乎异口同声。
“十五万吧。”丁毅最后拍板,因为他也要大量的羊,除了自用,还能卖钱。
这个数目好像大家都接受,两边蒙古人都不出声了。
朴志炫,张猛和陈海生看的五体投地。
济州岛最难搞的就是蒙古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原先就是这里的主人,有着天然的骄傲,加上他们精于骑马,善射,是岛上最强的势力。
丁毅一来先把两波蒙古人搞对立了,而且人口更多的养殖户,丁毅不出一分钱养,还收税。
当天,丁毅不再说什么,搞定了蒙古人后,就匆匆结束了午餐。
但朝鲜人和汉人们个个心事重重。
餐后,张猛和朴志炫同时找到陈海生。
丁毅找你说什么了?为什么今天没提我们?
陈海生想了想,缓缓道:“你们知道丁毅是谁吗?”
两人齐齐摇头,他要不来济州,谁认识他?
“我常去登州和山东一带跑生意。”
“结识很多商人,咱们的盐,都是从他手上买来的呢。”
“什么?”众人不敢相信。
陈海生当下便说丁毅的过往,从辽东起家,到旅顺发展,先后与后金大战,屡战屡胜,官拜皮岛总兵。
众人当然知道后金厉害,没想到丁毅居然多次打败后金。
“但更震惊的事还在后面。”
“他去年征伐日本,打败了日本幕府,抢去了日本有名的石见银山。”陈海生脸上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以明朝一镇总兵之力,打败了统治日本的幕府将军。”
“啊”张猛和朴志炫更是齐齐惊叫。
“今年他又征伐朝鲜,逼李倧求和,割让济州岛。”
“他拥兵数万,且百战百胜。”
陈海生说完,张猛和朴志炫久久不能回神。
这太过传奇了,谁也没想到明朝现在还有这样的人物。
以一人之力,一镇之兵,先后征服日本和朝鲜两个国家。
或许说征服不够,但打服是完全可以说的。
张猛这时明白了:“他抢了济州岛,就是要养战马,种良田,养牛羊,然后训练各多的兵马,最后……”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的道………‘席卷天下’。
因为一个正常的明朝总兵是不可能做出征伐其他国家的事来的。
日本和朝鲜还是老朱指定不征之国。
还有你一个总兵跑到朝鲜抢一个岛,一年养一万匹战马干什么?
突哲儿要为他养五万匹马,最低一万匹,搞不好还能更多。
那个总兵能干这事。
朴志炫这时嘿嘿一笑:“我看陈掌柜,已经和丁将军搭上关系了,有什么好路子,可要关照咱们一下。”
“那有什么路子。”陈海生一本正经道:“就是全力支持丁将军。”
“我没什么大心愿,咱们陈家祖宗,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原故土,看看老家。”陈海生长叹道:“落叶总要归根啊。”
“俺们张家祖训,也是这样。”张猛一本正经的道。
朴志炫瞪着他看了下,想了想,突然道:“我记得我们朴家祖宗,好像也是从中原发配过来的,你们看我这汉话,说的如何?”
“。。”陈海生和张猛。
第400章 济州大后方
当夜,朴志炫和张猛先后拜见丁毅,所谈内容不知,反正出来时,两人都笑眯眯的,挺高兴。
次日,朴志炫以大静县县令的身份宣布,岛上所有土地都收归丁将军所有。
原本拥有田地没走的朝鲜汉人官吏们纷纷惊叫,很多朝鲜和汉人自己种出来的田,也是大怒。
蒙古人也有很多田,但现在养马的专心养马,不需要种田就有粮,养牛羊的只要养好羊,一样可以卖给丁毅得到大量的钱,可以买粮。
所以蒙古人的田被没收,居然都没反应。
朴志炫又道,丁将军租给大伙用,已有良田,以后每亩税四成。
这下自己种田出来的汉人和朝鲜人们大喜。
因为以前虽然田地是他们的,但是交税要七成。
现在丁毅虽然收了他们的田,但只收税四成,足足少了三成。
反应最激烈的是一些大户,但最大的大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