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175章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75章

小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经第一次拒绝了赵延虎。
  赵延虎得到消息,下面的兵将们立刻分两边。
  有人要赶紧退,明人打崩了他们的步兵,他们再不跑,等明人步兵围过来,他们就跑不掉了。
  还有人示意立马强攻,眼下有一万多步兵在,肯定能把这股明军拿下,至少也是一个胜仗。
  赵延虎想了下后,决定强攻,至少要打通码头,让他们也到岸边。
  因为朝鲜姜晋昕的船队还在汉江没有走,他们的船不敢靠岸,而赵延虎想撤走比较容易,这部一万多人的步兵撤走就难了。
  为了不被明军包围,他建议打通码头,然后他会带骑兵离开,步兵上船,过了汉江后,到汉城休整下,看朝廷怎么安排,后面是打是和,就不是他们说的了算的。
  步兵统领一听有道理,眼下他们还要过江,不然在这边,容易被明军包围。
  当下,朝鲜步兵开始强攻。
  赵延虎同时派出哨骑,注意观察明军动向。
  砰砰砰,朝鲜军鸟铳,弓箭如云,对着码头狂射,射了几轮之后,黑压压的步兵开始蚁附攻上。
  张经带着部下全躲在粮草堆后面,他们用一万石粮米堆了五米高的墙,他们这边堆到三米五左右,这样蹲在后面,外面是看不到他们,一旦战起来,还可以打。
  眼看着朝鲜兵攻上来,张经也不急,向大伙挥挥手。
  下面的人纷纷把草料运上来,那草料一包三十斤左右,也不重,张经着人把火药撒在上面,然后点火,哧啦,草料包很快着火,等烧的有点大了,嗖,越过粮墙往外面一扔。
  一包包着火的草料被扔过去,刚冲上来的步兵只能先退,然后试着用枪刀挑开。
  但更多的草料包被扔过来,步兵们只能等,眼看着那些草料慢慢烧尽才敢上。
  他们的人刚才从船上卸了五万斤草料,一千多包堆在码头,明军已经烧了很多,但还有几百包,足够他们烧一会的。
  赵延虎看的咬牙切齿,这都是他们骑兵的马料啊,这些明人太可误了。
  等打破这码头,必要杀了他们领头的,他心中暗暗生气。
  几百包草料烧了大概有十几分钟左右,终于张经他们没东西扔出来了,等待已久的朝鲜步兵早就迫不急待,随着一声令下,蚂蚁般冲了上来。
  双方瞬息进入大战。
  张经让人用粮袋堵住了原本的入口,朝鲜人蚁附爬上,因为这墙是用米袋堆的,都不用云梯就能往上爬。
  明军在上面用刀砍,宛如和守城一般。
  但他们没有铳兵,而朝鲜兵和弓箭和鸟铳,在下面助攻,十分钟不到,明军损失了上百人,朝鲜兵已经源源不断爬上来。
  张经一看大事不妙:“撤。”
  全军往往后方撤。
  赵延虎在后面看的大喜,没想到这部明军不堪一击,这才一会功会就攻上去了。
  大量的朝鲜兵涌上米墙,很多人上去后一看,嘶,又是倒吸口冷气。
  原来在这道米墙的后面,居然还有一道米墙,之前看不到里面,眼下爬到高处才发现。
  这明人真是狡诈。
  突然有人感觉到下面有什么熟悉的味道,众人低头看去,只见米袋上面,全是黑呼呼的一层火药。
  “不好。”有人惊叫。
  哧,下面已经有火焰点燃,那火焰沿着火药,飞快往上漫延,米袋中间还有许多草料堆着。
  几乎在刹那间,这道米墙,变成一道火墙。
  很多朝鲜兵吓的就往下跳。
  刚刚冲上去的人马,又等于退了回来。
  其实这米墙,只有袋子易燃,加上张经在其中堆了部分草料,真正烧起来,火势完全没有刚才用草料烧时大。
  但朝鲜下意识觉的会被烧,一个个纷纷逃回来。
  很快,赵延虎呆呆看着面前燃烧的米墙,进攻又一次被堵了。
  “后面还有一堵墙呢。”有人忿忿道。
  “看他们能守多久,非要灭了他们。”赵延虎大怒。
  眼前这道火,是由二千多袋粮米堆积而起,最少有一千多石,这是朝鲜百姓的血肉啊。
  他发誓一定要灭了这股明军才走。
  但这波火还没烧完,他就收到了不好的消息。
  有骑哨飞一般的跑回来急报。
  “明人有股步兵,正一路狂跑,往这边而来,大概五千人左右。”
  嘶,赵延虎听的脸色大变:“距离多远?”
  “我们在新岭十里外看到他们跑过来的。”
  新岭距离这里三十多里,意味着他们的骑兵当时在二十多里外,现在骑兵跑回来了,明军估计也最少跑到十五里左右。
  还有十几里,明人步兵就要赶到这里。
  怎么办?
  现场又是几波声音,有人说明人才五千步兵,咱们集合兵马,回头痛击,或埋伏在道路两侧。
  另有人说,明人后继肯定会有兵马过来,万一被缠住,咱们就完了,还是跑吧。
  还有一波说,不管明人步兵,先打下眼前的骑兵立了功再说。
  三方都在争势,赵延虎也左右为难。
  突然。
  轰,远处的江面上,一声炮响把所有人震惊。
  有骑兵赶紧跑到岸边观看,很快回来惊叫:“明人战船来了,正在和姜水使的战船开火。”
  “姜水使的战船退了,走了,走了。”
  赵延虎大惊失色,他也勒马到岸边,只见明人大概有三十条船正徐徐出现在汉江江面上,姜晋昕原本只有十几条船,一直不敢靠岸,在等什么。
  突然看到明人的船出现,二话不说,调头就跑。
  “哈哈”守码头的张经大笑,明军们疯狂大笑,大叫,宛如和打了胜仗似的。
  张经更是兴奋极了,就差一点,他要准备带人投降。
  如果最后一道墙再被攻破,他准备降了。
  好悬啊,张经心中暗暗长叹。
  虽然出发之前,丁毅嘴上答应让他在特别的情况下可以降,但张经知道,这骑兵要降了,以后回到东江,再也抬不起头了。
  “天不助我。”赵延虎痛心疾首。
  这会就算不管明人的步兵,也不能打下明人骑兵了。
  明人看到船来,肯定要和他们拼命。
  再拼下来,就算杀光这些骑兵也没有意义。
  当下他赶紧和步兵统领说:“明人步兵要来,我要带兄弟们先避一避,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步兵统领几乎要哭:“我们怎么办?你们骑兵可以跑,咱们怎么办?”
  “这里总是我国国土,要不你们也往东撤吧。”
  说罢也不管步兵了,他立马点起骑兵,轰隆隆,大队的骑兵先往东跑了。
  朝鲜步兵统领一看,傻眼了。
  有人提议往东跑,反正是我国国土,明人肯定不会地追上来。
  统领说,咱们这么多人,吃什么?
  有人道,到了其他道城,可以问当地官员要吃的么。
  统领说,只怕他们优先给骑兵吃了。
  对啊,骑兵还有近五千人呢。
  而且跑的比他们快。
  汉江南边已经没啥粮了,他们六万兵马过来时,当地官员已经筹备了大量的粮食,足够他们十天吃的。
  结果在新岭一仗惨败,粮草辎重,火炮什么,全到了明军手上。
  眼下他要带着这一万多人又过不了江,在汉江南面各道跑的话,除了抢老百姓的外,很难再找到吃的了。
  “不打了,降了吧。”统领想想,咱们也不打了,降了吧,明人总归要管我们吃的。
  “啥?”部下一个个目瞪口呆。
  很快,正在喜滋滋的张经,突然听到一个让他也目瞪口呆的消息。
  对面朝鲜步兵派人过来说,他们一万五千人马,愿意向明人仁义之师,天朝上邦投降,望将军容许。
  张经和诸将愣了半天,面面相觑。
  好半响后,张经破口大骂:“特娘的,什么世道。”
  四周手下一片阿谀奉承之声,张将军天下无敌,立下不世之功之类的。
  张经面露得意,觉得自己还是有功的。


第392章 江华岛之盟
  时间倒回去一些。
  张经的骑兵第一波冲锋差点就把赵延虎的骑兵分成两部,赵部骑兵纷纷避让,眼看着张经的骑兵要冲出去。
  却在这时,朝鲜南侧的骑兵从张经背后冲了出来。
  此时情况急剧而下,张经的脑海里也疯狂转动起来。
  有部下让张经快跑,已经打开缺口了,他们挡着。
  还有部下说一起冲出去。
  电光火石间,张经马上想到该怎么办?
  眼下他们就算冲开赵延虎的骑兵,朝鲜近五千骑兵还会追着他们打,如果他们只是跑的话,肯定跑不掉,最终还是要全军覆没。
  “快,回码头。”张经第一个念头就是回码头,靠码头的地势和物资先守住。
  众将虽然不解,但无人敢有异议。
  张经马上叫来袁有才:“我们给你杀出一条血路,你带二十骑冲出去,想办法去找大人,咱们在码头守着。”
  “诺。”袁有才没有犹豫,马上答应了。
  “杀。”张经立马下令,众骑兵先为袁有才杀出一条血路,接着一个回马枪,杀向码头。
  袁有才带人狼狈逃窜,冲出重围时,身边只有八骑。
  好在朝鲜兵全力围剿明人大部,也没人理他们。
  他一路狂奔,逃回新岭,原本还怕丁毅被朝鲜兵围着,但沿路发现有很多朝鲜败兵,败兵们有时有几十人一队,看到他们也不敢打,疯狂逃窜。
  袁有才大喜,顿时就知道丁大人打赢了。
  丁毅见到袁有才后,立马下令,五千兵马扔大盾,只带长枪和铳,跑步去救张经。
  后继兵马再赶紧跟上。
  此时他也不管降军了,就派了二千多人看着降军,其他兵马分两部,急着去救张经。
  还示意向怀来,如果降兵要跑,就别管,任他们离去。
  不料等他救回张经回来,朝鲜降军还老老实实呆在原地,也没人反抗。
  新岭一战,东江军大获全胜,除了赵延虎带着四千多骑兵跑了,朝鲜五万多步兵几乎全军覆没。
  朝鲜兵死伤数千人,逃走一万多,有三万多人被丁毅活捉。
  丁毅乐的嘴都合不拢。
  这不但都是钱,而且是和朝鲜谈判的筹码。
  他很快把降兵分别控制好。
  各级军官先统一拉出,单独关押。
  军士每千人围一处,全部赤脚,围在地面山石崎岖的地方,这样他们想跑也跑不快的。
  此战东江能大胜,一是武器装备好,打的也好,二是运气也不错。
  比如阮思青吧,他带着船队在江华岛上,丁毅的命令是让他守着江华岛,寻机击破朝鲜水师。
  他在江华岛四周转了一天没遇到朝鲜水师,便抓着江华岛的朝鲜官员,让他们带路,往汉江去。
  从江华岛到汉江,要绕好大一个圈,他的船队开了两天才到江汉。
  没想到运气不错,正好撞到姜晋昕,一通火炮刚打,姜就跑了,赵延虎一看,也跑了,这才救了张经一命。
  这仗打胜之后,丁毅就等着朝鲜人过来谈判了。
  他兵马还是驻在新岭山下,每天把柳琳和徐元叫过来一起吃饭聊天。
  徐元受一点伤,好在伤不重,但对丁毅很不满,可丁毅叫随军医士看他的伤,又好生礼遇等着,他也不好发火。
  一来二去,两将和丁毅还混熟了。
  两人都不服气,一直说丁毅的炮厉害,火铳厉害。
  丁毅就说,我就是想和你们朝鲜合作,一起打后金的,我的炮和火铳,都能卖啊,是你们国主,偏要与我开战。
  柳琳大怒,你来谈生意,为何要占我江华岛?
  丁毅道,我不占江华岛,你们国主会和我谈?
  柳徐二人无语。
  就么等了几天,一直到4月16日上午,朝鲜特使李弦胄来到丁毅大营。
  来之前,朝鲜文武百官和国王李倧都想着,一定会和当年与后金一样,签定更加屈辱的历史盟约。
  不料丁毅的条件一开,朝鲜特使李弦胄很意外,就是最后几条不满意。
  他回到汉城把条件给王和诸臣一看,前面的条件还是很上路。
  丁毅说,以后咱们东江镇,当和朝鲜王国情如兄弟,共同进退,一起抗击后金的侵略。
  只要后金来打朝鲜,东江镇必派兵支援,而后金打东江,不用朝鲜支援。(仅这条,就让朝鲜国王和诸臣十分认同。)
  另,东江镇每年送硝石硫磺各五千斤。
  东江镇每年以低价卖火炮和火铳给朝鲜。
  东江和朝鲜加强通商,高价收你们的人参毛皮和粮食,或用甲衣兵器来换。
  明军得到朝鲜的火炮什么各种物资全还给他们。
  李倧等人看到这里都不相信,你丁毅拼命打这一仗就是为了帮我朝鲜来的?
  所以后面这条件就有点不好了。
  朝鲜每年支援东江二十万石粮,另外可以用粮来换火铳和炮。
  朝鲜每年组织送三千根直径六十公分以上,适合造船的大树到东江。
  此战朝鲜降兵共计三万三千四百人,按每人十两,军官另算的价钱,一次支付共计五十万两。
  前面这些总体来说,都在朝鲜人意料之中。
  明将丁毅贪婪,过来打他们就是为了要粮和要钱。
  可最后一条引起群臣共愤。
  丁毅要朝鲜交出江华岛,让明军驻军用,以后后金来打,他们出兵也快点。
  丁毅又说,这战咱们也损失好多人马,抚恤费用就不向你们要了,江华岛的粮,俺就不客气拿走了。
  丁毅这波谈判并没有和当初日本那样谈很久,因为他的大部份条件都是朝鲜人能接受的。
  朝鲜人眼下缺什么?一是缺火药,少硝石和硫磺,以前明国一年才给三千斤,这次丁毅一年给五千斤。
  二是缺甲衣,朝鲜兵几乎没有铁甲和锁甲,大部份连棉甲都没有,所以后来与后金大战,几乎一触即溃。
  丁毅送物资,并用棉甲刀枪来换他们的人参和毛皮,这都是他们急需的。
  至于丁毅要求砍树,这只要用大量的庶民去深山里砍就行了,李倧等人高兴死了,三千根够够,五千根都有。
  而粮食也是在他们承受的范围内,必竟以前支持皮岛时,巅峰期占全国收粮的三分之一。
  眼下丁毅只要二十万石,完全在他们承受范围。
  唯一有点不满的是五十万两银,李倧曾试着来商量,能不能少点,当然被丁毅一口拒绝。
  历史上,朝鲜被后金征服,抓了几十万人过去,大部份都是官将家属,然后让有钱人去赎回。
  朝鲜为此付了上百万两白银,有钱人都赎了回来,没钱的都留在了后金。
  丁毅现在要五十万算是良心价了。
  关键是最后一条,朝鲜当然不可能割让江华岛。
  江华岛距离汉城多近?将来明人想翻脸,朝发而夕至,太危险了。
  双方在这条件争论了几天。
  丁毅最后退一步,我租你们的,每年给银,不要了。
  朝鲜人当然还是不肯。
  丁毅大怒,拍着桌子说要继续打。
  朝鲜众臣面面相觑。
  这时金庆尚突然来了一句:“不若我们把济州岛给与你们可好,那曾经是你们明朝的领土呀。”
  四周一片哗然,有朝鲜人想骂了。
  不料丁毅马上道:不要,太远,又孤悬海外,上面全是朝鲜人和蒙古人,我都不好管理。
  我就要江华岛,距离近,方便管理。
  朝鲜人纷纷各有所思。
  谈判僵持一天后,朝使们回到汉城,与李倧等商量。
  次日又来江华岛和丁毅谈。
  几个朝使好心哄说丁毅,咱们济州岛挺好的,面积大,草原多,还可以养马。
  丁将军你骑兵这么少,没地方养马怎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