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卫国马上道:“当然是闯王。”
高迎祥心中狂喜,表面连连摇头:“不可不可,论资历论本事,老回回,革里眼等都是我大哥。”
老回回和革里眼倒也一脸不好意思,两人论资历肯定不如高迎祥了,论本事么,当然不好说。
“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还请闯王不要推辞。”王卫国突然单膝下跪,大声拜求。
“不可不可,俺何德何能。”高迎祥第二次推。
“恭请闯王为盟主。”李自成大喝,同时跪拜。
人群中这时已经有多人开始跪拜。
三十六营一些老兄弟们左右看看,也开始纷纷下拜。
“兄弟们,快,快请起,这是干嘛,不要逼俺啊……”高迎祥三推。
此时老回回和革里眼,混天龙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对视一眼,无奈的抱拳:“还请闯王为盟主。”
“哎,如此重担,俺真是……受之有愧啊………”高迎祥大笑。
高迎祥事后召见小旋风王卫国,得知其是原山东孔有德部,孔有德起兵后反出大明,逃向后金,而王卫国率部从山东逃向河南,先投靠了王自用,如今王自用快死了,他自然想重新找个靠山。
高迎祥大喜,从此倚为心腹而重用之。
第374章 当世最好的牧场
崇祯七年三月,明廷召见朝鲜使。
3月中旬,丁毅在皮岛召开东江镇营正上会议时,正好接见了朝鲜来使,朝鲜人略带谦意的道,因大明朝廷有令,咱们以后,就不给粮了。
原来之前大明朝每年给朝鲜五千斤硫磺和硝等物资,最近明廷召见朝使说不给了,当然明廷表示咱们也不占你们便宜,粮也不要了。
现场皮岛诸将都是破口大骂。
丁毅却挥挥手,示意大伙别出声,又道,这是朝廷诸臣的意思,咱们当听从朝廷旨意。
等朝鲜来使一走,丁毅的脸就黑了。
边上有人大叫,朝鲜人不给,咱们就自己去取。
打他娘的,打朝鲜,好多人都在叫打朝鲜。
诸将在打日本中尝到了甜头,仅白银就得到上百万两银,战争的潘多拉魔盒,已经彻底打开了。
很快全场都在骂朝鲜,要打朝鲜。
丁毅只是摇头,不停的长叹,余光看了看赵大山。
人群中的赵大山突然大怒叫道:“朝廷无德,过河拆桥。”
“当初让大人驻守旅顺,可以囤田建堡,眼下俺们刚刚种出些成果,先是点数征饷,现在又断朝鲜的粮,这是干什么?想把俺们逼上绝路吗。”
沈世魁眼珠一转,马上跟着大叫:“逼急了,咱们也兵发登莱。”
现场瞬息沉默,大伙面面相觑。
这瞬移太快了,刚刚还在一起在骂朝鲜,怎么突然骂到朝廷了?
丁毅关注着众将的神色,猛的扭头对着赵大山破口大骂:“混帐东西,你想干什么,想学刘学治吗?朝廷再是不公,也论不到咱们议论,圣上英明……”丁毅双拳抱向京城方向:“眼下只是受了小人蒙憋,将来定能明白咱们的忠心。”
赵大山赶紧看了眼张经,我在说朝廷啊,没说圣上啊,老张你懂的?
张经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这里都是自家兄弟,卑职大胆说一句,听说圣上数次征召祖大寿,祖大寿拒而不接受,朝廷和圣上的威严,已经荡然无存,现在只要下面总兵大将手里有兵,朝廷就十分忌惮,咱们做的再好,圣上也会心怀芥蒂。”
“就是,如今这朝廷不发饷,朝鲜不给粮,咱们只能全靠丁大人了。”向怀来喃喃道。
“朝廷无德,圣上不公啊。”沈世魁咬牙道。
人群中,有人脸涨的通红,有人若有所思,也有人深以为然,各种表情。
“够了,谁再敢乱议,都给我闭嘴。”丁毅很生气的拂袖而去。
丁毅一走,人群中有人大叫:“朝廷无德,圣上不公。”
“崇祯小儿不是东西。”赵大山直接骂道。
“他连祖大寿都叫不动,只有咱们大人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办事,反而针对咱们。”张经再次提这件事。
“大凌河吴襄跑了几次,崇祯也拿他没办法,换在俺们军中,早就砍了。”
赵大山和张经沈世魁几个人,拼命贬低崇祯,极大的损害了崇祯在众将心中的印象。
以前大伙也没关注到这些事情上,突然听他们一说,好像这崇祯皇帝,当的是挺窝囊的。
古代的大部份人对君王有莫名的崇拜和害怕感,但一旦捅破了君王们遮羞布,贬低了他们的形象,那么这些人,可能会对原来比较尊敬和崇拜的人变的最为鄙视和无视。
当天下午,丁毅召沈世魁问事,问到军马的问题,以前皮岛是从那买马的?又问,咱们要是想养马,你觉的那边适合?
沈世魁在毛文龙手下就帮东江镇筹运战马兵器和装备,自然经验丰富。
沈世魁想了想:“养马不可能,皮岛和旅顺都没有地方,那需要很大的草原。”
“但是,有个地方可以养马。”
沈世魁提到一个地方,朝鲜的济州岛。
济州岛?丁毅若有所思,因为他对济州岛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后世是个旅游区,很多国人喜欢去玩:“那地方能养马?”
“我让志祥来说。”沈世魁有个侄子,沈志祥,曾经在毛文龙时候,为东江镇买马,去过济州岛。
很快,沈志祥被招过来,他以前去过济州岛多次,对那边比较熟。
沈志祥果然如数家珍。
济州岛,位于朝鲜西南海域,面积1845平方公里,是朝鲜王国最大的岛屿,岛上风景秀丽,周边的资源非常丰富。
济州岛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东面与日本的对马岛及长崎县隔海相对,在元朝时,不但是进攻日本的军事基地,还是蒙古海军演习海战的重要场所。
当时济州还叫耽罗,上面更是(亚洲)最适合养马的地方之一,有当世最好的牧场之称,岛上水草丰满、气候适宜,到元朝灭亡时,此岛仍有战马二三万匹。
元朝灭亡后,济州岛的元朝官员和军队仍未投降,继续统治着济州岛。就在这时,当时的高丽重新打起了济州岛的主意。
不过,高丽虽有吞并济州岛的心,却没那个胆。因为此时济州岛的归属已经由元朝转到了明朝身上。为了拿回济州岛,高丽于1374年向明朝上书《耽罗计禀表》,请求将耽罗交给高丽,让岛上的元朝遗民归属高丽,并许诺仍按元朝牧马的管理模式向明朝进贡马匹。
直到1388年四月,高丽才将济州岛收回。之后,明朝循元朝旧制,仍把济州岛作为犯人流放之地。比如陈友谅之子陈理、明玉珍之子明升、元朝皇族就流放至此。
期间,朱元璋本想再次收回济州岛。然而1392年李氏朝鲜建立后,对明朝非常恭顺。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彻底放弃了济州岛。自此,中国正式失去济州岛。
听沈志祥这么一说,做为一个现代人,丁毅马上就知道济州的重要性。
占了济州,对日本的威胁就更大了,将来要再次征伐日本,可以直接从济州出兵,朝发而夕至。
而且他的水师常年跑日本这条线,济州岛可以做中转站,补给也好,上下货也好,都十分方便。
据沈志祥道:济州岛全岛面积大概270万亩,其中在东部有120万亩的牧场(能称之为亚州最大最好的牧场,因为这里气候比草原上还好。)另外还有最少五十万亩以上的可耕良田。
可以说,济州岛不但适合大量养殖战马,还可以大量囤田,绝对是当世天下,最能囤田养马的地方之一。
沈世魁最后道:“这地方在朝鲜手上简直浪费,若让咱们取了,不但成为水师来往日本的中间补给站,更能养马囤田,训练水师。”
“打他娘的。”丁毅兴奋的拍着大腿道。
第375章 6磅野战炮
丁毅正为粮食和战马头痛,没想到朝鲜主动来说不供粮了。
这把丁毅激动的,正找不到借口打你呢。
其实他早就想打朝鲜了,但之前没想到马的问题,张经一提后,沈世魁再一说,丁毅便想到了战马的问题。
如果能打赢朝鲜,自然可以把粮食和战马的问题,一起解决。
而且要占了济州之后,丁毅可以在济州囤田,养马,那以后的战马,可以是源源不断。
尤其是济州岛上面,有很多都是流放和迁置的汉人后裔,更容易管理和使用,而上面的蒙古人后代和朝鲜人又都会养马。
打朝鲜,丁毅很快下定决心,要打朝鲜。
他之所以早就想打朝鲜,因为他知道,就算他不打,好像再过一到两年,后金也会去打朝鲜,并且一举征服朝鲜,从此以后,朝鲜正式跟着后金对付明朝。
到时,朝鲜就会反过来,和后金合作,来打他丁毅。
并且源源不断的为后金提供银子和粮食还有人口。
与其等后金征服朝鲜后来打自己,不如提前下手,先征服朝鲜。
3月中旬,丁毅召集旅顺和皮岛两部,提出要征伐朝鲜。
有了打日本的经验,大伙当然都纷纷表示支持。
有徐威提问,后金会不会今年打过来?
因为后金已经很久没动旅顺。
丁毅笑道,放心,皇太极被我们打怕了,不会来攻坚城的。
丁毅现在经营复州都一两年了,早把防守做到铜墙铁壁,更有守城利器万人敌,只要内部没问题,防守上丁毅绝对有信心。
而且皇太极不可能再来蚁附攻城,除非他有十万汉军不计损失。
只要丁毅不在复州上和金州之间囤田,不剌激后金的,皇太极肯定不会派兵来攻。
更重要的是,丁毅依稀记得,好像不是今年还是明年,皇太极又要入关了。
特别现在丁毅占了复州之后,丁毅感觉皇太极肯定又急着入关再抢一笔。
原历史上,皇太极就在一个月后,再次大举入关的。
因为具体时间丁毅也不记得,只能告诉诸将,放心,皇太极不会来的,咱们安心去打朝鲜。
诸将当然习惯信任丁大人,于是会上一至决定,四月征伐朝鲜。
为防崇祯在后金入关后召自己去勤王,丁毅也相应的做了个安排。
接着丁毅开始战前准备,一面是调集人马,准备物资。
二是召来皮岛中一些朝鲜人,或精通朝鲜话的人,了解大概朝鲜大概地图。
更找人专门做了朝鲜的相应沙盘。
三月底,丁毅带几个将领去了猪岛匠作局。
李忠义带他们看了新造的6磅长管野战炮。
大伙这才知道,丁大人又新造了长管野战炮。
原来丁毅考虑到前几次带12磅炮出去太沉,六个战兵抬着都走不了十几米,就要休息,所以去年打完日本回来后,就要求匠作局做6磅野战炮。
“去年打日本,咱们还是守为主,因为野战带着炮不方便。”丁毅缓缓道:“咱们平时用马车装炮,或到了地形不熟之地,被迫要在马车无法通行的地方开战,这野战炮的机动能力就不够了。”
丁毅一个局是六门炮,大概五六十个炮兵,每六人才能抬起一门12磅炮,近距离移动时,四人可以勉强抬起来。
比如换个位置,移动短距离,四个人也能勉强抬起来。
但要长途移动,搬十几米以上,必须六人,或四个力气极大的人,就这样,六个人抬动后,也走不远,十几二十米后,必然要休息轮换,丁毅炮兵数量有限,还要带炮弹火药,没有足够的人轮换,就影响火炮的机动力。
所以在复杂和不熟悉的地形,失去马车的拖拽,丁毅的野战炮机动性能还是不够。
这还是他的12磅炮采用的短管,比欧州同类型的加农炮轻了很多的条件下。
为了提升机动力,更好的在野战中发挥作用,丁毅从日本回来后,要求匠作局先造一批6磅长管野战炮试试。
说是长管,其次也就是比原来的稍微长了一点点,主要是为了提升射程。
李忠义向大家展示了新造的6磅野战炮。
6磅野战炮换算成现在口径,大概是99mm(毫米)。
因为这是早期的实心铁球炮弹,不是后期6磅(57mm)子弹头炮弹。
炮管长一米七,炮重180斤,上面两翼装有四个把手,四个人能很轻松的抬起来,跑个五十米是没什么问题。
而且就算只有两个人,只要有点力气,两人也能抬起来。
这样6磅炮机动能力大大提高,在复杂的地形中,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西劳经和赵大山两人还专门抬起来一尊炮试了试,感觉机动性远远超过12磅炮。
但明显这6磅炮的威力肯定是不如12磅炮。
用丁毅话来说,威力不够,就数量来凑,等以后炮兵多了,每局配12门炮,和现在每局6门炮相比,杀伤力只会高不会低。
这几个月匠作局只造了36门6磅炮,丁毅打算全部带去朝鲜,必竟那边山地也比较多,很可能会打山地战,太大的炮移动会不方便。
东江镇全员备战,前后准备了大半个月,终于在四月初时,出征朝鲜。
这次打朝鲜,丁毅动员的兵马也比较多。
因为他记得原史上,后金打服朝鲜就用了三万多。
丁毅当然不可能派这么多兵去,但他有后金没有优势,而且不需要征服朝鲜,只要逼和朝鲜,占有济州岛就能达到战略目的。
那怕朝鲜不同意,他转头再攻济州岛也行。
四月初,旅顺水师1,2、3营八十四艘船云集在旅顺口。
另抽步兵1营马跃1000人,三个局,由1营千总常建刚带队。(当年训练司第一批毕业总旗)。
抽12营向怀来守长生岛两千人,由向怀来带队。
抽16营许必成部一千人,千总何小车带队。
肖永秋7营三千人。
沈世魁部4000人。
张经骑兵一营1千人。
加水师西劳经3营三千人,水师阮思青1营一千人。
全军水陆大兵共16000人,比打日本时出兵还多。
第376章 江华岛
原历史上,后金差不多动员了三万多人,从鸭绿江渡过去,绕过坚城不攻,长驱直入去打汉城的。
而丁毅有更好的选择,以水师从江华岛方向攻汉城,只要拿下江华岛,距离汉城也就一天的路程,朝发而夕至,立马能威胁到朝鲜王室。
4月1日,丁毅留赵大山守旅顺,先把旅顺的兵马运到皮岛,留徐威守皮岛。
接着水师3营留两千人在岛上,第一批八十四艘船,运了沈世魁部4000人,向怀来加常建刚部三千人,共七千人。
2日,丁毅的船队突然出现在江华岛附近。
江华岛面积410平方公里,是朝鲜第5大岛,岛上多丘陆,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岛上还种植人参,和捕鱼,是朝鲜很好的一个大后方基地。
虽然江华岛距海峡只有一公里,但水文条件复杂,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所以历史王朝只要遇到外敌,就往岛上躲。
当年蒙古和后来建立的元朝,先打高丽,他们都是往江华岛上跑。
1627年,后金攻朝鲜,国王李倧还是跑到江华岛,后来朝鲜与后金在江华岛订立盟约。以此事件为契机,朝鲜王朝升江华都护府为江华留守府,升府使为留守,作为王朝的陪都之一。
江华岛上一应俱全,还有巨大的粮仓,又盛产稻米,朝鲜每次遇敌国,都往岛上一躲,最长的忠烈王躲元朝的入侵,在上面呆了一年,粮食还没有吃完,可见储粮之丰富。
长此以往,这边也成为朝鲜的大后方,囤粮种田,躲避敌人,都在这里。
第一次后金入侵,他们的李倧国王也是往这里躲的。
可他们肯定想不到,有一天会有敌军直接从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