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破后,按丁毅与高起潜和朱大典的暗中约定,除了东江部八千人和吴襄父子的兵马进城肃清残敌,其余各部在外等着。
丁毅让辽东铁骑进来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全是骑兵,一般不会要炮。
而且虽然城破,城内还有敌军,骑兵够快,让他们冲在前面肃敌,死伤的也是他们。
至于城中的财富,大部份被孔有德带走了,丁毅也不看重那些。
各总兵听到命令都是骂骂咧咧,但也没办法,只能看着丁毅和徐敷奏,还有吴家父子的兵马进城。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整个登州才被肃清。
高起潜和朱大典,带着各总兵,一起走进城门。
城门口全是丁毅的兵马,丁毅和吴家父子在门口等候。
众人刚走到城门口,高起潜先好好夸了丁毅几声。
突然,有丁毅的一骑兵马跑过来:“报,将军,抓到刘元那斯了。”
丁毅勃然大怒:“狗官拿我的盐利交给孔有德保命,叛国投降,推出去砍了。”
“诺。”
“刀下留人。”高起潜突然叫道。
“。。”丁毅疑惑看向他。
“丁参将误会了。”高起潜笑道,当众和诸总兵道,原来贼兵未攻登州之后,朱大典已经派人联系了刘元,下令,若守不住,可以假意投降,暗中在城中聚兵,待官兵攻城之际,派人四下放火,引贼兵大乱。
朱大典这时也道:“你当你们真的攻城如此容易,要不是刘元派人四下放火,那这么容易攻下登州。”
各总兵早看徐敷奏和丁毅不顺眼,马上叫嚷起来:“原来如此,是朱大人和高监护的妙计啊。”
还真以为东江兵如此生猛呢。
丁毅表情不好,很是愤怒,却又无奈。
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随着登州的攻陷,登州之乱总算被平息,比历史上稍为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他们运气不错,全部占领登州,肃清城中抵抗力量时,正好大年三十。
次日就是春节,此时城中破败不堪,原城中百姓十不存一,高起潜和朱大典还是召集众将,欢度新年,摆了庆功宴。
第309章 分炮
隔天下午,城中原来‘登州大卖场’的位置,丁毅也是眉头紧锁,耿仲明在登州反了之后,第一时间就来抄登州大卖场,因为他好像知道这是丁毅的产业,好在丁毅先把秦楠一家都给迁回旅顺了。
姓耿的一把火把这里烧了个精光,登州大卖场重新装修营业,又要好久。
城中此刻十分混乱,明军各部都在城外,只有丁毅,吴三桂两部明军被准许进城。
一是肃清残敌,二是称机大捞好处。
路超,刘元,眼下都跟在他身边,严雄和王卫忠正带人四处抢东西。
丁毅一进城,就要他们去找以前登州的火炮局,火药仓库,然后看着火炮,孔有德之乱前后打了一年多,守登州就守了近半年,靠的就是火炮和火药,这都是孙元化奠定的基础。
孙来之前,路超在这边招览了很多工匠,秦楠经常收购制造火药用的物质,孙来之后,两人都没什么成果了,全被孙抢去。
叛军进攻莱州时,莱州城里储存了硝和硫磺数万斤,就铁比较少,这样还抵挡住了叛军的进攻。
而登州城里,硝和硫磺以及铁,都是远远超过莱州城,这可都是钱啊。
虽然丁毅可以从日本运过来,但运一船的人工和时间都够买好多了。
至于看着火炮,自然是丁毅要想办法吞掉。
而吴三桂的兵马一进城,先往巡抚衙门,官府银库,粮仓等地方去,也是图谋不小。
很快丁毅来到一处地方,那地方也是被火烧成一片荒芜:“我记得,以前这里是登州卖粮大户。”
“丁大人好记性。”路超笑道。
当初他和丁毅一起来炒粮,这里他就来过。
“这家人怎么了?”丁毅问刘元。
“都被乱军杀了,所有粮食一抢而空,店铺也被烧了。”刘元苦着脸。
“这铺子位置不错,在城中间,四周都有居民,想办法把这铺子占了,咱们来接着卖粮。”
“大人英明。”路超赶紧拍马屁,这我怎么没想到。
“这家已无人,小事一桩。”刘元陪着笑。
乱军占登州一年多,城中富户被杀无数,很多房子,田地,店面,现在都无主。
刘元陪着丁毅一路走,一边看,地段好的店铺,房子,统统小本本记下来。
只要事后查到没人,全部给占了。
“刘大人你可查仔细了,别有漏了。”路超这时不怀好意的瞪了眼刘元。
刘元赶紧点头:“不会,不会,定小心行事。”
丁毅怕他误会,马上道:“刘元你别误错意,那些店铺粮田,若真有家人在外,逃过一劫的,回来后,还是要还给他们。”
“咱们只占无人的。”
“是是是,我明白的。”刘元抹了把汗,也不知丁毅说还,是真是假。
登州有点大,一时间靠步行也走不过来。
丁毅走了近一个时辰,也没心思了,寻思后面,让路超他们来办。
正准备回去。
一骑快马带着旅顺兵跑向丁毅。
“丁大人,出事了。”
原来王卫忠为城头的火炮事情,和吴三桂的兵马起了冲突。
丁毅让王卫忠看着火炮,而吴三桂居然想去运火炮,自然被抓了个正着。
双方的兵马,现在正在城头上僵持着,都去找各自上官了。
“走。”丁毅赶紧大手一挥,翻身上马,往城头去。
丁毅赶到时,吴三桂正好也到了。
两人同时下马,相视一笑。
“丁参将。”
“吴兄弟啊。”丁毅哈哈大笑:“误会误会,我来看看,是那个不张眼的混蛋,敢和吴兄弟的精兵过不去,走,打他娘的。”
携手拉起吴三桂,嚷着要揍自己的兵。
吴三桂这会年轻,来时心情很不爽。
前段时间丁毅出工不出力,还老被高起潜夸奖,最后攻城成功,所有大功被丁毅得了。
他正想来发发火,没想到丁毅这么热情客气。
这下想说的话,都只能咽了下去。
此时的吴三桂还年轻,远没以后那么老练。
情不自禁被丁毅拉到城头。
“他娘的,是谁和我吴兄弟的兵马惹事情的?滚出来?”丁毅怒道。
吴三桂边上看着,估计丁毅是做做样子。
王卫忠赶紧上前:“大人,是卑职的错……”
“来人,拉出去,砍了。”丁毅怒道。
两甲兵立马上前,拖着王卫忠就往后走。
年轻的吴三桂那见过这招,顿时瞪圆了眼珠。
好在他也不笨,立马惊叫:“刀下留人。”
上前一把拉住王卫忠,转头叫道:“丁大哥,此许小事,何必如此啊。”
终于叫丁大哥了。
丁毅让吴三桂的人进来,就是以为他们距离远,不可能带火炮走,没想到这混蛋还是来要火炮了。
但丁毅也不拒绝,必竟这炮现在不是他的,是朝庭的,果断问吴三桂,你要什么炮,怎么运。
吴三桂也不客气,他父亲在大凌河之役,被后金火炮打的魂飞天外,自然也想弄两门火炮回去。
当下回去组织人手过来,最后在登州城头运了两门红夷大炮,加十门西洋炮走。
王卫忠想说什么,也没敢说,但等吴三桂运完炮后,丁毅果断叫来严雄和路超:“咱们也运点炮走,先运走红夷大炮四门,和一百门西洋炮。”
王卫忠不解,之前丁大人说不抢炮的,现在怎么又抢了。
丁毅说,现在不一样了,吴三桂先运了炮,咱们是学他的。
有些事,咱们不能先干,但是若有人要干,咱们就要干的比他更好。
王卫忠憨忠一笑,瞬间懂了。
果然,没几天朱大典也想运点炮回济南,到了城头一看,脸色大变,当天攻城还看到孔有德有几百门炮,怎么几天功夫,就少了这么多?
守城的是丁毅兵马,他赶紧叫来丁毅。
丁毅一脸为难:“吴三桂要过来运炮,他父亲好歹也曾经是总兵,我又不好阻拦,想向大人汇报,又怕大人难做。”
朱大典一想也是,若丁毅拦住吴三桂,然后来问他,这炮给不给?朱大典给吧,不合规矩,不给吧,得罪辽东铁骑。
“丁参将,难为你了,还是你会做事情。”朱大典这么想想,轻轻拍拍丁毅肩膀。
但这家伙也贪的,事后找到吴襄,意思是,这些火炮都是朝庭之物,需要兵部来配发的啊。
吴襄早就准备好了,几张银票往他手上一塞,朱大人你包涵哈。
两人相视一笑,一个不说运了多少炮,一个以为对方运了好多炮。
最后高超潜和朱大典一清点,登州还有官军四门红夷大炮,一百多门其他各种火炮。
朱大典把红夷大炮全拉回济南,又带走五十门火炮,留下其他火炮六十九门在登州。
第310章 收降
原历史上,孔有德准备充分,带走了三百多门各种火炮,其他火器无数,这会除了火铳等可以轻便携带的,还有少量战船上的,其他大量的火炮,特别红夷大炮,大将军炮等俱被王卫忠缴获下来。
另有大量火器物资,也没来的及带走,孔有德主要带走了人和金银之物。
登州在历史上守了这么久,就是因为氶元化时代在这里囤集了很多火药物资,眼下全被丁毅占了。
也不能怪丁毅,因为其余各部眼下都不重视火器,就算占了也带不走,运红夷大炮走,太麻烦,只有吴三桂想到要炮。
丁毅另在战后收降兵马两万三,因为降兵太多,连徐敷奏的兵马也被他叫来一起看守俘虏。
其实开始,他只收了自己和徐的降兵,但不知是谁,悄悄对外说,丁毅一个降兵出五钱银加衣甲兵器换。
原本诸将都是想砍首级换钱的,但眼下大伙也很明白,一是朝庭没啥钱,二是叛军首级不值钱,三是打胜之后,抓来的再杀也不可能。
丁毅每个降兵出五钱银子,还愿意用降兵各种衣甲,兵器换,价格也相当不错。
比如一件棉甲加一把刀,那也最少值三四两的。
就算有的没有棉甲,鸳鸯战袍也是钱啊。
于是战后,各路总兵都拿降兵来和丁毅换东西,换钱,换物资,还有换马骡的。
因为丁毅还抢了上千匹马骡。
原本降兵由高起潜和朱大典最后处理,但两人都收了丁毅的好处,丁毅又言,登州大乱,百废待兴,这些降兵,可以用来修建复城,囤田复业。
两人都觉的有道理,何况又收了丁毅的钱,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丁毅把手中一半马骡,大量的衣甲兵器换降兵。最后一共收到两万五六千降兵。
其中银子几乎没花,当夜,丁毅和徐敷奏组织兵马,先把辽东籍降兵选出来,得到兵马两千八。
其余诸军都是明军以前被孔有德打败后的降兵和一些被临时征发的百姓精壮。
丁毅下令,不管是辽东兵还是其他明军,把总以上,皆斩,当晚全部给砍了。
徐敷奏当时就在边上,闻言脸色微变。
前几天还叫着东江人不打东江人,结果人家一投降,把总以上全砍了。
他一向把丁毅当兄弟朋友,这会已经隐隐感觉到丁毅的威严,比袁崇祯当年还要可怕。
丁毅这命令传出去没多久,外面亲兵报王卫忠求见。
丁毅召见王卫忠。
王卫忠一进来,二话不说,扑通,就跪下了。
“你干什么?”丁毅奇怪的看着他。
“丁大人,俺俺………”原来王卫忠想求丁毅一件事。
这次丁毅要砍把总以上,但是王卫忠把要砍的人拉出来以后,居然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堂弟王卫国。
两人从小在村里一起长大,后来鞑子进村,王卫国先跑,他们家后跑。
王卫国后来到了皮岛,王卫忠先到义州,后到徐大堡。
多年再见,没想到却要砍他的头。
王卫忠替王卫国求饶,还说王卫国一心杀鞑子,他反也是被裹挟的。
当然,他大概也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所以很害怕的跪在那。
丁毅听完后,想了想:“你把他叫带进来,让我看下。”
然后又让人把路超叫来。
路超一向负责登州情报司的工作,丁毅这次带他过来也是有事要他干。
王卫忠大喜,赶紧起身,一会就把王卫国带了进来。
王卫国长相看起来和王卫忠相似,有点憨厚,身材也高大强壮。
看到丁毅,也马上跪下,自称罪人。
丁毅缓缓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我要放了他,他去落草为寇,或者又跟着造反,怎么办?”
王卫忠马上道:“那俺没脸再见大人,只有一死谢之。”
王卫国脸涨的通红:“俺发誓,绝不再反,俺就算死,也不会害了忠哥儿。”
“我又如何信你?”丁毅问。
刚进来的路超也道:“卫忠哥是个诚实人,我们可不熟你。”
王卫国愣了下,脸憋的通红,然后喃喃道:“忠哥儿知道俺。”
王卫忠连连点头:“他和俺一样,都是诚实人。”
丁毅起身,左右走了走,最后停下:“你们两都起来吧。”
两人没敢动,路超直接过去,把两人都拉起来。
“丁大人?”王卫忠红着眼问。
“我放了你也可以,不过你替帮我做件事。”丁毅道。
“俺愿意。”王卫国大喜:“丁大人饶俺一条狗命,以后俺就是丁大人的人了。”又跪下来,扑通扑通磕了几个头。
丁毅心想,这人不诚实啊,比王卫忠油滑多,但看在王卫忠份上,可以试下,失败了也没影响。
当晚,王卫国带着原来部下亲信,大概两百人不到,连夜逃了出去,明军一无所知。
他们逃走之后,先找了个山窝进去,一直等到朝庭大军撤走之后才出来。
接着丁毅召集辽东降兵,走进降兵营中。
降兵们纷纷围过来,有人已经开始害怕,生怕被屠杀。
“丁参将,你说的,东江人不打东江人。”有人在边上叫道。
“丁参将,我们知道错了,不该叛乱的。”也有人赶紧认错。
丁毅看着诸军,突然表情惨然道:“诸位兄弟啊,俺记得俺小时候还住在镇江,当年才十二岁,后金鞑子突然入侵……………”
“他们残忍粗暴,见人就杀,杀俺们的父母娘亲,凌辱咱们的姐姐妹妹………呜,俺当时就发誓,将来长大,必要血战鞑子,与后金,不死不休………为俺们辽民百姓报仇………”
丁毅悲声道,边走边说,四周辽东降兵无不羞愧低头,很多人想到家乡的遭遇,也纷纷抽泣起来。
人群中也不知是谁,反正晚上黑漆抹答的,突然也是大哭,跪下:“丁参将,俺们错了。”
“俺们不该造反,不该打自己人,有本事就要去杀后金鞑子………哇……”那大嗓门,听起来很像赵大山,此人正是从王卫忠营中选出来,和战俘一起冲进来的。
接着人群中到处都有群演跪下,很多也跟着哭,跟着忏悔。
丁大人,俺们错了,俺们想回皮岛打后金鞑子。
给俺们一次机会吧。
很快全部辽东兵们都跪下,痛哭。
当晚降兵营中,到处有人在传丁大人家乡镇江的遭遇,很多辽兵都羞愧流泪,誓要回辽东血战鞑子。
也有人说出讽剌和不好听的话,但大部份第二天分营时,就被人带走,再也没有回来。
因为丁毅收拢降兵时,从王卫忠营中挑了一百多老兄弟混进降兵中,专挑老兵油子和剌头。
次日,两千五百多辽兵被打乱后,暂时分到王卫忠和严雄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