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

第86章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第86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清地船只和火把偏将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守住池州瞬间做了决定。

    “池州城是保不住了本将命你们几人从别的城门连夜出城向太子殿下和其他城池通报消息记住一定要把这里的情况通报给太子殿下。”偏将向自己的亲兵下了命令。

    “将军既然池州城已经守不住了为什么你不和我们一起走呢?”这些亲兵都跟了他多年虽然知道军纪严明但却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将军受死。

    “混账到了此时还如此糊涂。本将身为守城主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情势紧急你们快走。”说完偏将自己带着其他人疯了似的向城头冲了过去。

    拿下池州城朱全并没有多做休息第二日就开始向石牌口进。看到石牌口地宋军做好了抵抗地准备朱全不禁感慨万分。不是因为觉得宋军和自己实力悬殊自己为宋军的失败感慨而是为自己偷袭地消息泄露而不满也是为大宋的强悍和毫不畏死而敬佩。

    他这此本想利用自己无人可知的优势趁机拿下池州和铜陵然后冲毁浮桥。浮桥摧毁就等于是断了渡江宋军的后路宋军定然军心打乱自己和江宁城的林仁肇前后夹击定然可以打退宋军。不料虽然顺利地拿下了池州城但是既然石牌口有了准备那么以后的铜陵和浮桥那儿的宋军也都有了准备说不定此时就是渡江送军队主力部队也已经知道了他的消息。这样自己偷袭的计划就不能实现了。

    从昨晚宋军守城主将和宋军的顽强抵抗到现在石牌口少量宋军的誓死不退朱全方才知道为何大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连消灭其他诸侯。这才是真正的军队这才是真正地士卒他们军纪严明他们悍不畏死。他们充满了血性。

    然而感叹和敬佩也不能阻止他的决心是的都城江宁已经面临大宋主力部队的包围自己没有时间了。想到此朱全出了全力进攻地命令。

    石牌口并不大所以这里的宋军人数并不多但是面对人数是他们数十倍的唐军他们没有退缩仍然拼到了一兵一卒战况的惨烈让朱全的水军又一次见识到了宋军的强悍。虽然已经从宋军手中连续夺得了两座城池但是唐军的水军却开始对宋军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朱全没有现这个状况由于石牌口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攻下了。所以他只是让自己的部属略微做了休整就马上出向铜陵攻去。

    铜陵地守将李汉琼早已经得到了后方出现唐军大量水军地消息早已经做好了防守的准备但是待得看到长江上无数巨大的船只和数不清地南唐水军他的心里也是万分的震惊。

    大宋在樊若水地指点下在荆州水域修建大船用来搭设浮桥那大船就已经让大宋地水军和步军惊叹。谁知今日见到了朱全所率的水军。李汉琼才知道为什么都说北人骑马南人善水了。不说水性当是论这船只建造大宋就远远不如唐军。

    直到唐军攻城的鼓声响起。李汉琼才从自己的幻想中清醒过来

    战鼓声直入云霄从唐军地大船后面飞出无数小船船上站有五六人有驾驶船只的有拿着盾牌保护众人的。船只飞快地向铜陵城下驶去。

    李汉琼大叫一声“放箭”。一时间。黑压压地箭枝立刻向唐军的船只倾泻而去。唐军虽然有盾牌保护但是箭枝实在太密。居高而下的力道也大不多时就有一大半的船只已经没有人了。船上地唐军见宋军射箭不等自己地主将命令弓箭手们也开始从船上向城头倾泻自己的箭枝只是从上而下箭枝力道减弱对宋军地打击就不如宋军对唐军的伤害力度。

    朱全看着自己的士卒中箭落水面上来不及悲伤和痛惜不停地出进攻的命令。又有无数地船只向城墙驶去。

    终于有船只到达了城墙下方越来越多的船只加向城墙下方驶去。李汉琼等下面的唐军船只越来越多时大喝一声:“泼火油放火把。”

    话音刚落城头火油像水一样向城下的唐军船只和唐军身上倾泻然后无数火把从城头落下顷刻间城下乌烟弥漫火光冲天只闻惨叫声不见有人爬城。

    看着自己的兄弟们在城下的惨叫唐军的水军都停止了进攻有的船只已经从半途中开始后撤。朱全知道哦啊此时气势已泄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出进攻的命令。

    看了唐军第一波的进攻李汉琼对敌军人数众多的忧虑方才有所减少。唐军虽然人数占优但是却不善于攻城战斗力也不如宋军而唐军主将既然在占领了池州和石牌口的情况下仍然只是从水路进攻而没有派出一队士卒从陆路分兵进攻这也让李汉琼可以集中城内大部分的兵力在此防守。

    其实朱全也考虑过分兵的但是这只部队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只善于水战而不善于攻城攻坚再加上他经过了攻打池州和石牌口已经了解了送军队战力知道凭借自己的水军很难从陆地上占据优势所以他最终采用了集中兵力从水路突破地计划。

    朱全经过了第一波的进攻看到守城的宋军主将指挥守城颇有章法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苦难但是想到国主正在江宁翘以盼朱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还是决定利用自己的人数优势强攻。
………………………………

第一五五章 江南首战

    赵德昭在开宝二年四月离开汴京前往江宁,五月中旬返回汴京。樊若水五月参加科举不中,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搜集长江水道的水文资料,等到了汴京,已经是年末接近新春了。

    这一路风尘仆仆,樊若水的衣服和容貌早已改变。当他衣裳残破的出现在汴京大街上时,一口南方口音也引得正开开心心准备过新春的汴京百姓注意。樊若水已经顾不得这许多,好在太子府并不难打听。樊若水忍受劳累,终于到了赵德昭的太子府。

    周薇的产期日益临近,赵德昭不敢大意,由于朝廷这一年都是修养生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朝政有那几个大臣在,各部各司其职,他也不用每天都到皇宫大内商议事情。如今接近年关,他便整日呆在家里陪着周薇。

    樊若水的到来,着实让他没有想到。樊若水性子执拗,为人呆板,不似是能想到从南唐投奔到大宋的人。待得赵德昭和他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是周大人出的主意。更他惊喜地却是樊若水带来的亲手绘制的《横江图说》。在这卷《横江图说》中,采石横江一带的曲折险要皆一一被樊若水标明,尤其是采石江面的宽度标注更详。

    赵德昭喜不自胜地说道:“今得此采石详图,日后我军攻取江南定可减少损失!”说完赵德昭向樊若水低头便拜。

    樊若水大惊,急忙阻止。急道:“徳昭,不,太子,万万不可如此啊,折杀草民了。”

    赵德昭坐定说道:“樊兄客气了,你我还是兄弟相称吧。”

    樊若水哪里敢如此,劝阻道:“昔日在下不知徳昭身份。自可胡乱如此。如今在下投身大宋,徳昭身为大宋太子。不可乱了朝廷的法度。”

    赵德昭也知道如今在大宋若是樊若水与自己兄弟相称,恐怕会在大宋朝廷引起波动,也不再谦让,说道:“在朝廷上就以樊兄所言。但若是无人在场,我们兄弟仍以兄弟相称。”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已经到了开宝三年。周薇为赵德昭添了一个皇子,赵匡胤和王皇后很是高兴。就接周薇和皇孙到皇宫静养。

    樊若水地到来在大宋朝堂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尤其是以赵普为守的赵匡胤旧臣,他们跟着赵匡胤建立大宋,就把统一天下当成了自己这辈子的最高目标。如今樊若水带来了如此宝贵的渡江方法,虽然自古没有人这样做过,但是对于他们这种狂热的想一统天下的大臣来说,任何方法都可以尝试。

    赵德昭封樊若水进士及第、太子右参赞大夫,然后派遣潘美和樊若水到荆州附近长江水域修建搭建浮桥地巨船。在潘美和樊若水的督监下,大宋打造黄黑龙船千艘。以作架设浮梁桥墩之用;又命人砍伐巨竹,搓制粗绳,扎制竹筏,以便日后做浮梁桥面。一切准备就绪,潘美向朝廷上书,进言攻取江南。赵德昭和赵普考虑到北方士卒对南方气候地不适应。决定在秋冬之际进军江南。

    在潘美和樊若水准备浮桥之事的时候,赵德昭在汴京以赵普、吕馀庆和曹彬为主,兵部其他官员为辅,组成了此次攻取江南的筹划组。此次大军从何处进军,怎样假设浮桥,大军如何渡江,都是由他们精心筹谋,而王承衍、韩崇训、石保吉三人则在旁边学习并听候差遣。

    赵普建议联合吴越两线夹击南唐。对于大宋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是对于吴越来说,江南若是没有了南唐。吴越本身也难保。

    吕馀庆听了赵普的建议。疑问道:“赵相所言在下也颇为赞同,只是不知吴越是否会听命于我?”

    赵普前次被赵匡胤罢官。前后思之,却是把所有的怨恨都发到了吴越身上,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整治他们的借口,怎能就此轻易放弃,冷笑道:“以我朝实力,攻取江南本用不着吴越之力。但是也要防止吴越在暗中帮助南唐。我朝联合吴越,纵使吴越不同意,也断然不敢再支援南唐。待得我军攻下南唐,也可以此为借口,趁势攻取吴越,如此则江南可平。若是吴越同意与我军同时攻打南唐,虽则日后攻取吴越还要费心,但是眼下却有助于我朝拿下南唐。”

    众人到了此时方才明白为何赵普能够让赵匡胤重用,不仅能够利用一切可利用地力量,而且还能够时刻想着设下连环计,有时纵使知道被他算计了,但还是不得不作出选择。众人想到若是谁得罪了他,岂不是要时刻堤防赵普的阴谋诡计?

    大宋开宝三年,赵德昭留下薛居正、窦仪、卢多逊和赵普四人处理朝政,况且还有赵匡胤坐镇汴京。赵德昭亲自为帅,以曹彬为前部先锋,统领大宋禁军十万,水师三万攻取南唐。

    赵德昭吩咐王承衍和石保吉两人带着数百人先行离去,然后才命曹彬带着水师开往池州。

    曹彬顺着汴河先到了泗州,从泗州进入长江水道,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由于曹彬的行军路线怪异,一路之上长江对岸的南唐守军都以为是大宋水军在视察北岸的大宋城镇,谁也没有料想到大宋此次是全力攻取江南。有些城池的南唐将领为了巴结朝廷的宗主国大宋,当曹彬夜晚停宿在长江岸边时,还牵羊备酒犒劳宋军。曹彬冷眼旁观,即不决绝,也不说破,仍然按照既定的计策行军。

    一路顺利,曹彬到达池州时已近中午。大军停泊在池州对岸休整。曹彬没有告诉手下地将士们池州是最终地攻击目标,是以所有的兵士都以为是大军在此驻扎休整。所以。当大宋的士卒们好似游手好闲似的闲荡在对岸时,并没有引起池州守将杜产的一丝怀疑。

    曹彬此次出兵只有在夜晚会停泊驻军休整,这次在池州对岸突然休整了半日,这就已经引起了大宋禁军一些将领地注意。待得晚饭后,曹彬刚集合各将领聚在大帐中时,都虞侯李汉琼就当先叫道:“将军夜晚集合众位将军商议,可是我军此次攻击目标就是池州城?”

    曹彬面带笑容。看着下面开始骚动的将领说道:“不错,此次我朝攻取江南。第一战就是从池州开始。这是我朝这两年来地第一战,各位将军一定要奋勇上前,不可辜负了皇上和太子对我们的重托。”

    别地将领听说打战即将开始,都已经雀跃。将士立功就要从战场上一刀一枪的争夺,若是没有了战事,他们这些大老粗们整日里闲置,却也不好受。然而李汉琼却给面带欣喜的将领们泼了一盆冷水:“各位。池州城面临长江,我等从水路进攻,恐怕难度不小。”

    李汉琼话音刚落,那些本想争着领兵的将领们又缩回了刚要说出口的话。是啊,若是从陆地上攻城,宋军经历无数战阵,经验丰富,本也不害怕南唐久以不经历战争的士卒。但是此次是从水路进攻池州城,谁也不敢保证能顺利拿下。若是自己受损惨重而让别地将领占了头功,那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想到此,都不觉看着曹彬不说话。

    曹彬见李汉琼能认识到这一点,心里也是颇为高兴,开口道:“不错。此次攻城地难度就在此处。不过,请各位将军放心,临行前太子殿下已经做了安排,今晚我军定能拿下池州城。不知哪位将军愿意打头阵?”

    虽然曹彬如是说,但是谁也不知道赵德昭到底做了什么安排。功劳人人都想要,但是自己拼命厮杀,却让别人得了好处的事情却是谁也不愿做。是以良久,却是没有一个人开口。李汉琼见由于自己地话而导致将领们起了胆怯之心,不经也为自己方才打击了士气而有点后悔,见还是没有人出来应战。李汉琼无奈开口道:“末将愿打头阵。”

    ……

    深夜。池州守将杜产正在府中休息。突然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他赶忙穿上外衣,边走边大声叫道:“外面何事惊慌?”

    府中的侍卫看见主将出来。纷纷围在他的身边。杜产穿戴整齐,带着佩刀出府巡查,却是看见池州城内多处地方已经是大火熊熊,城内的百姓惊慌失措,四处奔跑,大街上已然乱成一片。

    宋军在对岸休整半天,杜产就已经有了戒备。如今见城内大火漫天,不似是偶然引起的火势,因此,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大宋要攻城。于是一边吩咐侍卫组织人马救火,一边骑马奔到城墙查看情况。

    池州牙将王震仁和钱兴此刻正在高声组织着士卒准备守城地器物,看见主将杜产到来,两人聚到杜产身边叫道:“将军,宋军攻城了。”

    杜产侧身看着对岸宋军船只已经开始向池州城行驶,战事一触即发。杜产心中害怕,但是却是不漏声色道:“宋军不善水战,池州城定能守住。城内大火,定是宋军jian细在城内趁乱接应。你二人先在此好生守城。本将先率兵擒拿了宋军混入城中的jian细,然后合力守城。”

    看着主将镇定的样子,王震仁和钱兴紧张的心理略微平静,两人双双领命去城头指挥守城。

    杜产看着奔向城头的王震仁和钱兴的背影,低声道:“两位好兄弟,为兄对不住了。”说完立刻返回府里,收拾行李细软,带着夫人和孩子从南门偷偷出城离去。

    王震仁和钱兴组织人马在城头苦苦坚持,等着杜产率兵前来援救。但是,城内地火势更大,城内的形势更加混乱不堪,主将杜产却是不见踪迹。最后却是从南门传来了主将杜将军已经全家出城的消息,立刻军心大乱。不多时,李汉琼已经带兵攀上了城头。

    李汉琼本想着自己率兵攻打一阵,然后其他将领再来攻打,全军用疲兵之计拖到天明,然后趁城头军士疲惫之际再全力取城。但是当他开始攻城时,池州城内却是大火冲天,城内已经乱成一团糟了。

    李汉琼知道城内定有曹彬所说的太子派遣之人接应,于是高声叫道:“太子已经派人在城内接应我军,全军上下奋力攻城,此战第一功就是咱们的了。”

    受了城里大火和李汉琼的激励,将士们奋起全力,努力向上。在经历了第一次猛烈的阻击后,李汉琼明显地跟到城头上的抵抗越来越弱,于是组织全军全力攻城。在经过了数轮争夺后,李汉琼终于率军攻上了城墙。

    城内的大火正是王承衍和石保吉带着大宋士卒放的。他们二人带着数百士卒先行直接到达池州城。然后用了十多天功夫,分成无数批,终于都混入了池州城。曹彬兵马在池州城下驻扎半天,他们已然得到了大宋兵马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