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

第82章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第82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军营之中混入了南唐的军士赵德昭、韩崇训和石保吉三人互相对视看了对方几眼然后韩崇训神色凝重道:“既然生了如此怪异的事情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回到军营向承衍仔细打听打听然后再商量对策吧。”

    赵德昭点了点头。三人打马快向城外的大宋军营赶去。

    王承衍将他们三人迎入大帐然后向他们讲起了今日军营之中生的事情。

    事情生在下午自从王承衍接替石保吉统领城外的禁军部族后就规定了下午要进行训练。今日下午当王承衍集合全部将士开始训练后现有一人动作迟缓。好多次都跟不上全体将士地动作王承衍大怒便要向那位士卒的将领治罪谁知仔细询问之下却现没有一个将领认得是自己的部下。王承衍大惊带着那位士卒回到大帐准备严加审问。谁知还未等用刑那为士卒就哭诉道他原来是南唐的军士因为受不了林仁肇将军地严格训练就想当逃兵。因为害怕林仁肇将军对逃兵处罚严厉所以特意跑到了大宋军营。想跟着大宋的将士们逃入大宋谋生活。

    就在王承衍弄清楚事情的缘由正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时候不想帐外却传来了怒骂声。王承衍出了大帐现大营外一位南唐的将军率领五百军士站在军营外与看守大营的宋军争吵起来。王承衍出去询问却原来是南唐的林仁肇将军。

    林仁肇见王承衍就是大宋地统军将领直接道出自己前来正是捉拿自己军营的逃兵的请王承衍把那逃兵交给他。

    那逃兵一听说林仁肇前来捉拿他吓得向王承衍哭诉直言愿意投降大宋不愿跟着林仁肇回去。

    王承衍本由于心软不打算把此人交给林仁肇。但是林仁肇却说难道大宋就可以随便让人带走逃兵吗?大宋可以随便管理南唐的军人吗?更提出了要与王承衍比试武功以输赢定此事。

    王承衍本就是一个血性汉子听得林仁肇关于逃兵的事情顿时有点看不起那位南唐的士卒再听说由于自己的莽撞若是失了两国的和气那不是因小失大吗?此次赵德昭在南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地所以王承衍就把那人交给了林仁肇。

    事后王承衍越想越觉得此事很是怪异。总觉得自己好似上当受骗了似的于是派人请赵德昭他们过来商议商议。

    赵德昭听完了王承衍的述说看向韩崇训和石保吉。

    石保吉看了看韩崇训然后当心开口道:“此事定有蹊跷。我觉得那南唐的逃兵是不是真的逃兵还说不定呢?或许就是混入我军的细作。”

    韩崇训同意道:“那逃兵最后以退为进本意就是想跟着林仁肇回去。看来一切都应该是那位林仁肇将军策划的。想不到文恬武嬉的南唐竟然还有如此将领。”

    “林仁肇”赵德昭念了一遍林仁肇地名字想起当年看到林仁肇带兵有方士卒训练地颇有杀气。'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是南唐不可多得的将领。如今此事明显是林仁肇设计想探查大宋的兵力。

    想到此赵德昭也是认同道:“此事很可能就是林仁肇设计探查我军的实力。看来林仁肇已经对我大宋开始有了戒心了。”

    王承衍听到这三位的看法一时之间有点着急大声怒道:“不行这么多年来何曾受过如此戏弄?我一定要找那个林仁肇比试比试非要给他点厉害看看。”

    韩崇训拦住王承衍道:“我们这一次只是保护昭不准许你胡闹。若想给那林仁肇将军好看。就等他日到了战场上和他见个高低吧。”。

    “我大宋有朝一日会向江南用兵吗?”王承衍看着赵德昭不信地问道。在他看来赵德昭既然和李煜是姻亲。就不会兵戈相向。

    赵德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我大宋统一天下是必须的恐怕日后兵戈想向是免不了的了。”

    王承衍听了心中怒气稍平向赵德昭抱歉道:“都是我考虑不周才造成对方如此欺人。还请太子治罪。”

    赵德昭笑道:“大家都是好兄弟这都是平常小事承衍何必如此认真。我们四人如今还都年青缺乏历练只有多经历这些事情才能让我们成长为像我们父辈那样地英雄好汉。大家努力之!”

    南唐皇宫大内。

    李煜看着站在下的兵部尚书潘佑和林仁肇表情凝重的说道:“派去的探子被大宋现了?”

    林仁肇当初献上此策的时候曾经向李煜担保过不会被大宋现如今事情虽然没有产生眼中的后果但是被大宋现毕竟不好看此时见李煜生气害怕好不容易激出勇气的国主自此害怕大宋那就不好了于是上前解释道:“虽然被大宋现了派出去地人但是之前我们都想好了对策目前大宋只知道此人是准备逃向大宋地并没有说出是我们派过去探查大宋兵力的。请国主放心大宋目前还不知道此事地真相。”

    李煜叹了一口气沉声地说道:“就怕大宋的才智之士看出此事蹊跷啊。”

    潘佑也怕此事给李煜从内心造成恐慌于是转变话题道:“林将军既然我们派去的细作在大宋军营呆了整整一天那么探查到消息应该不少吧?”

    林仁肇知道这是潘佑想让自己用好消息激励国主于是上前奏道:“回国主我军细作从水下进入大宋水军军营偷偷的穿了一件大宋的兵服大宋船舰高大但是移动不如我军迅若是在江面上相遇我军可用火攻。大宋水师虽然训练有素但是毕竟时日尚浅我军细作现若是船体晃动大宋水师站立都尚不稳更何况奋力拼杀?此处远不如我水军多矣。不过细作混入大宋步军军营时现大宋步卒都是大宋从天下精锐中挑选出来的勇士每一日普通士卒的身手都不可小视。我军细作就是因为动作跟不上对方普通士卒的训练方才被现的。由此可以肯定若是水师相遇我军尚能取胜若是陆地相遇我军恐不是宋军的对手。”

    李煜听到林仁肇这方详细的说辞心中稍加安定他本就是绝顶的聪明只是把精力都用在了琴棋书画上而已听到林仁肇的分析忍不住说道:“只要我军能对长江天险严加防守宋军就不会轻易渡江。”

    “国主真是高明末将正是此意。”林仁肇忍不住对这位平日对军事漠不关心的国主大加赞赏起来。

    李煜得了林仁肇的赞赏心中略微安定他本就怕大宋吞并了其他势力之后会对南唐用兵此时得知长江天险正是自己的屏障大宋的软肋不由地放心不少。

    林仁肇看出李煜对大宋的忧虑减轻了不由地忍不住把自己这几日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禀国主大宋这几年吞并天下诸侯都是太子赵德昭和他部下的这三位年少将军的功劳。末将这几日思之若是将此四人除去必定对我朝极为有利。若是国主同意末将自当领兵数千化妆成匪寇于半路截杀。如此大宋定不会想到是我所为。”万万不可”潘佑急忙阻拦道:“大宋太子从我国离开若是在半路遇险大宋皇帝一怒之下不由我朝辩解执意出兵那我朝岂不是危矣!更何况大宋皇帝除了太子赵德昭还有次子赵德芳听闻此子虽然年幼但是聪慧过人。赵德昭离去并不能对大宋产生重大的损伤。对我朝而言却是有覆亡之祸啊!”潘佑急忙分析道。

    李煜初听林仁肇的建议本还在想着此事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听了潘佑的话已经熄了心中的念头。若是大宋皇帝一怒之下执意兵自己可就面临亡国之祸了。若是真的造成一着错满盘皆输的局面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想到此李煜也忙反对道:“潘大人言之有理。小不忍则乱大谋林将军切记不可鲁莽从事。”

    林仁肇虽然很想按自己的想法从事但是想到若是万一真的如潘佑所言造成大宋出兵攻打确实会给朝廷带来灭顶之灾毕竟人在生气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做的出来的。得了李煜的旨意林仁肇只好遵命。

    事情商议完毕李煜看着朝中这两位自己依仗的屏障肃穆道:“此事谁也不能泄露出去。林将军切记不可莽撞从事以后还请林将军专心训练出精锐之师护卫我朝啊。”
………………………………

第一五三章 话别

    李煜先让林仁肇先行离去然后转身向潘佑问道:“赵德昭今日下午拜访了什么人可都查清楚了吗?”

    潘佑躬身答道答道:“臣已经派人查清楚了。”说完从袖中抽出一张密函上前几步递给了李煜。

    李煜看着上面写满了樊若水详细情况的密函皱眉道:“看这樊若水的资料乃是世代居住在我江南之人怎能和大宋的太子有旧?这其中可否还有什么你们没有查到的东西?”

    潘佑见李煜马上就点出了自己的不足连忙应答道:“国主明鉴。樊若水和赵德昭是如何相识这其中恐怕只有他们二人知晓。国主若是想知道其中原委老臣即刻派人找樊若水问询。”

    “不用了”李煜皱眉想了想阻拦道:“如此小人物不会对我朝有何不利的影响若是打草惊蛇让他告知赵德昭知道我们在查他二人恐怕会因小失大。”

    “是老臣遵旨。”

    “对了寡人见这樊若水要参加今年的科举你看若是他才学足够是否让他入朝为官呢?”李煜也是刚刚想起樊若水参加科举的信息。

    潘佑很想揣测李煜此刻的想法但是想来想去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看到李煜此刻出精光的目光潘佑突然间似乎有点不认识面前的这位国主。李煜一直都是沉迷于琴棋书画的书生形象谁也不会把他与执政理事想到一起此刻看着李煜似乎有点振作的样子。潘佑想到地却是江南的希望高兴之余谨慎地答道:“樊若水与赵德昭关系密切。若是此人入我朝为官恐泄露我朝机密于大宋对我朝很是不利。老臣认为我朝人才济济。此人不缺。”

    李煜听了抬起头看着大殿地主梁不语。良久方才缓缓地说道:“那就依爱卿所言吧。(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此事爱卿谨记日后就由爱卿处理吧。”已经半个多月了不说南唐的御医紧张就是周夫人都认为他们该回去了怀孕到了第二个月一定要小心坐胎。赵德昭和周薇不敢造次。商议了一个晚上纵使周薇百般的不愿意但是为了肚子里地孩子还是决定第三日一大早就出。

    李煜得知赵德昭后日要走。第二日便在皇宫大内设下了家宴宴席上就只有周大人夫妇、李煜和周蔷、赵德昭和周薇一家人。虽然是家宴但是对于周大人来说宴席上一个是国主一个是大宋地太子他害怕自己说错话引得李煜起了疑心。是以整个宴席上话也不多。李煜也甚是沉默。赵德昭找不到话题所以整个宴席上三个人都不怎么开口。反倒是周老妇人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了好人家。以后都不用缺衣少食高兴地说些往事引得周蔷和周薇回忆起儿时的快乐也让李煜和赵德昭相互之间略微的融洽。

    天色已晚周大人当先告辞周夫人想到今夜是自己和两个女儿最后相见的一晚下一次尚不知道会到何时于是提出想今晚和周薇一起休息在皇宫大内。李煜当然不好拒绝于是周蔷也是高兴地为母亲和妹妹准备房间。母女三人都入了皇宫大内周大人告辞。宴席上突然之间只剩下李煜和赵德昭两人了。

    李煜挥了挥手宫殿里的所有下人突然之间都退下。赵德昭看到此情形知道李煜可能有什么话要出方才如此。

    果然正在赵德昭思量之时李煜已经当先开口道:“大宋短短数年已经接连吞并荆南、湖南、川蜀和岭南之地。唐末诸侯纷争如今南方只剩下我朝和吴越北方只剩下北汉不知道大宋是否还会有所行动?”李煜说地很委婉一直没有说出是否对其他势力继续出兵的问话。

    赵德昭却是明白的李煜此问也是担心大宋对江南用兵。赵德昭很想直言相告但是话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拿起面前的酒杯轻轻地啜了一口慢慢品味着口中酒久久没有回答。

    “太子不想回答还是太子不屑回答。”李煜看着眼前地年青人看着赵德昭毫无压力的神态心思却是早已经回到了自己年青时候。那时候上有皇父、中有皇兄自己醉心于琴棋书画是何等的逍遥快活。可惜皇兄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剩下他自己独自应对这复杂的局面。他也很想振作起来但是那些复杂枯燥的奏章和政事只能让他的人情持续三五天根本不可能让他向自己喜欢的琴棋书画那样付出自己地努力、智慧和时间。年青时地快乐和如今的压力让他觉得活着地人并非都是快乐的。

    赵德昭看着李煜清秀的面容这就是后世人人敬仰的词中帝王虽然此刻他的面容仍带着疲惫和压力但是显然还没有激出他内心痛苦的情感还远远未让他进入后世亡国后的悲伤但是大宋统一天下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纵有一日李煜还是会成为亡国之君到那时他是否还会写出名垂千古的词句呢?

    李煜从回忆中醒来看到的赵德昭正看着他不禁为自己的出神感到歉疚但是得不到他想问的答案他是不会甘心地于是继续问道:“太子殿下是否可以告诉寡人大宋是否还会继续出兵?”

    赵德昭见李煜不死心无奈之下只好反问道:“昭听闻国主喜欢琴棋书画羡慕那些士子可以一身轻松地云游天下。昭敢问国主一句国主能否放下权势把江南割让给大宋呢?”

    此话一出李煜猛然站了起来高声道:“你这是何意?”

    赵德昭见李煜满脸的怒色不慌不忙答道:“国主息怒。国主精通经史当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唐末天下诸侯割据百姓连连遭受战火之乱生活困苦。天下有志之士莫不跟从英雄建功立业让天下恢复统一。如今大宋英雄汇集人才辈出正是他们挥所长名垂青史的时刻纵使父皇不许恐怕他们也不会轻易罢手。”

    李煜自是知道这些道理的。他也想过若是自己兵强马壮也许自己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们也同样会通过统一天下让自己的名字和那些先朝英雄人物一样名垂青史。这是任何人都梦想得到的赞同。但是但是如今却是人如刀俎我为鱼肉自己是多么的不甘和不想。

    想到此李煜缓缓坐了下来忍不住道:“难道大宋皇帝就没有效仿南北朝旧例使得天下太平安康岂不是更好?”

    “国主难道忘了南北朝时南北两方也都想统一天下的吗?只不过那时候南北方都有英雄支撑谁也奈何不得谁罢了。待到隋文帝杨坚握有大权隋朝实力大增而南方陈朝后主不理政事陈朝日益衰弱因此才有了南北的统一。不是大宋想不想统一的问题而是大宋有没有这个实力的问题。”

    赵德昭看到李煜还要问害怕两人之间话不投机伤了和气那就对里面的周家姐妹不好了担心之余忍不住多说了一句道:“其实国主想要的答案并不在大宋而在国主自己。”

    “你这是何意?“李煜似乎明白了赵德昭的这句话但是仍忍不住想要让赵德昭当面说个清楚。

    “国主聪慧过人昭想这句话对国主来说并非难事。”说到此赵德昭已经无话可说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昭明日还要远行就此告辞。”

    李煜还在想着赵德昭方才的那一句话也没有站起身来欢送。赵德昭也不介意自己独自离去。

    大殿外面的太监宫女们见大宋的太子一个人出了大殿还以为国主遭了什么不测惊得赶忙跑到大殿看到的却是一个毫无伤但已沉思的国主。

    昨日一番话李煜与赵德昭今日反倒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说了几句别离的话而已。

    周大人见周老夫人还在船舱和周薇话别急忙进去很劝周夫人离开。赵德昭进入船舱看见周大人想起留在江宁城的樊若水忍不住说道:“岳父大人昭有一事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