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755章

启明1158-第755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苏咏霖在济南城内和官员们吃了一顿饭,然后在他们的安排下准备休息,刷了个牙,洗了把脸,正准备靠在床上继续看《资治通鉴》的时候,苏隐姗姗来迟。
  “你再不来我都准备睡觉了。”
  苏咏霖把手中的《资治通鉴》放在一边,看着苏隐顶着两个显而易见的黑眼圈,便开口道:“看起来你这几天过得也不是很轻松啊。”
  苏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尴尬地笑了笑。
  “抓叛徒耗费了一些时间,差点耽误阿郎休息了。”
  “叛徒?”
  “恩,叛徒。”
  苏隐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山东的情报任务是天网军中原组山东分组负责的,山东分组的前身是天网军第十一行动组,改组之后进行了一定的人员调换,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原组的山东分组。”
  苏咏霖细点了点头。
  “所以,叛徒是谁?”
  苏隐抿了抿嘴唇。
  “前十一行动组组长,现在的山东分组组长,杜非。”
  “是他?”
  苏咏霖眼神一凝:“分组组长,他居然成了叛徒?”
  “是的,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苏隐的表情看上去十分懊恼。
  “所以这是怎么回事?你是怎么查出来他有问题的?”
  苏咏霖皱眉道:“而且如果他有问题的话,整个山东分组的问题都不会小!”
  “他是自首的。”
  苏隐苦笑道:“属下无能,若非此人主动自首,属下甚至不曾发现手下一个组长级别的重要密探居然变节了,还做了不少瞒着我的事情。”
  “自首?”
  苏咏霖有点意想不到,忙问道:“这又是什么情况?细细说来。”
  “说来话长。”
  苏隐摇了摇头,便缓缓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苏咏霖。
  杜非严格来说也是江南老人级别的人物,甚至比起那些制盐工厂出身的江南老人团体,资历要更加深厚。
  他是苏咏霖的爷爷还活着的时候,为了苏家海上贩私盐的生意而组建的情报队伍的一名成员,帮着苏家贩私盐的船队打探其他竞争对手家的消息,立过不少功劳。
  所以苏咏霖最早培养苏隐承担情报任务的职责的时候,苏隐就是在杜非手底下受训的。
  杜非的资历甚至比苏隐还要深厚一些,只不过苏隐因为和苏咏霖的关系后来居上,成为了苏咏霖重组之后的情报部门的首脑。
  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忘记杜非曾经的教导,认可杜非的能力,所以在天网军成立之后,任命给了杜非很重要的职责。
  而杜非在洪武九年之前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兢兢业业的从事着情报搜查的工作,在山东地区的高层官员群体中颇具声威。
  问题出在山东行省尚书右丞梁元凯身上。
  梁元凯是江南老人,早期参军作战受了伤,顺势转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从村指导员做起,多有政绩,一路做到了济南知府。
  梁元凯也是江南老人圈子里的人,因为早些时候和当时权势颇大的乔丰在战争年代闹过一些矛盾,两人的关系一直非常不好。
  所以在乔丰大规模笼络江南老人的过程中,梁元凯自然被他忽略,两人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乔丰的指使下,梁元凯还遭到行省中一些同僚的排斥和挤压,日子过得比较艰难。
  随着苏咏霖第三次大清洗的进行,梁元凯因祸得福,没有参与其中的他给调查组提供了相当多的关于乔丰的黑料,不仅协助拿下了乔丰,还把行省中那些依附乔丰对他排斥的同僚全都告倒了。
  梁元凯本以为靠着这样的功劳能够以他济南知府的资历和功劳直接升任成为山东行省参知政事,顺利主政一地,谁知道中都方面居然空降了一个汪宏津来担任山东行省参知政事,他只是成为了尚书右丞,等于是行省的三把手。
  梁元凯为此失落了好一阵子,之后便是愤愤不平。
  在作为尚书右丞可以和天网军合作之后,他积极和杜非打好关系,并且时不时的旁敲侧击,试图从杜非嘴里得到一些关于中都方面的消息。
  杜非也是和梁元凯认识之后才惊喜得知两人居然是老乡,所以对他比较亲近,对他的刻意结交没什么戒心,也愿意和他多说一些不会和别人说的话。
  当时,杜非大概是听到了一些奇怪的风声,于是就告诉梁元凯,说因为江南老人们的背叛,苏咏霖非常恼火。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朝廷里其他派系的人已经决定全面打压江南老人集团,梁元凯想要出头,估计还有些时日。
  据杜非所说,后来他才知道梁元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苏咏霖很是不满,甚至恨上了苏咏霖,觉得他公报私仇,公私不分。
  洪武九年年底,一次私人性质的晚宴上,梁元凯邀请杜非赴宴,杜非没有戒备,就去赴宴了,宴会上与他推杯换盏,聊了不少事情,然后喝得稍微多了一些。
  杜非交代说自己当时喝得神志不清,恍惚间,眼前的梁元凯不知为何变成了一个貌美的年轻女子,女子在他面前柔声细语吐气如兰,且衣着清凉,他一个没把持住,就犯了错。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看着身旁的女子,很是惊异,正摇摇晃晃准备离开的时候,梁元凯推开了门,“目睹”了这一切,然后“大惊失色”。
  原来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是梁元凯夫人的小妹,来他家里玩,昨天晚上和梁元凯夫人一起来帮着伺候喝多了的梁元凯和杜非,结果……
  杜非已经有了妻子,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夫妻关系不错,结果却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当场就被吓傻了。
  梁元凯当时一副紧张的样子,赶快关上房门,让杜非穿好衣服,又让床铺上的小妹也穿好衣服,然后三人坐下来仔细谈这件事情。
  当时,苏咏霖已经在复兴会内要求会员们坚持一夫一妻,不准在男女问题上犯错误,并且将男女问题作为会员的重要操守问题来抓,看得非常严重,杜非对此深知。
  而这个问题一旦暴露出去,不单单自己的家庭要出大问题,前途也没了,一切都没了。
  被吓懵掉的杜非来不及考虑任何问题,只能任由梁元凯操作,梁元凯答应协助杜非隐瞒这件事情,让这件事情只有在场的三个人知道,并且要求小妹一起隐瞒。
  但是小妹既然已经和杜非春宵一度了,今后谈婚论嫁什么的估计也是问题,不好向家里人交代,所以梁元凯建议杜非悄悄操作,把小妹当作外室,养在外头,不让家里人知道。
  有他的协助,一切都会非常安全,不会有任何泄漏的风险。
  杜非当时六神无主,没什么想法,再看小妹的确年轻貌美,也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
  这一答应,他就被彻底地套住了。


第1546章 苏咏霖这是在过河拆桥
  杜非迷迷糊糊进了梁元凯的套子且不自知,梁元凯心中狂喜却也没有表露出什么表情。
  两人开始了较为“默契”的配合。
  那之后,他就把小妹养在济南城内的一处别院里,作为外室,深深隐藏住,不让任何人知道。
  杜非的工作性质特殊,时常不在家里住宿,也从不对家人说起他的工作内容,对此家人都很清楚,也不向杜非打听他做了什么。
  所以这反倒给了他在外头与小妹幽会度日的良机,小妹又特别擅长讨杜非的欢心,一来二去,杜非便和小妹打得火热。
  尽管他心里头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扛不住小妹热情似火的冲击和年轻貌美的身段,遂逐渐沉迷其中。
  爱情这种东西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算是高档精神消费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真正得到爱情的滋润,凑合着过一生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但是每个人都渴望爱,尤其渴望被爱。
  杜非和妻子属于包办婚姻,结婚多年,早已没了什么激情,话说回来,就算是当年还年轻的时候,杜非也没怎么觉得激情四射。
  尤其现在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常年做着见不得光的事情,浸润在黑暗之中,他都觉得自己的精神快要死了。
  小妹的出现宛如他一片黑暗的精神世界当中的一把火、一束光,为他本已快要干涸的内心世界注入一股清泉,让他感受到异样的快乐和刺激。
  小妹那青春洋溢的年轻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感受到了强烈的被爱的感觉,内心深处的渴望被唤醒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日每夜都想和小妹黏在一起,根本分不开。
  梁元凯一开始没有任何对杜非不利的做法,反而处处帮他打掩护,处处给他支援,帮他把这个缺口堵得死死,没让任何人发现。
  包括杜非的家人在内,都被他瞒得死死的,就算杜非真的做了什么很离谱的事情,梁元凯也能帮他打圆场混过去,找到完美的理由瞒天过海。
  就这样平稳地过了一年多,小妹怀孕生子,给杜非生了一个儿子,杜非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甚至不敢让这个儿子姓杜。
  还是梁元凯出手,把小妹和儿子秘密接到府里面养着,供着,免去了杜非的一幢大麻烦。
  洪武十一年年中,梁元凯找到杜非,想和他商量一下关于他的职位和前途的事情。
  当时,梁元凯这个行省尚书右丞的职位还有一年多就到了时候,剩下来的任期说长也不长了。
  他自觉在之前的第三次大清洗中有很重大的功劳,升职为行省一把手的梦想破灭之后,他想要追求更进一步的前途,比如,升职到中都。
  杜非不知道梁元凯找自己干什么,觉得疑惑,结果梁元凯告诉他,他准备向中都活动一下,稍微需要动用一些钱财,可能有些不太符合大明律法的地方,希望杜非能帮他擦擦屁股。
  杜非大惊失色。
  作为天网军在山东的负责人,这不就等于让他配合犯罪监守自盗吗?
  杜非赶快拒绝,让梁元凯好自为之,不要做犯法的事情,以免自己没有好下场。
  梁元凯软磨硬泡好久,杜非都不松口,于是梁元凯翻脸了,说他在中都有一个暗线,手里正拿着一封举报信,是关于杜非私自纳妾并且还有私生子的举报信。
  他家小妹和杜非的私生子此时此刻也已经被梁元凯藏了起来,藏在了杜非找不到的地方,且杜非也千万不要试图让自己的部下做点什么,甚至下杀手之类的也不要想。
  因为他和暗线有过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特殊方式联络一次,但凡某一次出了岔子,就立刻把举报信送到复兴会监察部。
  孔茂捷号称中都鬼见愁,杜非是不是很想和这个鬼见愁过过招啊?
  就等着吃刀子吧你!
  杜非当场震撼,被弄得五脏六腑都快要燃烧殆尽了,怒骂梁元凯翻脸不认人,简直不配为人,梁元凯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冷笑着让杜非考虑一下自己的建议和他的前途。
  “小妹的事情,是你自己做的,我帮你瞒着瞒了那么久,除了咱们几个都没人知道,你不感谢我,还要骂我,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想除掉我,很容易,我知道你能办到,但是我也能让你身败名裂,接受调查,所以你还是认真考虑一下,你帮我保驾护航,我也帮你保驾护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梁元凯的威胁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杜非做他的羽翼,帮他提供情报支持,让他获得信息差的优势,从而能在政治斗争中占据上风。
  杜非经过三天的痛苦纠结之后,又被小妹梨花带雨般的哭泣一阵冲击,最终没能扛住,上了贼船,从此成为了梁元凯的帮凶。
  然而,正当梁元凯在中都找到合适的门路展开活动的时候,苏咏霖正式推动大明政治改革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苏咏霖决定罢黜皇帝权位、展开集体领导决策制度的消息传遍大明。
  大明要变天了,帝国体制要变革了。
  梁元凯等人作为行省主导官员,对这些事情了解得更加透彻,知道随着皇帝制度的罢黜和集体领导制度的确认,还有中央代表会议和民众代表会议两大改革。
  尤其是民众代表会议,将会确立为大明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全国民众代表监管朝廷和官员,足以罢黜一切不符合民众根本利益的决策提案。
  这些消息剧烈的冲击了这些年守旧思想逐步回潮的山东官场,尤其是正打算谋求更高职位的梁元凯,骤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梁元凯震惊不已,随后便是气急败坏的大声怒骂。
  在守旧思想者眼里,苏咏霖这是在过河拆桥。
  他自己享受完了皇帝的权位之后,就把皇帝的存在给罢黜了,自己堂而皇之的做起了一片公心的圣人,享受万民称颂,对跟着自己起家打江山的老人们则是彻底的放弃。
  他自己快活了,满足了,但是他考虑过大家吗?
  他考虑过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江南老人吗?
  没有,不仅没有,还多方打压,这一次真正进入到九人决策小组当中的江南老人很少,只有田珪子和林景春两人,其他都是后面才加入这个团体当中的人。
  至于行省级别和军队当中,江南老人的数量也不多,且多数是对苏咏霖言听计从的死忠拥趸,有很高的地位和利益保障,与他们这群挣扎在边缘的边缘老人不同。
  可以说江南老人的群体被苏咏霖彻底打压放弃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天子是不是天子,臣是不是臣,大体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一旦苏咏霖退位,新上位的所谓九人决策小组中江南老人的势力不占优势,且田珪子和林景春各自有各自的基本盘,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边缘人的帮助,他们上杆子求人家,人家都不一定接受他们。
  田珪子和林景春不接受他们的话,其他人也各自有各自的基本盘,对于他们这些屡次闹事造成不良影响的江南老人,肯定也不会接受。
  其实梁元凯自己也有所了解,觉得之前江南老人们做的比较过分,惹了不少事端,打压了不少后发势力,现在苏咏霖一旦放弃最高权力,他们必然受到其他势力的联合打压。
  那就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
  梁元凯当场破防,而破防的,还不止他一人。


第1547章 暗杀苏咏霖
  山东地区是江南老人为官数量最多的地方,也是战争结束之后最快展开建设发展的地方,当然也是守旧思想回潮最快的地方。
  不单单是江南老人,一些山东出身的仅次于江南老人的深厚资历者也对这样的变革感到迷茫无措和惊恐。
  他们多数都是能力不足以更进一步所以被迫原地踏步的人,对于苏咏霖的施政怀着深切的不满,只是慑于他的威望,什么都不敢做。
  可现在苏咏霖要退位了,不做皇帝了,要搞什么九人决策小组了,连帝国都不要了,这算什么?
  没了苏咏霖,他们还有出头之日吗?
  当然,这并不足以让对苏咏霖的威望感到畏惧的个别人产生什么激进的想法。
  真正让梁元凯感到绝望并且决定放手一搏的原因,是他在中都进行活动的行为被都察院巡查发觉,并且准备展开调查。
  都察院对于中都官员和地方官员之间的联系一项非常关注,不管是正常往来还是不正常的往来,只要被他们发现,绝对一查到底。
  而梁元凯这种行为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这种事情一旦被查明,他的前途和未来就全部没有了,连现在有的一切都将会全部失去,大明的《官员法》对他们这种人的处置是毫不留情的。
  能去库页岛建设边疆都算是幸运的了。
  这一事实让梁元凯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