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有些疲软无力的身体给了他足够的反馈,让他意识到自己生病的事实。
“一天一夜……那朝政……”
“你一醒来就说朝政?就不知道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
赵惜蕊无奈的摇了摇头,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苏咏霖,包括七人决策小组的成立也告诉了苏咏霖。
苏咏霖听后,微微点头。
“他们做的对,这个时候搞一个决策小组来办事情是可以稳定人心的,也能服众,不会让朝廷出什么乱子,等我醒来,什么都结束了。”
顿了顿,苏咏霖又开口问道:“丈人没有加入进去吗?”
赵惜蕊端来一碗红糖姜茶一边搅匀一边吹。
“爹爹当然知道自己身份特殊,这个时候要是加入到这个决策小组里面,不是要落人口实吗?上午爹爹来看过你,午后用了饭之后还待了好一会儿,临近晚饭大夫来看过之后说你没有大碍了,他才回去休息。”
苏咏霖闻言,微微苦笑。
“看起来,这都是我的问题啊……”
“你就别再想这些了,现在朝政有他们七个人处理,你就趁这个机会好好的休息一下也好。”
赵惜蕊把一勺子姜汤送到了苏咏霖嘴边:“你这段时间又是忙战事又是忙西域,又是搞什么蒸汽机,天天里里外外跑,一定是累着了,不好好休息一下,留下病根子,就麻烦了。”
苏咏霖喝下一口姜汤,咂咂嘴,感觉甜甜的,微微有些辣。
“我的身体一直都挺好啊,这一次怎么会这样呢……”
“你还以为自己二十三岁啊?苏咏霖,字雨亭,年三十三,雨亭,你三十三岁了,不是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了。”
赵惜蕊无奈地伸手戳了戳苏咏霖的脸颊,责怪道:“就这样还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还用二十三岁的劲头处理国务,当心以后病的更严重。”
苏咏霖苦笑一阵。
“应该是最近太忙,没有锻炼身体,等这一次病好了,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我得加强锻炼身体,身体是越锻炼越好,绝对不能懈怠。”
“御医说了让你先养身体,该吃吃该喝喝,把底子打好了再说其他,锻炼什么的也往后放放。”
赵惜蕊又送了一口姜汤到苏咏霖嘴边,让他喝下:“朝政永远处理不完,你要是想着把朝政处理完了再锻炼身体,这辈子都别想。”
“嘿嘿,这也不是我愿意的,谁让这个事情他就真的是处理不完呢?”
苏咏霖叹息道:“有些时候我也在想,我是不是把权力掌握的太严实了,什么事情都要参一脚,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处理,内阁里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处理的政务也越来越多……”
“我确实有这种感觉。”
赵惜蕊缓缓道:“其实我都觉得有些事情你没有必要亲自处理,朝廷那么多部门,那么多人,他们又不是摆设,我是觉得你把他们都当成办事的人而不是做决策的人了,所以你才会那么累。”
“我有这样吗?”
苏咏霖有些意外:“很多事情我都是开会处理的,大家都知道,一起做决策的。”
“最后拍板的人不还是你吗?”
赵惜蕊瞪了苏咏霖一眼:“军国大事你拍板就算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也要拍板,我真担心你把自己当成诸葛武侯了,诸葛武侯五十多岁就病亡了,你也想学他?”
第1503章 他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苏咏霖听赵惜蕊这样一说,心中略有些触动。
想了想鞠躬尽瘁的诸葛武侯,想了想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苏咏霖感慨万分。
然后又想了想之前自己所做的不少事情,他就更感慨了。
一直以来他都仗着自己年轻气盛身体好,高强度超负荷完成工作,固然把大明国引领的蒸蒸日上,短短十余年就重新恢复到了天朝上国的气势,但是他的年龄也逐渐增长。
他不再是二十三岁了,而是三十三岁了。
年轻的时候熬个一夜两夜不睡觉,还能熬住,之后补个觉还能满血复活。
但是过了三十岁,他就明显感觉到熬夜这个事情他挺不住了,就算补个觉,一整天也都不太精神,所以就不怎么敢继续熬夜了。
终究还是不如年轻了。
于是他叹了口气,微微点点头。
“你说的也是,但是归根结底,也不是我不愿意把决策的权力下放,主要还是因为我很担心有些人不按照我们的理想办事,我担心他们阳奉阴违欺凌弱小,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盯着他们。”
“你这一盯,就把自己的身体给盯坏了。”
赵惜蕊把最后一勺姜汤送到苏咏霖嘴里,然后站起身子把碗放在了桌子上。
“国家大事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什么事情的前提都是身体,身体没了,什么都没了,你说呢?”
苏咏霖躺在床铺上,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虚弱无力的感觉,长长叹了口气。
“是啊,身体没了,什么都没了,我不能那么早倒下,我要是现在就倒下了,咱们的这份事业可就全完了。”
躺在床上,一边休养身体,苏咏霖一边开始设想自己未来该做的事情。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人类的脆弱,由此联想到了一点点微弱的上辈子的记忆,某些不当人的超人类之类的笑话。
当时觉得荒谬可笑,可现在设身处地的想想,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牵绊越多,就越不想死,越不舍得这一切,这就是简单的人性而已,没那么多弯弯绕好说的。
但是也就是这个人性,给古往今来多少人带来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苏咏霖从来不追求也不相信长生不老,他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唯有在理想事业这件事情上,他希望自己能实现理想之后再死。
给自己减负、增加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时间是必须的,必须要把自己的身体重新调理好,恢复健康状态。
而恢复健康状态之后,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事必躬亲天天开会做事了,必须要学会劳逸结合,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放松休息。
否则本来能活八十岁的,忙到最后怕不是要和诸葛武侯一样,五十岁就得身先死了。
于是他向赵惜蕊发誓,等自己这次病好之后一定好好养生,好好休息。
然后他就表示自己想要见一见七人决策小组,向他们交代一些事情。
赵惜蕊顿感无语。
“才说的要好好休息呢?怎么又要做事?真就听不进我的话?”
“不把这些事情交代了我又怎么能好好休息呢?就一次,就见一次,病好之前我就不再见他们了,好不?”
苏咏霖一脸无辜的看着赵惜蕊,赵惜蕊板着脸好一会儿,才无奈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让人去把七人决策小组喊来。
七人决策小组得知苏咏霖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挺晚的时候了。
他们正在加班加点讨论西域移民的安置问题,忽然得知苏咏霖苏醒并且要见他们,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奔赴皇宫。
或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苏咏霖的病休给他们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而苏咏霖苏醒这件事情一下子击破了这种压力,使得他们心头松快,十分清爽。
压力仿佛在一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田珪子、辛弃疾、孔茂捷、周翀、陈育良、王琰、陈到七人一起抵达了苏咏霖的寝殿,见到了半靠在床上喝粥的苏咏霖。
他们瞧见苏咏霖面色尚可,形容并不憔悴,便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感觉压在心口上的大石头落了地。
“我这骤然病倒,倒也是难为了你们,我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连累你们忙里忙外,还要承担那么大的压力,我对不住你们。”
七人连忙表示不敢接受苏咏霖如此说法。
随后田珪子主动提起既然苏咏霖已经苏醒,那么这七人决策小组的使命也就到头了,他们可以就地解散了。
苏咏霖摇了摇头。
“我虽然醒了过来,但是身体尚且没有康复,不适合处理政务,你们既然能把局面稳住,那就继续做,等我康复了再解散不迟。”
七人略有些吃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一起看向田珪子。
“主席,您的意思是……”
“我觉得你们做得不错,我也想看看在没有我直接介入的情况下,你们到底能处理好多少事情。”
苏咏霖示意赵惜蕊不要再喂她粥,缓缓开口道:“这一次病倒,让我意识到我已经三十三岁了,不是二十三岁的时候了,我不能继续用二十三岁的状态来处理国务,那会把我的身体拖垮。
方才我反思了一阵子,觉得我的确是把权力抓得太紧了,有很多事情,我其实没有必要抓得那么紧,管得那么严,我想要试试看你们能不能扛起我的托付,若是可以,大明的革命事业则大有可为。”
七人更加吃惊。
尤其是田珪子,差点以为苏咏霖要退位不做皇帝了,赶快出言阻拦。
“您病倒的消息传出来,全体臣民无所适从,说是人心惶惶一点也不为过,我们能够稳住局势,完全是因为您的威望所致,没有您,大明不能继续向前进,还请您千万不要生出退居幕后的想法。”
苏咏霖笑了笑,摇了摇头。
“珪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还记不记得我说过要给大明找一条可以在没有皇权运行的情况下也能平稳运行的中央集权模式?”
田珪子想了想,记起来苏咏霖的确说过这话。
“您说过,要组建一个中央会议的组织,一切国家大事由中央会议作出决断,还需要民众代表来进行审议,并且通过,双方都能通过的事情,才是国家的最后决策。”
“对,我不可能永远活着,我也不可能永远是皇帝,在我彻底退居幕后之前,我要为大明留下一套稳健运行的方法,代替皇权。”
苏咏霖伸手指了指七人:“这个组织规模庞大,不可能每时每刻保持运转,所以在此之中,还要有一个类似于你们七人的决策小组一样的存在,于日常代行职权。
决策小组的人数可以少一些,不必那么多,但是必须精悍强干,能决定大事,也要敢于承担一切责任,作为是实质上的领袖,这是我初步设想的,还没付诸实施,但是你们现在所做的,与我设想的其实差不多。”
第1504章 有人刻意为之?
苏咏霖那么一解释,七人便明白了苏咏霖的意思,了解到了苏咏霖的所思所想。
这种事情他们之前倒是没有考虑过,虽然苏咏霖之前也提过几次,但他们都没放往心里去,觉得这个事情要贯彻落实还有很久很久。
可谁曾想,苏咏霖一次发烧,这个事情就直接快进到落实了。
而苏咏霖还就真的那么讲武德,真就打算把这个事情继续下去,不搞弯弯绕了。
孔茂捷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只是我们几个想到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准备等您醒了就自动解散的,归根结底我们只是暂时的代理,没有名义,也没有权力。”
“不用那么快,多做一些日子吧,我看你们做的挺好,只要我说一声,你们就有了名义了。”
苏咏霖笑道:“行政的,司法的,监察的,还有军队的,复兴会的组织架构也在里面了,而且看起来,珪子,是你为首吧?”
田珪子颇有些不安的点了点头。
“蒙诸位不弃,公推臣为首,臣殄居高位,内心不安。”
“有什么好不安的?我觉得挺好的。”
苏咏霖笑着说道:“基本上你什么事情都做过,行政也好,司法也好,监察也好,官府相关的事情,你都很熟悉,你为首,我没有意见,诸位有什么看法吗?”
苏咏霖都这样说了,其余六人当然不会有什么看法。
所以他们果断点头,表示没有看法、十分支持田珪子之类的。
“你看,大家都很支持,没什么看法,所以你也不必担忧。”
苏咏霖想了想,又说道:“倒是缺了咱们的财神爷,得把财神爷也放进来,各部尚书里面,财政部我觉得尤为重要,办什么事情都要钱,其他各部,育良、王琰,你们两人可以去对接,财政部却不行,用钱这种事情一定要给财政部足够的话语权。”
七人默默记下苏咏霖的嘱咐。
但貌似也没什么用就是了,反正苏咏霖的病很快就能康复,林景春还在流求大岛上,要回来还有好一阵子,到时候已经没有七人决策小组什么事情了。
随后苏咏霖又问了问国务上的事情,问问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田珪子代表七人小组把该说的都说了一些。
该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还有一些他们不便于处置的事情,也向苏咏霖交代了,苏咏霖看了看赵惜蕊的脸色,赶快向他们交代几句,便让他们告辞离开了。
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赵惜蕊代替苏咏霖送他们离开,然后关上门,回到了苏咏霖身边坐下,握住了苏咏霖的手。
“就算病好了之后也多休息几天吧,大明不会因为你休息几天就出什么大事情的,他们七个每个人都有本事,都能治国理政,你就休息休息,好不好?”
“好好好,我答应你,多休息几天,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做,我也想看看他们能不能做好。”
苏咏霖笑道:“让我休息,你总要给我找点休息的时候能做的事情吧?给我找几本书看看吧。”
赵惜蕊莞尔一笑。
“你想看什么?”
“看看《资治通鉴》吧,上次看了一半,后面没什么时间了,这一回有时间就多看看,这可是难得的一本能看出点东西的书了。”
“好,我去给你找。”
赵惜蕊很快找来了全套的《资治通鉴》,苏咏霖则挑了唐纪来看,从中打算汲取一些古人的智慧,规避一些古人犯下的错误。
大明如今的国势,被外人广泛认为甚于唐,但是苏咏霖从没有想过要让大明对标唐朝,因为唐朝从来也不是大明的目标。
但是唐朝之所以能够创下中古时代中国之巅峰,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苏咏霖从中细品司马光这老政客的手笔,感觉自己能学到不少东西。
苏咏霖这边悠哉悠哉的养病,而他苏醒和七人决策小组正式得到他的承认这件事情也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朝野上下,并且传到了民间,极大的安抚了民众的情绪。
官吏们也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感到宽心,放松了心情,直接把七人决策小组当作苏咏霖的白手套来看待,认为他们都是得到苏咏霖的指示来办事,所以并没有反对他们决策的存在。
然而没有人预料到的是,从苏咏霖养病的第三天起,一个奇怪的声音就渐渐变得响亮起来,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
那就是关于苏咏霖继承人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在苏咏霖高热不醒的当天就出现了,只是当时传的还不是那么广,但是随着苏咏霖苏醒和七人决策小组的正式运转,这样的声音越传越广,越来越为人所重视。
因为这的确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家当中的人理所当然会为这个事情产生担忧的情绪。
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咏霖地位太高,对大明来说意义太大了。
所以当田珪子等人听到朝中官员吏员普遍在私底下议论关于苏咏霖的继承人的问题的时候,纷纷皱紧了眉头,觉得事情不简单。
“继承人?是什么人在议论这个事情?这不是瞎胡闹吗?”
主持朝政工作的田珪子向身边部下询问此事。
部下则表示他们也不太清楚。
“当我们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基本上周边所有人都议论开了。”
“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