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66章

启明1158-第66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距离上,现在想要逃跑根本跑不回去,一定会被金军骑兵在逃回军营的半路上截杀,这种情况下要是连军阵都没有,就真的完了。
  现在赵玉成已经完全顾不上前面的赵开河了,他已经自身难保了。
  他立刻擂鼓下令,把军队稳住,又下令赏赐士兵钱财,以此振奋军心,好不容易让军队在金军骑兵的冲锋威势下稳住了阵型,然后从前进阵型急匆匆的向四面防护阵型转变。
  这需要一些时间。
  于是赵玉成下令阵中弩手向阵外四面发矢给军阵转型争取时间,威慑骑兵。
  乌古论济格一开始见赵玉成军阵不乱,维持着军阵,并且向外发矢攻击,于是也没有硬冲。
  他下令骑兵兵分两路,绕着赵玉成军阵开始兜圈子,感受了一下阵中弩手的攻击力度,感觉这个力度还可以接受,于是便让骑兵们接近军阵,一边兜圈子一边放箭射击。
  军阵内的弩手不断向外射击,但是面对运动中的金军骑兵,命中率其实并不太高。
  而由于军阵不能动,金军箭矢不断从各个角度飞来,军阵内的士兵遭到攻击,阵型转变的过程受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好家伙,这就被乌古论济格抓住了破绽。
  乌古论济格一眼看到了破绽,心中一喜,响箭朝天一放,金军一部分骑兵依然绕阵,另一部分骑兵一改兜圈子的攻击模式,立刻开始了十分果断的进攻。
  赵玉成眼见金军骑兵朝着军阵薄弱处冲来了,大惊失色,意识到这要是给金军冲进来了,那么整个军阵必然瞬间溃散,大家都要死在这里。
  所以赵玉成当机立断,立刻下令自己的亲兵卫队顶上去。
  赵玉成的亲兵卫队一共五十骑,是赵开山特意配备给他的。
  兵员是精锐护院级别的老兵,全副武装、身披精良铠甲,能骑马战斗,也能下马步战,那是赵开山下本钱培养的赵家的家底子。
  一共是一百人,赵开山分了一般给赵玉成,唯一的目的就是在赵玉成面临困境的时候护着他逃跑。
  赵开山说是公平公正的对待部下,其实心里还是更加在意自己的儿子,对赵玉成十分关怀,身边的亲兵都是他亲自派去的。
  他不是没有其他的儿子,但是其他的儿子年龄尚幼,能跟着他上战场拼杀的只有赵玉成一个。
  他把赵玉成看做自己的接班人,如果自己可以创下一番基业,那么赵玉成就是他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为了培养他,赵开山愿意把他放出去战斗。
  为了保护他,赵开山也要把自己的亲兵卫队分一部分给他,不能接受他战死沙场的结局。
  于是赵玉成的亲兵卫队立刻顶了上去,在千钧一发之际和金军的破阵骑兵产生了剧烈的对撞,双方刀对刀枪对枪马对马,在军阵之前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肉搏战。
  金军骑兵多,赵玉成所部骑兵少,刚开始还能势均力敌,很快就落入颓势,力不能支,骑兵周边的骑兵开始出现溃散的迹象,并不能给到足够的支援。
  赵玉成陷入了苦战。
  然而这并不是最大的危机。
  最大的危机是赵开河所部眼见骑兵作战不利陷入颓势,又发现自己的后路正在遭受金军骑兵的严重威胁,陷入了剧烈的动摇。
  别说普通士兵了,就算是赵开河本人也陷入了极大地恐慌之中。
  他发现自己错误的估计了金军骑兵的数量和战斗力,以至于金军骑兵倾巢而出的时候,他根本无法阻挡,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呼啸而去截断自己的退路去了。
  退路要是被截断了,自己就算在这里打赢了,那也是一个死。
  他只能寄希望于赵玉成的后军可以顶住这股攻击,把金军骑兵击退。
  这个时候,他真的无比庆幸赵玉成这个“多管闲事”的好孩子带了一支军队跟在他的后面。
  可是这并不能减轻他的危险程度。
  因为关键时刻,赵开河所部骑兵战败了。
  金军骑兵以更加娴熟的骑兵战术、马上技击之术击溃了赵开河所部的骑兵,使之落入颓势,并被冲散、溃退。
  骑兵们纷纷失去战斗意志,开始溃退,不要命的策马奔逃,连重赏都挽不回他们。
  的确,重赏虽好,也要有命去花呀,命都没了,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骑兵们不要命的奔逃,连带着原本尚且稳固的步兵军阵也动摇了,正在战斗的士兵们动摇了。
  战场上士兵精神高度紧张,任何一点有引导性的举动都会诱发连锁性的巨大反应,一旦将军对此反应不及时,军阵的崩溃就无法挽回了。
  光复军骑兵的溃退被士兵视作失败的开始,于是军阵开始了剧烈的动摇,并且出现了精神崩溃转身向后跑的士兵。
  从第一个转身向后跑的士兵出现开始,整个军阵的溃散就已经无法阻止了,而这种溃散的速度非常之快,一传十十传百,大批士兵怪叫着转身就跑。
  以至于赵开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一线作战部队已经全面崩溃,光复军兵败如山倒。
  术虎思济眼见如此,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擂响进军战鼓,促使士兵稳步向前,追杀光复军以扩大战果。
  面对面正面较量,那些女真老爷兵们和签军士兵们的勇气是有限的,需要用钱来刺激,而追击溃散的对手……
  实在是太简单了。
  顺风仗谁不会打呢?
  人人都愿意打顺风仗。
  于是金军转入全面进攻。
  骑兵呼啸而来,肆意杀戮溃散之中的光复军士兵,他们追上去就是畅快淋漓的一刀,如砍瓜切菜一样动作顺畅,轻而易举的就能砍下一颗头颅,只留下遍地的无头尸体。
  尸体喷洒着血液,血液把地面染成诡异的颜色,散发着浓烈的腥臭气息,不停地刺激着金军士兵们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得他们越追越凶狠,越杀越上头。
  而光复军这边除了凄厉的惨叫声之外,就只剩下遍地乱窜的溃兵。
  至于赵开河,已经在军阵溃散注定必败的时候被亲兵护卫着带头逃跑了。
  开玩笑,军阵一乱,神仙难救,主将还不带头逃跑?
  有骑马优势和着甲优势,只要跑得快,主将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底下小兵就难说了,生还几率要看玄学。
  赵开河军阵彻底溃散之时,赵玉成还在坚持战斗。
  尽管身边部下看出这一战已经失败、都让他赶快撤退,但是赵玉成咬牙坚持不退,他一定要和金军拼死一战,甚至他都准备亲自上阵血战金兵了。
  作为光复军领帅之子,他有着十足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溃败而逃这种事情他坚决做不出来,就算打不赢,宁愿战死也比逃跑要好。
  更何况现在还不一定会失败,只要坚持下去,说不定……
  结果前方传来了赵开河彻底失败的消息。
  赵玉成一愣,一颗心瞬间破碎沉底,就和掉入粪坑里的石头一样,没能掀起任何波澜。
  随后那些苦战不能击退金兵的残余亲卫们赶快护着赵玉成往后退,纵马飞驰,抛弃了其他所有士兵,一路飞奔向大营的方向。


第131章 山东乱平,指日可待
  赵开山当然很快得知了军队战败的消息。
  知道八千大军战败,他当场跌坐在地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败了?
  怎么就败了?
  之前和金兵打仗从没败过啊。
  就算苦战,也不至于战败吧?
  这是为什么?
  苏咏霖都打赢了,我却输了?
  赵开山身边将领大惊之下力请他立刻做出反应,出动军队接应溃兵,并且防止金兵一路追击而来破坏营寨,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然而赵开山心神大乱,脑袋里一片空白,久久不能做出决断。
  他身边将领心急如焚,却都不敢贸然做出决断。
  危急时刻,守在西寨的李啸派人来告知赵开山,说他决定出兵接应败兵回营并且阻止金军进一步追击。
  原来李啸看东寨没有动静,心急如焚,感到战机很快就要失去,于是决定先斩后奏,果断率领军队出营接应溃兵,阻止金兵继续追击。
  李啸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快速前进,在道路上拉起拒马,架起长枪,摆开弩手大阵,只留中间通道给溃兵。
  还真别说,他真就接应到了不少溃兵,还把赵玉成和赵开河都给接应上了。
  赵玉成被亲兵强行带回,最早返回。
  赵开河跌跌撞撞的跑了回来,肩膀上还被射中一箭,面色惨白。
  其余溃兵们面色仓惶,宛如天崩地裂一般连滚带爬,几近崩溃。
  大约放进来一千多人之后,由于金军骑兵和光复军溃兵距离太近,无法分辨,为了保全大局,李啸强忍心中悲痛,果断下令封死通道,长枪手们大量上前阻敌。
  “从现在开始,不准任何人靠近拒马,有敢翻越者,杀无赦!”
  李啸狠下心来下达了决然的命令。
  很多溃兵们还在后面,他们疯了一样的扑向拒马,试图越过拒马逃生,远离身后如死神一般追击而来的可怕敌人们。
  但是这样的行为却是坚决不能允许的。
  一旦阻敌设施被毁,就全都完了。
  “杀!”
  决然的命令下达,李啸的士兵们犹豫片刻,下手了。
  长枪手们挺着长枪击刺,弩手们则发矢射击,箭如雨下,将那些试图冲击拒马的士兵们纷纷射杀。
  大量箭矢射杀了很多光复军的溃兵,但是也同时阻挡住了金军追击在最前方的骑兵。
  这些金军骑兵猝不及防,和光复军的溃兵们一起被射杀,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无法继续向前。
  乌古论济格本来追杀的非常痛快,大有一举而下彻底击破光复军大寨、攻克费县的打算,不过他很快得知前锋追击受阻。
  光复军惨败之下居然还有后手护住了他们的退路,前锋骑兵被大量拒马和弩箭阻挡,受到损失,不能继续向前,请求进一步的指示。
  好家伙,两手准备!
  这帮反贼不简单啊!
  乌古论济格十分恼火。
  都到这份上了,哪里还有什么进一步的指示呢?
  既然光复军已经及时作出了反应,而金军甚至连营寨都没有完全整理好,这场仗继续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只能徒增伤亡罢了。
  乌古论济格请示了术虎思济以后,术虎思济略一思考,决定见好就收,先站稳脚跟再说。
  于是他下令罢兵休战,全军撤退回营寨,等整顿好军营和军队之后,再做其他打算。
  总体来说,这一战的战果术虎思济还是满意的。
  金军在步兵军阵危险的情况下,依靠骑兵的出色发挥逆转战局,把光复军彻底击垮,一举击破光复军八千余人。
  战后统计了一番,金军在战斗中和追杀战中一共杀死了光复军一千三百余,剩下的光复军有少部分逃回了营寨,大部分则被金军俘虏了。
  被俘虏的光复军人数据初步统计也有了五千余人,都是没能跑掉、跪在地上投降的。
  金军大有斩获。
  术虎思济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心情平复,也彻底树立起了对光复军的心理优势,觉得平定光复军叛乱将不再是难题,只要持续进攻,光复军迟早会崩溃。
  并且他抓住了光复军骑兵弱小不善机动的弱点,派人回去送信给耶律成辉,让耶律成辉告知徒单京,两人一起努力,多凑一些骑兵送来,他能把光复军打到龟缩城中不敢出。
  山东乱平,指日可待!
  而光复军一边,基本上可以用如丧考妣四个字来形容。
  赵开河受了伤,回来之后就在自己的营寨里治伤,除了军医谁都不见,闭门谢客,给自己整自闭了。
  赵玉成自觉战败之后无颜面见父亲、同僚,自请解除背嵬军统制官一职,请求作为普通一兵从头开始认真学习如何带兵,以备将来一雪前耻。
  八千军队出去,只有一千五百余人撤退回来,其他的全部丢给了金军。
  发生这种事情,一线指挥官赵开河与赵玉成难辞其咎,连赵开山都不能说些什么。
  而对于整个光复军来说,一朝惨败,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对金军的心理优势烟消云散,整个军营内都弥漫着悲观主义的浪潮。
  那些败退回来的溃兵们要么受了伤在惨叫,要么抱着双膝坐在地上陷入自闭,再也拿不出一丁点面对金军的勇气,这些人可以说是废掉了,无法继续使用。
  而他们带来的这种氛围也进一步刺激到了其余的光复军士兵,悲观的氛围席卷军营,人人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下去。
  军官们齐聚一堂,看着坐在主位上闭目养神的赵开山,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能等赵开山对这一次的战败做一番总结。
  起兵四个月来,光复军从未战败过,面对金军的战绩是全胜。
  此番惨败之前,更有苏咏霖全歼金军正规军的大胜战绩,极大地提振了光复军的士气,所以这一波光复军敢于和金军野战那是真的抱着大胜的想法去的。
  结果却是如此惨败的结局。
  若非李啸及时反应过来,没有等命令就带兵上前阻止金军继续追击,光复军是否会被金军一举击破营寨从而丢失费县那都是个未知数。
  而更关键的是,这一战的惨败,把光复军从上到下的心理优势打没了,普遍对外面的金军再次产生了恐惧心理,尤其是他们犀利的骑兵,更是让大家伙儿心有惴惴。
  那么该怎么办?
  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还能打赢吗?
  造反还能继续下去吗?
  但凡能说得上话的军官们都在帅帐里等着赵开山的决断。
  可赵开山却迟迟不开口,只是闭着眼睛,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若非他没有打呼噜,大家甚至会以为他睡着了。
  焦躁不安的等待之后,赵开山缓缓睁开了双眼。
  “传令下去,赵开河、赵玉成大败亏输,罪责难逃,着罢免赵开河踏白军统制官之职,罢免赵玉成背嵬军统制官一职……顺他的意愿,在领帅卫队里当亲兵吧!”
  此番大败,严重挫伤了光复军的反金热情,让光复军众人对反金的前途产生了迷茫,这是相当致命的危险。
  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并非造反“首恶”,将来如果金廷发布招安檄文,甚至可以摇身一变洗白上岸,成为官军。
  而赵氏家族是造反首恶家族,根据历来的规矩,造反首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赦免,举族都要被诛灭。
  此时此刻,赵开山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他需要做出一些动作让人们相信他还打算继续抵抗,他的意志没有动摇,他还能再战。
  否则一旦人们对他的信任打了折扣,觉得他的抗金意志动摇了,他就真的完了,光复军很快就会作鸟兽散。
  这支金军必须要打败,必须要战胜,这是不可更改的。
  否则,这场起义可以宣告失败了,赵氏家族可以宣告完蛋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抗金意志不被动摇,赵开山必须要做出一些抉择和改变,以安稳人心。
  眼下,赵开河和赵玉成就必须要牺牲掉了。


第132章 赵作良的情商很高
  作为一个政治领袖,必须要有明辨是非懂得取舍的能力。
  赵开山意识到眼下最急切的事情就是惩治战败的直接责任人,并且把战败责任人和自己做出最大程度的切割,不能让士兵认为战败等同于赵开山,赵开山不能背这个锅。
  为此,丢弃士兵逃回来的赵开河与赵玉成就必须要牺牲掉,大锅要背起来。
  强忍各种复杂的情绪,赵开山罢免了两人的统制官之职,把两人一撸到底,解除两人的军事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