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作为江南国的高级官员,张栻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回应一下沈该的问话的。
“接下来……恐怕就是南下了,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明国南下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我认为说其他的话都是在自欺欺人。”
沈该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重重叹了口气。
“那敬夫以为,我现在募兵,还来得及吗?”
“……”
张栻甚至都有些怜悯地看着沈该了。
“相公,人尽皆知的事情,问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敬夫,你也觉得咱们根本扛不住明国的进攻,是吗?”
沈该苦笑道:“明国强大,是人所皆知的事情,但尽管如此,我们就真的没有一丝一毫成功的可能吗?”
张栻实在是不想和他继续扯皮下去了。
“相公以为呢?”
“敬夫,别用问题来回答我的问题啊……”
沈该苦笑道:“在你眼里,我是不是很好笑,很可悲?”
张栻很想点头,但是他还是决定给沈该保留一丝颜面。
“相公一心为国,哪里又有好笑、可悲之说呢?”
“我知道,我知道,我都知道,我只是略有些不甘心。”
沈该无奈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非常愚蠢的事情,我也知道事不可为,但是……罢了,就这样吧,敬夫,你去做你自己该做的事情吧,盯紧明国的动向,别看漏了。”
“知道了。”
张栻点了点头,离开了曾经的皇宫,然后来到了明国办事处,向办事处的明国官员们了解了一下黄河工程的事情。
确定了黄河改道工程即将完工,张栻难掩心中喜悦,一个人躲在茅厕里高兴了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确认了明军的南下即将到来,张栻觉得自己之前做的一系列准备也能派上用场。
比如在自己控制的军队里安排明军【教官】对士兵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这边训练着,那边又不断以个人名义给军官们撒钱,让大部分军中的军官有足够的钱可以前往杭州城内潇洒快活。
对于自己控制的军队,他大方的撒钱,大方的允许他们可以不必留宿军营,想睡在什么地方就睡在什么地方,不用回军营点卯也没什么关系,反正管理十分宽松。
对于军队名义上的主帅卢永言,张栻也给了他很多钱,并且撺掇着他娶了六七房小老婆,看着他在美人堆里日渐消瘦、苍白、眼窝深陷,渐渐没有了之前的勇武和强壮。
最高长官带头娶小老婆、享受,底下军官也有样学样,手握大量钱财的他们开始花样享受,怎么愉快怎么来。
他们纷纷在杭州城内置办房产,又在杭州城内的高档消费场所内一掷千金花天酒地,花魁、名酒、精致菜肴一个也不能少。
醒来就是找地方喝酒,找女人玩,然后要么昏睡过去,要么和女人激战一场之后昏睡过去,醒来之后继续这样的生活。
偶尔有了兴趣,才会去军营里面看一看。
军官们醉生梦死,放松了对底下大头兵的严格管控,反而是尽职尽责的明军教官们有了很多和基层士兵单独相处的机会,并且得以和他们进行很多交谈。
明军教官们对待宋军士兵们宽严并济,时而严格,时而仁慈。
他们对待士兵的军事训练无比认真严格,在私下里的休息时间又对士兵们十分关怀,他们很愿意和士兵们进行私下里的交谈,询问他们的出身、成长经历和为什么来参军等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交谈,明军教官们得知士兵的主要出身都是破产农民,或者是破产矿工,还有少数城镇工商业的失业者,以及更少量的失业水手。
而他们的成长经历也没什么特殊性,稍微总结一下流程就能使得他们的成长经历一目了然,基本上适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大头兵群体。
【糟糕的婴儿。
废物的童年。
莫欺少年穷。
莫欺青年穷。
老子就欺负你这泥腿子了怎么的。
关于我破产之后无奈流浪的那件事。
被迫从军。
一粒炮灰的自我修养。
转世重生。
糟糕的婴儿。】
他们的经历千篇一律,明军教官们也很有感触。
因为教官们在参加明军之前,在被明国解放之前,与他们走过了大致相似的人生道路。
照这个人生剧本的流程走下去,对于大头兵们来说,一切都只是一个轮回罢了,除非运气好,投胎投的准,那么就能有拿到其他人生剧本的机会。
只是在《关于我破产之后无奈流浪的那件事》进行之中的时候,明军教官们所遇到的不是宋军,而是苏咏霖带着明军来了,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于是他们的人生下一阶段的剧本被改写了——《我看到了光》。
明军教官们对于宋军大头兵们的生命历程有着相同的感触,于是长叹一声,坐在了大头兵们身边,开始缓缓给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前面都是一样的,只是从破产流浪之后,他们拿到了《我看到了光》的剧本。
“其实最开始,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够走上今天这条道路,最早我看着大明军队,只觉得大明军队可能稍微和其他军兵不太一样,不那么喜欢杀人抢劫,所以侥幸活了下来。
结果大明军队给我衣服穿,给我鞋子穿,给我干饭吃,给我吃炒菜,菜里面还有油水,不打我不骂我,这就让我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毕竟我是这样的一个废物,什么都不能给他们。
所以当时我非常恐惧,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这些,又要我用什么去还给他们,我还不起,我什么都没有,怎么还?可是后来我渐渐意识到,大明军队根本不需要我去还。
大明军队只要我成为他们的一份子,然后跟着他们一起,去做他们曾对我做过的事情,让我这样一个废物成为一个革命者,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再去帮助更多人。”
第1302章 他们并不独立
明军教官们笑呵呵的讲起了自己从破产流浪快要饿死结果被明军拯救之后的故事,讲述自己从一个懵懂无知浑浑噩噩的废物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战士、革命者的历程。
宋军大头兵们听得入迷,对这些故事很是向往,很感兴趣,也有很多问题。
比如他们不知道什么叫革命,不知道什么是解放和压迫。
教官们就细心的给他们讲述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解放和压迫,为什么他们会破产,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以及为什么他们会沦落至此。
他们原本都是有产的农户,或者是成立做工的手工业从业者,为什么会破产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天灾和运气不好的缘故吗?
不是的,主要是人祸。
是老爷们,是上等人们的压迫和剥削所致。
在杭州城内花天酒地玩女人的各级军官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麾下的大头兵们正在接受革命理念的洗礼,并不知道这些明军教官并不仅仅只是来这里传授军事本领的。
他们给士兵们讲翻身,讲革命,讲明国农民的待遇,讲明国军属的待遇,讲明军日常的待遇和军队规章制度,讲苏咏霖的理念,讲明国开创者们当年是怎么在山东闹革命的。
他们在训练中铁面无私,十分严格,把宋军士兵们折腾的要死要活。
而在私下里交流的时候却温和可亲,没有什么架子,什么都说,什么都谈论。
宋军给明国教官们特殊的伙食待遇,可是明国教官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特殊伙食待遇拿过去和自己训练的宋军大头兵们一起分享,自己有肉和他们一起吃,有菜也和他们一起吃。
大家一起蹲着吃饭,或者盘腿坐在地上吃饭,边吃边聊,有说有笑。
宋军大头兵们也很快发生了变化。
他们从一开始对明军教官的畏惧、戒备、担忧和反感逐渐改变,对明军教官充满了好感,对明军教官公私分明的办事方法感到信服。
他们渐渐把明军教官看作自己的长官。
而比起真正意义上的长官,他们更加愿意听从明军教官的指导和命令,心中毫无抗拒感,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对待明军教官,全然没有对待宋军军官的那种表面顺从内心又恨又怕的感觉,只是单纯的敬服、向往。
这种感觉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很多大头兵们都非常明确的感受到了一种割裂的异样感。
和明军教官相处的时候,虽然训练严格,但是教官从不动用私刑体罚士兵,他们有一套标准的惩罚规定,所有的惩罚公平公正公开,在所有人面前公开进行,绝不宽恕,也绝不越界。
公务如此,私下里,教官们则显得和蔼可亲,所以大头兵们和教官相处的时候,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温情。
然而当他们那脑满肠肥的长官从杭州城里面鬼混回来之后,则会带给他们极大的压迫感和恐惧感。
长官回来之后,放松与温情消失了,只剩下恐怖的压迫感。
要是长官醉醺醺的回来倒头就睡那还好一点,大家还不会很害怕。
要是长官没有喝醉或者半醉半醒,却没有明显的生气,那也好一些,最多扯几句有的没的,不会对大家动手动脚。
要是长官生着气回来,那就最完蛋。
长官们绝对会任打任骂这些大头兵,把他们当成沙包宣泄心中的不满,打骂算是文明的了,拔刀就砍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各种折磨都能算得上是日常开胃小菜。
所以和教官相处与和长官相处的感觉,在大头兵们的心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割裂感,大头兵们面对着长官的凶残和教官的宽柔并济,甚至不需要怎么选择,用脚投票就可以了。
教官,好。
长官,不好。
简单的区分,很好理解。
终于,一些不堪忍受折磨的大头兵受不了了,成群结队去找教官诉苦,将他们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告诉教官,请求明国教官帮帮他们,让他们脱离苦海。
明国教官的职权差不多就是训练士兵,传授军队训练战法之类的,不涉及军队的日常管理。
所以授课结束之后,明军教官就会返回明军军营,或者在单独的教官军营里居住,不干涉宋军军官的所作所为。
所以一开始,教官们面对士兵们前来哭诉请求的事情也很是无奈,表达自己只能尽力相劝却不能实际上干涉宋军内部事务的无奈。
对此,大头兵们感到十分的痛苦,他们甚至不止一次的向教官私下里表示他们非常希望成为明军,而不是继续作为宋军为长官卖命。
如果他们没有见识过明军的待遇,没有经历过和明军教官的相处,他们或许还不会产生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他们或许会继续老老实实地做大头兵,做长官们的私人奴隶。
但是当他们感受过明军内部的氛围、体会过明军的部分待遇之后,他们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种浑浑噩噩等死的状态之中了。
那种感觉就和深陷泥沼之中、明知自己将要被泥沼吞没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是一样的。
突然的死掉和明知自己要死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等死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宋军士兵们的感觉就是那种明知要死却无能为力只能等死的感觉。
这让他们感到窒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大头兵对于长官粗暴、残忍的行为感到强烈不满,这种强烈的不满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增长。
适时的,明军教官们终于站了出来。
面对宋军军官的倒行逆施和残暴不仁,他们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在训练时公开站出来保护受到军官无故打骂的士兵。
教官和军官之间的对决似乎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不过色厉内荏的宋军军官并不敢真的对明军教官做什么。
尽管他们很不愿意失去面子,所以在士兵面前和明军教官针锋相对,然而当明军教官表示要向他们的上级提出强烈抗议的时候,这些军官无一例外的都软了下来,再也端不起强硬的架子。
究其根本,他们并不独立。
他们不独立的原因是江南国也并不独立。
在国格上,他们是软弱的,是大明的属国。
所以面对上国军官对他们提出的抗议,他们生怕引起外交事件,使得“友邦惊诧”,从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只能忍气吞声,甩下一句狠话之后悻悻离开。
当然,面子上他们还是过不去的,所以还是要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威,便会选择在教官们看不到的地方惩罚殴打那些附和教官的士兵。
对付不了明国人,还对付不了你?
然而这些事情很快就被明国教官注意到了,并且再次向他们提出严正抗议,还将受伤的士兵带到教官营地里治疗,公开庇护士兵。
教官们严正警告他们,要是他们再这样做,就要向他们的上级提出严正抗议。
毫无疑问,这是有意义的。
第1303章 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
对于明军教官们的强硬态度,宋军军官们十分无奈。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的憋屈。
他们很想当着明军教官的面打骂士兵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和强硬,但是想想杭州城里那些老爷们对明国人卑躬屈膝的态度,想到明国强悍的军队多次兵临杭州的战例,便无法强硬了。
老爷们会因为他们表现强硬而嘉奖他们吗?
估计不会的,只会因为他们惹得【友邦惊诧】而惩戒他们,以息事宁人。
生怕影响自己前途的宋军军官们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退让。
明国教官的强硬态度赢得了很多底层士兵的由衷用户和爱戴,随着时间推移,某些大头兵甚至敢于反抗上级的命令,上级军官的军令在这支军队里越来越不好使了。
这可就很难受了。
面对这种情况,宋军中高级军官们又是生气又是担忧,只能向上级反映,并且因为反应的人数很多,以至于传到了张栻的耳朵里。
这使得张栻一阵窃喜。
然后张栻佯装无奈的召见了提出想法的高级军官们,对他们表示了自己的为难。
“他们毕竟是上国军官,背后是明国,此事牵扯甚大,要是把事情闹大了,引起明国驻军和朝廷的关注,对于我们来说是影响很坏的事情,朝廷的压力也会很大,所以诸位还是多做忍让,暂且忍气吞声吧。”
张栻的说法让麾下的高级军官们感到不满意。
尤其是卢永言,因为多次发生言语冲突,所以他对明国教官团团长、周至的副将马宏兴十分不满意,很想把马宏兴赶走。
但是马宏兴的态度很强硬,而且很受宋军将士们的拥护,他甚至感觉这支军队不是自己一手拉起来的军队,而是马宏兴的军队。
这鸠占鹊巢的本事有点太强了吧?
所以,就算他沉迷酒色难以自拔,但是在根本利益问题上,还是不能当作没看到。
他竭力向张栻进言。
“这些明国教官个个牙尖嘴利,仗着明国的关系对我们颐指气使,居然还和底下的军兵混得很熟,多次帮着军兵难为吾等,以至于军兵心向明国,长此以往,吾等还怎么统领军兵呢?
到那个时候,大军到底是您的大军,还是明国教官的大军呢?士兵还会不会那么听从命令?如果不会的话,您在朝中的权势难道不会动摇吗?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啊!”
这话其实说的很重了,连【心向明国】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卢永言以为这样的说法可以让张栻动摇。
卢永言这样说了,跟他一起来进言的军官们也纷纷向张栻进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