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623章

启明1158-第623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打响了铜山战役。
  铜山战役之中,宋军主将巧妙利用刘壮起义军的轻敌之心,下令宋军假装败退,吸引起义军一路猛追。
  等起义军因为追击不成队列的时候,他再让埋伏的军队骤然杀出,把起义军杀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相当一部分起义军被宋军分割包围,被全部歼灭。
  刘壮本人甚至也在这场战斗中被宋军包围,眼看着就要被宋军击杀,刘壮的弟弟刘实急中生智,下令部下把随军携带的准备赏赐给获胜之后的士兵们的财物全部往战场上丢。
  整箱整箱的铁钱、铜钱、白银黄金还有蜀锦,都被刘实往战场上扔,宋军士兵一看这架势,顿时忘记了围歼起义军是最重要的事情,立刻开始不顾一切的哄抢财物。
  将军怎么勒令士兵不准哄抢也不管用,因为很多军官都加入了哄抢的行列。
  如此,宋军错过了一鼓作气杀死刘壮的机会,刘壮趁机带着参与的起义军逃跑,回防铜山县城。
  大怒的宋军将领在战后非常恼火,处死了四十多个带头哄抢财物的士兵和军官作为惩戒,然后带兵围攻铜山县,和刘壮打起了攻防战。
  虽然宋军没能杀死刘壮,但也是取得了一场胜利,并且将起义军压制在了铜山县围攻,起义军正面战败之后也不敢贸然出击,只能据城死守,锐气尽失。
  而与此同时,被起义军打的头破血流的地主武装抓住机会雄起了,展开一波反攻,击败了不少起义军小部队,潼川府的局势急转直下。
  宋军重新开始发威之后,的确给川蜀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若是没有其他力量的介入和改变,恐怕这波川蜀农民起义会很快陷入低谷,然后遭到镇压。
  成都朝廷虽然不做人事,但只要持续提供赏钱给军队,拿钱办事的宋军就能维持他们的统治到他们耗尽所有财富为止。
  当然了,外部介入的力量是存在的。
  徐通统领的革命军在忠州临江县起事,聚集八百多人的力量攻克临江县,一波土地革命之后获得了当地农民的支持,扩军到一千人,变四个营为五个营,继续作战。
  宋军出动镇压起义军之前,因为距离较远,徐通等人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宋军正规军的压制,所以发展的非常迅猛,四月中旬,整个忠州的县城都被革命军拿下了。
  随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忠州土地改革,一大群地主老财被发动起来的农民们和佃户们挂上了东南枝,充分发动人民力量的革命军自身损失很小,通过土地革命又获得了大量支持者。
  于是到了五月份的时候,革命军建立起了五个县级组织和八十多个乡村级组织,将攻克区域的所有农民都发动了起来,干翻地主老财,建立各级农会,让各级农会建立起拥有一定战斗力的村民自卫队等等。
  各级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革命军也拥有了两千人的战斗主力,初步拥有了一个可靠的根据地可以作为依仗,持续发展起来。
  紧随其后,革命军一边协助忠州当地进行农业生产稳住生产局面,一边在四周地区打探各地起义军和宋军镇压部队的消息。
  除了这一部分消息之外,四月中旬的时候,徐通通过天网军在成都的关系网得知了交子阴谋正在整个川蜀发生,并且进一步得知了一些很重要的内部消息,他立刻召开复兴会会议进行商讨。


第1254章 狠狠赚他一笔
  天网军潜伏在成都城内的眼线还是很有一些能耐的,给出的情报往往都非常有效,这让徐通多次猜测这些眼线有什么身份。
  不过天网军不仅对外严格保密,对内也是严格保密的,身份十分模糊,除了直属上级,谁都不知道他们是谁,以徐通的身份,也不应该对此产生什么好奇的情绪。
  所以徐通也很聪明的没有做任何的探究。
  他把天网军密探送来的情报在内部会议上公开了一下。
  “根据我们潜伏在成都朝廷内部的眼线的通报,成都朝廷因为极端缺钱,已经决定要对交子下手,他们打算通过加印交子从民间解库、兑便铺子中换取铁钱,以此充实国库。”
  会内负责经济工作的一些会员对此感到十分吃惊。
  周蔷是最感到意外的。
  “交子一旦崩盘,整个川蜀的经济可就危险了,不知多少人手中的交子都要化作废纸,一夜之间失去一切储蓄都是可能的,必然引起巨大混乱,赵不息难道真的是不惜一切了?”
  徐通摇了摇头。
  “赵不息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成都朝廷已经山穷水尽,饮鸩止渴也要活下来,更重要的是,交子眼看着就要崩溃了,咱们也需要做一些准备啊。”
  革命军通过对忠州地区的土地改革行动,获得了不少地主老财和奸商的财富,其中就有数量比较大的交子,这要是等着交子崩盘了,他们也会吃个哑巴亏。
  徐通从来不做吃亏的事情。
  对此,他经验丰富的老搭档周蔷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如果赵不息操纵交子,试图用交子来掠夺财富的话,为什么我们不能凑个热闹,也去跟他斗一场呢?咱们收拾地主老财,弄到了不少交子,如果眼看着交子成了废纸,咱们也会吃亏,这可不好。”
  周蔷笑道:“虽然主席那边给了我们不少启动资金,咱们暂时也不缺钱,但是队伍迟早要扩大,咱们能自力更生就要自力更生,能自己赚钱就要自己赚钱,这不挺好的吗?我申请使用这批交子去做点什么。”
  对周蔷的这个想法,徐通表示支持。
  “之前你小子就很会搞钱,这方面我不如你,既然有人想让交子变成废纸,咱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手里的交子成了废纸,那么就这样吧,我支持周副主任的意见。”
  徐通表态支持之后,会上很多会员也表示支持,于是这个建议得到了通过。
  川蜀分部授权给副主任周蔷,允许周蔷动用川蜀分部的全部交子储备去做点什么,保证革命军不会因此吃亏。
  周蔷当然不会让自己人吃亏。
  既然有那么好的内部消息的支撑,周蔷的胆子就很大。
  一番情报收集之后,他亲自带队前往当时距离忠州最近的交子热繁盛地区泸州进行操作。
  周蔷等人乔装打扮成商人抵达泸州的时候,正好赶上泸州交子热十分繁盛的时候。
  那时候不仅是城市金融从业者,连乡村地主老财都开始出钱大量收购交子试图赚一笔,大街上到处都是找人收购交子或者兜售交子的人。
  你要是有交子,他们就问你要不要卖,你要是有铁钱,他们就问你要不要买。
  周蔷赶上了好时候。
  他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之后,找到了出价最高的一群来自纳溪寨的地主老财,一鼓作气把手中的交子全给脱了手。
  事后一统计,这一波出手足足赚了三万多贯铁钱。
  这还不算,周蔷根据当时交易的价格判断交子还没有到崩溃的时候,于是力排众议,用手中的铁钱继续购进了一大批交子,手中交子比来的时候多了一倍还要多。
  此时,正是交子热在泸州最顶峰的时候,也是交子价值相对最高的时候,周蔷收集了一些消息,做了一番分析之后,认为交子热已经走到了死胡同,现在是最后的时机。
  他决定一把梭哈掉全部的交子,然后这一次出手之后不再购进交子,转而套现,走人。
  得知周蔷手里有大量交子,很多后知后觉的地主老财红着眼睛来问他买交子。
  一时间他处在了绝对的卖方市场上,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只有他嫌人家开价不够高,没有人家嫌他手里的交子太多。
  因为铁钱运输困难且价值低、重量大,这一次周蔷干脆没有向购买方的地主老财们要钱,而是选择用实物兑付,也算是给革命军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粮食、食盐、布匹、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牲畜,都可以用来换取交子,等价的换取交子。
  粮食和食盐可以吃,做衣服的布匹不仅好运输,到时候给革命军做军装也好用,农业生产工具和牲畜则可以带回忠州帮助当地农会组织发展农业生产。
  好处多多。
  地主老财们眼睛红了,脑袋僵了,什么都不管不顾,只要有交子,他们就要,卖交子的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就等着大量兑换周蔷手里的交子去大赚一笔。
  他们之前得到消息不够及时,眼睁睁看着人家赚钱而他们赚不到,那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太难受了真的。
  所以周蔷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要是粮食食盐等等还不够兑换的,那么他们手里还有不少暂时无法脱手的蜀锦、瓷器等等,就问周蔷要不要。
  要,为什么不要?
  这些东西也被周蔷压低价格用以折价,大量拿下。
  别人不知道蜀锦瓷器什么的啥时候能恢复正常价格,周蔷还是知道的,短时间内不顶用,长远看来绝对是一大笔财富。
  周蔷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在泸州上窜下跳折腾交子,给革命军弄来了很多急缺紧俏的物资。
  他在地主老财们的根据地里扫货,把交子全部出手,把他们的储物仓库搜罗的七七八八,顺带着给忠州的农民们搞到了一大波利好,增强了忠州的农业生产力,农民欢欣鼓舞。
  一波狂热操作之后,六月上旬,周蔷满载而归,从泸州返回忠州,得到了徐通的热烈欢迎。
  回来之后,周蔷就在会议上说交子热要结束了,川蜀社会即将发生强烈动荡,交子要崩溃了,很多川蜀的有产民众都会面临破产,成都朝廷的丧钟已经敲响。
  当时徐通问他要不要做点什么。
  周蔷则摇头,表示什么都不用做,静观其变就可以。
  “统治者居然要对地主阶级下手骗钱,只能说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已经缺钱缺的丧心病狂不顾一切,到了就算是吃自己的手脚也要求着活下去的地步。
  成都朝廷不会长远了,不久的未来它一定会被覆灭,这一波交子狂潮一旦结束,原本一些不会成为起义军的朋友的人也会成为起义军的朋友,成都朝廷自断臂膀自掘坟墓,我看整个川蜀社会的斗争形势也会发生改变了。”


第1255章 我是进士,我不懂打仗啊
  周蔷的分析在复兴会内部得到了初步认可。
  不少人认同他的看法,觉得成都朝廷这么搞就是在引鸩止渴。
  一波流把交子玩到死,已经说明他们除了这样做没有别的续命的办法了,成都朝廷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弱小、无能。
  但还是有一些同志认为成都朝廷除非真的失了智,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场交子热是否还会有其他的解读方式呢?
  周蔷认为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解读,但是他觉得他的解读角度是真的,成都朝廷或许真的是失了智,所以才会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农民起义加上经济封锁,我相信成都朝廷真的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会舍弃自己的怯懦,走上反抗的道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朝廷也会丧心病狂,吃自己的手脚也要想方设法地活下去。”
  周蔷的态度非常坚决,而这个态度也得到了徐通的认可。
  而且徐通进一步认为成都朝廷虽然丧心病狂,但也有最基础的理智,这一波对地主老财下手,估计是为了稳住军队,维持军队的威慑力。
  “说到底,军队是政权统治的根基,没有军队的支持,一个政权不可能长久,成都朝廷这样做的目的,估计就是给军队足够的军费。”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所以徐通的分析和周蔷的分析合二为一,复兴会川蜀分部对接下来的斗争形势有了一个大体的判断。
  成都朝廷还会维持短期的强势,它和它的军队会在短期内维持强势地位,对内镇压方面会有一些成果,看上去还挺强悍的。
  但是它的统治根基经过经济封锁和米骚动之后本就遭到了严重削弱,现在在川蜀大起义期间还被交子热狠狠冲击一波,直接造成致命伤,已经是人憎狗嫌的地步。
  短则三个月,长不过半年,成都朝廷会在疯狂中走向自己的终末。
  不说那些主张建立起成都朝廷的外地人,川蜀本地人绝对不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去供养一个毫无前途的土皇帝和一个莫名其妙的追求大一统的朝廷。
  于是在忠州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一个较为平稳的秩序之后,徐通决定向万州发展,并且顺着岷江一路向奉节、巴东地区运动,将这一地区全部解放的同时,联系驻守在那一地区的河南兵团。
  通过河南兵团,革命军得到武器装备和军事援助,由此打通外援路线,拥有进一步进取川蜀之地的资本。
  这一战略得到了川蜀分部的认同,于是徐通整顿两千人的革命军主力,向万州发起进军。
  洪武七年六月底,交子热结束、交子崩盘、成都平原大乱的时刻,徐通在万州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通过水道,他火速将武宁县拿下,又用最快的速度奔袭南浦县。
  南浦县令猝不及防,被徐通击败身死,万州县政、水道交通被徐通控制。
  吴璘设置在川东地区抵抗明军进犯的前线就是夔州地区,这一地区吴璘布置了两万左右的正规军,其后勤主要是万州、开州、云安军、大宁监等地提供。
  等于万州是防备明军前线的宋军的大后方,而现在大后方被攻击了,夔州前线的宋军不可能没有反应。
  然而正当他们想要做些反应的时候,洪武七年七月初,明军河南兵团司令长官张越景根据中都参谋总部事前授权和复兴会川蜀分布主任徐通的请求,下令军队从驻地秭归出兵,强袭巴东县。
  河南兵团破敌军正将陈乔山根据命令,亲自率军溯江而上强袭巴东县,以水军吸引巴东县宋军守军的注意力,又派遣山地精锐翻山越岭从山路奔袭宋军守军后方,重复之前的战术。
  事实证明,兵不厌诈。
  山地广阔,宋军无法防守,被明军从后方偷袭,前后夹击,巴东县宋军守军首先全军覆没,之后水军被明军水师击破,也全军覆没。
  宋军自明军上一次撤退之后苦心经营的巴东防线在他们的领导层的眼里是坚不可摧的,然后一战之下就被明军轻松攻破,瞧那架势,不比捅穿一层窗户纸要难。
  明军打扫战场整顿兵马,虎视眈眈,大有进一步进取巫山县的趋势。
  夔州防御使、前线各路宋军统制官茅志文大惊失色。
  考虑到之前得到成都通报,得知成都平原叛乱蜂起,明军若在此时发动进攻则大事不妙,需万分小心,茅志文思来想去没办法,便咬牙把正准备开赴万州剿灭“顽贼”的宋军一部五千人叫停,立马让他们调头前往支援巫山县。
  这支宋军需要在巫山县布置防线防止明军进一步进攻。
  同时,茅志文将剩余兵力布置在奉节一带防范明军,做好与明军决战奉节的准备。
  如此一来,他手中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应付进攻万州的革命军,为此,他只能告知云安军知军相关消息,并且要求云安军知军自行招募兵马前往讨伐万州贼军。
  得到通报的云安军知军范心水一脸懵。
  打仗?讨伐贼军?
  我是进士,我不懂打仗啊!
  我负责治理地方给你们提供后勤,你们负责打仗,这是咱们商量好的分工,咋现在又要我的粮食又要我亲自带兵打仗?
  我都去打仗了要你干什么?
  话虽如此,范心水也很无奈,知道局面不能逆转,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临时弄了几本兵书学一学,顺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