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受不了耻笑的人不甘心,再次把手中铁钱投入到囤积交子的热潮之中,更大批量的囤积交子准备发更大的财。
渐渐的,除了金融从业者们,市面上家有余财的其他群体也加入到了这个游戏当中,成为游戏玩家。
一时间,市场上交子存量大大降低,很多人都开始不由自主的囤积交子,想搞到一份交子渐渐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本来被压制到面值只有原先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交子开始升值。
从十分之一的价值升值到十分之二,十分之三,十分之四,然后继续攀升,在某些地区交子的价值已经升到了原有面额的十分之七甚至十分之八。
再想要用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价钱搞到一张交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最容易让专业人士感到恐惧的事情出现了,但是这个游戏一旦开始了,想要结束就不是人力可以轻易决定的。
市场自有其运行规律,看不见的手可以调控,但想要做到万无一失的操控,那可就难如登天了。
至少赵不息自己也不会觉得自己能够操控世间万物。
而且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眼看着也走到尽头了。
川蜀之地就那么大,没有全国市场托底,川蜀的经济潜力很快就见底了。
击鼓传花的游戏已经尽可能的蔓延到了它可以蔓延到的全部地方,手持这一批交子的人也从解库、兑便铺子的掌柜们转变为了受限于信息差的一般小地主、富农、中农、小商人、小市民。
当然,也不绝对。
一些贪心的大地主、自以为是的官僚和渴望赚大钱的小解库、兑便铺子的掌柜们也手持不少交子,做着发财的美梦。
他们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比一般的新鲜韭菜更有生命力,所以也觉得他们可以搭上这最后一班车,赚上最后一笔钱。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准确意识到交子的危险,也不是每一个人面对炽热的赚钱的可能与欲望还能保持冷静,并且及时放弃交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今中外,不外如是。
于是,当这一批最新韭菜接手炽热的全新交子的时候,愕然发现他们好像找不到合适的下家了。
第1245章 他们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其实,川蜀的经济体量也是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死局之所在。
这要是和平时期倒还好说,川蜀还有一阵子可以扛,甚至民间搞不好都有还没有被榨干的穷鬼愿意接盘。
但是经历了经济封锁和米骚动、川蜀大起义之后的川蜀之地的经济潜力已经严重受损。
百姓成穷鬼了,穷鬼都被榨干了,或者物理上被消灭了,不存在了,于是这场游戏不过进行了三个多月,就快要走到终结之时了。
市面上的铁钱几乎完成了集中,还在市面上流通的铁钱已经大大减少。
有些囤积交子的人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找不到那么多愿意还有能力接盘的人了。
刚刚花出去了很多铁钱换回来这一批真真的交子,囤在手里是等着发财呢,想要找人推销出去,却发现没什么人愿意接手,就算有愿意接手的也是很小规模的接手,根本没有他们的上一批经手者嘴里说的那种【马上发大财】的迹象。
最新的韭菜们有点慌。
而更慌的还不是这群韭菜,而是和军队相关的一批人。
因为深谙交子价值不可靠、随时可能变成废纸的真相,所以拿到朝廷赏赐的交子的大头兵们很有危机意识,他们一批一批的托人把自己拿到手的交子和部分战利品送回家。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战利品被上官夺取,一方面也确实希望家人落袋为安,尽管把交子脱手,换成钱币,这才算是安全的。
他们特意嘱咐家人,朝廷官方的钱庄如果距离太远赶不及的花,那就尽快去周边县城内距离最近的解库和兑便铺子把手里的交子兑换成铁钱,然后把铁钱储存起来,千万不要乱花。
士兵们的确不能在行军征战途中消费交子,但是也没有人规定他们不能把钱托人送回家,士兵们经过长期被坑的经验累积,也算是久病成良医,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保证自己的利益。
士兵们的家眷久闻军队坑爹事迹,当然也非常清楚交子是个什么东西,没什风闻还好,一旦有什么风言风语,交子的价值应声下跌,比他娘的更夫报时还准。
所以他们也不含糊,立刻选择前往县城里的解库和兑便铺子,试图用手里的交子兑换铁钱带回家里存起来。
但是当他们拿着交子进入解库和兑便铺子试图换钱的时候,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已经进行到了末期。
从上游第一批解库、兑便铺子开始,所有从中获取利润的人纷纷感觉到有点心里没底了。
再怎么贪婪的人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当他们发现交子在自己手里过了实在是太多太多的时候,也意识到这个事情有点没法儿收场了。
流入市场的交子实在是太多了,多的有点离谱,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东西就要爆雷。
他们之前做了有意识的帮凶,而现在,连他们都对这源源不断投入市场的大量交子感到恐惧,觉得继续接受交子给出钱币是一件蠢事,继续这个游戏的话,说不准啥时候这东西就得砸在手里。
毕竟现在交子的价值已经快要接近其面额价值的百分之九十,甚至已经突破百分之九十了,继续炒交子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利润空间已经被榨取殆尽了。
这个时候继续收交子给钱币,纯粹是脑残行为。
手里有钱的人根本不会给自己放血。
这些有钱的家伙往往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在官场上,所以自从这场莫名的交子热开始之后没多久,他们就到处找人试图打探这件事情的内情,希望得到一些内幕消息。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官场人脉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所以很多聪明人就觉得这件事情水很深,深不可测,甚至关系到最顶层的那群权力者,是他们刻意搞出来的事情。
但是就他们打探到的消息显示,顶层权力者们,包括尚书左丞马永康都在私底下安排家人秘密购买交子然后卖出,以此赚取高额利润,据说马永康的家人收购的交子数量还很大。
不仅马永康,户部尚书蒋扶等高官家中也有人帮着他们操作交子,也收购了不少交子准备赚钱。
以他们为代表,相当一部分中高级官员都在私底下安排家人族人吃进交子,然后转手卖出,据说赚了不少钱。
现在他们大多数都是手持交子待价而沽的状态。
这些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一度让他们感到心安,于是放下心来继续吃进交子吐出铁钱,再循环往复来那么一家伙。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风向还是发生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敏锐察觉到这些变化的某些资深金融从业者开始有点心里没底了。
于是从洪武七年的五月初开始,当那些手持大量交子却找不到合适接盘人的最后的韭菜们试图找回解库、兑便铺子换取铁钱的时候,他们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部分危机意识比较强烈的解库、兑便铺子的掌柜们面对一群接一群来兑换铁钱的韭菜,开始严格限制交子兑换铁钱的业务了。
最早做出限定规则的就是成都府本地的解库和兑便铺子,他们基本上都是这场游戏的第一波经手者,是除了成都朝廷之外的最大获利者,也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他们倒也不敢一开始就把这个业务全部砍掉,而是看人下药,并且限定数目。
比如一天兑换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有最高兑换额度,超过这个数目就等明天再来排队。
说到底,在这个情况不明了的状况下,他们也不敢确定这笔钱就真的没法儿再赚了,他们做出了限制条款来规避风险,同时观望局势,看看这波交子热还能不能继续下去。
要是能继续下去,他们不介意再最后噶一波韭菜,有钱不赚王八蛋。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吹响了交子走向彻底崩溃的号角之声。
第1246章 他要是苏咏霖的话,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在一通操作之下,各大有实力的解库和兑便铺子之间达成了协议,将民间的交子兑换铁钱相关业务限制了人数和额度。
每人每天定量兑换,超过数量就要等到明天,同时限定人数,以一百人为上限。
这个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说巧也是巧,此时此刻正好是军中士兵的家眷们拿着交子前来兑换铁钱的时候,解库和兑便铺子出了这个规定,家眷们来到城里面一打听,顿时慌了神,赶快来排队。
但是要排队的不仅仅是他们,也有那些之前在交子热的时候入手交子的其他人,甚至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新开设不久的解库、兑便铺子的负责人们。
包括城外的小地主,城里的小商户,乃至于一般颇有存款的城内居民们,他们是击鼓传花游戏的末端。
这群人忽然得知城内一批老资格解库、兑便铺子做出了铁钱兑换业务的限制,顿时也慌了,感觉手上拿了那么多的交子是很不妙的事情,交子的行情可能要出现变故。
于是他们赶快派伙计前往排队兑换交子,争取尽快把铁钱全都拿回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士兵家属们、城内韭菜们和新金融从业者们全都来排队兑换铁钱了,如此一来,排队的人数就大大超过了老资格解库和兑便铺子掌柜们的估计。
他们原本觉得交子前段时间那么热,现在这样搞也不一定会有很多人来排队。
可没想到消息发布出去之后的第二天,来排队的人就挤破头了,排队的人群中一个两个推推攘攘争吵不休,纷纷抢占前面的位置要用手里的交子兑换铁钱。
门外熙熙攘攘一阵喧哗,门里头的掌柜们一看这个趋势,心里暗叫一声不好,这交子怕是撑不住了,要崩了。
因为之前多次朝廷乱搞以至于交子贬值的事情,蜀人对交子的不信任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有些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老掌柜经历过不止一次的交子崩盘,也听说过川蜀之外兑换铜钱的会子的崩盘,对于这些事情他们并不陌生。
甚至有些经验丰富的还总结出了挤兑就是崩盘的开始这个规律。
一旦发生挤兑现象,那么纸币的崩盘将难以避免,朝廷几乎都没有那个能耐稳定局面,甚至有能耐的朝廷也不愿意拿出大量朝廷储币来给交子、会子背书,维持纸币的价值。
救市是不存在的,他们只会抛弃交子、会子,甚至有些贪官污吏还要带头做空交子、会子,从中牟取暴利,把百姓多年储蓄席卷一空,赚得盆满钵满。
然后管你洪水滔天。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民间始终不怎么相信交子和会子。
但是限于实物钱币交易的困难,他们又不得不依仗交子和会子的便利,不然真的要用牛或者驴子骡子驮着几百上千斤重的铜钱、铁钱去搞大额交易吗?
实际上也是没得选,所以他们总会再一次的恢复使用交子、会子。
尽管如此,当纸币崩盘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会怜惜它曾经做出的贡献。
大量交子持有者排成长队,在解库和兑便铺子门口争夺那少得可怜的兑换名额,为此争吵打闹,以至于官府不得不派人出来维持秩序。
官府的人在之前的交子热中也出了不少钱买交子,眼看局势如此,他们也慌了,解库和兑便铺子看出了官府的焦虑,于是优先为官差兑换铁钱,安抚他们的不安,让他们全心全意为解库和兑便铺子服务。
你好我好大家好了这不是?
官差们开心了,于是全心全意为解库和兑便铺子服务。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混乱又出现了。
有人利用自己和官差有关系,明目张胆的插队。
有人利用自己的官面人脉,直接开后门。
还有些人当场收买官差,把自己的竞争对手给挤走。
本来只是为了回报解库和兑便铺子为他们解除忧虑的官差们骤然发现这还是个赚外快的好机会,于是愉快的开始操控起了局面,小赚一笔外快。
只收铁钱,不要交子,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商业鬼才了属于是。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局面尚且可以维持,交子持有者们之间的内斗还能转移部分矛盾,这是好事,交子还不会那么快就崩溃掉。
但是没几天之后,这个局面就维持不住了。
一个成都户部小官是蒋扶就任之后提拔起来的,所以是蒋扶的亲信,在印钞司工作。
他在整个交子热时期眼看着不少人真的赚了钱还没什么风险,十分眼红,觉得自己不该错过这一波行情,于是私下里告诉家人大量购入交子然后换取铁钱,这样可以大赚一笔。
家人照他说的做了,赚了很多,一家人都很开心。
但是小官只打算赚一笔就停手,告诫家人不要沉迷其中,交子迟早完蛋,赚到一笔就可以停手了,否则会被套住,血本无归。
结果家人却因为贪婪而没有听他的。
眼看着交子热不断升温,家人眼红其他人赚钱赚得手抽筋,再次出手抢购大量交子,然后再卖出,再抢购,在这个过程中赚翻了。
赚钱赚到全家都丧失理智丧心病狂,只觉得交子会让他们彻底的财富自由,成为永远的富豪,到最后几乎全家的流动资金都被换成交子,还有不少之前的东西都被送去典当换成钱来购买交子。
他们准备最后梭哈一把赚个够。
结果交子危机开始显现之时,大笔交子攥在他们手里,出不去了。
而小官一直都在户部加班,直到快要爆雷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事情,大惊失色之下顾不上斥责呆若木鸡的家人们,立刻想办法给自己家里解除危机。
他私下里找到了一个相熟的大兑便铺子掌柜商量这件事情,但是掌柜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接手这批数量庞大的交子,他再三恳求、各种打折也不行。
无奈之下,他最后咬着牙说出了这件事情的真相以换取足够的铁钱。
这一切都是朝廷的阴谋,是大宋最高统治者的阴谋。
因为缺钱,他想到了这个阴损的招数,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换取大量的铁钱。
通过整个户部前后数次买进卖出交子的操作,三个多月的功夫,户部给成都朝廷赚了数十万贯铁钱,朝廷赚得盆满钵满,国库不再空虚,已经有了相当的存款了。
但是与此同时,民间通行的铁钱被搜刮一空,除了被朝廷收走的那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被各大解库和兑便铺子赚走。
市面上几乎已经没有多少流通的铁钱了,交子已经完了。
掌柜听的目瞪口呆。
“交子万一崩溃会产生的影响,朝廷不在乎吗?多少人会为此血本无归彻底破产,朝廷不在乎吗?过去也只是贬值,没有闹到要彻底崩溃的地步吧?”
小官摇头,一脸无奈。
“事实上,朝廷打一开始就没有在意过交子是否崩溃,反正不过一张纸,能用纸赚到真正的钱,难道不值吗?”
“可是这样一来,整个川蜀之地怕是要大动乱啊!现在已经是遍地烽烟了,朝廷……”
“朝廷没钱了!连军队立下战功都要用交子赏钱,真的没钱了!”
小官忽然绷不住了,双手捂脸,惨嚎道:“所有的钱都被贪了,我知道的上官一个赛一个有钱,全都是家财万贯还要在官家面前哭穷,官家又不可能找他们要钱!
他又不是苏咏霖!他要是苏咏霖的话,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