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548章

启明1158-第548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94章 脸上不疼,心里疼
  随着时间推移,明军逐渐在襄樊一带站稳了脚跟,襄樊民众也多有亲人相认、团聚的事情。
  而亲人的出现也让一些想要寻短见的女子没有了那份心思,但也有一些看似想通的女子在见过亲人之后便寻机自杀了。
  如此之大的创伤,明军想管,但实在是管不过来,最后还是温安志亲自出马,带着一群指导员来到女子的病房中,整日给她们宣讲一些关于剥削和压迫的话题。
  然后提起了明国国内那些手工工场内的女工们,提及了她们努力工作赚钱并且得到了家人、父母兄弟的称赞的事情。
  温安志还把自己听说的复兴会第一个女子会员肖翠的故事讲给这些女子们听,又多次给他们讲《白毛女》的故事。
  苦头婆心不厌其烦的宣讲、劝说,还真的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有一些女子当场就拉着温安志的手恳求他,表示她们想要去外地工场工作,她们不想留在这个伤心地,想要远离这里,那样的话说不定就能重新开始。
  只要不寻短见,当然什么都好,温安志答应了不少人帮她们协调工作,远离襄樊。
  当然,还有一大批被宋兵凌辱之后怀孕的女子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没人性的混蛋当然不会在意怀孕与否,照样凌辱不管不顾,有些女子已经小产,有些女子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不好,还是怀孕状态。
  当然,大部分是不愿意生下孩子的,于是在这些女子的强烈要求之下,温安志点头让医生们准备堕胎药协助这些女子堕胎,然后帮她们调养身体。
  另外则有极少数女子认为罪不及孩子,不忍堕胎,温安志也尊重她们的选择。
  最棘手的还是和家人产生分歧的,女子想生下孩子,家人则强烈反对,一定要求堕胎,整的医生们左右为难。
  他们激烈争吵,几乎动手,温安志不厌其烦的反复做工作,拦着要打人的,自己还挨了好几下,忍着疼痛协调了不少矛盾。
  战争打起来倒是简单,无非是攻克与否,死亡与否,但是战争之后的民事处理,总觉得没有小半年根本解决不掉。
  当然了,宋廷根本不在乎这种事情,明国在乎,不得不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的精力。
  对此,张越景表示很抱歉。
  “抱歉了,安志,这些事情都丢给你来处理了……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比起这些事情,我居然感觉行军征战才是最轻松的。”
  “我本来也该负责这些事情,你管着军队管着打仗就足够了,这仗咱们还没有大获全胜呢,民政,本就是千头万绪,照顾着这边,那边也不能不照顾,往往两头为难,两头受气……”
  温安志揉着被打肿起来的脸,无奈的摇头。
  张越景叹了口气。
  “疼吗?”
  温安志摇了摇头。
  “脸上不疼,心里疼,那些女娃子,才十几岁,就给折腾到这个地步,最小的一个才十二岁,家人让她们堕胎,心里何尝又不疼呢?我看着他们一边哭一边吵闹,只恨自己没有早一点带兵杀进来……”
  张越景听后,沉默了很久,他感觉自己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是话到嘴边,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襄樊二城之中民众的混乱情况持续了大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所有的矛盾集中爆发在这段时间。
  温安志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协调了很多很多的家庭矛盾。
  他不厌其烦的带领复兴会宣讲队宣讲明国的政策和手工工场的事情,安抚民众,尤其是安抚那些创伤严重的女子。
  他的努力终究起到了一些效果,民众之间的矛盾渐渐平息,后续随着更遥远的地方的襄樊居民回归,估计也会有一些矛盾相继爆发,但是有了处理经验的温安志已经不怕了。
  而在这段时间内,明军完成了对襄樊周边的光化军、均州、房州、随州、信阳军等地的攻略。
  两支主力军队十二万人被明军歼灭之后,宋军在京湖一带彻底失去了抵抗力,京湖已经成为明军的囊中之物,取下这里如同探囊取物。
  宋军战败之后,最先得到消息的各地官吏、权贵富户等等大规模逃跑,明军能追上的就追击,追不上的就放走,反正也就是早晚的事。
  南宋的灭亡已成定局,没什么好说的。
  这些权贵富户大抵也是读过《洪武政论》并且知道里头的一些内容的,所以一看明军来了,赶快逃跑,根本不敢停留,生怕自己被明军抓起来吊死。
  也就是他们跑得快,否则他们还真的要给明军组织民众吊死不少。
  反正襄樊二城内那些依靠宋军苟活下来的地方富户、权贵官僚就被明军一网打尽了。
  这帮家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罪行满满,没有干净的,所以对待他们的方法也非常简单。
  公审,没收财产,发配积石州流放等等,罪大恶极名声极坏的直接和宋军军官一起公审吊死。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襄樊地区周边不少地方的富户权贵和官僚被一扫而空,还省了明军到处抓捕消灭的功夫,也算是一种贡献了。
  与此同时,在最初的死伤潮之后,襄樊二城内很多伤病员被明军军医救了回来,逐渐康复,能够下地活动。
  相当一部分营养不良的人喝了一阵子鱼肉蔬菜粥之后身子渐渐康复,也算是活过来了,都说挺过这一难,今后还有的活。
  六月中下旬开始,襄樊地区就开始有青壮男子开始主动请求参军了。
  明军攻克襄樊之后的一系列行动自然而然的和宋军产生强烈反差。
  宋军对他们极尽虐待之能事。
  而明军则竭尽全力救治他们、安置他们,竭力让他们活命,还给他们饭吃。
  当地民众短暂的不适应之后,在确定这不是做梦、也不是最后的晚餐之后,便全身心投入了明国的怀抱之中。
  他们对明国相关人员感恩戴德,跪在地上磕头谢恩,很多人当场表示自己脱离宋国,即日起就是大明子民,和宋国再无任何关联。
  既然是大明子民,就要为大明而战,大明说一他们不说二,大明说往东他们绝不往西,这条命是大明国救回来的,那么自然就归了大明国,从此不为自己活,为大明国而活。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些青壮男子主动前来向明军请罪,表示希望为他们当时在城内不理智的行为道歉。
  破城之后的巷战阶段,在樊城,因为部分明军穿着宋军的军装而遭到了持械壮丁的攻击,明军保持了克制没有还手。
  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之后,襄樊民心全面归附明军,这些青壮调理过来之后恢复了理智,想到之前做的事情,感觉自己做错了,便找到明军,希望向当事人表示歉意。
  温安志抽出一些时间见了这些壮丁,这些壮丁就十分感慨的与他对话。
  “从前不敢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大军,亲眼见了方才知道传言不假,大明军队的确是天下王师,我们气昏了头,居然攻击王师,王师既往不咎,还给我们医治,助我们家人团聚……
  这些事情我们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发生了,我们也不知道要怎么报答大军,我们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只有这条命,如果大军不嫌弃,我们愿意加入大军,从此为大明上刀山下火海,皱皱眉头,就不是个爷们儿。”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为大明上刀山下火海,从此和南宋一刀两断,只做大明子民。


第1095章 军事永远不能独立于政治而存在
  对于民众们的表态,温安志也十分感慨。
  这没什么奇怪的,当初他也是一样,感受到了苏咏霖和他的部下们的与众不同,深受感动,于是主动加入了他们,一路征战到如今。
  如今这些人们只是在走他曾经走过的路,他看着这些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于是他说了一些话。
  “大明国是为老百姓撑腰做主的国家,大明军队也是咱们老百姓的子弟兵,打仗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什么功绩,什么荣华富贵,就是为了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吃口饱饭。
  你们愿意成为大明子民,加入大明军队,那当然是好事,但是大明国更希望你们活着,除非万不得已,你们都要好好儿的活着,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不要动不动求死,不要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人活着才有一切,人活着才能往前走,谁知道自己未来不能做出更大的功绩呢?”
  这一番交谈之后,襄樊之地的青壮男子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报名请求加入明军,还有相当一部分身体恢复的女子集体请愿前往明国内地工场做工。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都不想继续留在这里。
  这里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与折磨,继续待在这里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他们实在是不想回忆了。
  张越景和温安志抽出一些时间组织了这里的工作,开始安排襄樊之地的民众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报名参军的男子们被各部队按照缺员名额收纳进入,然后集体进入新兵营展开训练,待新兵训练结束之后就能正式进入各部队服役。
  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成为家属,按照明律当中的《军属优待法》,享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政治权利。
  至于那些渴望离开此处开始新生活的女子,温安志也满足了她们的要求,询问他们的家人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也愿意跟随她们一起离开襄樊,前往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于是这些人被温安志安排着前往河南地区的手工工场,请当地官府和工场妥善安置。
  至于还愿意留在本地的,自然会根据明国的一贯政策,给予他们妥善的安置,之后的土地房屋分配和税收优惠政策也不会少。
  襄樊地区逐渐稳定下来。
  襄樊地区稳定了,其他地方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动乱,明军的行动也就顺利展开了。
  襄樊二城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中都。
  这一次,苏咏霖不像之前得知李显忠被歼灭时那般的高兴了。
  他看着张越景对整个战斗过程的描述以及襄樊二城内的具体情况,还有河南兵团复兴会干部们的集体请求处分书,沉默了很久。
  同时得知这些事情的还有复兴会总部的高级干部们,他们也沉默了许久。
  “我本以为这场战事胜利结束之后我会很高兴,但事实上好像并非如此。”
  苏咏霖放下了手里的战报:“襄樊拿下了,临安援军全军覆没了,京湖之地唾手可得,南宋弹指可灭,可是我却没有那么高兴,诸位,襄樊的战事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人渣,畜生,根本不能算人的东西,他们眼里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若是可能的话,他们甚至会拖着所有人陪他们一起死,他们绝对不会放弃任何可以活下去、继续为所欲为的可能。
  对待这群人,我们不需要有任何的怀柔,不需要有任何的优待,我们应该调整一下策略,对待这样的一群人,不需要接受他们的投降,就地歼灭即可。
  我们一路奋战,是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能摆脱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能吃饱饭穿暖衣,可要是连他们的命都保不住,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笑话而已。”
  苏咏霖决定做点什么,多少做出一些改变,襄樊二城出现的事情,他不想看到第二次。
  不过好消息是,下一次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城池并不多。
  南宋境内堪比襄樊二城的坚强防御城池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城池没有那个抵抗力。
  这场战斗充分体现了明军火炮的强大战斗力。
  在这场战争期间,明军强大的远程打击火力极大的压制了宋军,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且极大地降低了明军的损伤。
  按照实际战损和参谋总部的分析来看,这一战明军的确是靠着火炮得到了巨大的优势,原本需要人命来视线的战略目标全都依靠火炮做到了,靠着火炮还大大增加了宋军的伤亡。
  整个襄樊之战,明军前期几乎没有战损,最大的战损出现在最后的强攻襄阳城之战。
  强攻襄阳七天,明军有七百九十六名士兵战死,数千人轻重伤不等,损失较为严重。
  但是换来的却是更多的人活下来了,更多的人没有遭到宋军的凌辱和殴打,活下来了。
  并且之后一系列的行动得到了襄樊之地的民心。
  针对这一情况,苏咏霖主持了枢密院、参谋总部和复兴会军务部的联席会议,讨论了一下张越景自请处分的事情。
  有人提出张越景的这种行为造成了军队较大的伤亡,而这些伤亡原本是不用出现的,至少不会出现那么多。
  新式武器的使用让明军损失大大降低,他本来可以继续包围襄阳,等川蜀宋军来援之后围歼川蜀宋军,把襄阳宋军逼到绝境里,到时候或许可以用更小的损失取得胜利。
  也有人认为宋军所做的一切太过恶劣,完全超出了他们战前的一切推演范畴,张越景强攻襄阳,救下数万民众,没有让他们继续被宋军折磨致死,是正确的行为。
  且他是在有充足把握的前提下强攻襄阳,并非没有理智的决策,基本战果都取得了的前提之下,张越景的所作所为并不算是错误,不应该进行惩处。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少,理由十分充分。
  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多,理由也十分充分。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渐渐就张越景取得战争胜利这一基本条件达成共识,明军战略目标成功达成,南宋的覆亡已经不可避免。
  唯一的讨论点在于张越景是否应该强攻襄阳。
  激烈的讨论之后,最后的决断权还是在苏咏霖手中。
  苏咏霖耐心听完了与会众人的激烈争论,而后缓缓开口。
  “单纯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张越景的确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做出,他可以继续包围襄阳,榨干南宋最后一点机动兵力,为我军的胜利获得最大化利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说着,他看到有人举手想要发言,摆摆手让他不要急。
  “我话还没有说完,别急,我是从单纯的军事角度分析这件事情,但是众所周知,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对于国家大局来说,军事永远不能独立于政治而存在。
  这一战我们要达成的军事目标是消灭南宋机动主力,打掉他们发起进攻能力,占领襄樊,将南宋一刀两断,这个军事目标我们已经达成了,而我们发起此战的政治目标呢?”
  众人互相看了看。
  孔茂捷举起了手。
  “杀人诛心,彻底打掉南宋反抗大明的胆气,使之自乱阵脚,内部主和派势力大增,主战派势力大衰,自己把自己困于死地。”
  辛弃疾也举起了手。
  “一战打掉南宋军心民气,使得南宋上下都接受大明即将覆灭南宋的事实,将来大明南下之时,南宋的抵抗会微乎其微,没有意义。”
  苏咏霖缓缓点头。
  “这些都是政治目标,但不全是,我们打掉了南宋的民气,我们自己是否增加了民气呢?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南宋官方把我们当做敌人,民间地主豪强自然也把我们当做敌人。
  受到他们的影响,不说全部,也是有相当一部分南宋民众把我们当做敌人来看待,我们进军,他们逃跑,我们攻击,他们恐惧,这是我们的目标吗?
  这当然不是,南宋的民众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南宋的官员、军队、地主豪强才是我们的敌人,而我们要如何才能让民众知道我们不是他们的敌人?光靠嘴去说吗?
  当然不是,当然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表达出我们没有把它们当敌人,而是当做自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