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504章

启明1158-第504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义礼智,忠孝节义,在这里才不是摆设吧?
  所以,我该答应,不是吗?
  陆游看着苏咏霖的眼睛。
  他几乎就要答应了。
  然而下一个瞬间,他便想到了自己还留在南宋的家人,想到了妻子,儿子,还有一大家子族人,那都是他无法舍弃的羁绊。
  他们都还在南宋,还在那个冰冷的国度之中。
  那里虽然冰冷,但是还有他的家人,也有他的家乡,还有他相交莫逆的友人。
  他的离开,会给他们带去毁灭性的伤害,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做的。
  于是他缓缓低下了头,咬着牙,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请恕外臣不能答应您。”
  “是因为家人和友人吗?”
  苏咏霖没有松开他的手,看穿了他的内心。
  陆游抿着嘴唇点了点头。
  “家人尚在,友人也在朝中为官,外臣怎么能把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呢?”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安排人把他们带来,就和当年的我一样,从南朝离开。”
  苏咏霖开口道:“这对我而言,没有任何难度,临安城,我想去就去,想离开就离开,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我可以保证你的家人与友人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在大明,你们可以一起生活,四处走一走,看一看,还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深入了解一下大明社会,我想你们会很快找到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陆游认真的思考了苏咏霖的这个提议。
  少顷,他抬起了头,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犹豫和迷茫。
  “陛下的好意,外臣心领了,但是外臣觉得,就那么离开宋国,或许不是正确的做法,外臣在宋国国内不仅有家人和族人,还有很多友人,友人也有自己的友人和家族。
  外臣以一人之念,将他们也置于危险之中,断绝他们的前途,更要让他们面临生命的危险,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这种事情,外臣坚决不会去做。
  而且外臣也不愿意以一己之私让陛下做那么多事情,为了外臣的私事而让身在宋国的勇士承担风险,这种事情,并不值得。”
  陆游向着苏咏霖躬身一礼,委婉地拒绝了苏咏霖的提议。


第1003章 终不与大明为敌
  对于陆游的婉拒,苏咏霖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而且还有一点,就算人可以带回来,思想未必一致。
  陆游和他的家人、和他的友人之间未必有一样的思想,他们之间未必能够互相理解,强行带来,不是好事。
  家人或许还能谅解,友人就未必了,他那些做官的友人,做学者的友人,又有几个人能够接受革命思想呢?
  就算是陆游本人,现在也还对暴力革命怀有疑虑。
  在苏咏霖看来,他的思想倾向上同情底层民众,反感旧的统治阶层对民众的残酷统治,对底层民众的悲惨遭遇感到痛惜,但是反抗意愿不足,推翻现行体制的意愿不足。
  陆游更加倾向于协商,倾向于走温和改良之路,避免互相之间的决裂和战争,主张在和平的前提下推进明国利于民生的政策。
  这取决于他的出身和他过去的经历。
  他眼中的官僚和底层民众眼中的官僚不同,他眼中的官僚是有好有坏的,有贪官污吏,也有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岸士大夫。
  而底层民众一般接触不到伟岸的士大夫,只能接触到办事的小吏,小吏们唯利是图,底层民众眼里的官僚自然是清一色混蛋。
  这种认知上的差距是陆游的思想倾向较为柔和与保守的缘由。
  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行把陆游和他的家人、友人带来,只会给他们带去不必要的痛苦与折磨。
  作为第一个因为认同思想而部分觉醒乃至于主动透露情报给明国的南宋官员,陆游的意义不在于他本人有多大的价值。
  而是他的出现告诉了苏咏霖,南宋朝堂上的官员们已然产生了分化,尽管他本人没有刻意发动对南宋朝堂的分化攻势,尽管这种分化此时此刻还不是那么的明显。
  但是既然出现了第一个陆游,那么第二个第三个陆游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他的政治思想攻势不仅让南宋统治阶层当中的保守派和死硬派团结起来,跳的更高,也让当中的改良派和改良派当中的激进派逐渐觉醒。
  假以时日,在明军全面南下之前,其内部出现彻底的反体制革命派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好事。
  每多一个同志,就少一个敌人,胜利就会早来一天。
  所以苏咏霖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表示了自己的理解。
  “我知道了,如果务观先生不愿意,我不会强行推动此事,一切以务观先生的意愿为主。”
  “多谢陛下谅解。”
  陆游笑了笑,又说道:“虽然不能在陛下身边为陛下效力,但是经此一事,外臣恐怕也不能全心全意为宋国效力了,尤其是做那些迫害农民的事情,外臣决然做不出这种事情。
  另外,宋国虽然大错特错,但是外臣毕竟也曾领受俸禄,受过关照,直接与之为敌,外臣也办不到,万般无奈之下,恐怕也唯有辞官归隐这一条路可以走。
  当然,外臣也会竭力劝说友人理解这一切,让他们也不要与陛下、明国为敌,如此,待得陛下大军南下扫平污浊、还天下朗朗乾坤之时,若陛下不弃,外臣愿为陛下效力。”
  陆游后退几步,朝着苏咏霖长身一礼:“外臣愚昧,不能领受陛下厚恩,还望陛下恕罪!”
  苏咏霖看着面前的陆游,沉默了一会儿,伸手扶起了他。
  “你没有罪过,这一切是你自己的选择,你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不会强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同时,我也会继续做我认为是对的事情,不会停止我的前进。”
  陆游直起身子,面色上带着些愧疚。
  “陛下如此坦诚相待,而外臣却不能予以回报,实在是……”
  苏咏霖笑着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务观先生,你能如此对我坦诚,便值得我对你坦诚了,况且你就算回去了,也不是不能坚持你的信念,相信你的道路,正如你所说的,你可以将你在大明看到的事情告诉你的朋友们。
  你可以让他们知道大明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改变,和南朝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做的好,什么地方做得还有些不足,让他们也能够意识到这种异变的儒学的虚伪。
  如此,纵使不能并肩战斗,务观先生也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我们虽然远隔千里万里,但是却没有分开,共同的信念始终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无论天涯海角。”
  苏咏霖微笑着说道。
  在陆游眼中,他身上的光辉更加耀眼,更加吸引人了。
  于是陆游的眼圈红了。
  他鼻子一酸,忙强忍着不让泪水下落,泪水倒是忍住了,激动的情绪却根本控制不住,他反过来用双手紧紧握住了苏咏霖的手,身体微微颤抖。
  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萦绕在他的心中。
  “纵使不能现在就为陛下效力,终究也不会做出与明国为敌的事情,陛下但凡有所需求,外臣力所能及,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苏咏霖点头。
  “若然如此,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陆游心情激荡,终于不能抑制情绪,于是泪水不受控制的流出,痛哭流涕,不知道是在为自己蹉跎的前半生而懊悔,还是为自己注定有所作为的后半生而激动。
  虽然不能现在就效力大明,但是陆游还是提出愿意更多的了解大明,了解苏咏霖和他的治国理念,希望知道明国正在做的事情以及社会改革的思想。
  他想要深入了解明国内部发生的一切,知道明国铲除食利阶层的过程,以及食利阶层到底给国家带来了多大的损失等等。
  他想知道的很多,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于是苏咏霖便把自己已经完成但是尚未刊行天下的《洪武政论》第二卷 的样书拿了一本出来交给陆游。 
  陆游看到,大为惊喜。
  “外臣尚且不知洪武政论第二卷 已经在明国刊行了!” 
  “这是尚未刊行天下的样书,本来准备在洪武五年正月正式刊行,既然务观先生有所需求,那就先由务观先生阅览,这一卷,说的主要是用全新的思维治理国家的思路和成果,还请务观先生斧正。”
  “不敢!此等奇书,只要能看到,便是三生有幸了!”
  因为过于激动,陆游握着这本书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苏咏霖笑了笑。
  “既然务观先生喜欢书,倒是极好的,不过带的太多恐怕不好隐藏,这样吧,我给务观先生一个联系方式,务观先生回到临安之后,可以找到那个人,之后我会安排他给你提供明国刊行的最新书籍。”
  陆游闻言苦笑。
  “临安城内不知有陛下多少眼线了……”
  “这是常事,我在临安有眼线,南朝在中都难道就没有眼线吗?一定有。”
  陆游想了想,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这种事情,恐怕能说是公开的秘密了,一两个眼线而已,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关键问题在于苏咏霖安排在临安的并不是什么一两个眼线而已。
  苏咏霖把苏长生的联系方式交给了陆游,让陆游有事就去临安城内的高档酒楼北国楼找掌柜的。
  这些年苏长生在南宋的地盘上也算是发展的不错,做出了一些小成绩。
  比如把原先局限在嘉兴府的生意做到了临安府,做进了临安城,做成了临安城里最好的羊肉料理酒楼。
  北宋时期宋朝上流社会是非常喜欢羊肉的,肉食以羊肉为尊,而到了南宋,因为失去了和北方贸易的通道,获取羊肉的途径极为单一,羊肉料理不复兴盛。
  不过苏长生在临安城内开了北国楼之后,情况就改变了。


第1004章 南宋官僚不懂保密
  因为主打羊肉菜式,苏长生开办的北国楼很快得到了深宫之中的赵构的注意。
  这年头主打羊肉菜式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因为进口途径完全被明国垄断,想要吃羊肉,需要和明国贸易。
  为了而明国大老远从草原上把羊送到江南来售卖,那要价也不是一般二般的高,基本上属于明国向南宋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于是羊肉菜式成为了南宋绝对的贵族菜式,寻常富人都消费不起。
  取而代之的大众菜式是以各类河鲜、海鲜为主。
  不过北国楼据说和明国商人有很良好的关系,能得到品质上乘的活羊,羊肉供应有保障,且味道鲜美无比,膻味儿很轻,非常符合南宋权贵们的口味。
  其主打菜【鱼羊鲜】据说甚至能鲜的食客不小心咬到舌头,受到权贵们的广泛追捧。
  名声一响,老开封人赵构就坐不住了,赵构派人来要求北国楼的厨子进宫做羊肉菜给他吃。
  苏长生大喜,立刻派出北国楼里最好的厨子兼密探入宫做羊肉给赵构吃,一道顶级品质的鱼羊鲜吃的赵构完全停不下筷子,吃完之后不得不在内侍的搀扶下走路消食儿。
  尽管如此,赵构还是忍不住食欲,每个月至少要吃五次【鱼羊鲜】,都要北国楼顶级大厨入宫给他现做,用最好的食材和香料。
  在这方面,赵构从不吝啬,他每一次都愿意为此支付百贯以上的费用,高兴了还给大厨打赏数十贯钱,一掷千金了等于是。
  之后,赵构欢喜之下赏赐北国楼一个黄金打造的碗,被苏长生放在了北国楼最高的地方,作为【镇楼之宝】而存在。
  北国楼一炮而红,成为了南宋权贵聚会玩乐显摆的首选之地,而且必须要去吃羊肉,还点名要吃鱼羊鲜,不吃鱼羊鲜这道菜就等于没去过北国楼,就等于是土包子。
  于是北国楼的生意直接好到爆,鱼羊鲜这道菜更是直接成为限量款,必须要预定,不预定根本吃不着。
  啥?你是权贵你要走后门?
  拜托,来这里吃鱼羊鲜的,哪一个不是权贵?
  能走后门的只有太上皇他老人家!您,乖乖排队吧!
  也是,谁能和赵构比身份呢?
  苏长生靠着越来越红火的连锁餐饮生意在南宋赚了大钱,然后利用这笔钱把天网军第二行动组发展壮大,在很多州府设置了分组、小组,把情报网络逐渐在南宋的核心地带铺设开来。
  本着灯下黑的原理,天网军第二行动组的总部也被苏长生带入了临安城,在南宋统治核心地区、在南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发展自己的情报工作。
  不得不说苏长生这种做法很有苏咏霖的特色。
  靠着北国楼的特殊优势,他不仅能结实到南宋的顶级权贵们,在他们面前混个眼熟,成了一号人物,还很容易就能知道当前南宋朝堂上的热点政治话题和热点政治风向。
  其实倒也不是他多么刻意的派人打探消息,实在是南宋的官僚们没什么保密意识,该说的不该说的,只要几杯黄汤下肚,全都给你吐出来。
  上午刚刚和皇帝商量完的事情,晚上来北国楼,几杯酒一下肚,脸色一红,顿时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就开始把朝堂上的事情说出来了。
  声音还特别大,还字正腔圆,生怕你听不到。
  送菜的伙计们都是久经训练的专业人士,讲究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结果遇上这种酒局,根本没有施展本领的地儿。
  不费吹灰之力直接就能得知南宋朝廷想要做什么,以及朝堂的内部斗争和斗争的内容等等。
  然后大约五天之后,这个情报就会出现在中都天网军总部指挥使办公室的桌子上。
  再过差不多半天,一些重要消息就会出现在苏咏霖的桌子上为他所知。
  别说朝堂上出现的一些政治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斗争,比如谁和谁在朝堂上打架,就连赵构和赵昚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不愉快从而很久没有回临安的消息苏咏霖也早就知道了。
  单向透明了等于是。
  苏咏霖甚至还知道赵昚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心情苦闷,所以爱上了吃东西,喜欢通过暴饮暴食来排遣心中苦闷,不过两三个月,原本精瘦的身材就彻底走样了,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年油腻男。
  一听到赵昚成为了中年油腻男,吓得苏咏霖赶快向工部定制健身器材,准备在未来的每一天都挤出一些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来维持身材,以免身材走样,患上三高。
  当然,作为经验丰富的谍报之王,苏长生不仅仅依靠酒楼打探情报,也会通过一些社会上的人脉关系安排部下以杂役身份进入临安城内各个官署之中做打杂,顺便收集情报。
  官老爷们才不会打扫卫生,太监又只为皇家服务,临安城内那么多官府的海量杂事还是要靠雇佣一些专业杂役来办事。
  这些杂役是除了官员之外最容易接触到南宋朝廷重要消息的人群。
  但是南宋朝廷对于他们根本不设防。
  原因很简单,区区杂役,以南宋的教育水平来看,根本就不存在识字的可能。
  哪怕事关国防的顶级情报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还以为上面写的是今日食谱呢。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卑贱杂役,有什么可提防的?
  苏长生了解到这些内幕消息之后,就安排一些识字的密探佯装不识字进入官府打杂,混了不少不算编制的编制。
  且目前这些密探已经成功进入临安府、六部、枢密院等官署内做事,经常带来很有意义的情报给苏长生知道,再被转交给苏咏霖知道。
  而且南宋政府至今不曾有察觉到情报外漏的事情,至今不清楚临安城内到底有没有、有多少明国间谍,且身在何处。
  他们的反间谍工作不说是有声有色吧,至少也能算是根本没有。
  与之相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