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458章

启明1158-第458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河流上的桥梁也被破坏,渡口也被破坏,不修理一下很难继续前进。
  凡此种种极大地影响了戚方所部的进军速度。
  戚方一边感到不爽,一边倒也觉得这群叛贼很不一般,居然能够执行如此彻底的坚壁清野计划,实在是不容易。
  这又让他想起了之前邵宏渊的两次战败,于是心中暗暗升起一些警惕,行军的过程也更加小心。
  结果当他抵达南城县城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里也是一座空城。
  能吃的能喝的能用的全都被搬走了,留下来的只是除了遮风挡雨之外就没什么用途的木头、石头和泥巴打造起来的房屋。
  没人,甚至没有动物,两条腿跑的和四条腿跑的都不见了。
  坚壁清野到了这个地步?
  戚方有点吃惊,但是思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下令全军暂且在县城里休息一天,然后继续派人南下刺探军情。
  他不认为叛军能坚壁清野到这个地步。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派去刺探消息的哨骑在接近南丰县城的途中没遇到什么阻碍,但是在靠近南丰县城的时候遇到了阻碍,被武装的农民军发现并且攻击,死了几个人,剩下的跑了。
  毫无疑问,叛军已经集结在了南丰县城!


第908章 粮道怎么会断掉呢?
  按照枢密院的规划,戚方现在需要南下。
  而南下之前也需要留守一些部队保证南城县作为后勤粮站的存在。
  既然对方坚壁清野,把那些刁民都给迁移走了,宋军不能从本地取得补给,那么就只能从后方要求运输。
  于是宋军对后勤人员和后勤船只的要求就大了起来。
  所幸现在只是十月下旬,天气还不冷,江南的河水一般也不会上冻,上冻也不会无法破冰,除非真的很冷了,遇上那种极寒的天气,那只能说天公不作美,不是他们的问题。
  饶是如此,后勤粮站的安置也大大减缓了戚方的进军速度。
  但是戚方觉得这是有必要的,因为后勤粮道真的非常重要,吸取了之前田师中战败而死的经验,他对后勤真的非常重视。
  终于等进一步的进军准备完成之后,戚方才能够带领一路主力顺着河水向南丰县发起进攻。
  他觉得虽然这里的叛军很有几分能耐,能搞出坚壁清野的局面,但是面对宋军的绝对优势,他们除非一退再退,否则迟早要和宋军交手。
  而且后退也是有极限的,现在不断的后退,总有退无可退的时候,更别说还裹挟着那么多刁民一起后退。
  早晚会被他追上,并且干掉。
  要不是他麾下实在没什么骑兵,他是真的很想派遣骑兵快速追击,好好儿的给叛军和本地的刁民们开开眼,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军队,什么才是大宋精锐。
  很凶残的!
  但是他不知道,“叛军”和“刁民们”正是因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凶残,所以正准备以十足的勇气和坚韧向他们发起最勇敢的还击。
  十月二十五日,宋军在戚方的率领下抵达了南丰县以北十里处,在这里安营扎寨。
  根据观察,南丰县确实有兵马驻扎防御,确实有叛军的踪迹,于是戚方确认,叛军的坚壁清野也是有极限的。
  他的嘴角勾勒出了一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笑意,感觉自己已经触到了叛军的极限。
  很显然,叛军已经无力继续带着那些刁民继续南下逃跑了,必须要在南丰县阻击他们,所以戚方更加确认,那些之前袭击他的哨探的刁民们此刻正在南丰县以南艰难地跋涉。
  而只要他尽快攻破南丰县,就能去报复那些不知死活的刁民了。
  于是他摆开阵势,开始指挥军队前往进攻南丰县城,他先是扫平了南丰县城外的一切军事障碍,然后顶着南丰县城上的远程武器的打击,逼迫衢州、信州二州招募来的两万炮灰扛着沙包去填陷坑和护城河。
  衢州、信州二州招募来的两万壮丁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保护,大型木幔都是保护禁军士兵的,根本不会保护这些炮灰,于是他们为此死伤惨重,花了三天三夜才终于填平陷坑。
  而距离填平护城河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不过不重要,戚方强逼这些民夫填了一段护城河,确保可以过人,然后就开始利用这条壮丁们用命换来的通道运送战兵和攻城军械,开始向南丰县城发起进攻。
  南丰县城只是一座小城,原本城墙只有两三米高,而农民军紧急修建,把城墙加高到了五米,防御力大大提升,对宋军的杀伤力也更大。
  不过些许小小的伤亡根本不在戚方的眼中,他要的是最后的胜利,是这种宋军压着农民军暴打的快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豪情。
  守城的农民军守军数量显然没有宋军那么多,抵抗起来难度不小。
  围攻南丰县城三天之后,宋军开始了蚁附登城的环节,而这个时候,农民军也被迫和宋军短兵相接,浴血厮杀,靠着守城方的优势和勇气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戚方的进攻。
  随着时间推移,南丰县城越来越危险。
  宋军的投石机多次砸毁城头上的防御设施,也将城内的军用设施砸毁多处,且多次强攻上城头,城头上的农民军士兵甚至出现了抱着宋军士兵一起头朝下摔下城墙。
  靠着如此惨烈的牺牲,农民军才能在宋军的围攻之下守住南丰县城。
  可尽管如此,宋军以优势兵力对南丰县城的彻底压制还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戚方脸上的笑意一次比一次来的明显。
  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光辉的未来了。
  他觉得自己快要可以攻破这里,然后对县城以南的刁民们发起大屠杀了。
  那一定很血腥,但是会很快乐。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十一月初一,寒风骤起的一日,戚方突然得知自家后方出了一点小问题。
  他的粮道被断了。
  粮道怎么会被断掉呢?
  眼看着已然摇摇欲坠只要再加一把劲儿就能攻破的南丰县城,戚方顿时陷入了迷茫之中,他有点搞不太懂自己怎么会被断了粮道。
  明明是一路打过来的,怎么就被断了粮道呢?
  在他看来,唯一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粮道的,是抚州的临川县,根据事前侦查,临川县有军队驻扎。
  但是从临川到金溪足足二百里路,部队行军再怎么高速也需要四五天,而在此期间,他散出方圆五十里的哨骑绝对不会发现不了。
  为了保护好粮道,他甚至还派水师封锁了从临川到金溪的水路,提高农民军赶路的成本。
  并且他还安排了三千人的精锐军队驻守金溪县,负责承接保护粮草,负责人是禁军中最为谨慎的军官。
  怎么看都是万无一失的局面。
  怎么会这样呢?
  事情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就发生了。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接受赵玉成的命令镇守抚州、建昌军,作为负责对抗戚方第一道防线的农民军将领是第二师师帅徐通,他统领第二师两万人负责对抗戚方所部军队。
  自然,他不是唯一的一支军队,在他后面还有农民军第四师的军队。
  不过徐通觉得自己既然是第一道防线,就应该起到防线的作用,尽可能在自己这边把敌人干掉不就好了?
  戚方?
  就是那个明明包围了他们却在后面主动和他们做生意的将军?
  这种将军不是很难对付吧?
  徐通如此想到。
  戚方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但是农民军方面却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南宋方面做出决策之后,还没等消息送到距离临安稍远的吴拱手上,赵玉成就在南昌得到了天网军第二行动组的情报,得知南宋即将再次发起进攻,主持战争的是新任枢密使史浩。


第909章 单向透明的南宋朝廷
  根据情报显示,史浩此人为人严谨保守,但是不擅军事,尽管处事严肃,很认真,但是对军事颇有些想当然的态度。
  他选定的作战主将有两人,一个是吴拱,一个是戚方。
  很巧,都是老熟人。
  不仅如此,第二行动组还为赵玉成探知了枢密院给两人规划的进军路线和作战目标,以及宋军的大致兵力。
  吴拱所部大概能出动三万人的军队,也可能更少一点,但是比较精锐,吴拱练兵有一手,虽然人少,但是精锐程度不是田师中那个废物能比的。
  戚方所部原本只有两万人,但是他嫌人少,就问枢密院要了多两万人的额度,由前线衢州、信州为他提供,所以有四万人,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那两万人。
  不过那两万人主要是禁军老资格大将杨存中提领的,明宋战争之后杨存中对他所统领的四万殿前司部队进行了强化集训,一段时间之后,殿前司的军队有了很大的改观,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所以也不是好对付的。
  总而言之,这一次前来进攻农民军的宋军部队人数少,但是都是比较精锐的部队,可以说是除了川蜀宋军之外最精锐的军队了,农民军需要做好打硬仗苦仗的准备。
  接下来的消息让赵玉成有点奇怪。
  因为之前作战有过失败经验,而南宋经不起再一次的失败,所以这一次南宋方面做了改变,他们的枢密院加强了对两支军队的控制。
  枢密院对这场战斗进行了远距离沙盘推演,然后枢密使史浩要求两支军队严格按照枢密院规划的路线行军作战,按照既定计划达成目标,不得有误,不准自由发挥,以免误了大事。
  这种行为颇有种北宋时,赵光义给将领颁发阵图,严令将领按照阵图作战的感觉。
  这特么也可以啊?
  赵玉成一方面觉得这样做很荒唐,一方面也觉得第二行动组真是神通广大,居然连那么机密的军事情报都能搞到手,这南宋朝廷对明国是不是有种单向透明的感觉?
  南宋朝廷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是天网军不知道的?
  他们内部有多少人是天网军的密探内应?
  都是怎么拉拢来的?
  赵玉成对此很感兴趣,不过这显然不是他可以去打探的秘密,除非对方主动说了。
  于是赵玉成在宋军还没有发起进攻的时候就知道宋军两路大军的人数、主将和进军路线,并且立刻开始安排应对策略。
  因为吴拱直接就会来进攻南昌,所以赵玉成决定亲自统兵对抗吴拱,考虑到吴拱进军更多使用船只和水师,而农民军没有成建制水师,不能对抗,于是吴拱决定破釜沉舟。
  他下令把从鄱阳湖能够抵达南昌的几条水路都给封住,然后沉船堵死河道,让南宋水师不能通过河道直接抵达南昌城下搞立体进攻。
  接着就是死守南昌的城防准备了,反正赵玉成不打算离开南昌,他希望把南昌打造为战争堡垒,就在这里阻止宋军,不让宋军过于深入农民军的腹地。
  而戚方这边,赵玉成非常欣赏从底层被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徐通,所以决定安排徐通直面戚方的威胁,给他一个考验,也是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徐通毫不怯场,接到命令之后非常高兴。
  仔细研究了戚方的行军路线和预定作战目标之后,考虑到麾下军队训练时间不长、战斗力不足的问题,他决定避其锋芒,不正面决战,而是利用江南西路的地形,发挥农民军的优势,不和宋军硬碰硬。
  为此,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什么是他们自身的优势?
  当然是优秀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组织度了。
  数月间,赵玉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农民军占据的九州之地上初步建立了【农民军——农会】的二元军政体系,确立了农民军对各村庄农会的直接领导,简化了中间流程。
  限于时间,农会建立也就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没来得及完成,但是不要紧,仅仅只是这一半,已经够用了。
  徐通在战前就考虑到宋军糟糕的军纪,一路烧杀抢掠都算是轻的。
  农民军可以轻松撤退,但是农村里的农民们和城市里的居民们办不到,所以他们不能一走了之,把百姓白白让给宋军去蹂躏。
  于是帮助百姓撤离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徐通把第二师不少军队以营为单位散出去,一个营负责组织两三个乡的百姓向南撤退,士兵们需要联合农会干部们帮助百姓完成撤离。
  俗话说故土难离,但是老百姓心里都很明白,知道宋军来了他们绝对讨不到好处,兵灾可是能和水灾旱灾相提并论的可怕存在,尤其是才经历过战乱,所以他们更加明白这一切。
  稍微宣布一下,都不需要怎么动员,老百姓就全部开始收拾家当,跟着农民军往南撤了。
  金溪县、南城县的居民一起往南丰县以南撤退,临川县的居民往崇仁县方向撤退。
  不要停留,不要留恋,只要人活着,什么都能从头再来。
  农民军向大家保证,绝对会让他们重新回到家乡开始全新的生活,土地是他们的,牲畜是他们的,农具是他们的,都是他们的。
  怀着对分给他们土地的农民军的信任,农民们开始了大逃亡。
  农民军的士兵们靠着当地刚刚建立起来不久的农会组织的帮助,成功将农民们组织起来进行战略转移,因为时间充足,战略转移进行得非常顺利。
  百姓们转移走了之后,徐通率领部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坚壁清野行动。
  摧毁桥梁,收走渡船,摧毁码头,填充水井,破坏道路,设置陷阱。
  沿着宋军的预定进军路线,徐通把能做的都给做了,然后就开始给军队分配任务。
  首先他确定了用三个旅的军队镇守南丰县城,立刻进驻南丰县城,搬运粮草,准备战争器械,加固城墙和护城河等等。
  这里是农民军可以接受的最后防线,超出这个防线,南丰县城以南的民众安全就不好保障了。
  接下来,他又决定将两个旅的军队安置在临川县,作为对宋军某种意义上的牵制,牵制他们一部分的军队。
  接下来还是两个旅的部队,被徐通下令进入南城县东西两侧的大山之中隐藏起来自己的存在。
  他们的任务是当徐通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两翼夹击南城县,夺回南城县,把向北撤退的戚方所部关起来,关门打狗。
  众军官好奇地询问徐通的任务是什么,徐通笑了笑,指了指地图上信州的方向。
  “就准他来打我,不准我去打他?赵将军不准我们进攻,是为了发展,可是现在敌人打到眼皮子底下了,不他们打回去,咱们发展什么?所以这个时候,不准打出去的原则应该改一下了。”
  徐通公布了自己的决定。
  戚方他戚方的,他徐通打徐通的,戚方怎么打他,他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接下来,就要由他去打戚方了。
  谁说防守方就要被动挨打?
  我不管,我就要跳出去干他,干他后方!
  具体的方式就是等戚方通过南城县继续往南进攻南丰县的时候,主力和老巢有一定距离的时候,徐通将率领两个旅的军队通过金溪县东侧的山地丘陵路线直接进军到信州,进攻贵溪,打他个措手不及。
  让你打我!
  你以为我不敢打你?
  他不仅要打贵溪,切断他的粮道,毁了他的后勤,还要大破整个信州,亦或能打多远大多远,狠狠的震慑南宋方面,营造巨大的声势,吓也要吓死这帮混蛋。
  高高在上的读书人老爷们啊,你们准备好迎接我这个连人都不算的蝼蚁的怒火了吗?
  徐通沉着一张脸,眼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怒火和斗志。


第910章 似乎真的要杀去临安找赵官家坐而论道了
  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