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祖父的朋友,我曾见过他。”
苏咏霖低声道:“据我所知,祖父曾经说过,此人的背后的靠山是临安朝廷里位高权重的某人,比孙元起厉害的多了。”
“这……”
“那些珠玉和古玩在我们手里没用,换不成钱,就没有其他的用处,而我们现在非常需要钱来办事,把它们全都卖掉换成钱就是最好的办法,换回了钱,就能招募更多的兵,制造更多的兵器,懂?”
“那我懂了。”
苏长生立刻点头,可随即又皱起了眉头:“阿郎,这个姚宏放可靠吗?可别咱们去找他,他转头就去找临安朝廷告密,把咱们的消息和盘托出引来官兵,那可不妙。
而且咱们到北边来了之后就没有回去南边过,南边什么情况咱们也不清楚,孙元起的事情怎么样了,他们有没有查出来这件事情是咱们做的,这些事情咱们都不知道,贸然回去,危险很大。”
“那也不要紧,金国主力不覆亡,赵官家绝对不敢北上,至于孙元起的事情……反正我不打算再回南宋,它对我也没有任何约束力,不需要怕它,出了事,尽快逃走便是。”
苏咏霖这样说,苏长生也感觉有点道理。
大家都已经跟南宋划清了界限,就算要回去也是堂堂正正带兵回去,而不是灰溜溜的回去。
“我直接就去找他合作吗?”
苏长生询问道。
苏咏霖摇头。
“私盐贩子警惕性都很高,你先问他是否还记得庆元府故人,然后随机应对,这一点不用我教你吧?”
“那自然。”
“嗯,反正多带几个人铺好后路,出了事可以快速北返,要是此人可信,能做生意,你就筹划一下,在嘉兴府建立一个咱们的情报站,咱们虽然在这里,也是挺需要南宋方面的情报的。”
“明白了。”
苏长生有点高兴了。
虽然不能留在北边参加即将到来的大战,但是如果能在南边打开局面,应该也是大功一件。
事不宜迟,这边苏咏霖下了命令,那边苏长生就带着五个部下和少量珠玉、古玩连夜上路。
当初舍弃家业北上的时候,苏家那三十多艘海船有一部分留在了制盐海岛上藏了起来,另外一部分则带到了莒州,在莒州海岸找了一处隐蔽之地藏了起来。
苏咏霖暂时没有余力发展水军,但是船只还是保留着,做了一些防腐处理,觉得以后需要用到的时候修修补补还能用。
现在正好能排上用场。
苏长生离开之后,苏咏霖这边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迎击术虎思济和徒单京的平叛军队。
与此同时,术虎思济和徒单京却十分焦虑、惴惴不安,生活在恐惧之中。
理由很简单,他们终于发现他们面对的并不是“举兵三千”的乱贼,而是已经席卷大半个山东地区的庞大反叛势力。
山东西路已然到处都是叛军作乱,官府力量损失惨重,官兵节节败退,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局面。
他们前往济南府的路上就遇到了打着【驱逐胡虏光复中华】旗号的自称“光复军”的乱军的进攻。
当时那支乱军让他们快点投降,放下武器,饶他们不死。
当然那支三五百人的乱军被恼火的术虎思济指挥自己身边的骑兵全灭了。
术虎思济身边的精锐骑兵们当时并没有给战马着甲,但是仍然一个冲锋就把乱军冲的人仰马翻死伤惨重,脑袋一颗颗的往地上掉,血就跟喷泉一样从脖子里喷了出来,然后乱军就溃散了。
两条腿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呢?
这支三五百人的乱军被金军用极其残暴的方式虐杀的七七八八,仅有极少数人运气好,逃走了。
乱军首领浑身哆嗦着被提到了术虎思济面前。
通过“和善”的审讯,术虎思济得知了一些他非常需要得知的消息。
比如乱军自称光复军,打着【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名号,以此为号召,号召了整个山东的“豪杰”们起兵作乱。
他还得知光复军的首脑自称【开山赵】。
第88章 瞒天过海之策,发动!
开山赵?
术虎思济一开始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然后仔细一想,嘿,不就是赵开山把姓后置了嘛!
这样说来,光复军的首脑名为赵开山。
据说是山东本地人,具体哪个州不清楚,但是势头很大。
听说光复军在他统领下有好几万人,其他地方不知道,反正济南府已经被占了,原来的官老爷死的死逃的逃,还有不少跟了光复军。
“济南府都被占据了?!那山东东路其他州府呢?其他呢?”
徒单京大吃一惊,揪着那个倒霉的小首领的衣领子嘶吼着询问。
小首领被吓得小便失禁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就是跟着其他人一起起来干的,本来只是……只是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我真的没想造反,真的,我真的不敢造反的,饶了我吧……”
他一边哭一边求饶,整个身子都软了。
徒单京手一松把他丢在地上,失魂落魄的看向了术虎思济。
术虎思济一脸忧虑的挥挥手,下令把这个小首领大卸八块。
在这个小首领撕心裂肺的求饶声中,术虎思济和徒单京、夹谷阿速等人一脸忧虑地交谈各自的看法。
他们都感觉情况非常严峻。
济南府已然被占据,靠着他们这些人自保有余,进取不足,万一遇到大规模的光复军,情况就危险了。
于是在徒单京脑袋混乱无法思考的情况下,术虎思济临时决定变道前往东平府。
他不相信山东西路也被光复军占据了。
山东西路的确没有被光复军全部占据,但是也有打着光复军旗号的队伍在活动,数量还不少。
亲兵护着术虎思济一群人一路抵达东平府治所须城县,在这里会合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东平府尹耶律成辉。
在须城的时候,术虎思济和徒单京才终于得知整个山东的具体情况。
根据耶律成辉提供的消息,他们得知山东东路基本上已经完了。
不是遍地烽火的模式,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完了,全部陷落为叛军所掌控了。
证据就是好些地方官员往山东西路跑,一部分逃到了东平府被他收纳,然后告诉他之前发生的事情,他大概综合一下,就判断整个山东东路几乎都陷落了。
自号【光复军】的叛军势头很大,聚众数万,在山东东路纵横驰骋,杀戮官军、猛安谋克户,地方上的金人势力损失惨重。
一听这话,徒单京和夹谷阿速就跌坐在地,他们身边的山东东路相关官员也目瞪口呆,颓丧欲死。
术虎思济不甘心,又问起了山东西路和大名府路的情况。
大名府路还比较安全,但是山东西路的泰安州也彻底陷落了。
泰安州大小官员被杀了很多,只有少部分逃出来,其中就有泰安州刺史达雷,此人向耶律成辉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让他知道山东的叛乱规模到底有多大。
这哪里是小股流寇的偶然为之?
更别说这些叛军打着“光复军”的旗号,还喊出了“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口号。
这分明是一次计划周密有组织有指挥的叛乱行动,是一场很有规划性有预谋的造反行动。
这是造反,是造反!
术虎思济忽然意识到自己完全低估了这场造反行动的可怕程度。
有了“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口号,几乎整个山东的地主乡绅基本上都起来响应叛军了。
据耶律成辉交代,光复军的军号和口号传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汉人地主乡绅就起兵作乱攻打城池乡村,十分凶猛,而属于金廷的力量——民户猛安和镇防猛安大量被毁。
相当一部分地区中金廷赖以维持地方统治的力量几乎不存在了。
他想方设法调集军队,联通各州府的官方力量组织军队对造反的光复军发起反击,但是失了先机,加上交通被截断,彼此之间的讯息传递很有问题,各州府乃至于各县都只能各自为战。
一旦各自为战,那么金廷的力量就显得有所不足,面对势力庞大的汉人地主乡绅们的起事,他们非常被动。
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山东西路不少县域也被光复军占据,而金廷官军的反抗力度十分有限,进取不足,自保都成问题。
就眼下综合的消息来看,博州、济州、滕州一带出现很多打着光复军旗号的乱军,声势浩大。
作为一路最高的军事长官,耶律成辉所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
于是在须城中,术虎思济重建的统军司官署内,术虎思济和徒单京、夹谷阿速面面相觑,彼此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慌失措和若有若无的绝望。
他们错误的估计了叛军的数量和造反形势,低估了叛军的造反力量,使得他们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尴尬、危险局面。
他们本以为叛军很好对付,只局限于山东东路的几个州,只有小猫两三只,所以才打定主意贿赂了朝廷使者,可眼下这个情况,很明显非常危险。
就算到时候平定了光复军叛乱,地方上遭受的损失,那些官员和猛安谋克户的损失,皇帝能不知道吗?
知道了,能不惩罚他们吗?
还是说瞒天过海,做假账,做假户口,串通上下耗尽心血忽悠皇帝?
虽然说皇帝基本不可能亲自到山东来视察,所以他们只要上下打点妥当,想要瞒过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这其中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
他们脑袋里的想法乱糟糟的一大团,像是个杂乱无章的毛线球一样找不到线头。
好一会儿,徒单京强行冷静下来,他意识到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竭尽全力消灭叛军,把这次造反镇压下去,夺回山东的统治权。
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各种意义上的死亡。
徒单京有理由相信,如果平叛行动失败了,他要是还没死的话,徒单贞再怎么得到完颜亮的宠幸都是救不了他的,夷三族是他所能想到的自己的最好下场。
大概术虎思济和夹谷阿速也想到了这个关键点,所以三人齐齐打了个哆嗦,快速达成了共识。
集合全部可以使用的力量,快速出击,竭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山东叛乱,否则先帝……不,太宗皇帝复生都救不了他们。
耶律成辉看着三人,问出了一个很煞风景的问题。
“打,还是直接上报?”
术虎思济看着徒单京,徒单京深吸一口气,干脆地摇了摇头。
“打,未必会输,上报,必死无疑。”
术虎思济于是知道了徒单京背后的徒单贞绝对不会为这件事情帮他们解围。
不落井下石用他们当替罪羊保住徒单氏的权力就算仁慈了。
这个事情太大了,直接丢了一个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也岌岌可危,身为守土之臣,他们罪责难逃。
生路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
强大的求生欲在这一刻爆发。
术虎思济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看了看徒单京和夹谷阿速。
“那么,咱们眼下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共同进退,同生共死。”
“是的。”
徒单京和夹谷阿速点了点头。
然后三人一起看向了耶律成辉。
耶律成辉咽了口唾沫,感觉自己要是说个不,马上就能被这三人联起手来弄死。
他低下了头,表示了服从。
于是临时成立的最高指挥部的意志算是统一了。
瞒天过海之策,发动!
第89章 术虎思济的执念
术虎思济还是有一些军事方面的能力的。
至少在被完颜亮清洗过后的金国高层是这样的,要不然也混不到这个统军使的位置上。
完颜亮当皇帝之前和之后,统军使和副使这种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女真本族人中的皇亲国戚出任。
担任统军使的要么是宗室,要么是外戚,否则无法担任。
唯有完颜亮因为稳固地位的需求杀了太多的宗室外戚,以致宗室人才凋零,于是便更多任命普通女真人乃至于契丹人担任重要军职,而没有任命宗室和外戚担任军职。
这就给了术虎思济这样的普通女真人一些机会,让他得以从军队里脱颖而出,得到完颜亮的信任。
只是年龄大了,加上长期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曾经敏锐的感官和敢拼的意志退化了。
可眼下生死关头,被美酒美人消磨多年的锐气仿佛又有那么一些些回到了他的身上。
术虎思济开始调兵遣将,发布各种命令。
他打算利用山东西路现有的军事力量和光复军作战,稳定局势,趁机从大名府路调动大军支援山东西路。
接着平定山东西路,然后再进一步反攻山东东路,为自己等人争取理论上的生还可能性。
为了执行这个计划,术虎思济派遣徒单京作为自己的特使,拿着手令去大名府路调集军队,他自己留在东平府主持山东西路的战事。
按照职权范围,术虎思济可以调动山东东路、西路和大名府路三路南迁的猛安谋克户壮丁和镇防猛安内的现役常备兵马组成主力军队,进行征讨。
不管是敌国如南宋突袭,亦或是地方有贼军造反作乱,紧急情况下,他都可以调动兵马出击。
当然如果阵势较大,还是要给皇帝和中央打个报告汇报一下的。
一般情况下,猛安谋克户和镇防猛安自成体系,不受正常地方政府的管束,地方州府文武官员管不到猛安谋克户脑袋上。
而地方政府方面的权限,也就是调动射粮军等汉人为主的杂役部队还有签发壮丁为签军,组成辅助炮灰性质的军队跟随猛安谋克主力出征。
简而言之就是送死。
双方一起协作,就能调动整个路全部的军事力量,实现军事动员。
术虎思济也的确要求府尹兼兵马都总管耶律成辉提供足够的汉人签军当炮灰以及保障后勤运输。
他需要足够的后勤能力保证平叛军队的行动。
对此,耶律成辉虽然竭尽全力配合,却依旧非常忧虑。
山东叛军的规模他是一清二楚的。
叛乱蔓延到整个山山东路,山东西路也有蔓延,人数绝对不会少,三五万人是最起码的,规模庞大,有组织有计划,甚至还提出了“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口号。
扯到了金国最为忌讳的胡虏和中华之说,那这就是正大光明的造反,和大金国争夺天下来了。
事情初起,他们的确是小股流寇,可眼下,分明是庞然大物。
山东西路一路的常备兵马只有十五个镇防猛安,人数约六千,数量上根本不够用。
那么就必须要征调猛安谋克户的壮丁参战了。
山东西路有八个猛安进驻,两万四千户女真人,人口的确很多,全部动员起来,两三万左右的兵马不在话下。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且不说短时间内能动员多少兵马参战,就说这些民户猛安到底有多少壮丁还保持着战斗力,那就很难说了。
左思右想心里不安稳,担心自己也被这几个人坑,于是他找到了术虎思济,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建议术虎思济干脆一点,不要有幻想,尽快向中央请求援助。
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设想。
“就算叛军人数不多,我等可以平定,但是万一叛军联通南边宋国,引宋国军队为臂助,一起北上,那就真的不是我们可以阻止的了!”
这个设想可以说直接击中了术虎思济心中最脆弱的部分。
他很清楚,一旦叛军真的和宋国联合,请宋军北上,山东不保,大名府也未必能保住,他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可他不愿做此设想,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