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429章

启明1158-第429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利用他们很早跟随苏咏霖的资历,在朝廷中联合一批后来加入进来急切需要抱大腿的外族系官员组成一个政治联盟,抱团对抗山东士人。
  他们只是皇帝陛下的部下,在职位上并没有号令各部门的资格,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们各自都有强大的号召力。
  比如耶律元宜以民政部尚书的职位,却能号令财政部和礼部的一些官员办事。
  耶律成辉作为尚书左丞,也能号令各部门的外族系官员为他办事。
  他列举了一些他所知道的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利用其他部门内的派系成员办事的实例,将此捅给了苏咏霖知道。
  他最后说,这些结党营私的行为我之前都知道,但是都没有告诉皇帝陛下,这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希望可以将功补过,将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全部告诉陛下知道,绝不让陛下被别有用心之人蒙蔽。
  哪怕他为此被他人埋怨,他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只忠诚于皇帝陛下,对其他任何人都不会有包庇之心。
  此事一出,损失较为严重但尚且没有面临覆灭危机的外族系直接被爆破手耶律瑾引爆炸弹,外族系瞬间自爆。
  被耶律瑾点名的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以及一系列中层、基层外族系官员一个都没能逃掉,被盛怒之下的苏咏霖全部拿下,投入监牢交给司法三司严格审问。
  务必要把他们结党营私的结果问出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行为比起贪腐之事更加让皇帝感到愤怒、忌讳。
  有些事情在政治场上属于公开的秘密,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不能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坏事。
  就好比外族系、燕云系和山东系这几大派系,没人会相信皇帝不知道这几个派系的存在,甚至是客观存在,但是皇帝一直都没有动手,就当他们不存在似的。
  因为没人捅出来,没人把这件事情公诸于众,大家就很默契的视若无物,就当不存在,问谁谁都不说,来往过密就说是朋友。
  我当个官还不能交个朋友?
  这很正常不是吗?
  但是一旦有人捅了出来,一旦有人把这些事情放在阳光之下让人观摩,让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什么人和什么人抱团在一起形成政治同盟对抗外人,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结党营私一旦成为了公开的事情,就必须是人人喊打的局面,否则国家就将陷入极为剧烈的党争,政事就将极其正常的沦为党争的附庸,沦为党同伐异的利刃,而不是造福民众的福祉。
  这非常危险。
  至少一个有理智的皇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谁敢跳,那就一刀过去砍死他。
  作为一个【有理智】的皇帝,苏咏霖当然不能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于是果断砸下铁拳,把这群人砸的七荤八素要死要活。
  耶律成辉的尚书左丞被罢免,耶律元宜的民政部尚书被罢免,下面一群官员的职位也被罢免。
  他们没有明确的罪行,所以不能按照明律来惩治,但是越是不能用明律来惩治,就越危险。
  明律好歹是放在阳光下给人看的,怎么惩处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如果不按照明律来处置,那么危险性就大大加强了。
  于是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以及所有牵扯进此事的外族系官员全部被废为庶人,发配积石州,从此不准返回京师,本身的全部福利待遇也一并砍掉,他们的子孙两代人将遭到禁锢,坚决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苏咏霖没有再次会面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只是听说这两人痛哭流涕,向三司的官员苦苦哀求能够再次见到苏咏霖,并且向他解释一些之前没有得到解释的事情。
  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解释让苏咏霖收回成命,避免这种最坏的结局,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可以向皇帝解释的,只要解释,皇帝一定可以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所以他们苦苦哀求,甚至抱着司法官员的大腿,连尊严都不要了。
  但是这种请求被残酷的拒绝了。
  苏咏霖没有接受他们的请求,他觉得这是毫无必要的,他们和他们的家族没有遭到清洗与处决就是苏咏霖给他们最后的温柔。
  但是积石州之路他们必须要走上去,别无可能。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彻底绝望了。
  他们没想到他们数日之前还是帝国高官显贵,手握权柄,呼风唤雨,结果数日之后,就成为了阶下囚。
  政治居然是那么恐怖的事情吗?
  帝国高官居然转瞬之间就能成为阶下囚吗?
  随后,这两人如梦初醒般痛骂耶律瑾,用他们所能想到的全部肮脏恶毒的语言怒骂耶律瑾,恶毒的诅咒他。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们被勒令两天之内出发前往积石州。
  当然,作为特殊优待,他们不用从事苦工,他们的任务是屯田,他们需要种田耕地,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并且还要提供给朝廷足够的粮食份额。
  这已经是优待了。
  七月初四日一早,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以及他们的家族被燕云兵团的士兵押送前往积石州,他们出发的非常仓促,只能做最基础的准备,大部分家产也都不允许带走,能带走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算作最基础的生活费。
  他们大部分人只能用双腿行走,只有少数老人才能得到乘车的资格,为此官府特批了他们两头骡子,作为他们的特权。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作为罪人需要带着枷锁,面如死灰一般的向城门前进。
  离开城门的时候,两人恋恋不舍的回头看着熟悉的中都街景,仿佛是要把这最后一幕刻在脑海里一样,生怕这一次刻不进去的话,就会在漫长而痛苦的西陲岁月之中被遗忘。
  燕云兵团的士兵忠实的执行了押解命令,驱赶着他们快速离开,不准他们多做停留。
  离开城门之后没多久,在城西的一座小亭子里,单人独骑的耶律瑾在此等候。
  他准备了一桌子酒菜,似乎是等在这里为他们送行。
  负责押送这两个家族的军官上前询问,耶律瑾出示了苏咏霖给他的令牌。
  “这是陛下允许的,特事特办,要不了多久,最多半个时辰,还请通融。”
  军官见了令牌,拿给身边的指导员看了看,指导员点了点头。
  “最多半个时辰。”
  “多谢。”
  耶律瑾谢过了军官和指导员,又从怀里掏出苏咏霖赏赐给他的银块想要感谢他们。
  结果押解军官和指导员见了,连连摇头退却,快速离开,似乎看到了什么避之不及的可怕事物一般,生怕与之有什么粘连。
  他们很快就去到一旁命令押解军队把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带来了。
  耶律瑾愣了愣,倒也无能为力,只能把银块收回。


第853章 我们在积石州等你!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很快就被带来。
  两人看着面色淡然的耶律瑾,心中如有万丈高的怒火一般,若不是枷锁在身,他们一定会扑上来把耶律瑾撕碎。
  “你这个叛徒,居然还有脸来见我们?”
  耶律元宜怒斥道:“我恨不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睡在你的皮上!你还有脸来见我?”
  耶律成辉相对冷静一些,但也没冷静到什么地方去。
  “你别以为现在你在看我们的好戏,就你这种叛徒,我就在积石州等着你过来!我等着你!”
  耶律瑾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
  “此去积石州,山高路远,这一次见面估计就是此生最后一次了,彼此之间何必如此针锋相对呢?”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大怒,几乎就要扑上来揍他。
  耶律瑾伸手阻止他们的冲动。
  “都到这个地步了,就算此时你们痛殴我,又能如何?不如坐下来,喝杯酒,吃口肉,对了,这可是你们最喜欢的醉香楼的酒菜,最后吃一次,记住这个味道,也是很难得的体验吧?”
  看着耶律瑾脸上莫名的笑容,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气的快要爆炸,可耶律瑾已经走到亭子里的石凳旁坐下,伸手邀请他们落座。
  两人互相看了看,最后纷纷长叹一声,走上前落座。
  “你要我们怎么吃?我们可是带着枷锁呢。”
  耶律成辉冷冷地看着耶律瑾。
  耶律瑾失笑。
  “也是,也是。”
  于是他请来方才的军官,请他为两人暂时解开木枷,只留下铁索,好歹让他们能吃顿饭。
  “以防危险,我就派人在不远处看着。”
  军官生怕这两人闹事,于是派了腿脚灵活的士兵在不远处盯着,尽最大努力留下私密空间给这三人。
  他知道什么能听什么不能听。
  卸下木枷的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依然神色不善地看着耶律瑾,似乎很想动手,耶律瑾见状,伸手为他们布菜。
  “都到这个地步了,打我还有什么用呢?那边还有军兵看着,打我,可连最后一口肉都吃不到了,下一次,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这阴阳怪气的话气的两人一佛升天二佛出鞘。
  还是耶律成辉冷静一些,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狠狠地咀嚼,就像是在咀嚼耶律瑾的肉一样。
  耶律元宜见状,咽了口唾沫,也跟着吃了起来。
  这几日两人被折腾的够呛,加在一起还没吃两顿饭,早已饥肠辘辘,只是心如死灰,暂时感觉不到饥饿罢了。
  可现在香喷喷的酒菜就在面前,他们又如何能够忍住呢?
  于是就大吃特吃起来。
  耶律瑾看着他们大吃特吃,看着他们到最后连筷子都不用了,就用手扒拉着吃,所有东西都被他们吃的精光,连菜汤都被喝掉。
  等他们终于打了饱嗝,停止进食之后,耶律瑾才笑着给他们递上了布巾,让他们擦手。
  “吃的可还满意?”
  “满意的不得了。”
  耶律元宜似乎因为吃饱了肚子而平静下来,开口道:“你应该说说你来这里的目的了吧?该不会真的只是为了来看我们的笑话吧?”
  “那不至于,我没有那么恶劣。”
  耶律瑾连连摇头,开口道:“我只是过来看看你们,送你们一程,没别的意思。”
  “真的?”
  “真的。”
  耶律瑾点头:“绝无虚假之言。”
  耶律成辉冷冷地看着耶律瑾。
  “你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想不通。”
  “想不通?”
  耶律成辉点头。
  “嗯,想不通,咱们同气连枝,你把我们拉下了马,你自己孤身一人留在中都,又能做什么呢?山东人完了,燕云人也差不多了,现在连我们都完了,留下的只有皇帝的元从……
  元从一家独大,将来必然发展为威胁皇帝的力量,皇帝肯定还要对元从出手,要杀功臣,但那也是未来的事情,你又不是汉人,不与我我们抱团,你还能如何?我是真的想不通。”
  “想不通就对了,真要让你想通了,陛下也太失败了。”
  耶律瑾笑了出来,大笑一阵,才缓缓开口道:“我只能说,你们所想的和陛下所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你们以为你们很重要,你们是重要的制衡力量。
  可实际上不是的,你们从来都不重要,相反,在皇帝和他的元从看来,你们从来都只是他们实现目标的障碍物,我懂得不多,但是这一点,我是明白的。”
  耶律瑾想起了他被皇帝安排在特殊的进修班里学习的时候所明白的一些道理,差不多也能推导出这些内容。
  皇帝和他的元从所要做的事情以及他们的属性真的很奇怪,他现在还说不清楚,但是能看得出来,他们从来都不是那种很传统的皇帝和元从的关系。
  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连结,而不仅仅是外人所自以为的内容。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对耶律瑾的说法惊疑不定。
  耶律元宜立刻开口。
  “你什么意思?我听不懂,我们怎么会不重要?皇帝怎么会那么信任他的元从?他不需要制衡吗?皇帝要是没有制衡的能力,怎么稳定朝政?元从会脱缰的!”
  “意思很明确,陛下曾经想过与你们共存,但是你们没有符合他的要求,陛下只能痛下决心把你们全部解决掉,大明需要一个全新的局面,剩下的我就不懂了,我也不打算懂,反正,陛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耶律瑾笑道:“我最无助的时候,是陛下施以援手,把我从泥潭里拉了起来,赋予我新生,那么此时此刻让我为陛下做点什么,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吧?”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终究搞不明白这一切。
  他们只能带着无尽的悔恨和疑惑再度踏上前往积石州的路途,并且跨越千山万水。
  当然,直到最后这两人也没有忘记丢给耶律瑾一句——我们在积石州等你!
  这两人的旅途只是成千上万被清洗掉的人群的缩影,在他们身前和身后,都有着大量旧时代的残留者们被押送到积石州。
  苏咏霖的大清洗行动至此告一段落。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依靠基本盘的坚定支持,他清洗掉了燕云系、外族系和山东系的基本力量,并且在燕云地区、辽东地区和山东地区发起了对土地的改革。
  各地建设起来的复兴会支部和村农会、乡农会都在中都复兴会总部的命令下发起了行动,针对被清洗掉的这帮人的家族,发起斩草除根大行动。
  从山东到燕云再到辽东,所有旧时代的残留者都是目标,清洗他们是名正言顺的,只是清洗他们的负责人并不都是朝廷命官而已。
  就比如在山东,那些传承三代四代五代人的地主豪绅们看到武装起来的农户成群结队包围他们的农庄,并且发起进攻的时候,也是非常惊恐和不解。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武装起来的农户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被武装起来的。
  他们只知道他们仅有的打手队伍在这些武装起来的农户的冲击之下是那么的虚弱无力。
  他们用大量钱财养出来的膘肥体壮的打手队伍面对那些精瘦但是双眼炯炯有神的农户们的进攻时,往往不能坚持。
  农户们用他们难以想象的进攻方式进攻他们,互相之间的进攻配合相当不错,就算是职业军人看到也会给他们一个好评。
  打手们单对单作战一定是很有一套的,但是面对联合起来的农户,他们无能为力。


第854章 明帝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修复和重建的时期
  一座又一座农庄被摧毁,一户又一户地主豪绅被摧毁。
  他们有的被杀死,有的被俘获,然后发起复兴会的传统艺能,用以摧毁他们束缚农民的精神枷锁。
  等农民们完成了觉醒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入狱,或者被送往以积石州为代表的边远地区兴建军镇,为未来明军的征战讨伐做贡献。
  而他们的土地将收归国有,并且分配给农民们耕种,真正使得耕者有其田。
  农户们有了土地就能安定下来,而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安定下来之后,社会秩序也就安定下来了。
  小农经济固然有其落后和脆弱的地方,但是快速稳定的特性也是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也没有多少想法,能吃饱肚子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太重要。
  需要明确的是,经过金帝国的摧残和一通乱搞,明帝国如今的经济模式依然是小农经济为主体,商品经济并不是主流,苏咏霖发起的区区数年的建设并不能改变明帝国经济的根本性质。
  所以明帝国依然是个明确的农业国,主要生产力的来源也是农业,主要税款的来源也是农业,商业方兴未艾,工业更是还看不到影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