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40章

启明1158-第40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赵开山没有对你出手,可能是顾及到你能征善战,又可能是觉得同时对你我二人出手对他来说压力太大,总之他既然对我下手了,雨亭,你就很危险,不得不防。”
  “我……兄长不是那样的人,应该是被身边的人蛊惑了,我会劝他的。”
  “他……唉!人人奸诈狡猾只为自己活命,如雨亭一般的诚诚君子当真是踏破铁鞋也难以寻觅,雨亭,以后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就对我说,只要我能帮的上就一定帮你,赵开山不讲义气,我不会不讲义气!”
  孙子义打从娘胎里出来还从没见过如苏咏霖一般的人,他是真的有些佩服苏咏霖了。
  对此,苏咏霖只是默默一礼。
  “多谢。”
  “不必言谢。”
  孙子义握着苏咏霖的手,嘱咐道:“今后也唯有你我二人互相依靠了,今后雨亭若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我这里有困难,也烦请雨亭多多担待。”
  “一定。”
  苏咏霖坚定地点头。
  两人随后分开。
  苏咏霖又走了一阵,还没回到府邸的时候,李啸和陈乔山两人追了上来。


第79章 只要不屈膝于金贼,你们就永远是我的朋友
  方才的摊牌局上,陈乔山和李啸两人作为跟着苏咏霖征战的西路军将领却站在赵开山那边,很显然是表明自己的站队和态度。
  这倒也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本来他们就是赵氏亲信,只是奉命跟随苏咏霖征战罢了。
  此番驻地划分之后,这两人的破敌军与游奕军也会回归赵开山的指挥,不会继续跟随他。
  本来这份关系也就到此为止,以后大家也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可现在这两人却追了上来。
  “苏帅,今日之事……”
  陈乔山有些尴尬的看着李啸。
  李啸也有些难为情的看着苏咏霖。
  “别喊我苏帅了,从今以后,光复军只有一个帅,我只是将军。”
  苏咏霖面带微笑,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下,陈乔山和李啸更加难为情了。
  犹豫一阵,还是李啸开口了。
  他稍微交代了一下昨天半夜赵氏集团内部的纠纷和最后的决断以及行动。
  “这件事情我和乔山也是不赞同的,我们觉得这样做是有问题的,可是赵祥和赵开河那帮人一力坚持,还说了很多对将军和孙将军不好的话,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李啸说话了,陈乔山也跟着点了点头。
  “我们身份不够,他们是赵氏亲眷,我们只是家奴出身,就算说话也不会有多少分量,所以最后也没能拦住,但是直到最后,领帅都没有同意对将军做不好的事情。”
  李啸连连点头,表示这是真的,他可以作证。
  苏咏霖看了看李啸,又看了看陈乔山,脸上还是带着笑容。
  “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这件事情就这样吧,我已经不在意了,你们便跟随领帅继续征战吧,未来之路且艰且险,咱们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这样说着,苏咏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认真地看向两人。
  “李啸,你的确勇猛敢战,但是你作战太喜欢猛打猛冲,这不符合为将之道,人员紧缺或万般无奈之时,为将者才需要亲临一线拼搏,除此之外,为将者万不可亲身赴险。
  乔山,你虽然不会带头冲锋猛冲猛打,但是行军作战,情报搜集非常重要,早一步知道敌军情报,就能料敌于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料敌于先是极大的优势,懂吗?”
  苏咏霖针对两人作战的特点给与他们两人相对应的告诫,陈乔山和李啸心中感动和愧疚之感顿时无以复加。
  他们没想到短短的相处之后,苏咏霖居然对他们上心了,并且告诉他们各自的不足之处,关怀之意溢于言表。
  “将军……”
  “将军,我……”
  苏咏霖伸手止住了两人要说的话。
  “话已至此,够了,今后我们依然是袍泽,依然是战友,无论你们跟随何人作战,只要不屈膝于金贼,你们就永远是我的朋友。”
  苏咏霖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望着转身离去的苏咏霖,陈乔山和李啸二人又是羞愧又是感动,心中思绪百转千回,回去之后彻夜难眠。
  而苏咏霖也随之回到府里,进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坐了下来,喝了口水,喘了口气。
  赵开山今天这事儿干的快准狠,颇有几分雷厉风行的味道。
  但是同时干的也非常丑。
  一旦传扬出去,对他的形象是个不小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有点毁灭性打击的味道。
  作为领导者干出这种事情,完全摧毁了自己过往豪爽的形象,让自己的形象变得市侩、阴险、薄情寡义。
  功业大成的皇帝这样搞也就算了,可你只是个刚刚势力小成的起义领袖。
  今天你可以挖孙子义的墙角,明天是不是也会挖别的部下的墙角?
  谁对你不利你就要爆破他的部下,这样下去还有多少人敢跟着你做事?
  到时候被卖了都不知道。
  给他这样一搞,光复军领导层互相之间的信任也荡然无存。
  这种模式就有点五代十国的意思了。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背叛就如同喝水吃饭,毫无忠义可言,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纯粹——纯粹的利益关联。
  从此以后,赵开山对于大部分光复军的参与者来说,可能也仅仅只有利益这一个纽带,而不存在其他的什么纽带了。
  换做苏咏霖肯定不会这样做,但是赵开山却做了。
  显然,他和他身边的人智计有限,只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行动,却不曾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考虑非常的不周全。
  就算真的要做,也不能这样做。
  如果苏咏霖是赵开山,那么苏咏霖会选择捏造孙子义通敌的伪证,并且不经审查,直接当场把孙子义和他的亲信们干掉。
  低端的政治斗争是你来我往龙争虎斗阴谋诡计机关算尽。
  高端的政治斗争是茶杯一摔,五百刀斧手当场做了你。
  干掉头头脑脑,再派人带着孙子义等人的脑袋去招降他的旧部,许诺只诛首恶绝不连坐,那么就能快速稳定人心。
  就此把孙子义的势力拔除干净,再斩草除根,诛灭孙氏,如此,敢于和赵开山当场争论的孙子义就完蛋了,东路军集团也就不复存在了。
  那这个时候只剩下一个苏咏霖,也就好携威势以制之,威逼利诱苏咏霖放弃兵权,或者干脆软禁,剥夺实权。
  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只要速度够快,就能用最小的代价瓦解孙子义和苏咏霖两大势力,实现他一人独掌光复军的野望。
  但是很可惜,他没有这样做。
  他收买了孙子义的部下,瓦解了东路军集团,然后转手又把益都府、滨州和棣州交给孙子义驻防……
  这是什么操作?
  苏咏霖想破脑袋都想不通。
  人家都说除恶务尽,赵开山和孙子义显然已经实质上撕破脸皮对着干了,干脆一点把孙子义干掉,送佛送到西,不香吗?
  那么虽然名声不好了,但是至少实际利益到手了,展示你凶狠的决断,也不失为斗争的有效策略。
  结果你这边瓦解对手,那边又把根据地送给对手,也不剥夺他的实权、军权,就等于给他搬个家,换个地方从头再来……
  实际利益到手一半,瓦解部下队伍的坏名声传出去了,接着自己打自己的脸,这得是什么脑回路才能想出来啊?
  苏咏霖当时就感觉这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干的出来的事情。
  这种馊主意要是赵氏集团内部经过头脑风暴想出来的,苏咏霖差不多就能理解为什么在另一个世界里这帮家伙聚众三十万到头来还是给金军镇压了。
  就这?
  水平实在是太次了,次到苏咏霖感觉自己不能总是和他们混在一起,要是长久的混在一起,自己会不自觉的被他们拉低档次,再被他们用丰富的经验打败,阴沟里翻船。
  说实话,就赵开山这水平要是能当皇帝,苏咏霖感觉苏勇那个铁憨憨都能当个封疆大吏了。


第80章 你是个猛男啊辛弃疾!
  稍晚些时候,苏咏霖在自己的宅邸内召开军事会议。
  这一次的军事会议就比较简单了。
  苏咏霖的意思就是秦远志等人各自象征性的出动一些兵马跟随他出征,本人不必跟随,而要妥善经营防区,做好防范工作。
  此番出征的主力就是他的本部胜捷军。
  理由很简单,他担心过了这些时间以后,金国方面会做出一些反应,发动一些局部的反攻,到时候需要他们守土抗击金军。
  “我带胜捷军出击,后方就交给你们守卫,总之一定要广泛散布哨探,积极主动打探消息,争取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苏咏霖的安排五人都没有反对。
  他们接下了苏咏霖的命令,按照各自的势力范围把济南府和淄州分成五个防区,各自负责一个,整顿军备,同时负责为苏咏霖保障后勤。
  而苏咏霖则准备带着从泰安州调集的胜捷军主力出击德州、恩州和博州三州。
  他争取在短时间内攻取三州,然后北上河北,发动河北地主乡绅造反,引发更大规模的造反,掀起反抗高峰。
  具体的军事部署就是这样。
  部署完毕之后,秦远志等五人外出做准备,苏咏霖单独留下了辛弃疾,把他带到了后院。
  赵开山在益都县城内给苏咏霖安排的府邸也是一座金人贵族的府邸,假山、池塘、凉亭和别院,应有尽有。
  穿过幽静的小道,就是一座位于小池塘中央的凉亭,丝丝凉风环绕,让这里比其他地方更加凉爽,与济南的小亭子别无二致。
  坐在这里,和坐在济南的小亭子里并没有什么不同。
  硬是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心情不同。
  在济南,苏咏霖还是万众追捧的苏帅,而现在则变成了赵开山麾下的骠骑将军,还遭遇诸多变故。
  辛弃疾并不知道苏咏霖到底是什么想法,但是总感觉他的心情并不好。
  两人面对面坐着,沉默了一阵,苏咏霖缓缓开口。
  “幼安,你相信光复军可以打败金人,并且最终获取胜利吗?”
  凉亭内,苏咏霖边喝茶边询问辛弃疾。
  辛弃疾犹豫了片刻。
  “苏帅……”
  “别喊我苏帅了,以后,帅只有领帅一个人可以称呼了。”
  苏咏霖阻止了辛弃疾。
  于是辛弃疾的面色愈加不喜。
  “那属下就更加不看好光复军了,局势尚未好转,就先大封诸将,拉拢人心,又利用驻地划分之事排斥异己,堂而皇之打击有功之士,这是为人主应该有的气度吗?”
  苏咏霖端起茶碗,稍稍饮了一口。
  而后叹了口气。
  “我以为,军队的规章制度大体应该在初创之时完成,接下来不过修修补补,增增减减,进行优化,而不是一边打,一边发展,一边创立规章制度,那会给人排斥异己之感。
  起事之初,我就建议过赵领帅,让他确立一下大军的规章制度,定一下大军的作战规划和前途还有军职等等,但是他没有采纳,或许那个时候他没有预料到今日光复军能走到这地步。”
  “苏帅……将军所言甚是。”
  辛弃疾不满道:“而且此番安排,把将军和孙将军都放在北路,直面河北金人威胁,将来金人主力一旦南下,将军和孙将军的处境如何,难道我等都看不出来吗?”
  “这倒不是最重要的,若不敢直面金人威胁,我从一开始就不该北上山东来造反,在宋国当个顺民不好吗?”
  苏咏霖笑了笑,顿时让辛弃疾升起志同道合的亲近之感。
  可随后苏咏霖敛起笑容。
  “让我难过的,是他们尚未取得胜利,就已经开始注意争权夺利,我全力斡旋,不仅没能制止,反而促成此番驻地划分,刚刚凝聚起来的光复军军心,由此被一分为三。”
  苏咏霖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幼安,光复军已经在事实上分裂了,从此以后,我,孙子义,还有赵领帅三人之间将无法和从前一样倾心合作了。”
  辛弃疾面色一紧。
  “将军打算怎么办?”
  “反金,继续反金,反金是我们能找到的唯一共同点,所以务必要继续反金,直到覆灭金廷为止,别无他路。”
  苏咏霖站起了身子,走到一边,望着池塘中的假山。
  “我们早就没有退路了,不一直走下去,是没有办法的,如今,唯有继续向北,策动河北豪杰起事,扩大造反人众,人越多,胜机越大,待金人丧胆,就是我们的机会。”
  辛弃疾面色依旧忧虑。
  “金军尚有精锐铁骑为依仗,一旦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幼安,我说过,归宋之事,不必再提。”
  苏咏霖阻止了辛弃疾想出口又未出口的话语。
  辛弃疾有些无奈。
  “可若不以宋国为依仗,只凭光复军本身的军力,无法对抗金军精锐,到时候……”
  “那就练精兵,以精兵制之,当年岳将军是如何击溃铁浮屠的,今日,我等就要努力将之重现,别总想着找依靠,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是愚蠢的。”
  辛弃疾一愣,忽然感觉苏咏霖说的有点道理。
  苏咏霖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
  “幼安,别想着逃避,该来的总会来,就如同今日之局面一样,铁浮屠会来,要么战,要么死,当然……如果你不敢随我死战,你可以南下归宋,我绝不阻拦。”
  辛弃疾一听,眼睛一瞪,心头一阵怒气油然而生。
  “将军把辛某当做什么人了?辛某难道会是一个大敌当前苟且求生之人吗?如若那般,辛某何必舍弃一切追随将军反金?大好前途等着辛某,做金国的官岂不快哉?!”
  辛弃疾一双大眼怒气磅礴,俊朗的国字脸看上去顿时有了怒目金刚的模样。
  他死死瞪着苏咏霖,仿佛苏咏霖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就要和苏咏霖当场对线似的。
  于是苏咏霖笑了。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所以,你尚且不会后退,我又怎么会后退呢?金贼铁骑南下之日,就是我拼死血战之时。”
  苏咏霖一句话点燃了辛弃疾心中狂热的战斗意志,他瞬间丢掉了所有的忧虑。
  “果真如此,我愿效仿岳公,追随将军同金贼死战!不死不休!”
  “好!好男儿!”
  苏咏霖重重的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谁说只有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东华门都没了!好男儿还在!”
  “谢将军夸赞!”
  辛弃疾十分高兴。
  苏咏霖点了点头。
  “既然光复军已然分裂,我就要多做打算,强大自身了,扩军,练精兵,强化驻地,我都要做,幼安,我有意练一支精兵,专门对付金国重骑,我希望你可以担任这支精兵的统领。”
  苏咏霖看着辛弃疾强壮的身躯,感觉到辛弃疾身上的无限可能。
  这种身体素质写什么词啊,去打仗啊!
  你是个猛男啊辛弃疾!
  写词交给陆游即可,你就该去打仗,你是天生将种,你就该在战场上轰轰烈烈的战斗一生啊!
  辛弃疾眨了眨眼睛,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将军是希望我可以担任一支重斧军的统领?”
  “没错,你年轻,身体强壮、高大,这样好的身体,正是重斧兵应有之体质,山东多豪杰,未来募兵,我准备专门挑选身体强壮、高大之士兵交给你,最好的铠甲,最好的重斧,最好的伙食都给你们。”
  苏咏霖伸手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你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