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394章

启明1158-第394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牛羊马在接近中原地区的地方饲养,苏咏霖也打算给两大马场各自建设一条直抵中都的驰道。
  驰道一旦建成,交通成本降低,整个燕云地区的百姓吃牛羊肉都会变得相对便宜一些。
  至于中原地区的百姓,短时间内想要吃到比较便宜的牛羊肉还是比较难的,但是苏咏霖也在中原地区推进了家畜饲育计划,财政部专款拨付,补贴民家饲养家畜,比如鸡鸭和猪之类的。
  他们想要吃牛羊肉比较困难,但是吃鸡鸭和猪肉还是比较容易的,都是蛋白质,无需分得那么清,有的吃就行。
  当然吃肉还是比较昂贵的,寻常人家逢年过节吃顿肉算不错了,能定时定量吃到肉的,目前还是只有军队才能做到。
  于是苏咏霖决定推行大豆种植计划,在主粮种植之外,选择合适的土地种植豆类,在市场上增加豆制品的供给,也能为百姓提供较为廉价的蛋白质来源。
  短时间内,家畜和豆制品是中原大地上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至于未来要是真的可以解决交通问题和羊毛纺织的问题,大明朝必然会在草原扩大饲育规模,届时,全天下百姓吃牛羊肉都不会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会想要吃、有钱吃却买不到。
  未来必然会更加美好,这是作为人皇的苏咏霖对支持他信任他的百姓的承诺。
  怀着如此的目标,苏咏霖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于洪武二年十一月中下旬派遣一批船员以天网军第八行动组组员为主的船队打着商船队的名义前往日本,进行首次的对日接触。
  他需要对当前日本的政治军事经济还有民俗进行一番了解,然后才能进行操作,看看到底要用什么手段来实行自己的计划。
  对于南宋的打击必然要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一起着手,单纯的军事打击太累了,损耗也会很大,要是能在进攻之前破坏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就能极大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届时,通过军事手段平推南宋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苏咏霖心心念念着平推南宋,同时也非常期待赵玉成等人在南宋的活动成果,他们取得的成果优秀与否将直接决定他平推南宋的难度。
  之前他抽空了解了一下赵玉成等人冒险送回来的活动报告,得知他们在南宋经历了一场大起义,现在已经拉起了一支反抗军进入罗霄大山,正打算在大山中增强实力,建设组织,以此为中心发展军力。
  苏咏霖很高兴,亲自安排复兴会组织人手通过南宋边境的贩私盐渠道给赵玉成等人送去他们最需要的帮助。
  不管如何,他们能在南宋站稳脚跟甚至拉起一支军队,这件事情已经让苏咏霖惊喜莫名了。
  赵玉成是真的成长了,成长为了一名坚强的战士,苏咏霖对他的未来非常期待。
  不过还没等苏咏霖准备对南宋搞点事情配合一下赵玉成,西夏那边就又出事了。


第781章 任得敬之心,路人皆知
  自打上次任得敬和李仁孝分别派人来找苏咏霖诉苦之后,苏咏霖就趁着边境与西夏开通互市的机会派天网军行动组潜入西夏。
  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其实干的是收集情报打听军政要闻的消息。
  通商就是有这种好处,带一些高价奢侈品去交易,能接触到的必然是西夏国内的权贵,通过商贸和西夏权贵搭上关系,想要知道西夏国政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说真的,有些时候,西夏国内的保密水平都不需要天网军密探特意去刺探,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很快就传的满大街都是,随便走在路上都能听到西夏百姓在交谈朝政秘闻。
  什么任得敬又欺负皇帝了,任得敬又欺负大臣了,任得敬又嚣张跋扈了。
  这充分证明了西夏在保密方面的高技术水平和超高的认知水平——只要我没有秘密,你就无法刺探我的秘密。
  这一度让接受严格训练的天网军密探非常难受,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艰苦训练遭到了羞辱。
  不过这也没办法,情报就在大街上,想不知道都难。
  这一次天网军给苏咏霖提供的情报是任得敬以楚王的身份发布命令,发民夫十万在灵州城建筑宫殿,一应规制全部向西夏皇宫靠拢,不臣之意昭然若揭。
  于是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朝中一些党项臣子的极度不满,御史大夫热辣公济愤然上书给李仁孝抨击任得敬的行为,并且带动了一批臣子一起上书给李仁孝,引得任得敬大怒。
  然后任得敬开始发动自己的党羽给以热辣公济为首的反对派罗织罪名,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而李仁孝对此反应不大,既不打算给热辣公济撑腰,也不打算问罪任得敬,就好像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依旧在宫中吃喝玩乐,读书习字,悠闲自在。
  到这一步其实双方还算是理智的。
  就苏咏霖来看,任得敬这样做还是试探,试探李仁孝对他的态度,试探西夏群臣对他的态度。
  如果反对声音不强烈,他就会得寸进尺,继续做更加过分的事情,如果反对声音强烈,乃至于引起了李仁孝的强烈反弹,那么他可能还会投鼠忌器,稍微收敛一点。
  热辣公济等人的反对其实是在阻止任得敬更加过分的行动,李仁孝若能稍微强硬一点,不疼不痒的给任得敬一些警告,或许还能让任得敬老实一阵子。
  奈何李仁孝对此事不管不顾的态度让忠臣心寒,让任得敬大为满意,狼子野心更加膨胀。
  于是任得敬更进一步,罗织罪名将热辣公济等人诬告为谋反,要求李仁孝处置。
  李仁孝再次失了先机,面对任得敬的步步紧逼所能做的唯有沉默,唯有不搭理,但是沉默已经不能让任得敬满意。
  任得敬以国相的名义直接绕过了李仁孝,将热辣公济等人逮捕,投入监牢,觉得就算李仁孝什么都不做,他也不能让热辣公济等人继续忤逆他。
  虽然无法直接定罪,但是用莫须有的借口把他们投入监牢还是可以的。
  谁敢反对?
  想一起进去做一个深度游?
  于是朝堂上一时间就没有敢明目张胆和任得敬作对的人了。
  任得敬十分满意,野心更加膨胀,渐渐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楚王了。
  他和亲信们商议,想要再次试探苏咏霖的看法,询问苏咏霖是否支持他取代李仁孝。
  或许是因为他的狼子野心一点都不掩饰,以至于路人皆知,天网军的密探走在大街小巷上做生意的时候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任得敬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取代李仁孝做西夏的皇帝。
  人们把这一切传的有鼻子有眼,说任得敬已经打算要篡位了,就算明天就做皇帝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天网军密探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就把所知道的一切整理了一下,让苏咏霖知道,心里有个底。
  苏咏霖得知以后就感觉有点郁闷。
  怎么我没修黄河的时候你不动弹,我这边刚开始修黄河不久,什么幺蛾子都出来了?
  草原挑衅他,他好不容易解决了草原的问题,结果任得敬又冒头要闹事,怎么就不能给他一个和平发展的安稳环境呢?
  郁闷之后苏咏霖也是无奈的承认,这个时代就不可能给他一个和平发展的安稳环境,他所设定的计划必然会不断地遇到变化。
  而他必须要接受这种变化,在变化中维护计划。
  既然任得敬那边搞出那么大的动静,苏咏霖觉得自己不可能不作出反应,任得敬和李仁孝也不可能不找自己询问态度。
  果不其然,情报送到中都仅仅三天之后,李仁孝的密使就先一步抵达了中都,秘密求见苏咏霖,向苏咏霖求助。
  密使是西夏皇族子弟李利荣,是李仁孝的侄子,平日里没什么存在感,也不容易被发现人不在了,所以李仁孝就让他来中都向苏咏霖求助,求苏咏霖帮帮他,帮他限制任得敬。
  李仁孝是真的拿任得敬没有办法了。
  苏咏霖对此十分头疼。
  “你叔叔到底是国主,是一国之君,在位二十余年,地位稳固,而任得敬是臣,他为什么会无法限制任得敬呢?我想不通。”
  李利荣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控诉。
  “任得敬虽然是臣,却奸诈狡猾,身边还有一大群帮凶围绕着他,一起欺凌叔叔,不仅掌握朝政,还控制军队,从宫廷禁卫到王城守卫再到兴庆府的大军,全都在任氏的掌控之下。”
  苏咏霖摇了摇头。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你叔叔为何放任任得敬掌管这些兵权?我不相信你叔叔从来都不在意这些兵权。”
  “原先这些兵权是被王族中人掌控,叔叔信任那位王族,也很尊敬他,就没有动他的兵权,而任得敬正是靠着攀附那位王族才得以掌权,后来那位王族病逝,任得敬用很短的时间控制了军队,谁都没有反应过来。”
  李利荣哭诉道:“任得敬掌握兵权之后愈发嚣张跋扈,叔叔三番两次想要限制他的兵权,奈何朝廷有大批奸佞与之为伍,一同欺上瞒下,以至于王权不张,叔叔有心无力,无可奈何啊!”
  李利荣跪在地上哭的凄惨,让苏咏霖十分感叹。
  “此事说到底还是你叔叔的问题,若他多少注意一下兵权,也不会被逼到这个地步,我听说任得敬在灵州营建宫殿,规制和兴庆府的王宫一样,有这回事吗?”
  “连陛下都知道这件事情了,难道还能有假吗?”
  李利荣哭道:“任得敬嚣张跋扈,居然擅自征发民夫十万为他自己营造宫殿,一应规制甚至超过了兴庆府的王宫,这不仅犯了夏国的忌讳,更是在违背陛下为夏国制定的规矩啊!”
  苏咏霖背靠椅子沉默了一会儿,感觉李利荣说的也有道理。
  别的不说,自己现在的身份到底是个皇帝,皇帝麾下的藩属王国自有一套王国规制。
  从法理上来说,任得敬这个楚王本就是不明不白的,不受承认的,有封王权力的只有苏咏霖,其他人都没有这个权力。
  任得敬做楚王本就是僭越,现在不仅做楚王,自己的王宫还比李仁孝的王宫更豪华,这更是赤裸裸的狼子野心。
  正是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任得敬之心,也是路人皆知了。
  苏咏霖本不想那么快就趟这趟浑水,但是现在情况就这么个情况,他就算不想趟这浑水也不得不趟进去了。


第782章 难道你苏咏霖还真要插手夏国内政?
  出于种种考量,苏咏霖不得不对这件事情给出自己的承诺。
  “如果任得敬真的对夏国国主之位有什么想法,胆敢做篡逆之事,我绝对不会放过他。”
  苏咏霖终于说出了李利荣想要听到的话语,李利荣听了之后大喜过望,连连叩首向苏咏霖表示感谢。
  苏咏霖没有再多说什么,派人安排李利荣下去休息。
  李利荣下去休息之后,苏咏霖独自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考了一阵子。
  少顷,苏咏霖做出了一个决定,然后着手派人传令给镇守关中的苏海生,让他和齐鲁兵团做好准备。
  这一回,苏咏霖决定玩个大的。
  他不想继续被变化掌控了,不能主动被变化找上门来,他要主动出击,化变化为计划,执行自己的意志,为这一切画上一个句号。
  你们觉得我在修黄河就没有功夫揍你们了是吗?
  但是你们别把自己看得太强大了。
  西夏,是个小国!
  苏咏霖决定就在这一次,彻底解决西夏问题。
  当然了,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情,有一个人的帮助是必须的。
  林景春。
  苏咏霖没有叫人去喊林景春,而是亲自跑去财政部找林景春。
  林景春一看苏咏霖亲自驾临财政部,毫无外头官员们的激动,不喜反忧,甚至打算尿遁以躲避苏咏霖,不想和他见面。
  奈何苏咏霖速度超快,直接把林景春堵在了办公室里。
  林景春相当无奈。
  “阿郎,您又想做什么?”
  “我想做什么你还不清楚吗?”
  苏咏霖单独面对林景春的时候,全然没有帝王的架子,笑眯眯地坐在了林景春边上,叫林景春顿时感到大大的不妙。
  “阿郎,我先说好,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您要是看我这条命值钱,您就把我洗干净了绑起来拉出去卖掉,看看能换多少钱回来。”
  苏咏霖连忙摇头。
  “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可是大明的皇帝,不是土匪,怎么会卖大臣来赚钱呢?皇帝赚钱要讲究名目,要师出有名,不能做没头没脑的事情。”
  “什么名目?”
  “我要打西夏。”
  “打西夏?!”
  林景春眼睛一瞪,跟炸毛的猫一样直接跳了起来:“阿郎,刚刚才打完草原,才收拾掉两个部落,现在一堆花钱的事情正在等着我去给钱呢,您又要打西夏?国虽大,好战恒亡,这话可是您说的!”
  苏咏霖赶快站起来安抚他,让他重新坐了下来。
  “我哪里好战了?这是逼不得已啊。”
  接着苏咏霖就把西夏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林景春。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西夏内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任得敬已经不想掩饰自己的野心了,他多次试探我,试探我的想法和决心,如果我不能予以迎头痛击,西夏政变就在眼前。
  西夏是大明属国,如果大明对西夏的变动没有反应,不能阻止,不能干涉,周边敌人就会知道咱们因为修黄河已经什么事情都办不了了,接下来,他们会变本加厉。
  所以这就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出击草原,也是无论如何都要兵发西夏的原因,大明必须要保持强势,这样才能让宵小之辈不敢乱动,最大限度让战争不要发生,让咱们安心修黄河。”
  苏咏霖的解释让林景春沉默了一会儿。
  “可是阿郎,咱们的财政情况您也不是不清楚,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甚至有点入不敷出的感觉,继续下去,会很危险。”
  “所以你不是一直都存着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吗?”
  “之前打草原的时候已经用掉了!”
  “别骗我,打草原才用了一半,我知道,而且那么大的缴获量,早晚能补回来。”
  苏咏霖眨了眨眼睛,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
  林景春顿时以手扶额。
  “我辛辛苦苦攒点家底子,怎么就那么难,怎么就都盯着我这点家底子呢……有这功夫做什么不好?”
  “我也是为了国事操劳,你看我什么时候因为私事问你要过钱?对吧?”
  苏咏霖笑眯眯地抚着林景春的背部,给他顺气。
  林景春到底拗不过苏咏霖的要求,只能点头答应,把自己最后一点家底子掏出来交给了苏咏霖,然后向他认真地表示——真的没有了,一滴都不剩了,再有什么事情,我可不管。
  那是自然的。
  不过兵发西夏要是赚不回来这笔钱,这仗就算他苏咏霖输了。
  这一次兵发西夏,不管怎么说都要给任得敬一个教训,而在此之前若是计划顺利,任得敬也会给西夏统治阶层一个教训。
  到时候赚钱赚得手都要软。
  命令送出去之后的第四天,也是李利荣向苏咏霖辞行回去复命之后的第二天,任得敬的使者任得恭来了。
  因为之前见过面,这一次任得恭颇有些轻车熟路,来了之后不仅要求见苏咏霖,还前往拜访大明朝高官。
  比如赵作良,比如辛弃疾,比如孔拯,比如霍建白,比如林景春。
  他的打算似乎是通过拜访这些高官,打探一下大明朝最近的动向,并且隐晦的提一下任得敬的打算,看看能否得到这些高官的支持。
  若是能得到这些高官的支持,有他们帮忙美言几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