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381章

启明1158-第381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国才和汪古部、塔塔儿部合作对付他们。
  这就说明这些部落对于金国的军事实力并不看重,并不认为金国可以彻底的压制他们,金国对草原的军事讨伐并不成功,不能压服他们。
  这对于大明朝并不是好事。
  目前大明国主要的资源都用在了整修黄河上,没有发起大规模战争的必要与实力,就算要发起作战,也要有个先后顺序,尽可能的按照计划来。
  当然了,苏咏霖也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说法,如果某个草原部族不长眼,硬是要和大明朝为敌,那苏咏霖也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
  财政部一直存着一笔款子,枢密院也掌握着一批重要物资,如果有突发战事的需求,他们是可以为大明朝提供一场紧急战争所需要的物资的。
  总而言之,苏某人绝对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他之所以抛出和平主义的论调,只是因为他在修黄河,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砸进去了。
  所以他的表态还是那么的【和平】。
  “你的建议我记住了,不过大明爱好和平,不喜欢打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再说了,有你们在,我还需要担心其他的事情吗?”
  哲里木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撺掇大明皇帝和克烈、乞颜等部落为敌了。
  虽然克烈部、乞颜部和金国矛盾很多,彼此之间也是仇敌,但是明国到底不是金国,如果明国不与他们为敌,那么塔塔儿人又该如何从中获得利益赚取好处呢?
  这一点让哲里木非常苦恼。
  虽然苏咏霖册封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为大明朝的龙虎将军,为大明朝戍守北疆,并且答应在临潢府开通互市,但是哲里木并未达成此行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
  即联合大明国对抗克烈部和乞颜部。
  苏咏霖对此并不愿意松口,并且在册封塔塔儿部之后,又派人前往汪古部驻地册封汪古部首领为大明朝的镇北将军,予以一定的赏赐,令汪古部继续为大明国镇守北疆。
  苏咏霖当前确实没有什么插手北方草原的想法,实力不够,资源不足,进取草原还不到时候。
  至少在消灭西夏重回河西走廊之前,能够维持草原的现状就可以了,除非真的有不长眼的试图南下袭扰他的边疆,让他感觉到了威胁。
  塔塔尔人和蒙古人的血海深仇苏咏霖是略有耳闻地,他也知道塔塔儿人那么急着撺掇他对克烈部和乞颜部持敌对态度有什么目的。
  但是大明朝是大国,怎么可能被人当枪使呢?
  塔塔儿人还没有让大明国当枪的资格。
  送走哲里木团队之后,苏咏霖很快又完成了对汪古部的册封,汪古部首脑对于大明朝的册封感到惊喜莫名,立刻派人南下中都朝拜大明皇帝,进献贡品,以此表达他们对大明朝的感谢。
  苏咏霖也在正殿接见了汪古部的使节团队,给与他们赏赐和勉励,让他们继续为大明朝戍守边疆,并且保证不会因为他们和金国的关系而苛待他们。
  通过外交手段和明帝国本身的军事实力威慑,苏咏霖抚平了汪古人和塔塔儿人的情绪,让他们暂时收敛想法,继续在名义上或者在实际上为大明朝戍边,并且开通互市。
  至于更北边的诸部落,苏咏霖暂时没有什么接触的想法,倒是想着着手安排人去草原上做做生意,了解一下草原上的风土人情和当前的政治军事情况,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汪古部和塔塔儿部作为北方屏障,目前来看,克烈部和乞颜部应该没有南下劫掠的条件和客观需求,所以草原至少还是安稳的。
  他有足够的时间做一番安排。
  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大明朝迎来了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苏咏霖得知苏绝率领辽东兵团骑兵三万人在原金国胡里改路地区,也就是如今的黑龙江行省中部地区大破生女直部落联军五万多人。
  这一战,苏绝一举荡平了自洪武元年十一月以来一直都在威胁黑龙江行省安全局面的生女直部落,将他们的主力打败,获得了最终胜利。
  这一战也算是迁延日久,从洪武元年十一月持续到如今,大半年过去了,黑龙江行省的安全终于可以得到确定了。
  这些连原先金国女真人都看不起的视若野人的生女直虽然没什么组织度,但是个人作战能力强,且打起仗来不怕死,无惧无畏。
  他们躲在原始丛林里过着渔猎樵采的生活,时不时成群结队偷袭刚刚建立没多久的汉人聚落,当辽东兵团准备还击讨伐的时候,他们又火速躲到丛林里。
  这就给移居当地的汉人还有辽东兵团的军队带去很大的麻烦。
  最后苏绝想出了狠招,用雷神炮和猛火油助力,毁林开荒,人力砍伐太慢,那就用火帮助,他一边纵火焚烧这些原始丛林,一边派人前进,深入丛林,用物理手段压缩生女直的生存空间。
  于是生女直部落不断被压缩生存空间,不断被逼迫,最后没办法,只能成群结队和辽东兵团战斗,以夺取自己的生存之地。
  这就正中苏绝的下怀了。
  他一声令下,辽东兵团全力出动,和生女直部落联军打决战,一举歼灭了五万多人,捣毁数十个部落,抓住了超过三十万生女直口众,一举扫平了黑龙江行省发展的隐患。


第755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讯号
  黑龙江行省的这一战不仅换来了和平建设的契机,也为黑龙江行省的建设发展获取了数量很大很大的劳动力。
  这批劳动力很有用,可以帮助主动前往黑龙江行省开拓新家园的汉人移民建设他们的家园。
  也可以用来毁林开荒,平整土地,勘探矿藏等等,总之用处多多,还不用耗费朝廷的工钱,给口吃的就行。
  这对于整个辽东地区的长远规划都很有帮助。
  当前的辽东以辽阳府和会宁府、临潢府三个重地为中心,三个中心同时发力,以此三个中心为核心,居住人口向四面八方适合住人的地方发展,或者从事农业,或者从事畜牧业,或者从事渔业。
  辽东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偌大辽东连一百万汉人人口都只是堪堪才到,但是辽东巨大的发展潜力显然也仅仅只是被开发出来了一点点。
  未来的大明国不能没有辽东。
  所以苏咏霖在举国之力修黄河的同时,也把政策向辽东倾斜了一部分,给予了辽东很多实惠,利用基层统治触角向所有复兴会控制区域宣传朝廷的辽东政策,争取将更多的中原人口往辽东转移,能转移多少就转移多少。
  这一政策很好地在运行着。
  恰逢此时黑龙江行省又向中都报告说发现了很大规模的铁矿,苏咏霖非常高兴,立刻派去专业矿业人士协助勘探,以确定矿脉走向和铁矿石的储量。
  未来大明朝的工业,说不定就要从这里开始。
  苏咏霖雄心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为大明国积累足够的力量。
  结果苏咏霖这边还没有开心多久呢,刚刚被他册封的汪古部就在九月下旬发来了求援消息,说他们遭到了克烈部和乞颜部的联合进犯,损失了很多牛羊马和重要的牧场。
  苏咏霖闻讯大怒。
  他这个大明皇帝刚刚册封汪古部首脑做大明朝的镇北将军,将他们纳入大明朝的统治体系,结果克烈部和乞颜部就对他们出手,这是什么意思?
  打我大明朝的脸吗?
  苏咏霖怒不可遏,不过还是保持了冷静。
  他决定先派人去汪古部了解具体情况,看看克烈部和乞颜部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起对汪古部的作战。
  是有意为之,还是没有具体目标、只是为了劫掠而劫掠。
  如果是前者,那就没的说,准备棺材吧。
  如果是后者,那还有待商榷。
  苏咏霖对着被他召来的天网军第九行动组的组长常远发布了命令。
  “第九行动组前阵子刚好完成了扩建,你们之后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北方草原上去,对塔塔儿部、汪古部、克烈部和乞颜部等部落进行情报的收集。”
  常远接下了命令。
  “臣遵旨。”
  “嗯,为了收集情报,你们需要和草原人打交道,可以扮做客商与之接触,当然,必要的时候你们甚至可以假扮成草原人的样貌,包括头发……对了,我给你们一道命令,允许你们在必要的情况下改换成草原人的发式。”
  苏咏霖提笔写下了一纸诏令,交给了常远。
  常远略有些吃惊。
  “陛下,这头发……”
  “头发可以再生长,且为国家大事而去发,是值得称赞的,主动去发深入各部落的密探都要记录在案,将来优先提拔、赏赐。”
  常远明白了苏咏霖的用意。
  “臣知道了,臣立刻去办,第九行动组会尽快出发,全面北上。”
  “正好大明和汪古部、塔塔儿部开始了互市,双方的互市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你们要借此机会深入草原,为大明收集足够的情报,只靠着金国留下来的那些资料,不足以让大明了解草原。”
  苏咏霖点了点头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克烈部和乞颜部恐怕也是同样的原因,所以只敢进攻汪古部,以此试探大明的态度,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战必须要打。”
  “臣明白。”
  常远立刻带着苏咏霖的命令离开了。
  常远离开之后,苏咏霖起身前往参谋院,找到了辛弃疾和其他的参谋官,就这一突发事件与他们进行商议。
  对于这件事情,辛弃疾的看法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
  “根据金国留下的卷宗,金国的确和克烈部还有乞颜部有深仇大恨,克烈与乞颜的几个大人物就是死在了塔塔儿人和金国人的手上,尽管大明取代了金国,但是他们未必会因此对大明持友善态度。
  大明建国以来对北方草原实行封锁政策,没有与他们主动接触,原有的互市也被终止,所以他们必然非常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
  有些东西他们只能从中原获取,一旦得不到,那就是真的得不到,极端需求之下,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重新获取这些物资。
  本次他们偷袭汪古部,很有可能就是在试探大明的态度,看看大明到底是强硬为主还是息事宁人为主,以此决定他们获取必要物资的方式。”
  苏咏霖很赞成辛弃疾的看法。
  “我不想在大明刚刚建国的时候和草原上的部落有太多接触,以免节外生枝,但是现在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对于物资的需求使得他们天然需要我们。
  这种需要可以是和平的,也可以是用战争来实现,如果他们选择和平手段,比如塔塔儿和汪古,那么我觉得未尝不可,可他们选择了后者。
  既然如此,我就明白了,这些部落讲究弱肉强食的法则,非常彻底,没有多余的情感掺杂,他们不太听得懂礼义廉耻,但是一定听得懂雷神炮的轰鸣之声和金戈铁马之声。”
  参谋院的参谋官们顿时明白了苏咏霖的意思。
  他们明白了,这一战,是无法避免的。
  对方既然出招了,不伦意欲何为,不论是何种原因,大明朝也必须要接招,必须要给予强硬的回应,通过一场战争奠定大明朝应对草原事务的底色。
  不要怂!就是干!
  唯独这一点上,苏咏霖决定继承原先的那个大明朝的态度。
  管你大爷干的过干不过,先干再说!
  当然,这个【干】,未必只能局限于军事方面,【干】可以有无数种解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可以代表着千千万万种不同的手法。
  只要让对方难受,让对方恶心,让对方心浮气躁,让对方痛不欲生,什么手段都可以。
  此之谓【干】。
  很快,根据前往了解情况的鸿胪寺官员从汪古部带回来的消息显示,汪古部的求援不是没有道理的无病呻吟。
  他们真的被克烈部和乞颜部抢了一大块牧场走,就像是人的身体被硬生生扯下来一块肉,鲜血淋漓,疼痛难耐。
  不仅如此,汪古部还被抢走了几千户人口和近十万牛羊,损失极为惨重。
  据汪古部首领兀格所说,这是因为克烈部和乞颜部的人不讲武德,连骗带偷袭,说是大家进行贸易,结果他们带来的不是贸易的商品,而是钢刀。
  汪古部猝不及防,没有时间动员兵力进行反抗,只能仓促应战,结果被克烈部、乞颜部的联军打的惨败。
  兀格气不过,但是又觉得自己无法独立对抗克烈与乞颜两大部落的进攻,只能向大明朝请求协助,请求大明朝的帮助。
  小弟被打了,你这当老大的要不要表示表示?
  而且还是刚刚做你小弟就被打了,你这做老大的要是不表示表示,岂不是让大家伙儿都把你看扁了?
  以后您老人家还怎么在草原上混啊?


第756章 用游牧骑兵的战争模式发动战争
  鸿胪寺带回来的消息让苏咏霖怒火中烧,感觉克烈部和乞颜部的这群混蛋是活腻了。
  苏咏霖在军事会议上一捶桌子。
  “现在草原各部都在等着大明的反应,大明要是没有反应,估计就要给他们看扁了,有反应,反应不剧烈,估计也不会让他们满意,这一战,起码要把他们打到残废才能让他们明白大明是不好惹的。”
  辛弃疾为代表的参谋院显然也对克烈部和乞颜部的做法非常恼火,认为他们这是厕所里头打灯笼的行为,没事找事。
  不好好让他们体会一下大明钢刀和铁骑的厉害,他们还以为大明是纸老虎。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苏咏霖立刻召开参谋院、枢密院和财政部的联席会议,要求各部门按照自己的要求给出一份战争章程,财政部给出此战需要的财政支出数额,并且做出计划。
  于是林景春愁的眼角的皱纹又多了几条。
  “陛下,眼下大明的财政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向黄河工程倾斜了,留下来的储备物资和钱粮都是拿来应急的,这要是万一有个天灾人祸什么的,咱们可就拿不出钱来办理了,会出事的……”
  “这不就是人祸吗?”
  苏咏霖打断了林景春的话,摆了摆手:“你不要死抱着过去那种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的经验不松手,手里有钱固然重要,但是事情更重要。
  需要办事的时候就要果断花钱,不办事,钱留着干什么?难道大钱还能生小钱?不能的,钱要花出去才能看到效果,才能得到收益,明白吗?”
  “哎哟,我的阿郎啊,这不是这个说法,你是不知道修黄河多花钱,每一天都是一大笔钱往外砸,你是不知道那钱花出去的时候我这心里啊是多么多么的……”
  苏咏霖果断出手打断了林景春接下来要说的话。
  这家伙一说到花钱话就特别多,真让他说,他能在不喝水的情况下嘚吧嘚吧半个时辰不止,给他喝水他能给你讲一个上午。
  “好了好了,景春啊,你跟我十几年了,你什么性子我了解,我什么性子你也了解,他们已经把巴掌扇到我的脸上了,我要是不捅他们一刀,以后他们会非常的猖狂。
  还记得我那句话怎么说的吗?这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咱们不能学宋人给岁币,打仗是一次性支出,打赢了还能大赚特赚。
  但要是这笔钱不花出去,人家看扁了你,经常来欺负你,反反复复的来,不管是岁币还是其他的损失,能让你抓心挠肝后悔不已,所以这仗,非打不可!”
  苏咏霖的意志非常坚决,显然不可逆转。
  林景春确实跟了苏咏霖很久,也非常了解苏咏霖,知道苏咏霖温润如玉般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炽热如火且绝对不怂的心,向来都是别人甩他一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