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376章

启明1158-第376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初八日,起义军被宋军推进到了太和县城之外,只能闭城死守,无法野战争锋。
  宋军三面围城,只留下南面不围,但是暗藏伏兵于南门,就等着起义军突围而出,四面合围将其一口吃掉。
  李道觉得覆灭这支叛军主力已经不是问题了。
  而对于起义军来说,情况确实不妙。
  城外的据点被一扫而空,他们可以依赖的只有太和县城,而这座县城的城墙高只有一丈多,防御力比较有限,很难说可以扭转局面什么的。
  所以从当天开始,就不断有人劝说张小虎从南门撤退,推到龙泉县会合剩余的部队再来对抗宋军。
  但是出于一名猎人的本能,他觉得宋军之所以空出一面城墙没有包围,一定是另外有准备,出城逃跑就是中计了。
  于是他坚决不走,坚持在城池中抵抗,等待接应部队抵达,才能安全撤退。
  八月初九日一整天的攻防战让起义军损失严重,本就不多的守军更是军心动摇。
  宋军使用投石机、床子弩和震天雷等火器猛攻城池,声若震雷的爆炸声和浓烈的甚至带有刺激性的烟雾给了城内起义军很大的打击,他们数次被宋军攻上城头。
  要不是张小虎亲自带着最精锐的一群壮汉奋力拼杀,城池真的就很难守住了。
  事已至此,张小虎本人也有点动摇了,感觉在这里和宋军决战终究是差点火候,要是不能尽快打开局面,他们都要死在这里。
  他开始思考顺利撤退的可能性,以及万一遇到宋军伏兵该怎么办。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八月初十日凌晨,太和县城之外的宋军大营和南门的宋军伏兵都遭到了突然袭击,袭击者纵火焚烧大营,挥刀砍杀宋军,宋军毫无准备,瞬间炸营,一败涂地。
  封建军队炸营是毫无办法的,所有人都无法应对炸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没有炸营的军队把炸营的部分封锁起来,等到他们自相残杀,把自己人杀光。
  李道漫长的统兵生涯中只遇到过一次炸营,那次炸营差点要了他的命,所以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在意这种事情,非常注重给平时遭到残酷压迫的士兵们“减压”。
  这一次的炸营来的太突然,太没有防备,以至于炸营的时候李道还没有醒过来,直到炸营的声音太响,宋兵自相残杀的动静太大、惊到了李道,李道这才醒过来。
  然而等到他召集卫兵询问情况的时候才发现军营已经一片火海,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李道气急败坏,想要下令军队反击,但是被部下阻挡。
  “将军!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事不可为,走为上计啊!”
  “我不能走!这是我的最后一战,当年我没有输给金贼,现在又怎么能输给一群反贼!!!我不走!!!”
  李道红着眼睛拔除佩刀,要求亲卫部队和自己一起展开反击,向正在焚烧军营屠杀宋军的偷袭者发起逆袭。
  但是他们的逆袭并不成功,因为他们很快就撞上了一大群偷袭者,偷袭者看到了他们,立刻挥舞钢刀包围上来,一场乱战,李道身边的卫兵被杀的七七八八,偷袭者也损失不小。
  但是偷袭者依然包围着李道,李道挥刀力战,左冲右突,直到部下全部战死了都没有冲出去,只能一边怒吼一边挥刀,进行无谓的抗争。
  待到精疲力竭之际,李道悲怆不已,环顾四周,眼见部下全部战死,横尸当场,浓烈的血腥味刺激着他的神经。
  “我不甘心啊!!!!”
  李道仰天长啸,不甘心必胜之局转眼之间付诸东流,悲怆之下横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有弄清楚城外的偷袭者到底是哪里来的。
  明明在战前他已经外出索敌十五里,十五里范围内都没有敌军,这支敌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飞进来的吗?


第744章 来援的赵玉成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局面,疑惑的不仅是李道,有同样疑惑的还有太和县城内的张小虎。
  濒临绝境的张小虎等人也同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是他们的南下护卫部队来接应他们了吗?
  不对啊,自家军队是什么水平自己人心里最清楚。
  打打顺风仗还可以,这种夜袭还悄无声息的战术水平,显然不是自家军队能打出来的——
  作为一个猎人,张小虎非常自信他麾下的军队没有这样的专业水准。
  而且他麾下也没有能够指挥这样的战斗的将领,包括他自己。
  后面的事实的确也证明了他的猜测,来的并不是他派出去保护百姓南下的护卫军队,而是最早起事的那支农民军。
  那支席卷了四个县之后就消失不见的农民军。
  起事快,消失得也快,搞得大家都猝不及防。
  赵玉成带兵杀过来拉了张小虎一把,顺带着夜袭宋军大营,打了他们一个毫无防备,以少胜多,打败了宋军两万人的主力。
  天色大亮之后,多少接受了几个月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军兵分几路追杀宋军去了,赵玉成则待在城外宋军大营里,迎接了打开城门外出感谢他的张小虎。
  “没有想到阁下居然会出手相助,非常感谢,张某和弟兄们的命都是阁下救下来的,阁下的恩情,张某和弟兄们绝对不会忘记。”
  张小虎真诚的向赵玉成表示了感谢。
  赵玉成笑了笑。
  “阁下不惜性命也要掩护百姓撤离危险的地方,此等英雄做派赵某非常钦佩,若不施以援手,世上岂不是少了一个英雄?”
  张小虎汗颜,尴尬的笑了笑。
  “不敢逞英雄,英雄哪有被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若没有阁下相助,张某早就命丧黄泉了吧……”
  “所谓英雄,或是在绝境之中奋起抗击,或是倚强凌弱之时毅然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不论结果,光是这等做派,就足以称英雄。”
  赵玉成向着张小虎一拜。
  张小虎笨拙的还了一拜,心中多少有些感动,眼眶也忍不住的湿润了。
  赵玉成在宋军军营里用缴获的宋军口粮招待张小虎和他的部下吃了一顿朝食,双方一边吃一边聊之前发生的事情。
  “原来阁下一直都在注意战况吗?”
  张小虎听闻赵玉成率军遁入深山之后一直都有派人在外界活动收集情报,不由得感到非常惊讶。
  “说起来,当初阁下等人起事之后就遁入深山没有踪迹,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某也非常疑惑。”
  “这个事情倒也好说。”
  赵玉成叹了口气,开口道:“起事之后遁入深山本就是我们的既定策略,我们在准备起事之前就已经决定要遁入深山了,为此还在罗霄大山内寻找合适的驻地,准备躲在山里长期发展的。”
  “为什么要在山里?”
  张小虎一脸不解:“既然都已经反他娘的了,为什么不干脆彻底直接往临安打,问赵官家要个公道?躲在山里又能有什么用?而且吃喝都是问题,早晚坐吃山空,不打出来占领地方,还怎么发展壮大和赵官家对抗?”
  张小虎确实有点见识,赵玉成是这样感觉的,他的确和其他一些起义领袖不一样。
  所以赵玉成也愿意和张小虎多说一些内容。
  “不是我不愿意打,而是我打得过吗?”
  赵玉成看着张小虎。
  张小虎张张嘴,一句话卡在喉咙里就没说出来。
  他没打过,输了,要不是赵玉成带兵来援,他说不定就要命丧战场了。
  “刚刚开始起事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攻城略地,不是打去临安找赵官家要公道,而是存活,要先活下来,然后才能谈论其他,要是连存活都存活不了,还谈什么别的事情呢?”
  这话说的倒也有道理,张小虎想了想,也没否认。
  “话是没错,但是不打,何来存活?阁下起事之后不也是连续攻破四座县城吗?”
  “打当然是要打,但是要分清楚什么能打什么不能打。”
  赵玉成开口道:“起事之前我就把这四座县城的情况摸透了,知道这四座县城本身没什么正规武装,都是些巡游弓手或者捕快之类的,根本不能与我等起事之后的兵力对抗。
  打败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我当然要打,但是我同时也知道宋国的鄂州大军就在不远的地方,我也知道宋国的九江大军也在不远的地方,我更知道赣州还有一支宋军。
  我或许可以打败其中一支,如果我在他们赶来之前攻城略地增加兵力的话,打败一支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打败全部就比较难了,那些正规军有火器,有盔甲,有强弩,装备远胜于我,我没有胜算。”
  张小虎听了,思考了一会儿,又问道:“所以阁下就决定遁入深山?”
  赵玉成点了点头。
  “对,遁入深山不好听,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依托崎岖山地,宋军兵马多、装备好的优势不能发挥,而我可以充分利用山势,以少量兵马阻挡宋军之进攻,他来几次,就会败几次,那么我就能活下来。”
  “然后呢?山中可谓是穷山恶水,不好活人,只在山里,什么也办不到,终究还是要攻城略地才好。”
  “是啊,所以一开始我们也没有现在就要起事,我们的计划是通过不断获取周边百姓的信任,慢慢的将他们拉拢到我们这边来,等聚集的人数够多,再一同起事,那样的话就有足够的人力了。
  我们还有很多配套准备,比如遁入深山之后不断派人下山混入民间,催动百姓跟随我们,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一两年内,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就会非常利于我们。
  之所以现在就要起事,纯粹是因为之前那些贪官污吏强征赋税的时候,我实在看不下去,就带着一些村民把那些税吏给杀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反了。”
  赵玉成无奈的笑道;“所以这件事情之所以发生的那么早,也有我个人过于急躁的原因,我已经在会议上作了检讨。”
  “会议?检讨?”
  张小虎一脸疑惑:“阁下所说的事情,其中有一些我不太明白的内容……”
  “哦,这个啊,这个……”
  赵玉成想了想,缓缓说道:“其实我们起事是有准备的,准备了很久,我们属于一个叫做复兴会的组织,通过这个组织招揽人手,筹备起事,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果然,张小虎很感兴趣。
  “复兴会?阁下起事是蓄谋已久?”
  “硬是这样说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确实是蓄谋已久,但若不是蓄谋已久,我等也就没有今日之会了,不是吗?”
  赵玉成笑了笑:“起事这种关乎性命的大事,无论如何都要小心翼翼的准备,要在事前做充分的调查,要有可靠的人手,不能一拍脑袋就去做了,那样的话,注定是不能长远的。”


第745章 赵玉成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能长远?
  都是起义造反,什么叫不能长远?
  这话听上去不太舒服,张小虎对此似乎不太认同。
  “赵将军所说的未必,咱们都是仓促起事,现在势力越来越大,大半个江南西路都已经被我们控制住了,怎么能说不能长远呢?
  宋廷才是不能长远的那个,平日里凶狠不讲理,对于我等又是打又是骂,看上去非常凶狠,实则软若无能,只要我等团结起来,宋廷根本不是对手。”
  赵玉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那是因为宋军主力没有来平叛,宋军主力一来,情况就变了,据我目前所知,袁州、筠州和临江军都已经被宋军收复,南昌的大刀韩五面对宋军两路夹攻,危在旦夕。
  而抚州和赣州的义军要么还在内斗,要么视若无睹,在这样的情况下,阁下的这支军队如果再被攻破,吉州和南安军再被朝廷官军收复,阁下还能看好这一次的起事吗?”
  “什么?他们已经……阁下是怎么知道的?”
  张小虎一脸震惊之色地看着赵玉成。
  赵玉成摊开双手。
  “所以刚才我说过,起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军事上的,还是情报上的,一定要做好准备,千万不能没头没脑的揭竿而起就是战斗。
  起事前后,我们已经把眼线广泛散出,让他们前往江南西路各地打探消息,随时汇总到我们手上,所以虽然我们遁入深山,但是我们一样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
  张小虎震惊之后,大为着急。
  “那……那现在该怎么办?去救韩五吗?一定要去救吧?不去的话韩五一定会全军覆没的!”
  赵玉成当然知道这样的后果,但是他并无力改变这样的局面。
  于是他只能摇了摇头。
  “围攻韩五的军队是宋军的主力,加在一起约有五万人,攻击吉州的两万人只是偏师,我之所以敢于出击,就是因为这是偏师,并且他不知道我的存在,我才敢于趁夜偷袭。
  而按照我们距离南昌的距离,我们就算个个都是铁脚板,跑到南昌,南昌也大概率不保,且我不能拿出来作战的部队目前也就五千多人,算上贵部,又能有多少呢?去救援南昌,是救援还是送死?”
  “可……可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韩五战败身亡吧?”
  “没人愿意,但是硬实力不允许,我们不能为了毫无胜算的战斗而搭上自己的命,把这一次起事彻底葬送。”
  赵玉成的面色严肃起来,一扫方才的轻松之色:“起事是关乎性命的事情,关乎的也不知是你我二人,而是整个起事队伍,数十万百姓的生命,咱们要是败了,宋军会怎么对待他们?”
  “……”
  张小虎沉默了,没说话。
  “韩五走到今天,起事走到今日,并非没有原因。”
  赵玉成拍了拍张小虎的肩膀:“没有统一号令,对即将面对的敌人没有了解,没有戒备,彼此之家不团结,内斗不止,贪图眼前小利,看到钱财房屋和女人就不知道接下来该走到什么地方去。
  自古以来起事者犯过的错误,他们重新犯了一遍,一点都没有落下,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无药可救,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拉你一把,张将军,我以为你是值得我冒险出兵救助的。”
  张小虎抬头看了看站在他身前面容坚毅的赵玉成,久久不言语。
  过了一会儿,张小虎又低下了头。
  “你是希望我跟你一起回山里吗?”
  “目前来看,除此之外我们无路可走,一旦宋军主力压过来,我们绝无可能获胜,必须要避其锋芒,遁入深山,以山势作为屏障,一旦宋军大兵压境,还有回旋余地。”
  赵玉成重新坐了下来,看着张小虎认真地说道:“我是认真的,否则我不会冒着危险出兵来救你,我们要抓紧时间,把有生力量转移到山里,避免被宋军全部击破。”
  张小虎沉思良久,长叹一声,声音里带着满满的不甘和悔恨。
  他缓缓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赵将军愿意拉兄弟一把,兄弟记得这份情了,接下来的事情,也要依靠赵将军了。”
  “当然,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个,不然我也不会冒险过来。”
  赵玉成笑了,然后他略微思考了一阵子,靠近了张小虎,问道:“还有一件事情,可能会很危险,但是做成了,对将来我等的抗争大有好处,也能为张将军出口恶气,不知道张将军是否愿意?”
  “什么事情?”
  张小虎猛然抬起头看着赵玉成。
  “我之前探知到一个消息,此番宋军南征的两支主力之一的鄂州大军主将田师中驻守在宜春县,他所携带的主力部队一支去攻打韩五了,另外一支就是刚才被我们打败的,所以他的身边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