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215章

启明1158-第215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目前所知的金军是不再强行对着一座城池猛攻,而是一旦意识到城池不能轻易攻取之后,就会派兵围困该城,然后大军主力继续南下,并不纠结于一座城池。
  金军通过博野城,南下深州,在深州进攻静安城,并且派兵南下探路,先锋已经抵达衡水一带。
  以辛弃疾为首的参谋们经过缜密的推论之后,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金军可能已经决定不再使用攻城战术,而是决定另辟蹊径,用更小的代价换取更远的进军距离。
  他们已经准备直接冲着济南府而来,不再分兵攻取其他地方。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济南府。
  河间城、真定城和博野城等城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可能让金军受到非常严重的创伤,所以完颜亮哪怕手握十数万的精锐,也不敢继续这样打下去了,否则极有可能把兵力全部打光。
  而既然苏咏霖总部所在地已经找到,那么就朝着总部所在地迅猛进军就可以了。
  想方设法抵达济南,和苏咏霖的主力部队决一死战,获得胜利,然后河北不攻自破。
  辛弃疾等人提出了这个看法之后,苏咏霖也表示支持。
  既然完颜亮知道他就在济南,那么金军下一步的行动必然是收缩兵力,握掌为拳,朝一个方向迅猛进攻。
  参谋司的人为此忧心忡忡,认为金军如果竭力往一个方向突击,那么他们的冲击力将是非常强悍的,光复军在河北的坚壁清野可能起不到太大的阻碍作用了。
  一些参谋提出金军可能使用长途奔袭的战术,用极快的速度突击到济南,打苏咏霖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最符合他们的需求。
  于是几名参谋建议苏咏霖继续往南转移指挥部的所在地,避开金军兵锋,充分发挥战略纵深的优势。
  苏咏霖却不这样认为。
  “坚壁清野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坚壁清野的缘故,金贼无法通过以战养战来获取给养,而且眼下是寒冬,植物枯黄,金贼的优势在战马,战马所需要的食料却远远高于步军。
  骑兵连人带马需要步军五倍食料,金贼骑兵如果出动五万,就需要二十五万步军的食料保障战斗,如果出动八万,就需要四十万步军的食料保持战斗。
  金贼骑兵一般是一人双马,若要长途奔袭作战,一人双马也是必然的,则所需要的食料翻倍,五万骑兵至少需要五十万步军的食料保障,这可是恐怖的数字。
  战马可金贵着,一般的粮食还不行,为了保持冲击力,为了养膘,战马还需要食用鸡蛋、豆料等等,吃的比人好,咱们坚壁清野,他们从什么地方获取食料?乡间坞堡吗?”
  辛弃疾听了苏咏霖的论断,沉思了一会儿,对此表示赞同。
  “金贼骑兵的确数量众多,行进速度快,若一鼓作气朝济南而来,按照最快算,可能七日就可以抵达济南,但是若这样赶路,抵达了也该精疲力尽了。
  在没有周边地区提供食料且危机重重的情况下,金贼骑兵不可能离开大军独自突击济南,必然是跟着大军主力缓缓前行,否则一旦食料耗尽,人还可以忍受,马如何受得住?”
  辛弃疾的意见贴合苏咏霖的看法,很有说服力。
  几十年前金军的种种强行军记录都是建立在没有坚壁清野、途径各地有官员提供帮助的前提下,而现在这两个条件一个都不具备,金军怎么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呢?
  骑兵固然速度快,冲击力强,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一旦食物跟不上,马没有充足的食物可以吃,骑兵本身就会成为比步军还要孱弱的兵种。
  马跑不动,那就是巨大的累赘,剩下的金军骑兵变成步兵,很有可能会被光复军趁机包围,全部歼灭。
  于是参谋司统一了看法,认为金军不可能采用长途奔袭的偷袭战术直接进攻济南,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是最有可能的战术。
  尽管如此,从深州到济南这五百多里路也是光复军和金军之间最后的缓冲。
  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五百多里路把金军的力量消耗殆尽,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苏咏霖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说,金军这一路南下如果不沿途攻打城池,就必然要分兵包围城池以保障粮道,可这样的战术,真的会让他们的粮道变的安全吗?”
  参谋们纷纷看向了苏咏霖。
  苏咏霖指着金军目前的行军路线道:“他们若要继续南下,最有可能的道路是通过冀州、恩州、德州,然后进入济南,在这三州,有衡水、信都、历亭、平原四座城池作为阻挡。
  加上没有沦陷的静安、真定与河间,金贼一路进军路线上的城池可都不是死城,城内也有精锐的兵马,金贼若没有充分地兵力包围这些城池,他们真的能保证城内兵马不外出摧毁他们的粮道?”
  参谋们看着地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阵低语之后,感觉苏咏霖说的很有道理。
  辛弃疾又补充道:“还有,他们说是几十万大军,但是实际上也就十六七万战兵,真正的精锐可能也就十万人出头,沿途那么多城池,大大小小,总要好几万人去包围,粮道也要派人保障。
  这样一来,他们还有多少人可以用于最后的决战?如果他们需要足够的兵力发起决战,留守后方的,就绝对不是精锐,极有可能是签军为主,签军,有战斗力吗?
  话又说回来,不把沿途城池攻克,却用兵力包围,然后就南下,这种险之又险的事情,我想正常人都不会去做,金主怕是有点不正常。”
  参谋们没忍住,跟着一起发笑。
  苏咏霖微微笑了笑,又伸手指了指地图上深州的方位,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
  “精锐军队是有限的,完颜亮不可能不用精锐军队与我决战,所以我认为完颜亮在赌,在赌他的后方完全崩溃之前,他可以抵达济南,与我决一死战,然后获胜。
  只要可以打胜仗,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只要我死了,光复军败了,他就赌赢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掉。
  可要是他的后方崩溃的比他想象得快,让他根本不可能打胜仗,他又如何是好?他把精锐军队全放在济南,然后整个河北的金军为我所破,他怎么办?”


第425章 赌怪完颜亮
  战兵数量总是有限的,金军号称四十万大军南下,可是能拉出十六万真正可用的战兵已经很不容易了。
  剩下的战兵要么就在辽东围剿契丹叛军的残部,要么就在关中应对南宋和西夏的双重威胁,都是动弹不得无法支援前线的。
  完颜亮能拿出来的,已经是目前的全部了。
  如今的局面下,完颜亮没有时间和足够的储备一座一座的把城池全部攻克,也不可能用有限的精锐去包围那么多的城池,可他又不得不派兵包围那些无法攻破的城池。
  所以唯一可能的情况,就是用签军装装样子,大不了搭配一些精锐狐假虎威,看上去像是大军围城,让城中守军不敢妄动。
  可是,没有金军主力压迫,城池内的光复军真的就对付不了城外那些狐假虎威的金军吗?
  他们不会发现端倪从而冲出来撕破金军强大的表象吗?
  一旦有一座城池冲破包围,金军的后勤就会面临危险,如果所有城池都冲破了包围,完颜亮的南下主力就会面临死局。
  这种情况下,他依然选择南下。
  所以,苏咏霖确定了,完颜亮……
  整一个赌怪啊!
  他这是在赌国运吗?
  把全部的一切都放在一场战争上,还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无视军事常识,一力南下寻找光复军的主力,这家伙的脑袋真的没有问题吗?
  参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被完颜亮的大胆给震慑住了。
  对此,苏咏霖倒不是不可以理解。
  “根据耶律元宜的说法,完颜亮此时此刻的处境非常不妙,他打这一战,是不得不打,必须要打,还必须要赢,如果输了,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他实际上是没有退路的。”
  苏咏霖缓缓地把耶律元宜告诉他的金国政治现状告诉了参谋们,将完颜亮的危险处境说个通透,让这群参谋们知道完颜亮这样做的原因和心理因素。
  最后苏咏霖做了一番总结,也是趁机给参谋们补政治课。
  “考量一个敌人的行为,不单单要看他的军事行动,也不能忘记考虑他的政治处境,岳飞为什么死?他不是因为军事问题而死,他是因为政治因素而死,因为政治,岳飞不得不死。
  当所有人都想要议和,而只有他选择抗争的时候,他的一切行为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叫政治不正确,对于皇帝来说,这是极大的忌讳,岳飞的死,是整个南宋朝廷的集体阳谋。
  但是如果这个政治不正确的人本身就是皇帝,他本身就代表了政治正确,那么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政治正确和不正确相互矛盾,那么就要看谁的拳头比较硬。”
  苏咏霖举起了自己的拳头:“完颜亮打赢了咱们,证明他的拳头硬,那么他的所有不正确的行为都会变的正确,如果他输了,他就算是正确的行为也会变成不正确,这叫零和博弈,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
  参谋们纷纷陷入沉思,思考着苏咏霖说的话。
  少顷,辛弃疾缓缓点了点头。
  “所以说,完颜亮就是在赌,他在赌他可以打赢这场仗,然后携大胜之威,平息所有对他的不满,证明他的强大,他就能坐稳帝位,如果他败了,他连认错的机会都没有,他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对!就是这样。”
  苏咏霖点了点头:“我们无需担心这是不是阴谋,完颜亮已经没有使用阴谋诡计的资格和余力了,他现在一定非常焦虑,上火,紧张,他一定会做出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愚蠢的决策。
  而我们,只要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地削弱他,让他疲累,让他虚弱,八万骑兵的巨大优势化作虚无,反而成为他的拖累,则我军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胜利!”
  参谋们被激起了胜利的意志,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激动的表情。
  他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他们正在进行着一场罕有人可以成功的历史性博弈。
  他们能否从“贼军”的处境脱身而出完成华丽的逆转、成为代表正统的正规军,就要看这场战争的结果了。
  打赢这场战争,他们就能把金国反推回去,一鼓作气攻入燕云,收复燕云和长城,把金国人赶回老家去。
  可就算到了这个地步,金军还是有着巨大的优势,完颜亮还是手握着可以扭转乾坤的王牌——数量巨大的骑兵。
  野战战场上,这是一支难以摧毁的战略力量。
  十二月中下旬的时候,完颜毅英从真定城赶赴衡水,会合了完颜亮,把手上的骑兵交给完颜亮,让完颜亮掌握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可怕骑兵。
  然而这并不能让完颜亮感到多么兴奋。
  他的静安攻略行动失败了,静安守军面对完颜亮凶猛的四面围攻展现了极强的勇气,他们屡屡挫败完颜亮的进攻,坚守了十多天,愣是没让完颜亮占到一丝便宜。
  最后完颜亮被逼得没办法,因为步军兵力不够轮换攻城,只能让骑兵下马转为步兵参加攻城战,以便于他的轮换攻城战术。
  当然最后也没有成功,反而还损失了一千多战兵的生命,造成了更大数量的伤兵。
  面对巨大的损失和群臣的一致反对,还有他自己心中的焦躁,完颜亮不得不放弃了静安攻略,留下五千人的军队包围静安城,然后领兵南下,抵达衡水。
  但是他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他还想打,看着衡水城比静安城还要不如的规模,完颜亮又动心了。
  他很想出口恶气,他就不信自己一座城都打不下来。
  于是不顾完颜奔睹与纥石烈良弼的劝阻,完颜亮再次下令军队攻打衡水县城。
  其实照群臣的看法,你都准备南下和苏咏霖的主力决战了,那就把战术贯彻到底啊,又要攻城,又要南下,你到底是想要南下还是攻城?
  攻城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金军的锐气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城失败中不断减弱,以至于到了衡水城下的时候,士气非常低落。
  攻克之后大掠三日的许诺已经不能激起士气,因为他们就没有成功过,完颜亮只能靠赏钱和加餐来提升士气,但是这样一来成本就大大提升了,让后勤更加艰难。
  纥石烈良弼多次劝说完颜亮注意金军的损耗,尤其是大军携带大量马匹,这些马匹的损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南下就快一点,快一点,尽快打完,不要继续折腾大军和后勤人员了,大家都已经憋到快要爆炸,憋到想要杀了你了!
  可完颜亮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总是这样,搞得纥石烈良弼心如死灰,他也不想再说些什么了,完颜亮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他累了。
  于是完颜亮亲自指挥大军进攻衡水城,表示要狠狠地给光复军一点颜色看看,要让光复军了解到他的厉害。
  可是光复军会在意他的恐吓吗?
  衡水守将钟学民是天雄军的一名团练使,率领两千正规军防守衡水城。
  面临金军围城进攻,他依靠衡水指导员莫良动员一万三千名民兵协防,与金军血战五个昼夜,直接杀死金兵八百余,数次成功阻敌,让金军始终无法攻上城墙。
  雷神炮和火箭的轰鸣声中,完颜亮实在是没有耐心了。
  正好此时完颜毅英率兵赶到,完颜奔睹趁机劝说他南下,他也顾不上多么难堪,就顺坡下驴带着军队继续往南了。
  衡水攻防战就那么草草的被他放弃了。


第426章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开来了
  南下的路上,完颜亮和完颜毅英做了一番谈话,询问了他关于真定城的攻略为何没有成功的事情。
  说起来,完颜毅英也是一肚子恼火,对于未能成功攻克真定城,他也非常不满。
  但是事实如此,真定城经过他一个多月的猛攻,依然挺立如初,城上光复军应该是损失惨重的,但是士气依然高昂。
  他们的火器应该已经全部用完了,可是靠着冷兵器依然多次把金军的登城部队歼灭,扔下城墙,防守非常坚韧,让他无可奈何。
  更可怕的是,城头金汁的攻击不曾断绝,整个城楼下几乎被金汁浇灌出了一道厚实的屎墙,浓郁的味道让人沉醉不已。
  这也从侧面反应城中粮食储备丰富,远远没到告急的时候,而只要城中粮食足够,金军想要破城的希望就非常渺茫。
  完颜毅英在真定城下损失了三千余战兵的生命,而一个月以来因伤致死和病死的冻死的人数也是居高不下,他的三万步卒还能保持战斗力的只有不到两万。
  还活着的却没有战斗力的干脆被他扔在真定城下,以包围真定城为名目,实则让他们自生自灭。
  完颜毅英带来的总兵力不到三万,主力是没什么损失的骑兵,给完颜亮的帮助比较有限,于是完颜亮斥责了完颜毅英。
  但是他也知道真定城一定不好打,所以也没有过于苛责。
  “一路南下,每一座城池都像是被精锐拼死守卫,劝降不受,强攻不克……毅英,你说贼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精锐军队呢?为什么又都如此坚韧,不愿降呢?贼首到底对他们做了什么?让他们如此忠心耿耿?”
  完颜亮捂着自己的眼睛,显露出了深深的疲态。
  完颜毅英看着完颜亮的疲态,心中十分不安。
  “陛下,这支贼军的确和我们过去遇到的所有贼军都不同,但是他们到底还是贼军,起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