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安翔怒吼出声,传令兵们纷纷醒悟过来,撒腿就跑,前往传达伍安翔的攻击命令,还有人敲响战鼓,下令军队作战。
这一阵战鼓声的确是吓得金军为之一顿,瞪大了眼睛担心光复军会对他们下手,会决定进攻他们,但是并没有。
城头战鼓声想了好一会儿,没有一支箭射下来。
金军这才放心,继续前进,想着刚才不过是城头光复军故弄玄虚。
然而事实是命令下达,城头士兵没有一个人愿意带头发起进攻,他们全都在犹豫,下不去手。
“军令如山!有违军令者!军法处置!尔等想违背军法吗?!”
伍安翔亲自抵达城头一线,严令城头守军发起攻击,可城头守军缄默不言,眼神躲闪,神色艰难,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眼见此状,伍安翔劈手夺过一名床弩击发手手中大锤,高高举起,狠狠砸下,一声巨响,一支床弩大箭轰然从城头激发而出。
以此为标志,仅仅只是一支大箭,甚至不是帮着火药筒的火箭,但是这在金军看来,却是城头光复军发起攻击的标志。
他们心中紧绷的那根弦断掉了。
本就紧张的战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金军发起了进攻,城头顿时遭到金军的猛烈攻击,而猛烈攻击之下,光复军的士兵们则条件反射般的也开始还击。
双方似乎完全忘记了方才双方进行的那一场要命的人心博弈。
一场阴谋式的进攻转瞬之间就成为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攻防战,一切回到了原点。
第416章 他的付出
或许是因为对金军使用卑劣手段的不满和痛恨,在心中的犹豫被迫打破之后,光复军士兵们的攻击就更加凶狠了,攻击速度更快了。
而城下金军虽然也快速发起反击,却因为多多少少被他们携带的百姓冲击了阵列,所以攻击效率大大受阻,等于遭到了两遍攻击。
也就不到一个时辰,金军这一轮势在必得的攻击宣告结束,全面溃败,留下一地尸体。
他们挺不住了,伤亡太大了,光复军的攻击太过于凶狠。
督战队的弓弩和劈砍没有拦住任何人,反而增加了不少互相之间的践踏,进一步增加了伤亡。
更可怕的是姜良平眼见金军大乱,立刻下令擂鼓,打开城门派兵出击。
千余光复军士兵携带引火之物冲出城池追杀金军溃兵,进一步搅乱了战场,一口气杀过了护城河,顺手把金军没来得及带走的攻城器械全部撒上火油点了火。
然后,趁着金军骑兵没有赶到之前,果断收兵入城,完成了这次成功的出击。
眼看局势无法控制,为了防止闹出兵变,完颜奔睹率先向溃兵妥协,鸣金收兵,让溃退变成合乎军法的撤退,没有引起兵变。
完颜亮看到光复军出城追击的时候就怒吼着要金军骑兵出击,截杀光复军出城的士兵,趁机破城。
但是骑兵的攻击路线被溃兵所阻挡,他们左劈右砍杀出一条血路到城下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迎接他们的是箭如雨下。
这一次行动失败了,损失还特别大,不说士兵损耗,轒轀车撞车木幔乃至于临冲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这对金军的攻城能力是极大的摧毁。
这让完颜亮极其恼火。
他痛骂许霖,认为许霖耽误了他的大事,然后下令把抓到的男女老幼俘虏全部杀掉泄愤。
完颜奔睹更是恨许霖恨的咬牙切齿,恨他不仅把自己拉下了水,还没有取得预定的战果,让自己成为笑柄。
许霖顿时里外不是人。
但是他依然嘴硬,表示这依然是杀人诛心之策,这座城内的光复军军心已经遭到了动摇,很快就会面临内乱,到时候拿下河间城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许霖坚决建议完颜亮让子弹飞一会儿,稍微等一等,或许会有意外之喜也说不定。
或者再来几次,以后多搞几次驱民在前的事情,一定会起到奇效,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摧垮河间的防御,绝对可以让河间城崩溃。
不,不仅仅是河间城,任何一座河北坚城都会随之崩溃。
然而完颜亮对他已经没有什么信心了,更没有等待的耐心,时间已经损耗太多了,他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完颜亮不相信他的话,把他赶出了决策层,不再听从他的建议,让他去负责后勤工作。
接着,完颜亮转而认真听取完颜奔睹在军事上的建议,打算用绝对的实力碾压光复军,不再搞什么吃力不讨好的攻心之策了。
他急了。
许霖失势了,焦躁的完颜亮放弃了所谓攻心之法,他真的急了。
金军的前途顿时变得不甚明朗。
但是完颜亮并不知道,正如许霖所说,这件事情的确影响了光复军军心,给光复军带去了一些影响。
比如河北本地出身的士兵在战后产生了厌战情绪,感觉自己犯了错,感觉自己杀了父老乡亲们,有很多人都提不起斗志来。
而面对这种情况,伍安翔留给姜良平的解决方案就是把他自己献祭掉。
姜良平强忍心中情绪,在战后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周围很多士兵围观。
姜良平在会议上批评了伍安翔粗暴妄为的做法,批评伍安翔滥用职权,强逼士兵进攻,并且主动发起攻击,促使这场攻防战激烈的展开。
伍安翔全程一言不发,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神色平静。
最后由姜良平亲自宣布把伍安翔的职位取消,暂且关入监牢,等战后交给苏咏霖和光复军总司法处进行处理。
伍安翔认可这个处理结果,未做任何反抗,被解除职位以后,由四个士兵押送他前往监牢,而他的职位由他的副手接任。
等伍安翔被带走之后,营指挥使施光远看着他的背影,犹豫片刻,举手发言。
“将军,我以为伍安翔虽然有错,但若不是他强令我军发起进攻,说不定现在河间城已经没了。”
营指挥使寇幸也举手发言支持施光远的看法。
“将军,我也是这样看待的,伍安翔虽然有错,但是他也有功,功过相抵,是不是可以……”
“不可以。”
姜良平冷着脸扫了一圈军官们,看着他们脸上不约而同的出现不忍、愧疚等神色,果断开口到:“的确是因为他保住了河间城,但是你们觉得他还能继续对部下、对民众发号施令吗?
只有处置他,责罚他,表达光复军对此事的不支持和不认同,这样我们才能团结民众,凝聚人心,若以任何方式对此事揭过不问,都会影响河间城的长久坚持!”
军官们面色不一,有释然的,也有纠结犹豫的,还有不忍的。
周围旁听的士兵们也有类似的感觉。
他们离开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守军都知道了姜良平对伍安翔的处置结果。
说老实话,刚刚结束战斗的时候,他们还没什么感觉,后来看着城外遍地尸首,士兵们的心中顿时充满了迷茫和后悔,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可以把武器投射出去。
这和他们接受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行为。
他们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接受的教育错了,亦或是有什么别的人犯错了。
就在他们迷茫的时候,姜良平告诉他们,是伍安翔错了,然后下令把伍安翔革职,关入监牢等待处置。
这一决策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军心,但是仅仅是如此,还是不够的。
姜良平在第一次会议结束之后,很快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自责的情绪。
“如果不是伍安翔及时下达反击的命令,我们很有可能已经死在了这里,或者成为阶下囚,而整个河间城已经是人间炼狱了,伍安翔的确有错,但是他也有功。
刚才我想了很久,我有点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处置伍安翔,他犯了错吗?的确,他犯了错,但是这个错是他主动去犯的吗?是不有人逼着他这样去做呢?
然后我想明白了,他的确犯了错,但是这个错,不得不犯,因为有人逼着他犯错,金贼,城外的金贼,是城外的金贼逼着他犯了错,逼着他给所有人下大了那样的命令。”
姜良平把手举了起来,指向了城外:“金贼攻打咱们的坞堡,劫掠咱们的父老乡亲,再用他们威逼我们束手就擒,何等卑鄙,何等无耻,何等狠毒!但是我们有办法吗?
我们不攻击,河间城内的人就会全部罹难,尝到甜头的金贼会继续攻克坞堡,继续劫掠百姓,用更多的百姓威逼更多城池束手就擒,以此让我们整个坚壁清野的计划彻底崩溃!
金贼狠毒,卑鄙,他们能做出所有超乎我们想象的事情,错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我们挫败他们的阴谋,坚决地反击!我们成功了!如此,金贼就不会再尝试这样的方式,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变相的保护了所有人!”
众军官纷纷面露明悟之色,了解了他们的反击所拥有的意义,也知道了这对金军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而对于河间城来说,这样的一次战斗不仅保住了城池,也变相的保护了所有人,让金军不至于再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攻击河北。
他们用了一战,和城外的这些伤亡,换取了更多人的生命。
只是说他们之前的想法太过于理想,责任感太强,想要保护每一个人,但是世上本就没有两全法,更多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于是有军官怀着愧疚的情感向姜良平提出是否可以释放伍安翔。
“若不是伍指导员下令,咱们现在还不知道会怎样,危机解除了就把他逮捕,这或许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这名军官的建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但是姜良平没有接受。
怀着愧疚和自责,姜良平坚持了自己的命令。
“他会那样做,一定是把所有问题都想通了,现在,他既然愿意一力承担所有的责任,我们就不要让他的付出失去了意义。”
第417章 坚不可摧的博野城
军官会议结束之后,军官们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士兵们。
于是在晚饭时分,整个守军基本上已经知道了此战的意义,和伍安翔所付出的一切。
他们也随之明悟,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错的不是他们,他们没有必要自责,更没有必要向内寻求自己的责任。
错的是金贼。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让金贼付出血的代价。
他们应该让做了这件事情的金贼付出血的代价。
这顿晚饭是河间围城以来光复军守军之间最为沉闷的一顿晚饭,之前的每一次饭点,不管局势怎么紧张,都有人说说笑笑缓解紧张的氛围,为大家排遣压力。
可是这顿晚饭,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人说话。
每个士兵都在安安静静的吃饭,把吃饭当成任务一样去完成,然后整顿军备。
夜深了,守夜的守夜,睡觉的睡觉,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从这一刻开始,河间守军士兵们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这口气一时半会儿是散不掉的。
而完颜亮也将迎来属于他的梦魇。
他不断地强攻河间城,用更加凶狠的方式进攻河间城,但是河间城并没有被攻破,反而越发坚韧。
他连续七天每天都组织一次大举进攻,每一次进攻兵力都不会少于两万人,进攻时间不会少于两个时辰,可是没有一次成功的。
金军每一次都能抵达城下向城墙发起进攻,但是迎接他们的是光复军更加凶悍的防守反击。
雷神炮就不说了,滚木礌石飞火枪也是常态,金军被烧得浑身冒火,被炸得魂飞魄散,被砸的头破血流,最后还要被金汁浇头。狼狈败逃。
河间城的坚韧给了金军极大地打击和震撼,到十二月初十,金军战场阵亡总人数正式超过七千人。
一个月的攻坚战,有七千金兵直接在河间城下因为战斗的缘故战死了。
伤者数量没有统计完,签军、民夫等伤亡者没有统计,但是战斗军队因伤致死者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开战一个月以来,被送回后方因为战斗所带来的伤患不治而死的金军士兵超过了三千人,几乎每天都有超过一百人因为各种伤患不治而死。
单纯流血流死的,因为箭伤、炸伤得不到妥善救治而创口发炎惨死的,还有被金汁烫伤、当时没死但是没挺几天就死掉的。
这部分人大多数其实都有活下来的可能,但是金军此番南下本来就十分勉强,军中军医和医药的储备量极度短缺,平均一千二百名士兵才能摊到一个军医。
这种情况下,军医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救不过来。
很多人只要一些治疗外伤的草药帮着处理一下伤口就能活下去,可偏偏连这样一点医疗资源都得不到,最后在寒风瑟瑟中绝望的死去。
虽然部分军医出于医者父母心的职业道德而拼尽全力,但是这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局面,后方伤兵大营的伤亡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因为这群人都被送往后方,所以并没有让完颜亮产生非常直接的感触。
尽管如此,金军在河间城下还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伤亡。
而为了避免瘟疫爆发,这些死掉的人还被剥光衣服、剃光头发、搜光财物,只余下光秃秃的身子交给专门人员处理掉。
其中战死的战兵因为有编制有记录,所以一般都被火葬,骨灰装坛,还有回家交给家人的可能。
至于签军和民夫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他们的尸体直接被大车拉到荒郊野岭挖个坑埋了。
他们最后的价值被全部剥夺,凄凄惨惨的被万人坑式的土坑掩埋,从此再也不会见天日。
他们的血泪再也不会有任何人记起,不会被任何人发掘。
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完颜奔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再次建议完颜亮不要硬怼这座坚城,如果不撤退,那就留下部分兵力围城,然后继续南下。
一定要南下的话,金军需要发挥骑兵优势,大力向前突击,打穿光复军的纵深,寻找他的主力部队展开坚决的战略决战,速战速决,如此才是取胜之道。
继续在河间城下攻城对决,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金军骑兵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一名骑兵所需物资足以供养五名精锐步卒,骑兵若不参战,人吃马嚼之下就是纯粹的亏损,陛下,我军粮草并不充裕,继续下去,此战危矣!大金国危矣!”
完颜奔睹大声疾呼,几乎打算拼了老命向完颜亮进谏,请他不要继续做蠢事。
而完颜亮面对如此局面,也几乎失去了理智,差点就没有下令全军集合做最后一次决死冲锋,就算用牙啃都要把河间城墙给拆了。
最关键的时候,十二月十二日,右领军大都督纥石烈良弼发来军报。
他说经过一个月的苦战之后,他始终无法拿下博野城。
面对军队严重的伤亡数字,还有日趋紧张的后勤供给,他请求要么皇帝允许他北撤,这仗不打了,要继续打的话,就请允许他南下。
或者皇帝觉得他能力不足,可以派人接替他的位置,他愿意承担攻城失利的一切后果,自请罢职,等待处置。
他不知道为什么光复军的守军如此顽强,如此强悍,一座并不高大的城池就是拿不下来,他都有点怀疑自己的指挥能力了。
完颜亮看到这份军报,差点没气的背过气去。
四万战兵,面对一座只有数千人镇守的城池,打了一个月居然打不下来?
博野城难道是河间城这种坚城吗?
完颜亮当然有理由生气,虽然他在河间城下也碰了个头破血流,但是河间城那是何等坚固的堡垒啊,博野城名不见经传,你纥石烈良弼白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