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188章

启明1158-第188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很奇怪!
  金国和宋国表面上是缔结和约的关系,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实际上两国之间的仇怨那是仇深似海。
  不说赵构至今还代表南宋向金国称臣,身份上是一个儿皇帝。
  单说他那么多亲戚还有很多依然在金国生活,处境尴尬,地位低微,这就足以让两国不愉快。
  三年前完颜亮弄死了宋国的靖康皇帝赵桓,当时金国内部有人为此感到不安,生怕这会激怒宋国,促使宋国北上讨伐中原,还有人拼死封锁消息不让消息泄露,不让南宋知道。
  所以至今为止南宋并不知道赵桓已经死掉的消息。
  所以真要说起来,南宋什么时候对金国发起进攻都不奇怪。
  可那么好的机会,南宋居然毫无反应。
  当时光复军进攻南京路的时候,宋军就在边境,若是出兵策应,孔彦舟能不能撑住还真是个未知数——不,大概率是撑不住的,以孔彦舟的水平来看的话。
  可南宋没有出兵策应光复军的进攻,坐视大好战机失去。
  金廷那个时候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没有过多关注南宋为什么不出兵,可现在想想,南宋对这场发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战争好像真的没有反应。
  这的确很奇怪。
  河北山东闹得那么激烈,照理来说南宋早就该欣喜若狂出兵北上,和光复军一起对付金军,并且尝试恢复中原,然而从开始到现在,南宋方面是出奇的冷静。
  群臣沉默了一阵子,最后还是纥石烈良弼站了出来。
  “宋国与我国订立和约,互不侵犯,至今为止宋国依然遵守和约,没有趁火打劫,本也是应有之意,是正常的行为。”
  “就那么简单?”
  “想来不会有错。”
  “那如果我想约宋国南北夹击汉人贼军呢?”
  完颜亮这话一出口,吓得群臣一愣。
  “这……陛下,这可能有点……”
  完颜亮看着纥石烈良弼。
  “如果宋国真的恪守和约,以我为宗主,那么我要他们出兵相助,他们一定会答应,大不了事后许诺几个州府给他们就是了,可如果他们不来,那就是怀有异心,我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讨伐他们。”
  原来是这样……
  皇帝陛下到这一步还是不愿意放弃伐宋这件事情吗?
  纥石烈良弼难以置信地看着完颜亮,忽然感觉从完颜亮的身上看到了萧怀忠的影子。
  当时的萧怀忠是如何的决绝,完颜亮就是如何的决绝。
  此番乱局,在完颜亮的乱指挥之下,金国遭逢大难,不管是民间还是官府还是军队,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民间怨恨很大,军队不满,官僚系统也相当不满……
  各方面对完颜亮的不满都非常严重,如果单单是平定叛乱的话,可能不足以平息各方面对他的不满。
  他已经花了太多的钱,让太多方面的利益受损,整个金国上上下下都对他充满了怨气。
  仅仅是平定叛乱,或许得不到足够的利益以弥补受损的人们。
  只有伐宋乃至于伐宋成功才能获取足够大的利益,从而平息国内各方面对他的不满。
  这对于完颜亮来说,可能已经不是什么可以选择的事情,而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完颜亮已经从想要主动获得权威提高自己的合法性,到了被动获取权威稳固自己的地位,二者在心态上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他的地位摇摇欲坠,他需要出重拳,稳住他的地位。
  光复军的大举出击已经把他逼到了悬崖边上,他再不能证明自己对于金国的价值,恐怕就会有人再现当年他干掉前任皇帝的“壮举”了。
  而想明白这个关键点之后,纥石烈良弼悚然一惊,忽然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袭来。
  这种心态的皇帝,很有可能会在打败敌人之前,首先把自己人给坑死。
  到最后还不一定能把敌人全部消灭掉。
  “陛下,还请陛下三思!臣以为南国坐山观虎斗已是最好的局面,万万不要把南国牵扯进来!”
  完颜亮面色沉静。
  “为什么?”
  “我朝已经两面出击,不能增加第三个敌手了。”
  纥石烈良弼大声道:“南国或许是出于遵守和约,或许是出于其他的什么理由,他们没有北上,如果陛下强逼,很有可能把南国彻底推到汉人贼军那边,那就大事不妙了!”
  “他不敢!”
  完颜亮一捶桌案:“赵构老儿早就被咱们吓破了胆,他万万不会进攻大金国!如果他想这样做,不需要我的威逼,他自然会这样做,可他没有!
  这说明什么?说明赵构老儿畏惧大金天威,不敢与我为敌!所以我逼他,只会让他照着我说的去做,就像当初为了议和,他宁愿杀掉岳飞一样。”
  群臣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皇帝的话,因为皇帝的话听起来就是有种莫名其妙的说服力。
  赵构那老儿,当初为了议和,就那么杀死了岳飞那么强的将军,当初岳飞可真是打的完颜们一点办法都没有,面对岳家军的战略进攻,完颜们甚至商量过要投降。
  可是赵构偏偏就把这个完颜们恨入骨髓却无法伤害的战神给杀了。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贱骨头?
  尽管如此,群臣还是不建议完颜亮动辄用这样的方式去威慑一国元首。
  因为赵构没胆子,不代表他麾下没有什么有胆子的臣子,完颜亮明晃晃的威胁,如果赵构架不住群臣的强烈要求,众怒难犯之下,依然有可能做出进攻的决策。
  可完颜亮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他既然决定了,就代表这件事情不容更改。


第369章 辽东打胜仗了
  完颜亮这个人的确不怎么听群臣的建议,他很聪明,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决定而不需要听从群臣那些奇奇怪怪的建议。
  不过他也不是一个完全的独夫,有些该听的话,他自己的想法和群臣的想法一致的时候,他还是会听的,他也不是没有做一点符合群臣意见的事情。
  比如他到底还是下令把开封府的扩建规模缩减三分之一,并且准许延缓开封府扩建工程的工期,挪用这部分资源重建水师。
  他实在不能用有限的陆军去防范神出鬼没的光复军水师,那样的话对地方和军队的损耗太大了。
  尽管如此,水师也不是一日就能建成的。
  如何在建设水师的时候防止光复军再度偷袭也是个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在内河寻一个大港口建设水师,等建设完毕再拖到沿海地区。
  而由于内河水量与大海承载量的不同,二者需要的船只规模也完全不同,考虑到这一点,完颜亮下令直接按照海船规模建设水师,如果到时候船只无法顺利入海,那就用人力运送到海边再下海。
  办法总比问题多,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这是完颜亮最后的坚持。
  金廷越是窘迫,越是昏招迭出,苏咏霖当然就越高兴,他巴不得用自己犀利的进攻让完颜亮的耐心和金廷的耐心消耗一空,让他们不顾一切的出兵征讨自己。
  到时候他们分兵行动,而不是聚在一起大举南下、多点突破,这样的话,他就能利用自己目前的兵力优势,对金军分而治之。
  当前这种状态下,苏咏霖最希望的就是金军不要等准备完全了再出击,而是被他袭击的无法忍受了,所以决定主动出击,跟他拼个鱼死网破,一决雌雄。
  别准备完全啊,别继续当缩头乌龟啊!
  来打我啊!
  临近九月份,苏咏霖频繁地派遣水军船只袭扰金国沿海地区,这样不仅能训练水军,也能训练步军和骑兵的战斗力。
  有时候大早上就袭击,有时候则是午后,有时候是大晚上的半夜里,总而言之就是无时不袭扰,完全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
  越发频繁和高烈度的袭击让整个金国沿海地区深受其害,以至于沿海各州县乡镇伤透脑筋。
  其他各族还好,城内统治者和女真族人则是一夜三惊,惶惶不可终日,总是担心自己在半夜被光复军的偷袭吓醒,跑都没有地方跑,就那么糊里糊涂的送了命。
  最后女真族人大量内迁,远离沿海州县,而守土官员和军兵也想走,却限于职责不能走。
  有些人只能硬着头皮留下来,有的上表请求皇帝派人来代替他们,更有甚者干脆连官都不做了,直接上表辞职,提桶跑路。
  各地奏表如雪片一样飞到中都,不断刺激着完颜亮和群臣脆弱的神经,完颜亮几度爆发,几度又自己把怒火压了下去。
  他无可奈何。
  于是他只能把越发旺盛的火气往身边人和女人身上发泄。
  动辄打骂身边内侍,一个不高兴就要杀人,完颜亮身边伺候的内侍战战兢兢,生怕犯了一点错误让完颜亮杀死。
  这还不算,完颜亮的怒火还是无法平息,于是又不断在宫里面乱搞。
  正值盛夏,为了方便随时泻火,完颜亮规定在他的办事宫殿负责伺候的宫女不准穿太多的衣服,甚至还给她们准备了类似开裆裤的裤子,以便于他随时随地怒火上涌就能摁倒一个宫女大肆发泄,省去宽衣解带的时间。
  皇帝的时间非常宝贵,就算是宽衣解带的时间都不能浪费。
  白天如此乱来,到了晚上,完颜亮更是要和嫔妃大战三百回合才肯罢休,把伺候他就寝的嫔妃折腾的够呛,不累趴下决不罢休。
  但是不得不说,这段时间完颜亮后宫内的女人们是挺爽的,个个容光焕发,一扫往日怨妇之状,心情松快,也不争风吃醋,也不胡搅蛮缠,一个个都很安分。
  她们倒是挺希望完颜亮继续这样下去,如此一来,她们就能继续愉快下去了。
  不过完颜亮毕竟也上了年纪,身体不如当年,后宫嫔妃数量又实在是有点多,总是这样弄,就算有好药可以补身体,怕也是难以长久。
  乱搞的时间一长,腰酸腿疼的毛病就接连袭来,时常觉得提不上劲儿,昏昏沉沉,怎么睡也睡不够,精力不济,就算吃了很多大补的药和珍贵的食材,也觉得身体储备跟不上消耗了。
  好在一个好消息的到来,解救了完颜亮这位空虚公子。
  辽东打胜仗了。
  其实说起来这事情还有点意思。
  移剌窝斡刚当了皇帝,排场十足,志得意满,于是决定出兵南征,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走和撒八不一样的道路。
  撒八已经被移剌窝斡钉在了耻辱柱上,称他是个无能且懦弱的投降者,面对欺凌契丹族人的金贼,不敢反抗,却要逃跑,简直是丢尽了契丹族人的脸。
  而现在他移剌窝斡当了皇帝,自然要为契丹族人讨回这个公道。
  于是他决定南征。
  他开始大规模整顿军队,让他的南院大王陈家和北院大王移剌袅负责整顿军队,要整合六万大军,以“举国之力”发起进攻。
  担任宰相之职的老和尚那也认为此时出征并不明智,因为南方金军的力量已经很强,以会宁府和辽阳府为中心的两大军事重镇已经对临潢府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这个时候应该往西进取,而不是继续往南。
  “往西,金贼力量较为薄弱,当地壮丁多被征发入中都,主要面对南边汉人光复军的威胁,所以守备空虚,我们可以往西进攻,占据燕云之地的北端,依靠地形固守,与汉人光复军成南北夹击之势,威胁中都。”
  老和尚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让移剌窝斡谨慎思考。
  有一些军将认为老和尚的建议是比较稳妥的,之前南下战役的失败让一些军将损失惨重,他们并不太想南下进攻,和金军硬碰硬。
  但是这样的建议却让移剌窝斡非常不高兴。
  往西进取?
  西这个方位,已经从政治上被认定成逃跑退缩的代名词了,是移剌窝斡搞臭撒八的方式,撒八要往西,他不让,他自己却往西,这不是自己打嘴自己吗?
  这种事情能做?
  你这老和尚,居心不良啊?
  移剌窝斡顿时想起老和尚最早投奔的就是撒八,在契丹军队里的资历比自己还要老,素来和撒八关系亲近。
  当时撒八被杀时,他还试图阻止,阻止不成,虽然没有过多的行动,但是嘴上的怨言很多。
  当是移剌窝斡忙着稳定局势,没和他计较,可现在移剌窝斡都当了皇帝了,地位差不多稳固了,你还要在我耳朵边上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替人招魂呢?
  移剌窝斡很不高兴,下旨斥责了老和尚,老和尚心中不安,于是对身边同僚说移剌窝斡做了皇帝以后越发独断,不愿意听从良言,他私底下非常担心新生的辽帝国到底可以走到什么地方。
  这个事情被有心人听到了,就告诉了南院大王移剌袅,移剌袅在之前和老和尚因为一个女人产生了矛盾,看他非常不爽,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添油加醋讲给移剌窝斡听。
  移剌窝斡听后更加生气,觉得老和尚有谋反之心,于是决定把他这个“撒八余孽”干掉,彻底扫除集团中撒八的势力。
  这件事情交给移剌袅负责,移剌袅则安排自己的部下负责这件事情,打算来一场鸿门宴把老和尚干掉。


第370章 新生的辽帝国走向了覆亡
  老和尚有一个部下和移剌袅的一个部下有私交,是同乡。
  两人关系很好,加入契丹光复军之后也相互照拂,有什么事情都会互通有无。
  此人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好友受到牵连,于是暗中通风报信让他离开老和尚以避难,至少能保全一条性命。
  照理来说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但是老和尚素来对部下比较亲厚,这名部下受到老和尚的恩惠,不忍心抛弃他自己逃跑,于是就偷偷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和尚,让老和尚早做准备。
  老和尚得知此事大惊失色,万万想不到移剌窝斡居然要杀他,他心寒之余,也觉得相当愤怒。
  他一心一意为了契丹人的未来而奋斗,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结局?
  他想做点什么,但是他的势力远不如移剌窝斡的势力,硬拼肯定拼不过,在这个地方他也是走投无路,往东往西往北都是死路,活不下去。
  无奈之下,老和尚忍痛做出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降了金军!
  你要杀我,我偏不让你好过!
  老和尚于是秘密召集自己的亲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跟着他南下投金,如果不愿意,他不会勉强,如果愿意,他会带着他们一起走。
  部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老和尚一旦投金了,他们留下来也是死,无奈之下纷纷点头答应。
  于是趁着黑夜,老和尚一行百余人买通了城门守卫,出了临潢城,一路狂奔往南,抵达金军防区丰州铺,主动交出了武器,请金兵将领把消息转达金军主帅。
  守边军官不敢懈怠,立刻将此事通知了正在丰州铺视察军队准备出征的乌延蒲卢浑。
  “辽贼宰相来投降?”
  乌延蒲卢浑得知此事之后非常吃惊,立刻跟着卫兵去了,见到了老和尚,确认了他的身份,大喜过望,拉着他的手到了自己的住处,用精美的食物招待他。
  老和尚一路狂奔,这几日也都没吃好东西,肚子很饿,看到精美的食物直接大口大口地吃,吃相很难看,乌延蒲卢浑却不以为意。
  “你身为宰相之一,却连食物都供给不足吗?难道契丹叛贼的粮食到了如此窘迫的地步?”
  老和尚知道乌延蒲卢浑是什么意思,于是他摇了摇头。
  “并不是契丹军队缺粮了,吃的东西多得很,主要是我这几日心神不宁,没怎么好好吃东西,所以肚子很饿,契丹军队通过缴获和自己积攒,粮草很多,若是将军期待契丹军队缺粮就不战自溃,那是不可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