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才听你的。
这样想着,完颜亮忽然又觉得非常不甘心,不安全。
“不行,水师还是要建,不能让汉人贼军的水军横行无忌!他们一旦登陆,就能肆意袭击沿海州府,就算我大军合围,他们也能迅速从海上退走,我军无法追击,何其被动!如此着办事情如何可以坐视不理?!”
他一拍桌子,还是决定要重建水师。
这个决定下了枢密院两个大佬一跳,赶快劝阻。
“陛下,这……国库真的支撑不起的。”
“陛下,这一次损耗实在太大,短时间内是真的无法重建的。”
完颜亮很生气。
“我当然知道,但是我更清楚没有水军,整个沿海地区都是汉人贼军的攻击目标,他们可以随意攻打任何一处,而我军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再者说,他们可以直接从海上威胁中都,而我军难以从陆上设防,你们告诉我,贼军兵临中都城下,我又该如何?!”
“陛下,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
纥石烈良弼一脸苦涩:“朝廷真的拿不出钱了啊!之前水陆大营被偷袭,朝廷损失实在太大并不是臣等不知道局势艰辛,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能重建水师了。”
看着纥石烈良弼苦涩的表情,完颜亮皱着眉头,闭口不言。
朝廷真的没钱了吗?
真的。
金国没钱了吗?
显然不是的。
朝廷没钱代表公家没钱了,但是不代表金国没钱了,金国很有钱,非常有钱,极度有钱。
民间的富商们,地主们,官方的达官显贵们,皇室亲贵们,各个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财富,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
他们绑在一起一个月消耗的财富数量就可以打造一支横行天下的水军。
理论上说这笔属于权贵富豪的财富全部投入到军事和公共领域,可以在一年之内把苏咏霖碾成渣渣,让他知道什么叫帝国主义的铁拳。
奈何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他们可以为自己一掷千金,为了自己喜欢的姬妾购买任何可以买到的奢侈品,却绝对不可能为了大金国花费一文钱。
这笔财富,包括完颜亮自己的私人花销在内,都不可能属于朝廷,不可能归属到公共领域。
这笔财富不可能用来建设水军,不可能用来建设步军、马军,也不可能拿来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只能用作奢侈享受。
这是无法改变的。
这群人几乎是不会向朝廷缴纳税款的,他们有一万种方式逃税避税,朝廷只能欺负弱小,向普通百姓,向穷人征税。
没办法,谁让穷人多又不掌握权力呢?
完颜亮自己其实也非常有钱,杀了那么多亲贵,抄了那么多家的财富,要说他不是全金国最有钱的个人,傻子都不信。
但是完颜亮显然也不会用自己的钱建造水军,他的钱就算用在别人身上,也是用来拉拢人心,收拢军心,而不是搞建设,投入到这种无底洞之中。
况且以他对群臣的了解,这笔钱要是投入朝廷交给群臣去运作,能有四到五成落在实处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帮臣子的操守还不如厕所里用来擦屁股的绸子,相信他们还不如相信世上有鬼。
所以完颜亮也绝对不会拿出自己的财富交给群臣用在国事上。
于是乎,属于大家的朝廷是真的拿不出这笔钱了。
“真的拿不出一点钱来重建水师了吗?”
完颜亮不甘心地最后询问了一次。
纥石烈良弼刚想说是,忽然间想到了一种可能。
于是他果断开口。
“倒也不是完全拿不出来,如果说……”
完颜亮眼睛一亮。
“如果说什么?”
“如果说陛下可以下令暂停开封扩建工程,那么用于开封扩建的这部分钱财,倒是可以挪用来重建水师。”
纥石烈良弼图穷匕见。
徒单贞一脸惊异地看向了纥石烈良弼——好家伙,你真会啊!
这不一石二鸟吗?
又能重建水师,还能间接阻止皇帝在未来搞事情伐宋,好办法啊!
可是徒单贞还没高兴多久,完颜亮忽然重重的拍了桌子,满脸愤怒。
“不!绝不!开封扩建不能停!水师也要重建!至于什么地方拿出钱来,我不管,给你们这群人发俸禄就是为了让你们为君分忧,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到,我不如把俸禄省下来重建水师,也好过养一群酒囊饭袋!”
说完,完颜亮怒气冲冲的离开了。留下呆若木鸡的纥石烈良弼与徒单贞。
良久,纥石烈良弼扭头看向了徒单贞。
“这……”
“砸了。”
“砸了吗?”
“真砸了。”
徒单贞摇了摇头:“到这个地步了,陛下居然还不愿意放弃伐宋,我是真的担心啊。”
纥石烈良弼闻言,重重地叹了口气。
“我也开始担心了。”
两个枢密院的大佬开始为了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的前途而担心。
完颜亮却依然不打算修正自己摊子铺开太大的问题,打算继续全面推进自己的计划。
然而无论是汉人光复军还是契丹光复军,都不打算让他好过。
苏咏霖就不说了,压着金军打,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留下。
契丹光复军经历大败之后军心动荡,但是接下来面对北伐临潢府的金军,撒八带着契丹光复军和金军大战数次,势均力敌。
金军凭眼下的兵力无法击败契丹光复军的主力,而契丹光复军也缺乏击败金军的战斗力。
双方在临潢府以南地区陷入了对峙。
乌延蒲卢浑多次和完颜雍商议战术,试图打破僵局,但是面对契丹相对精锐的骑兵收效甚微,于是只能等待朝廷援助的骑兵抵达,再试图用大量骑兵精锐打开局面。
但是他们并不用太过着急,因为契丹光复军内部也由于这几次的战斗产生了内部的分歧。
括里的惨败给契丹光复军带来的影响很大。
辽阳府没能打下,之前攻占的四州也被金军趁势收复,损兵折将两万多人,大伤士气和民众对契丹光复军的信任度。
之前撒八想要继续南下夺回失地,却被金军北伐军队阻拦,无法前进。
契丹光复军的战斗力始终还是差那么一点,就算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也不能彻底击败金军。
考虑到契丹光复军现在距离汉人光复军越来越远,也无法达成之前断金国一臂的战略方案,于是撒八开始认真的思考契丹光复军的退路。
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何不去投奔西边重新立国的辽国呢?
当年辽国皇族耶律大石不愿意屈服于金国,但又打不过金兵,于是带着愿意追随他的族人和部下远赴西域,在西域地区利用当地人的种种矛盾纵横捭阖,成功重建了一个辽国。
这些年生活在燕云一带的契丹人偶尔还能听到西辽的消息,据说他们混得很不错,还曾经打败过金国的西征部队。
这毫无疑问是个好消息。
眼下金军已经站稳脚跟回过神来,开始稳扎稳打,发挥国力上的优势,而契丹光复军则像是无根浮萍,很难与之长期抗衡。
南边的汉人光复军大概率是指望不上的,苏隐走了以后再没回来,估计也是回不来了,那么即使撒八想要协同作战也办不到。
正面交战不能取得优势,反而随着金军兵力的增加还有失败的风险,那么就要考虑一下能否继续作战打开局面的可能性。
如果局面打不开的话,继续留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既然是死路一条,为什么不跳出这个圈子,去西辽求生呢?
他如果能把这里的契丹人带去,大大增加西辽的人口,必然得到西辽皇室的礼遇,可以拥有很高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
如此,他就能一跃从一个金国治下的翻译小吏化身为辽的贵族。
跟着他一起去的头头脑脑们自然也能得到相对应的待遇,大家都会很满意。
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这样一想,他顿时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错,很有可行性。
于是撒八决定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他召集来自己的主要部下,开始与他们商议这个计划。
第351章 移剌窝斡投反对票
撒八告诉自己的部下们,经过他的判断,留在这里大概率是个兵败身死的结局,而跳出这个圈子另谋生路,则有很大可能重获新生。
“虽然目前我军可以和金贼打个势均力敌,但是我们再次南下的努力失败了,金贼已经站稳了脚跟,做好了防御,我们只能控制临潢府,缺少兵员补充和物资,难以久战。
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贼不增兵,我们还能坚持,如果金贼增兵,我们就将落入颓势,难以久战,最后必然覆亡,诸位觉得这样打下去真的可以吗?”
部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撒八具体要说什么。
他总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动摇,所以决定投降吧?
这个时候投降金国,怕不是要被五马分尸哟。
还好撒八不是决定投降。
但是他放弃临潢府,趁金兵还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去投奔西辽。
“昔年,故国贵胄耶律大石率领部众在西域重建大辽,大辽国势日盛,还曾经击败金贼的西征军,使得金贼对他们毫无办法,于是大辽存续至今,依然强盛。
我等都是契丹人,如果想要投奔大辽,大辽一定非常愿意接纳我等,也会给我们非常优厚的待遇,再不济也能当官。
就算以后想回来也可以,待我等投奔大辽之后,可以增强大辽的军力,再做为向导,与大辽军队一起打回来,恢复故国,岂不妙哉?”
撒八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军帐内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每个人都在皱眉思索,没有说话。
随着时间流淌,令人感到不安的静谧还在持续着。
最终,老和尚那也站出来打破了这种令人不安的静谧。
“我觉得这并非不可以,大辽毕竟是咱们的故国,契丹人的国,不会拒绝契丹人,咱们如果能把那么多人都带去,大辽一定会非常欢迎我们,我们也能在大辽安身立命。”
撒八的重要助手孛特补也紧随其后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意见。
“眼下的状况的确对我等不利,南下失败,与金贼相持,要是等到金贼援兵来了,金贼实力大增,咱们可能就撑不住了,如果趁现在西迁,金贼一定反应不过来。”
两个高层人物作了表态,撒八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计划应该能得到通过了。
毕竟之前括里那个蠢货没有听他的,一定要跟他分家,然后全军覆没,事实证明撒八是对的。
现在撒八说话的分量比起之前要重了不少,不少人都会重视撒八的意见,虽然他依然不是一个一言九鼎的领袖,但是至少他的影响力增大了。
“咱们现在去投奔大辽,带着家人和亲族,那么多人一起去,大大增加大辽的人口,大辽一定会很高兴,我们都可以得到大辽的官职,在大辽安身立命,岂不美哉?”
撒八把自己的预测说了出来,告诉这些人他们如果去西辽,都可以得到官职,乃至于获封贵族。
这难道不是最美妙的事情吗?
总好过在这里担惊受怕、和金国人的主力拼死拼活吧?
撒八这样一说,不少军头都在暗暗思索这样做的得失与否,思考他们带着家人和部众随撒八一起去投奔西辽的可能性。
渐渐的,不少人都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们都觉得跟着去投奔西辽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就在此时,撒八的另外一员大将移剌窝斡站了起来,面色严肃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且不说我们是否可以获得官职与爵位,在那边安身立命,我只问一句,都总管,咱们当中有谁成功去过大辽,并且成功回来了?”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军帐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大家忽然意识到移剌窝斡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有意思。
撒八只说了投靠西辽的好处,但是没说投靠西辽本身的前提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路怎么走?
大家都只知道西辽在西域,究竟在西域的哪个地方?哪个方位?哪条路可以前往西辽?
需要多长时间?
走多远的路?
准备多少口粮?
万一途中遭遇自然灾害怎么办?
途中遭遇蒙古人的截杀怎么办?
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契丹人路过他们的地盘前往西辽而不做任何阻拦?
就算这些都不去考虑……
单单是行走那么长的路,又要付出多少人的性命呢?
“还有一点,我请诸位认真地思考一下,如果说咱们可以顺利的前往大辽现在的国境,那么为什么大辽那么多年都没有反攻回来,或者说,为什么那么多年金贼都没有西征成功?
如果大辽足够强,可以打败金贼的西征,那么为什么大辽不反攻?如果大辽没那么强,金贼很强,那为什么金贼不远征灭了大辽?原因是什么?因为路!”
移剌窝斡环视周遭一圈,大声道:“路难行才是最大的原因!相隔太远,问题太多!途中会遭遇到的危险十分巨大,以至于大辽的军队和金贼的军队谁都没有办法奈何对方!
跨越千里万里的远征,需要多少东西来填补咱们那么多人的所需?咱们一路过去,吃什么?喝什么?怎么睡觉?万一草原上的骑兵不让咱们过去,要和咱们开战,咱们怎么办?”
移剌窝斡气势汹汹,把矛头指向了这一计划的提出者撒八。
“都总管,且不说有很多族人故土难离,不愿意离开家乡,就算咱们大家都愿意跟着您走,您打算用什么办法保证咱们大家都能活着跟您一起抵达大辽?您预算一下咱们要死多少人在一路上?”
移剌窝斡就这样盯着撒八,盯得撒八浑身不自在。
这的确是他刻意忽略掉的细节。
因为真的要盘算起来,这种事情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完全不知道最后能有多少人活着抵达西辽。
那么远的路,要跨越大漠草原戈壁滩,就连一心为了赚钱的商旅都很少去那种地方,更何况他们这群拖家带口的和难民没什么两样的队伍?
只能说最后活着抵达西辽的人能活下来,可以在西辽生活的稍微好一点,可在此之前多少人要死,谁能说得准?
那么远的路,那么多人一起迁徙,不死人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不能这样对外宣传,他必须要把西辽宣传称人间仙境,这样才能鼓动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人们跟着他一起走。
仅仅只是他和亲信部队离开这里去西辽,他未必能得到多好的待遇。
去的人越多,带去的户口越多,对西辽帝国的帮助越大,他的待遇才越高,他才能当贵族,成为权贵,在西辽的地面上作威作福,享受人生。
为了他今后的待遇,他也想带走更多人,换取更好的未来。
但是倒霉的移剌窝斡居然和他唱反调,还把他话语中的漏洞给指出来了。
不过他还没说话,作为重要助手和铁杆拥趸的孛特补就站了出来。
“移剌窝斡,你要注意你和都总管说话的语气!”
“我只是在询问都总管一些很正常的问题,关乎到族人生死存亡的事情!”
移剌窝斡并不退缩,继续开口道:“咱们跟随都总管起兵造反打击金贼,为的就是不用死在金贼南征的路上,咱们不想南下讨伐谁,咱们只想在故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可就这个要求,金贼也不答应!被逼无奈之下,咱们才决定造反,这才是咱们造反的理由,为了过上安稳的生活,为了没有人强逼着我们到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