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121章

启明1158-第121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有多少精兵猛将战死沙场,还有多少人躺在病床上根本都起不来。
  结果到这些人嘴里,原因只有一个——苏咏霖的神威。
  仿佛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一样。
  这就开始无脑吹捧了?
  苏咏霖的眉头也是微微皱起,对于这样的无脑吹捧十分不快。


第239章 孙子义臣服
  苏咏霖极其厌恶这些明显是吹捧且不合实际的话,也打心眼儿里厌恶这种感觉和这群人。
  不吹不黑,他十分清楚,眼下的胜捷军在没有得到休整和补充之前,已经是强弩之末。
  已经没有几分战斗力了。
  能再次组织起来投入战斗的军队不到一万人,还都是二线军队,包括了之前才收编的真定流民们,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除了苏绝的白虎团留守东平府之外,跟着苏咏霖一起出征的四团二营都有很大的损伤,眼下的编制甚至不满百分之四十,完完全全的处于残血状态之中。
  就这样一支军队,尽管依旧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自信十足,但是实际战斗力已经大大下滑。
  打个比方,就像是跟着赵光义北伐灭了北汉之后的宋军,虽然立下灭国之功,军队在作战意志上还可以保障,但是颇有力不从心之感。
  赵光义为了出其不意,不顾军队疲惫的事实以及没有来得及赏赐军队造成的士气低落,强行要求刚刚灭了北汉的宋军北上伐辽,妄图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
  结果当然是可以预料的。
  最初的胜利进军的确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连番惨败,被宋军打的找不着北。
  但是辽国也是大国,反应过来之后,辽军利用机动优势发起反击,很快便扭转了战局。
  随后就是赵光义驴车漂移,百战精锐的宋军翻车了。
  苏咏霖可不愿意学习赵光义那个军事上的无能之辈,面对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都很强大的金国,他必须要小心谨慎,不能浪,也更不能翻车。
  金军可以失败很多次,因为他们还能拉起更多的军队。
  而苏咏霖输不起,他只有一支精锐,损失完了就没了,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战略空间可以再训练一支更强的军队。
  要是以眼下残血状态的胜捷军南下进攻那四千金军铁骑,很大可能会翻车。
  而没了胜捷军的精锐们作为主力,他的主力就是地主豪强武装,还有孙子义那支刚刚被消灭一半精锐的败军。
  他们的战斗力基本上和赵开山那支被几千骑兵摁在地上摩擦的军队差不多,换一个指挥官也不行,因为基础架构实在是差太多了。
  军队无法完整执行指挥官的意图,必然和指挥官之间产生龃龉和矛盾,一定会失败。
  胜捷军能遵照他的命令强行顶住金军铁骑的冲锋,苏咏霖实在是投入了太多东西进去。
  不行啊。
  苏咏霖沉默片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不能直接打,那就用计谋取胜,他虽然很想消灭掉这四千人,但是看看胜捷军眼下的模样,他也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用计谋逼退他们吧。
  眼下战略优势在苏咏霖的掌握之中,计谋重新具备了强大的效用,吓都能吓死他们。
  苏咏霖随即下令,把被他们杀死的金兵的脑袋全部砍下来,带着一起过河,到金军营寨门口筑京观,大军随即扎营,用围三缺一的方式吓死他们。
  不怕不把他们吓走。
  十二月二十五日,天气更冷了,河面上的冰层更厚了,已经完全可以承受住军队在上边的进军。
  苏咏霖领兵越过滹沱河南下,在金军营寨的北侧扎营。
  与此同时,得知苏咏霖正面击溃了金军骑兵主力的孙子义欣喜若狂,立刻按照苏咏霖的战术在金军营寨南侧也安排了部队,设下防御,使得脱离速所部金军只有东面没有光复军设防。
  然后苏咏霖就开始安排军队筑京观,还把那面代表金军主将的战旗插在了京观顶上,显得尤为讽刺,极具象征性意义。
  这一消息很快被脱离速派出去的侦查兵得知。
  从开战之后就一直划水摸鱼根本不打算出力的脱离速闻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过河而来的贼军?还有京观?还有主将战旗?完颜阿邻完蛋了?这怎么可能?”
  他张大了嘴巴,根本合不拢。
  不一时,侦察兵们再次带来了光复军已经三面包围金军营寨的消息,这下子直接坐实了完颜阿邻已经被击溃的事实。
  脱离速顿时就感到这个世界变得好陌生,好魔幻。
  之前轻而易举打崩了六七万光复军的完颜阿邻,居然被击溃了,居然失败了,还被砍下了那么多脑袋,都够筑成京观了。
  这是真实的世界吗?
  他真的醒着而不是在做梦吗?
  他忍不住的掐了一把自己的脸,感觉到了真实的疼痛。
  这下子他终于明白了,这就是真实,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
  清楚了这一点之后,脱离速立刻意识到他现在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跑。
  此地不宜久留,一旦被光复军四面合围,他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他和他的军队会成为京观的一份子,所以……
  快跑!
  他立刻下令军队整顿军械装备,携带好必要物品,于二十六日凌晨时分在军营内多竖旗帜,擂鼓以为进攻之势,试图以此争取时间。
  然后带兵夺路狂奔。
  他率领骑兵们顺着滹沱河水一路往河间府的方向窜逃而去。
  苏咏霖立刻识破了脱离速假意进攻实则为了逃跑的计策,当即派出还能战斗的五百多骑兵在虎贲营副指挥使耿兴文的带领下出击金军营寨,同时敲响战鼓、吹响号角,做全军出击之状。
  如此一来,更是惊得金军玩命奔逃。
  乃至于在奔逃的过程中出现了人马相撞的事情,好几百人为此摔在地上死活不知,还被迫丢弃了大量本来已经装车完毕准备一起拉走的辎重。
  光复军大声鼓噪佯装进攻,而金军已经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和苏咏霖再战一场,果断奔逃。
  苏咏霖指挥光复军佯装追击一阵,就收兵回来了,并未持续追击。
  苏咏霖本来认为这次恫吓攻势不会有什么斩获,结果金军慌乱之中有三百多人摔死、摔伤,还丢弃了大量辎重粮草,全都便宜了苏咏霖。
  然后苏咏霖发挥节俭精神,把金军营寨给拆了,有什么能用的东西全都给带了回去,充实一下胜捷军的家底子。
  这一战就这样打赢了,金军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精锐骑兵直接被吓跑,真定府战役就此宣告胜利结束。
  随后,苏咏霖和孙子义胜利会师,共庆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
  孙子义是真的没想到苏咏霖居然真的能正面打败金军铁骑。
  他当时面对这些骑兵的时候,付出了一万多人战死的惨痛代价,被死死困住动弹不得,连极限一换一都做不到,打出了非常难堪的伤亡比。
  而苏咏霖击溃了这支军队,杀了一万多人,等于帮他报了仇。
  苏咏霖到底是什么神人啊?
  为什么那么能打?
  他到底是怎么打败那支骑兵的?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这就是事实。
  他大军一来,那最后剩下的金军骑兵直接吓跑了,足以证明苏咏霖在金军之中的威胁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等级。
  对他武功的崇拜加上救命报仇的感恩,孙子义对苏咏霖的好感度直接爆表,见到苏咏霖的时候直接跪下表示臣服。
  “将军之恩,在下无以为报,今后行军征战,在下惟将军马首是瞻,但有疑虑,天打雷劈!望将军接纳!”
  孙子义直接表示自己要跟着苏咏霖混了,自己不独立了,以后就听苏咏霖的。
  这一表态倒是让并未想过此事的苏咏霖直接愣住了。


第240章 历史的新篇章开始了
  孙子义这番干脆彻底的臣服倒是让苏咏霖没想到。
  难道我也能虎躯一震让英雄豪杰跪下唱征服?
  这相当荒诞的一幕差点让苏咏霖以为自己成为了新世界的主角。
  不过想了想,他反应过来,感觉这一切也不是很荒诞,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实力太强了。
  他打败了所有人都不认为他可以打败的强悍敌人,所以他在众人眼中自然会变的比强悍的敌人更加强悍。
  强悍到了孙子义这样的人都由衷的佩服他、想要向他表示臣服。
  于是他连忙上前扶起了孙子义。
  “孙将军为何如此啊?你我是战友,是同袍,互相扶持是应该的,何必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孙子义看着苏咏霖,激动的满脸涨红,眼中满是崇敬。
  “孙某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在金贼大军冲击之下带着弟兄们活下来,能办到这一点的,唯有将军,没有将军相助,孙某和麾下军兵早已葬身河北。
  如今将军击破金贼铁骑,声威大震,整个河北必将惟将军马首是瞻,将军一声令下,豪杰义士必将群起响应,他们都会听从将军的号令,孙某也不例外。”
  苏咏霖握住了孙子义的手。
  “孙将军与我一路扶持,即使不这样,咱们也是友军啊。”
  “将军此言差矣。”
  孙子义心意已决,开口道:“将军击溃金军两万铁骑,必将震动金国朝野,下一次会来的,一定是金国主力大军,我等若不紧紧联合,必将为其所破。
  而整个河北可以号令群雄、使群雄俯首者,此战之前尚且没有,此战之后,唯有将军!孙某自知能力不足,不能拖累大军和反金大业,惟愿在将军帐下听令!”
  苏咏霖面色严肃的沉默了一会儿,做了一番认真的思考。
  孙子义有如此想法他自然是没想到的,之前也没有类似的考虑。
  因为他认为在没有打败完颜亮以前,他占领再多地方也是没意义的,在完颜亮大军的威慑之下,这些地方随时都可以放弃。
  除了他苦心经营的山东几个州府之外,整个河北都在他的放弃范围之内,他并不打算让麾下精锐在河北死战到底。
  他准备以此避开完颜亮过于锋锐的兵锋,进行梯次抵抗。
  通过多次、不间断的小规模战斗不断消耗完颜亮的实力,疲惫他的军队,拉长他的补给线,时刻威胁他的补给线,给金国内乱和契丹大起义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同时也能让完颜亮帮他把河北清理一下。
  完颜亮一旦决定南下,必然会引发金廷内部的分裂,点燃金廷内部被完颜亮强势压制了很久的矛盾导火索。
  到时候大概就是完颜雍那个家伙登场的时候了。
  苏咏霖并不知道完颜雍现在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完颜雍会怎么动手,但是完颜雍毫无疑问是比完颜亮更加棘手的敌人。
  除非他不能掌握金国的现有国土和国力,金国从东亚第一强国重新退化为一个地方政权,那么,完颜雍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他的能力了。
  而真到了那个份上,苏咏霖觉得完颜雍也就不是那么棘手的敌人了。
  至于契丹大起义,也是不能避免的。
  自己这边已经把河北折腾的天翻地覆,完颜亮能不从契丹部族征兵?
  一旦强制征兵,契丹人压抑已久的怒火能不爆发?
  不是所有人都和印度低等人一样信奉来世理论的,至少契丹人不信,完颜亮如果强制征兵,那么契丹人的大起义近在眼前。
  一南一北两大叛乱团体,完颜亮必须要兵分两路平定叛乱,而一国用兵最忌讳的就是两线作战,想要获胜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那种情况下,金国会自己犯下很多足以让自己灭亡的错误。
  所以他并不在意自己在河北能得到多少“人心”,把得到的各种利益全都分润出去换取服从也就是既定战略。
  孙子义干脆彻底的投靠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不接受当然也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苏咏霖接受,至少在名义上,孙子义就失去了和苏咏霖还有赵开山三足鼎立的资格。
  这样一来,未来中原地区的掌控者就会在苏咏霖和赵开山之间决出,而苏咏霖对此有十足的自信。
  赵开山这个大聪明有几斤几两,他是摸得一清二楚,除了当缓冲、和南宋菜鸡互啄还有一点用处之外,简直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要想消灭掉他,实在是比消灭金国要容易多了。
  苏咏霖不知道孙子义是否清楚这一点,但是就眼下来看,他不认为孙子义不知道。
  他更倾向于孙子义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和金国的可怕,也认识到了苏咏霖才是那个可以带领大家存活下去的关键性人物,为了生存下去,所以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他是个聪明人。
  事实上也是如此。
  得知苏咏霖打败完颜阿邻之后,孙子义想起之前辛弃疾所说的话,做了一番利弊权衡。
  继续独立的话,完颜亮一定会要他的命,而他显然不能单独和完颜亮抗衡。
  而赵开山和他早就公开撕破脸,赵开山当然也不会是他坚实的后盾,甚至看到他倒霉还要鼓掌叫好。
  唯一与他友好甚至还有强大实力的,只有苏咏霖,只有苏咏霖是他的盟友。
  但是盟友关系并不能算多么牢固。
  苏咏霖救他于水火,可以看做他个人的道德水平很高,可是道德水平也会受限于实际情况,苏咏霖并没有一直挽救他的义务。
  如果继续独立,等完颜亮南下,他要是继续吃瘪的话,就很难说会不会有人来救了。
  更别说这一番大败已经让不少人怀疑他的能力,对他离心离德,颇有离开他的队伍另寻出路的想法,与其眼看着自己的势力四分五裂,倒不如干脆一点,整体投入苏咏霖麾下。
  如此一来,能以现有实力基础并入苏咏霖麾下,争取一个相对较高的地位,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还能得到苏咏霖这个军事能力极强的强人的庇护。
  这毫无疑问是当前局势之下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他想不到自己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了。
  所以他很期待地看着苏咏霖,希望能从苏咏霖的嘴里听到他想要听到的话语。
  当然,苏咏霖没有让他失望。
  “孙将军信任我,把未来托付给我,我又怎么敢不回应你的信任呢?我将一肩挑起河北、乃至整个中原之重任,绝不让孙将军失望!”
  苏咏霖紧紧握住了孙子义的手。
  孙子义心下大定,非常开心。
  “如此甚好!孙某见过将军!”
  孙子义带头向苏咏霖行礼,然后他身边一群神武军的将领们也跟着一起向苏咏霖行礼。
  大庭广众之下,光复军三大主力之二顺顺利利的完成了合并,历史的新篇章开始了。
  其后,苏咏霖在孙子义的建议下决定祭出赵开山之前的承诺,自称河北总管,将河北东路与河北西路一起纳入他的管控之下。
  尽管他还没有拿下全部的河北地区,但是可以想见的是,河北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苏咏霖很快就定下了东征和北伐的军事计划,计划在完颜亮南下之前拿下整个河北地区,威慑中都,建立更庞大的军队,逼迫完颜亮犯下更大的错误。
  而在此之前,他更加想知道的是金军那些溃逃的部队,还有他们的主帅到底怎么样了。
  完颜阿邻到底怎么样了?
  苏咏霖不知道,完颜阿邻已经死了。


第241章 完颜阿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完颜阿邻的死似乎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
  他并不是被苏咏霖杀死的,也不是被任何一个胜捷军的士兵杀死的,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