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111章

启明1158-第111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不能退出战场,那就佯攻好了,这样不管怎么说也只是攻不下来,有小错但是没有大过,不管怎么说也有办法可以糊弄过去,只要保全军队,陛下一定不会为难将军。”
  部下给脱离速提的建议让脱离速很是心动。
  “确实,不管怎么说,我也不能落人口实,但是完颜阿邻想让我帮他卖命,他还不够格!”
  脱离速冷哼一声,表面回复完颜阿邻说他明白了,但是实际上只打算愉快的摸鱼,根本不准备强攻当地。
  他还派人预先找好了退路,如果情况不妙,他就会立刻撤退,这样至少保全了部队。
  嗯,就这样干!
  完颜阿邻没料到他的威慑力对脱离速反而产生了反作用,脱离速对他离心离德,根本不打算帮他。
  而他还在一门心思的筹备渡河。
  另一头,苏咏霖自从完颜阿邻抵达无极县之后,就一直派兵在滋水河岸边警戒、监视金军动向,准备随时做出应变。
  不过还没等完颜阿邻发起进攻,真定城就已经到了极限。
  城内的混乱一直都没停过,剧烈的混乱之中,没有登上城墙的人不是被水淹死了就是饿死了,或者被杀死了,总而言之已经死的一个不剩。
  而城墙上的少数幸存者也终于开始面临粮食不足却找不到出路的问题。
  乌古论窝伦本来打算用临时赶制的船只逃命,但是却惊讶的发现城外联军已经用小船绕着真定县城进行巡航,就像是狡猾的狼群等待着受伤的猎物彻底失去战斗力一样。
  乌古论窝伦感觉城外的联军就是饿狼,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扑上来一口咬断自己的脖子。
  逃命的可能已经没有了,援军又迟迟没有消息,围城依旧,真定城都快给水泡烂了。
  很多尸体也已经泡烂了,一阵阵难闻的恶臭不断的挑战幸存者的神经,也就是现在天气冷,恶臭的气味还不是那么浓重,要是天气热,臭都能臭死。
  终于,当城上的粮食开始不够吃的时候,开始控制配给的时候,幸存者们脑袋里绷紧的弦断了。
  再也没有人可以控制他们了。
  十二月二十日,乘船远远绕城巡航的联军士兵发现城内发生了剧烈的战斗,四面城墙上的金兵互相残杀,乱作一团,战况十分激烈,以至于把他们都给看傻了。
  他们迅速把消息告知苏咏霖,苏咏霖得知以后立刻亲自驾船前往观察,发现果然如此。
  “他们终于撑不住了,真定城破,就在眼前。”
  围城一个多月的时间,城内的金人终于支撑不住内忧外患,彻底崩溃,互相残杀了起来。
  虽然苏咏霖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但是他知道,这座城池终于要完蛋了。
  城内厮杀十分激烈,苏咏霖则下令军队保持克制,不要进攻,而要等待最后的结果,等他们杀到精疲力尽为止。
  然后到了第二天早上,城里没什么动静了,苏咏霖才让人带着勾绳靠近城池,上城查看情况。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城里几乎没有活人了,城楼上的幸存者死了一片,还有很多身穿官服和优质铠甲的人死在了城楼上,血花四溅,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无论怎么看都非常恐怖。
  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多么惨烈的厮杀。
  倒也还有幸存者,但是大部分都精神不正常,看到联军士兵就红着眼睛冲上来拼杀,仿佛失去了理智的野兽一样,除了杀戮什么都不会了。
  而这样的一群人很快就被杀光了。
  苏咏霖下令了,城内鸡犬不留,全部处理掉,他要留下一座空荡荡的真定城,作为日后反攻的基地。
  话虽如此,这满城大水倒也是个麻烦事儿,可偏偏现在不能排水,因为外围还有金军主力。
  思考一阵,苏咏霖下令开始修复滹沱河河堤,并且在城墙上焚烧城内死者的尸体。
  等城上尸体烧完了,再去城内打捞其余死者的尸体,一并纵火焚烧,尽量不要留下任何尸体。
  也就是现在天气冷,要是天气热,真定城就是一座死城,苏咏霖都不敢让活人进去。
  站在城楼上,看着燃起的大火,以及入目可见满城的浮尸,苏咏霖知道自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转过头,看着苏海生和韩景珪一帮人在城楼上兴奋地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便露出了微笑。
  他不喜欢死亡,一点都不喜欢,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但是如果死亡的是敌人,他会很乐意反手一波超级加倍,让敌人更快的被消灭干净。
  现在,不正是如此吗?
  满城的敌人被一口气全部消灭,金廷河北重镇真定已经不能履行它的职责,金廷的战略目标已经失败了一半。
  苏咏霖感觉如果说那支金军是来解除真定之围的,那么他们的战略目标已经不存在了。
  当然,虽然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但是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
  还有一半。
  苏咏霖的目光投向了无极县的方向。


第222章 天佑大金!
  无极县内,那支极具压迫力和战斗力的金军骑兵还在。
  而他并没有与之正面战斗并且获胜的把握,所以依然是以疲敌之策作为主要战略来执行。
  滋水与滹沱河形成的天然防线让金军骑兵进退两难,河水上的临时水军超常发挥,让金军渡河变的困难重重。
  而眼下的问题还有两个。
  第一是苏咏霖不知道河水什么时候就会上冻,让天然防线变得无效。
  第二就是那支已经来到南岸的金军偏师,它会有什么动作,会怎么发起进攻。
  苏咏霖之前派人去孙子义和辛弃疾那边询问情况,问他们要不要支援,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匀一部分兵力给他们,加固防线。
  不过两人纷纷回绝苏咏霖的帮助。
  他们认为苏咏霖那边才是压力最大的,而他们这边,可以靠自己创造奇迹。
  当时苏咏霖还不知道这两人打算干什么,直到他得知辛弃疾带着水军突袭了金军的补给船队之后才意识到这两人真的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他们短时间内打造了一支临时水军,在河面上纵横驰骋,他们就是河面上的铁骑,让没有水军的金军头疼不已,一点办法都没有。
  好一招转守为攻。
  不仅如此,他们还派来一支水军帮苏咏霖在滋水上设防,震慑滋水沿岸的金军,使得金军始终不敢有什么具体的进攻举动。
  神队友啊。
  要是光复军的队友们都如此能干,他也不至于几乎一个人扛起光复军的战略进攻职责。
  根据他所得到的情报,赵开山在大名府被阻止了两个多月,围攻南乐县城两个月都没有打下来,目前还在艰苦的围城战之中。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把那座城打下来继续北上,那还真不好说。
  或者说把那座城打下来之后,他还能不能继续北上,更不好说。
  锐气尽丧的光复军到底能不能全面占据大名府,清算金人,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是没有他在河北这边打得风生水起,扛住了金军的进攻,赵开山还能如此安稳的在这里围城作战吗?
  很难了。
  局势改变了。
  苏咏霖原本希望留着赵开山帮他分担来自金国的压力,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想法有点一厢情愿,赵开山才想让他来分担压力。
  不过这种局面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因为敌人并非只有金国,南宋也是敌人。
  现在赵开山存在的意义已经从帮他分担金兵的压力转变为了他和南宋之间的缓冲。
  赵开山现在最大的作用就是拦住南宋对山东地区可能进行的渗透和进取,阻止南宋势力北上,趁机在他的后方搞事情。
  在掀翻金廷之前,苏咏霖没有和南宋产生冲突的想法和打算,留赵开山在南边搞事情,也好帮他分担来自南宋的压力。
  至于赵开山会怎么做,他不清楚,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把权力和自身地位看得那么重的领导人,苏咏霖相信他不会任由南宋摆布。
  所以赵开山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苏咏霖从真定县城内出来,回到了水坝上的军营内,思考着之后该做的事情。
  只要气温不进一步降低,河水不上冻的情况下,那么就只有一个字。
  等。
  和金军拼后勤,拼时间,拼耐心,拼定力。
  这个时候谁主动发起决战级别的进攻,谁就会落入被动,而苏咏霖十分相信自己在这个层面上绝对比金军有耐力。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完颜阿邻面对着完颜亮的压力,脱离速面临着完颜阿邻的压力,他们层层施压,试图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是这却造成了事实上的反弹。
  从脱离速打算对完颜阿邻阳奉阴违开始,战局就很难逆转了。
  除非河水上冻。
  十二月二十二日,辛弃疾从孙子义那边归来,带来了孙子义的通知。
  孙子义说之前撤退的金军骑兵再次向鼓城靠近,但是却没有发起进攻的迹象,而是安营扎寨,大有就此在这里形成对峙的架势。
  他们的后勤绕了一个大圈子,从水上转移到了陆上,用足够的军队护送,避开了水军的袭击范围,于是得到了较为稳定的供给。
  现在他们已经基本摆脱了水军的阴影,很有可能就此发起进攻。
  但是孙子义表示自己虽然战败过一次,这一次绝对会非常小心谨慎,不会给他们第二次击败自己的机会,让苏咏霖放心。
  “虽然孙将军的确战败过,但是这一次各方面的准备都十分齐全,只要我军不主动出击,金军也不敢贸然进攻,大体上,侧翼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将军可以放心。”
  辛弃疾笑着说道。
  苏咏霖点了点头,对此怀有期待,希望孙子义可以顶住那支金军的进攻,不然他这边也会面临较大的麻烦。
  “既然如此,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老天了,但愿老天继续眷顾我们,别让河水那么快上冻,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只要能对峙下去,赢得一定是我们!”
  辛弃疾也认同这个看法。
  时间,天气,温度,俨然成为主导战场局势的重大因素,乃至于决定性因素。
  只要河水不上冻,光复军水军就能死死把握住河道,让金军无法渡河,空有强大的兵力而不能发挥出来。
  但是如果河水上冻,金军铁骑就能轻松渡河,光复军将被迫直面金军铁骑。
  此时此刻,光复军和金军双方的高层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都在焦虑的等待着最终的结局。
  大自然在这个时候向人类展现了它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十二月二十三日,一切似乎终于见了分晓。
  侧翼的金军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对侧翼没有造成什么威胁,但是老天爷对苏咏霖的眷顾到此为止了。
  河水上冻了。
  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冰层,并不能承受马匹的冲击力度,不足以支撑金军渡河,但是苏咏霖和士兵们都感受到了极度严寒的降临。
  或许就在明天,或许就在今天稍晚些时候,河水将彻底上冻,冰层厚度将足以支持金军骑兵渡河。
  苏咏霖攥紧了拳头,暗叫不妙。
  跟着胜捷军一起作战的地主豪强武装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了很大的震动,苏咏霖派人安抚,赐钱,才勉强控制住了躁动的军心。
  另一方面苏咏霖则下令水军不断在河水上游弋,摧毁冰层,不让河水快速上冻,希望以此争取时间。
  但是大自然的伟力并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这一点,苏咏霖十分清楚。
  哪怕到了人类可以毁灭地球的时代,人类依然不能控制大自然,控制气候和温度。
  人类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金军方面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完颜阿邻闻言狂喜,亲自领兵到河岸边观察情况,看到光复军水军在河面上急匆匆的破冰,大喜过望。
  “哈哈哈哈哈哈!天佑大金!天佑大金!这一战,我军必将取胜!!”
  气温骤降给金军带来的不仅仅是严寒的体感,更有灼热的情感,因为气温骤降,金军士气大振,欢呼的声音响彻云霄。
  完颜阿邻下令整军备战,让士兵们吃饱肚子,然后拿出精饲料给战马食用,让战马也吃得饱饱的,养足力气。
  最后的决战很快就要来了。
  就算真定损失掉了,但是只要能全灭叛军主力,稳定河北,依然是大功一件,最差也能功过相抵!
  完颜阿邻顿时扫清一切迷惘,斗志满满。
  金军士兵们也斗志满满,抚摸着自己的战马,给它们喂上精良饲料,看着它们大口大口的吃着,心中无比激动。
  金军的士气不断攀升。
  而与此相对的,是受到震动之后士气低迷的联军。


第223章 你们才是我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
  面对寒潮来袭的突发状况,苏海生、韩景珪和辛弃疾等将领急匆匆地来到了苏咏霖的军帐内,求见苏咏霖。
  他们希望苏咏霖对此已经有了对策。
  整个胜捷军的中高级将领全部集中在了苏咏霖的帐篷里。
  他们看着苏咏霖正蹲在火盆边暖手,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文化水平最高也最会说话的辛弃疾站了出来。
  “将军,天气骤然转寒,滋水、滹沱河往后数日必然上冻,水军无法使用,金贼重骑必然渡河来攻,我等该当如何?”
  所有人都指着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给他们提供一条可以行得通的道路。
  就像过去的无数次危机时一样,苏咏霖总能带他们走出困境,甚至反败为胜,取得巨大的战果。
  他们希望这一次也是一样。
  但是这一次,的确不一样了。
  因为苏咏霖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一个一定可以战胜金军铁骑的策略,无论怎么想,他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根本办不到。
  在绝对实力的面前,一些阴谋算计都变得很苍白无力。
  苏咏霖蹲在火盆边上暖手,一时暖手心,一时暖手背,很久都没有说话,就像没有听到辛弃疾所说的话一样,一直沉默者。
  苏海生有些沉不住气了。
  “阿郎,我们该怎么办?”
  韩景珪也沉不住气了。
  “阿郎,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
  苏咏霖抬眼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辛弃疾,看了看帐内军官们脸上急躁的神情。
  这些人里绝大部分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他给他们上课,传授给他们新思想,传授给他们新知识,又在不间断的战争和搏杀中挑选了这些活下来、脱颖而出的人们,给他们提拔,于是他们走到了今天。
  他们中绝大部分出身低微,几乎都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如果没有苏咏霖乱入这个时代,他们根本也不会有现在的地位和事业。
  他们只会和无数贫苦农民一样,失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失去一切,乃至于生命。
  他们会在某次饥荒之中失去土地,花光贱卖土地得到的钱,然后踏上流浪之旅,最后倒在某条不知名的小路上,闭上眼睛,停止呼吸,结束悲哀的一生。
  运气好的话会有人挖个坑把他们埋了,比如那个时候家人还有活着的人的话。
  运气不好的话,或者会被路过的野狼野狗吃掉骨瘦如柴的尸体,或者就这样静静的倒在地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腐烂,只留一具枯骨。
  这是他们原本的命运。
  他们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任何一点点墨迹。
  而苏咏霖的乱入,敲碎了他们身上命运的枷锁,给他们指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让他们绽放出历史上没有存在过的异样的光辉。
  出身贫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