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60章

大宋最狠暴君-第60章

小说: 大宋最狠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起手指敲了敲桌子,赵桓又笑眯眯的道:“李乾顺承天受命,李良辅忠心耿耿,西夏天命所归,诸如此类的内容要多编上一些,回头多印一些给西夏的乡贤士绅们。”
  ???
  赵桓的话音落下,不仅是何蓟陷入了一脸懵逼的状态,就连杨再兴以及其他的军中将领们也集体陷入了满脸问号的状态。
  赵桓瞧着眼前这一群黑人问号的武夫,心中顿时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这些杀才们打仗都是好手,只要没有阵图和指手画脚的监军掣肘,这些杀才们能把西夏按在地上摆出十八种姿势来蹂躏。
  但是论到政治方面,这些杀才们就一个比一个迟钝了。这要是换成秦桧在这里,估计早就明白自己的用意了。
  钓鱼执法。
  别说李乾顺和斡道冲本来就打算发动百姓搞袭扰战术,就算他们不搞,赵桓都打算替他们搞——
  西夏尽管说大不大,可是说小也不算小,人口多多少少的也有个几百上千万。
  这么多的劳动力送去奉圣州给秦会玩,那长城的修建进度是不是就可以加快了?
  等到长城修完了,活下来的劳工还能拉到析津府去修建新都城,到时候把紫禁城的规模放大个十几倍,直接把新都城修成世界第一大奇迹。
  至于说什么劳民伤财?
  不存在的。就像当年沈阳某个大佬说的那样儿:想赚钱?你拆。
  修建一座都城,直接就能把大宋的经济再带上一个新的台阶,光是因此而产生的税收,都足够赵吉翔那个沙雕再议上几回和的。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大量免费的劳动力——
  哪怕就是不把女人当男人用,也不把男人当牲口用,起码也得让这些人去劳作以生产物资,有了物资之后才能投放到市场上带动消费,让货币这玩意具有价值。
  因此,赵桓也只能选择钓鱼,然后把这些西夏人都送给秦会玩去当劳工。
  幸好,何蓟虽然不如秦会玩那么奸诈,但是何蓟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听话,对于赵桓交待下来的事情能够认真、彻底的执行。
  随着赵桓一声令下,皇城司下属的战忽局就全力运转了起来,再加上赵桓从汴京带了一大批工匠来西夏,所以特制版的《大宋皇家报》很快就出现在了西夏境内。
  ……
  “是我等误会了陛下啊!”
  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里,庄子里唯一的头面人物,芭拉芭仁老爷泪流满面,仰天长叹道:“既然那宋国狗皇帝不仁,那也休怪我等不义。吩咐下去,本老爷要散尽家财,募兵!攻宋!”
  “可是,如今的局面是大夏一退再退,而宋军步步紧逼啊?”
  芭拉芭仁老爷的管家疑道:“莫不是宋人在故布疑阵,诱我等上钩?”
  “你懂什么!”
  芭拉芭仁老爷先是喝斥了一句,又曲指弹了弹手中的报纸,说道:“看清楚了,这上面写的可是《大宋皇家报》!宋国皇帝自来都是要面子的,为了面子,他们能把赔钱的事情说明岁赐!
  现在这上面都说了,是咱们大夏皇帝所带领的大军更胜一筹,宋军已经由攻势转为了守势,如今双方正在商谈议和的事情,这还能有假?”
  说完之后,芭拉芭仁老爷又一拍铮亮的光头,笑骂道:“却是忘了,你根本就不识字,就算把这东西给你看,你也不识得上面写了什么。”
  “可是,就算议和,那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啊?”
  管家依旧有些迟疑,问道:“老爷现在散尽家财募兵,万一战事停了,岂不是落得一场空?”
  “所以,这是老爷,而你只是个管家!”
  芭拉芭仁老爷摸了摸光溜溜的头顶,又捋着胡须道:“如果是我大夏的皇帝一退再退,那老爷我准备的宋字大旗可就派上了用场,到时候把旗子插在门口,那宋兵还好意思祸祸咱们家?
  现在的情况不同啊,现在是宋兵已经转为了守势,不日就将议和,本老爷现在募兵助战,到时候再托人给本老老爷扬扬名,陛下他老人家能忘了本老爷的好处?”
  “高明,还是老爷高明!”
  管家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翘起大拇指道:“等老爷忠君体国的名声传开了,陛下他老人家肯定得派人来给您封官,到时候您老人家可就出将入相啦!嘿嘿嘿,说不定小人也能跟着沾沾光呢。”
  “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芭拉芭仁老爷捋着胡须,颇为矜持的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只有等宋夏两国议和成功,宋兵彻底退去之后,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是是是,老爷说的是。”
  管家极为狗腿的拿着扇子给芭拉芭仁老爷扇了扇,又狂拍了一通马屁之后才道:“那,咱们之前准备好的宋字大旗?”
  “拿去烧了!”
  芭拉芭仁老爷呸了一声道:“之前还以为宋国那狗皇帝有多厉害,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白瞎了本老爷那一丈布!”
  管家刚刚躬身应了,芭拉芭仁老爷又接着说道:“对了,你家小儿子也有五岁了吧?回头让他去给小少爷当个书僮,以后多少也能识得几个字,省得跟你一样做个睁眼瞎!”
  “谢老爷恩典!”
  管家高声叫道:“那小子命好,遇着了老爷您这样儿深明大义的,小的一定督促他多学几个字,以后好给小少爷当管家!”
  芭里芭仁老爷这才嗯了一声,又捋着胡须道:“去吧,赶紧把那块破布烧了去,若是被陛下知晓了,只怕捞不到什么功劳,反而还有罪过!”
  ……
  梦文先生曾经说过,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是很多人没有。
  西夏这块破地方怎么说呢,自打李元昊那些沙雕改姓嵬名之后,西夏就彻底开起了历史的倒车,不止在文化上跟中原堂口说了拜拜,还大大方方的搞起了奴隶制——
  然后很多人就变得没脑子,像芭里芭仁老爷一样的更是不在少数。
  甚至是大多数。
  受限于获取信息的渠道过少,信息传播的速度过慢,再加上摆在眼前的诱惑又足够大,这些已经蠢到无药可医的脑瘫患者很快就陷入了一声莫名其妙的狂欢之中。
第118章 feel倍爽
  事实证明,当利益足够多时,是可以蒙蔽人的双眼的,当诱惑足够多的时候,是可以吞噬人的理智的。
  西夏的那些“乡贤士绅”们的贪婪程度并不比大宋的那些“贤士绅”低到哪儿去,如果单纯的就智商来说,这些人还远远不及大宋的那些乡贤士绅。
  仅仅是通过《大宋皇家报》所谓的“官面消息”,就让西夏的乡贤士绅们集体陷入了狂欢,大批的乡贤士绅”开始打出“扶夏抗宋”的旗号。
  为了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最后关头给自己捞到足够的好处,这些乡贤士绅们不仅给李乾顺的军队送钱送粮,还把家中的子侄都送到军中效力,以图在“赶跑了大宋侵略者”之后可以论功行赏。
  还有些聪明人则是选择两头下注——
  钱和粮食都藏起来一些,剩下的再给李乾顺的军队送过去,家中的心腹子弟也分成了两批,一批留在家中,另一批则是送到李乾顺的军中。
  留下来的钱财和粮食还有家中的心腹子弟,是为将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做准备,许多人还梦想着能搏一个从龙灭国的功劳。
  甚至还有人选择了三头下注,也就是在赵桓和李乾顺两方之外,还额外派出一派家族中的子弟前往李良辅的军中效力。
  ……
  尽管特制版的《大宋皇家报》只在西夏境内流传,但是也正因为只在西夏境内流传,所以传播的速度很快,远比正版的《大宋皇家报》在大宋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
  李乾顺自然也拿到了特制版的《大宋皇家报》,然而只是跟手中唯一的那一份正版的《大宋皇家报》稍微一做对比,李乾顺就发现了不对劲。
  与其说这是什么特制版的《大宋皇家报》,还不如干脆说这玩意是替西夏吹捧的战争檄文,其中某些对于西夏的夸赞和吹捧,就连李乾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不是吹牛,那根本就是在吹大象好吗!
  “那狗皇帝想干什么?”
  李乾顺随手将特制版的《大宋皇家报》扔给斡道冲,疑道:“他这是在帮朕?”
  “按说不应该啊。现在我大夏境内流传的尽是这什么《大宋皇家报》,可是上面写的东西跟事实根本就是两回事儿。”
  斡道冲拿着《大宋皇家报》翻来覆去的看了半晌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同样疑道:“百姓要是信了这什么《大宋皇家报》,怕不是会踊跃从军?”
  “已经有人踊跃从军了。现在民间群情汹涌,捐钱捐钱以助战者也不在少数,几乎整个大夏的所有乡贤士绅们都在捐钱捐粮,还有许多人派遣自家子侄从军,那狗皇帝却是要搬起石头……不对!”
  李乾顺的额头上忽然就冒出了牛毛细汗。
  在斡道冲一脸懵逼的目光中,李乾顺忽的站起身来,一边转着圈子一边道:“那狗皇帝没这么好心!他这不是在帮朕,也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这是想要我大夏亡国灭种!”
  越说下去,李乾顺就越发的肯定了自己心中所想:“没错!就是彻底的亡国,灭种!他这是在怂恿着朕的百姓都踊跃从军,最好是所有的百姓都从军,好方便他将来好一网打尽!”
  斡道冲目瞪口呆的瞧着李乾顺,想要反驳李乾顺的说法,却根本找不出哪怕一丁点儿可以反驳的地方。
  身为西夏的尚书令,斡道冲自然也在李乾顺这里看过真正的《大宋皇家报》,也知道里面有多么杀气腾腾,又是如何的叫嚣着要灭亡西夏,跟现在拿在手里的这份《大宋皇家报》完全就是两回事儿——
  如果说前者是一份要灭亡西夏的战争檄文,那后者干脆就是大宋替西夏写了一份“抗宋檄文”!
  斡道冲刚刚还在疑惑,想不通这两份《大宋皇家报》里面的内容为何会如此背道而驰,甚至一度怀疑派去出使汴京的使者是不是已经收买了整个大宋的朝堂。
  可是如今把两份《大宋皇家报》放在一起,再结合着李乾顺的分析看来,斡道冲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想的太简单太美好了!
  “他怎么敢?”
  惊出一身冷汗后,斡道冲有些失神的喃喃道:“他怎么敢?这是数百上千万的百姓,不是说踩死就踩死的几只蚂蚁啊,这是活生生的人!”
  “是啊,他怎么就敢?”
  转够了圈子,或者是已经没有力气再接着转圈子,李乾顺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说道:“武安君坑降卒四十万就已经遗臭万年了,他这是打算彻底灭绝我大夏几百上千万的百姓,他就不怕史书上记他一笔么!”
  “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谁赢了,谁就有资格写史书。”
  斡道冲摇了摇头,说道:“如今局面已经成了这般模样,陛下还是应该早做打算才是。”
  “打算?什么打算?又打算什么?”
  李乾顺勉强笑了笑,只是笑的比哭还难看:“如果朕早早西狩,倒也不会落得这般境地,如今……如今却又该如何是好?”
  ……
  赵桓自然不关心史书上会怎么记载自己。
  史书上怎么记,那是史书的事儿,自己这个皇帝要怎么干,那是自己的事儿。吃饭还可能噎死人呢,那是不是就不能吃饭了?怕这怕那的,最终就是什么都怕,也什么都干不成。
  相比之下,赵桓更关心西夏到底有多少沙雕们在给李乾顺和李良辅送钱送粮。
  给李乾顺和李良辅当孝子贤孙的沙雕越多,将来要抄的家也就越多,这也就意味着内帑的钱财会更多,同时还能加快长城的修建速度。
  赵桓甚至不担心会有几个聪明人在两边下注或者三边下注——
  旗子颜色不对,字体不对,旗杆长度不对,用的线不对,插的角度不对……赵桓可以想出来一百种方法把这些聪明人也都抄家,而这些人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忍着。
  像这么一举多得的好事儿,那感觉,那feel,简直比作者抄了书评还要让读者花钱订阅都爽。
第119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关键的是,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扔给秦会玩去干,相信秦会玩一定会干得用心,干得舒心,干得漂亮。
  到时候自己随便挤几滴眼泪哭诉下几头下注的忠勇仁义,让他们的子女参军去当敢死队,活下来的直接说逃兵,再扔给秦会玩带去建长城,废物利用岂不美哉?
  这么一想,赵桓就感觉更爽了。
  荀继先生曾经说过,这世上有人开心,就会有人不开心。
  比如说现在,赵桓很开心,秦桧就有些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对于秦桧秦会玩来说,现在从西夏那边运送到奉圣州的劳工确实有点儿多,如果照这个势头接着运下去,估计劳工的数量会远超奉圣州需要的数量。
  而且劳工一多,就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市面上的货物一旦供大于求,那么货物的价格就会暴跌。同理,如果劳工的数量超出了奉圣州的需求,那就意味着自己必须重新找一个可以“合理消耗劳工”的工程,或者把劳工的价格压下来。
  但是这个劳工的价格并不是那么好压的,因为这个价格既是当今官家亲口定下来的,同时也是军队和民间都比较认可的一个价格——
  是的,秦会玩不光让王禀和折氏兄弟他们替他抓劳工,这货还在听说了祝家大郎的事情之后产生了灵感,拿着钱引诱民间的那些强人们替他去抓劳工。
  而大宋民间的百姓……
  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当今官家跟之前的上皇有些不太一样,看起来似乎不像上皇那么怂蛋,在他老人家手底下杀官造反,多半不会像在上皇手底下一样受招安,反倒是把命丢了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在得罪官家有可能会死,欺负西夏人却有钱拿的情况下,与其走杀官造反受招安的老路,为什么不直接约上几个靠谱的兄弟,多带上些干粮,去西夏碰碰运气?
  尤其是奉圣州这里,往东南一些就是当年的燕赵之地,这地方从来就不缺那些割股相下酒的蠢蛋,也从来不缺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的豪侠之士。
  所以从奉圣州再到真定、保定、河间这些地方,民间有的是良家子们自带马匹干粮,跟在大军后面打西夏人的秋风。
  问题也正是出在了这里。
  劳工的价格定在五贯钱的时候确实比较好定,可是秦会玩现在敢压低价格,就不怕哪个想不开的蠢蛋会磨刀霍霍向秦桧?
  反正秦会玩不愿意冒这个险。相比之下,秦会玩更愿意找一个新的工程来消耗劳工。
  所以,该拿这些劳工去干什么?
  修长城?
  修长城确实是一个消耗劳工的好办法,但是需要修建长城的地方一共就那么多,自己总不可能用长城把整个大宋给围起来吧?
  真要是那么干了,别会怎么想,秦桧不知道也不关心,但是按照当今官家现在打西夏的劲头来看,到时候倒霉的一定会是自己。
  所以,长城要修,但是不能修得太多,只要能起到防御、准备进攻草原的作用就好。同时,修长城也不能多个地方同时动工,因为动工的地方太多,需要监管劳工的人手也会随之增多,自己顾不过来的地方也就更多,搞不好还是自己倒霉。
  这么一盘算,秦桧发现劳工充足的唯一好处就是死起来不用心疼了,除非之外基本上屁用没有,反而还要消耗掉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然后秦桧就想薅头发。
  但是跟痛并快乐着的秦会玩比起来,李乾顺就只剩下痛了。
  以前总说是愚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