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51章

大宋最狠暴君-第51章

小说: 大宋最狠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宋的武力值天花板杨再兴来说,任何能威胁到赵桓存在的,无论这个人是金兵还是大宋的百姓,就是必须要清除的敌人。
  所以赵桓才会特意提醒了这么一句,省得杨再兴下手过重,再把眼前这些庄户都给打出个好歹来。
  但是那老者却误会了赵桓的一番美意,反而冷哼一声道:“若是大官人愿意就此离去,小老儿自然可保大官人无恙。”
  然而就在老者说话的时候,杨再兴已经带着几个亲卫冲向了那些青壮,几乎只用了三拳两脚,就把几十个青壮全部放倒在地,只留下了满脸骇然的老者。
  何蓟也在赵桓的示意下打了个唿哨,远处影影绰绰的出现了一队队手持兵刃的士卒,继而又慢慢的散去。
  “现在,谁人多?谁人少?”
  赵桓瞧了瞧那些躺在地上呻吟不止的青壮,还有远处已经把孩子都护在怀里的妇人,这才笑呵呵的对老者说道:“我想知道那些好马是怎么回事儿,请老丈为我解惑?”
  实际上,也用不着老者再替赵桓解惑了——
  刚刚那些迎出去的青壮簇拥着一个汉子和马群回到庄子口,在发现眼前的变故之后都变得紧张起来,再加上远处若隐若现的士卒们的身影,这些青壮都将目光投向了领着马群回来的那个汉子。
  “庄子上的人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大官人,还望大官人开恩?”
  那汉子苦笑一声,向着赵桓拜了一拜,说道:“小人祝彪,人称祝家大郎,情愿将这三十匹良马尽数献给大官人,只求大官人能饶过庄户这一遭。”
  “我要你的马干什么?”
  赵桓呵的笑了一声道:“我就是好奇这些马是怎么回事儿,谁知道这老丈居然会这么大的反应?现在,你能不能来告诉我,这些好马都是怎么回事儿?”
  “这些马,都是小人从西凉那边盗来的。”
  祝彪勉强笑了一声,只是笑得比哭还难看:“自打听说了官家要大建学堂,又听说官家要让娃子们都学骑射,小人便动了歪心,想着我大宋百姓养马不易,偷不得,又想着西凉马神骏,又仗着自己曾经学过些拳脚功夫,便学人跑去西凉盗马,一共就带回来这三十匹好马。现在情愿献给大官人,只求大官人饶过庄子?”
  祝彪说的可怜,赵桓却险些被气笑了——
  这特么都是些什么神仙!
  知道大宋百姓养马不易,就特么跑去西夏偷人家的好马?问题是你特么偷的是朕的战马!尽管现在不是,那以后也肯定是!特么的,偷东西偷到朕的头上来了?
  赵桓心里不爽,气呼呼的正想转身离开,何蓟却微微扯了扯赵桓的袖子,低声道:“此人言语不尽不实,他那匹马上身子左侧的包裹外面总有苍蝇围着飞,只怕里面还有什么东西?”
  赵桓扭头望去,却见祝彪脸色大变,而祝彪马上左侧的包裹外面确实有些苍蝇在嗡嗡嗡的乱飞,旁边一个庄户伸手驱赶也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不多时又会密密麻麻的落上一层苍蝇。
  见到这番景象,赵桓心中也好奇起来,当下便对杨再兴吩咐道:“去把那包裹拿过来。”
  杨再兴躬身应了,旁若无人的去拿包裹,却险些被一阵恶臭熏得吐了出来,把包裹拿回来之后也没有立即交给赵桓,反而低声道:“里面多半是人头,只怕还是死了几天的。”
  赵桓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了祝彪:“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要是有半点儿隐瞒,可没人能保得住你。”
  那祝彪瞧了杨再兴一眼,终于像是认命了一般,老老实实的答道:“里面确实是人头,不过是西夏人的,小人盗的,就是他家替西夏朝廷养马的马场。之所以把他的人头带回来,就是为的要在社中兄弟们面前罢摆一番。”
  杨再兴强忍着恶臭打开包裹,却见包裹里的人头长得高鼻梁,深眼窝,下巴上满是略微卷曲的络腮胡,确实不似中原百姓,应当是西夏人无异。
  “还给他。”
  赵桓随口对杨再兴吩咐了一句,又接着对祝彪说道:“赶紧去显摆,显摆过了记得把人头硝制一番,要不然容易染上疫病,到时候你整个庄子都跟着你一起倒霉。
  还有,记得拿人头到顺天府去领赏钱,虽然不多,可那也是五贯钱,能给庄上的娃子们买些肉来吃了。”
  祝彪一脸懵逼的瞧了瞧赵桓,又不舍的扭头瞧了瞧那三十匹好马,问道:“那这些马?”
  “你从西夏盗来的,那也是你的本事,都归你。”
  赵桓强忍着心头不停滴血的不舍,说道:“记得去开封府领赏钱。你要是能带人去劫杀西夏兵或者是金兵,照样一个人头五贯钱。但是你得记着,千万不要对我大宋百姓下手,无论是汉人还是辽人,否则的话,就算是追杀到天涯海角,朕也不会放过你。”
  转身骑回自己的马,赵桓调转马头之后又扭过头来说道:“朕很看好你,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朕?”
  就算是再傻的人,也知道朕这个词到底代表了什么!
  祝彪和刚刚还打算宁死不屈的老者瞧着赵桓等人逐渐远去的背影,顿时都呆住了——刚刚发生了什么?庄子上的青壮围攻官家,这要不是官家开恩,只怕整个庄子上都不会有一个活口了!
  一想到这里,祝彪和老者忍不住伏地拜道:“官家万安!大宋江山万年!”
  连着拜了几拜,直到赵桓等人的身影都彻底消失不见后,祝彪才扶着老者慢慢站了起来,忽然又意气风发的叫道:“可有愿意再随我去西夏的?这次咱们既盗马,也杀人!”
  ……
  “不等明年了!回去就整军!备战!”
  赵桓一边纵马狂奔,一边骂骂咧咧的道:“彼其娘之!偷东西偷到朕的头上了!那是朕的战马!”
第95章 钱,从来都不是问题(第四更!求票!求订阅)
  李纲终于有那么一丝怀念上皇的感觉——
  尽管上皇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蹴鞠修仙无所不能的艺术皇帝,而且还喜欢跟着他姑父王诜一起逛青楼,属于实实在在的“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是无论如何,上皇也不会像当今官家一样。
  独断专行,霸道无比,还动不动就骂骂咧咧的出口成脏,跟上皇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纲还是觉得当今官家当皇帝就挺好的,真要是换了上皇继续当皇帝,估计他老人家第一件事儿就是把析津府和大同、奉圣州等地都还给金国,然后再商量议和的事情。
  用力摇了摇头,把这种操蛋的想法甩出脑海,跟着赵桓身后纵马狂奔的李纲开口叫道:“官家!国库!国库没钱啦!”
  赵桓哼一声,却没有再理会李纲,而是直接带着大队人马直奔龙德宫而去。
  赵吉翔正在院子里画画。
  “父皇的画可是越来越好了。”
  赵构瞧着赵吉翔画的腊梅山禽图,抚掌笑道:“这两只鸟儿双眼灵动,一只安卧枝上,另一只却有振翅欲飞之势,当真传神至极,却不知儿臣何时才能有父皇一半儿的本事。”
  “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赵吉翔却不吃这一套,写下了“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的诗句,又题完了“龙德宫制并书…江南老拙”的款,用了私章,这才拿起手巾擦了擦手,叹了一声道:“终究是小道而已,为父就是耽于这些小道,才落得如今这般下场。”
  说着说着,赵吉翔的脸色就变得阴沉无比,怒道:“终是王诜误我!”
  话音刚刚落下,却听得门外不断传来“拜见官家”的叫声,赵桓那近乎于标志性的笑声也远远传来:“父皇在龙德宫可还安好?儿臣一直挂念着父皇,只是耽于朝政,今天才抽出一丝空来,还望父皇恕罪?”
  赵吉翔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微微躬身,答道:“老拙见过官家。”
  “父皇这是干什么?”
  一边示意无心赶紧把桌上刚刚画好的腊梅山禽图收起来,赵桓一边又眉开眼笑的拜道:“父皇终究还是大宋的上皇,怎么能说的这般话?哦,对了,多谢父皇赐画。”
  直到这时,赵桓才像是刚刚瞧见了赵构一般,又对赵构道:“朕耽于朝政,少有时间能来看望父皇,倒是要劳烦九弟多多前来,也好替朕尽一番孝道了。”
  赵构恋恋不舍的盯着被无心卷起来的腊梅山禽图,答道:“是。臣弟不似皇兄这般国事繁忙,倒还有一些时间。”
  赵桓这才点了点头,又迈步向龙德宫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父皇在龙德宫住的可还习惯?”
  赵吉翔的瞳孔缩了缩,无奈的道:“老拙在龙德宫内住的甚是舒心,有劳官家挂念。”
  赵桓却好像没听出来赵吉翔语气中的讥讽一般,反而笑眯眯的道:“住的习惯便好,儿臣可是生怕父皇住的不习惯。
  您是不知道啊,李纲和李若冰那些人忒是讨厌,儿臣只要一说起重开花石纲,好弄些奇花异草之类的东西回来孝敬父皇,他们就不断的说些劳民伤财之类的屁话,还总说儿臣要是一意孤行,他们就撞死在金銮殿的蟠龙柱上,儿臣都恨不得直接把他们撞蟠龙柱上去。”
  诉了一番苦后,赵桓一边在龙德宫里面打转,一边问道:“对了,却不知父皇最近又有何大作面世?”
  赵吉翔的嘴角抽了抽,闷声道:“不多,不多。”
  “多多少少的,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赵桓笑眯眯的道:“儿臣最近一直在修身养性,正好先借了父皇的书画去观摩借鉴一番,父皇不会舍不得那些书画吧?对了,听说现在汴京城的物价又涨了些?”
  ……
  赵吉翔最近才画出来的十几幅有诗有款有印有题字的字画,被赵桓遣人拿去换了二十万贯左右的钱财,本来快要见底的国库立即显得丰盈了不少。就连内帑里面也多了好几万贯的钱财。
  而有了钱之后,赵桓立即就准备去带兵砸西夏姓李的场子——
  前番陷了震威城的事情可以往后谢谢,可是西夏的那些良马却是等不得了,祝家庄那个狗胆包天的祝家大郎绝对不是什么善类,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说不好那货什么时候就会再跑去西夏偷马。
  一想到这里,赵桓就愈发的担心自己那些好马,一边把选秀的事情抛诸于脑后,一边又忙着命人去准备粮草兵甲,准备出兵去彻底干死西夏。
  当然,在出兵之前,赵桓还要在新鲜出炉的报纸上面发表第一篇署名文章,指出远征西夏的必要性,顺便再让皇城司下属的那些不得志文人们发展文章,把西夏姓李的宣染成无恶不作,生吃人心的恶魔。
  另外,赵桓还准备玩战争债券——
  以大宋皇帝的名义出售债券,五贯钱一份,等砸完了西夏的场子之后就进行结算,缴获回来的东西折算成钱财,按照持有债券的多少再返还给百姓。
  至于说有人担心俘虏不能折算成钱钞?开玩笑呢,一个劳工怎么着不得值个五贯钱?
  万一没赚到钱怎么办?那不更是扯蛋中的扯蛋么,打仗还能不赚钱?先不说那些劳工能修多少长城,能创造多少的价值,就光是收复的那些地都得值多少钱了!
  再说了,干掉了西夏,基本上就意味着打通了河西走廊的一半儿,剩下的一半无论是跟西辽那边好好谈谈,还是干脆把西辽也彻底干掉,那不都是钱?
  所以说,打仗是不可能亏本的,永远都不可能亏本,就算一时没赚到太多钱也无所谓,大不了就把那些良马当成战争红利,折算给购买了债券的百姓。
  李纲和李若冰也是服的透透的。
  上皇但凡有当今官家一半儿的本事,西夏就绝对跳不起来,金国也绝对不敢南下!
第96章 百万钱财,翻手即至
  “正是:数行丹诏成虚望,一纸盟书惹祸殃。未知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高升酒楼中临时搭建不久的台子上,说书先生猛的一拍惊堂木,那模样倒是像极了后世那些断章狗一般,先是吊足了台下茶客们的胃口,又接着说道:“说完了古,咱们再来说说今。诸位可知,那西夏是个什么东西?
  却说那党项奴原本就不是甚么善类,纵然蒙大唐皇帝恩赐了李姓,我大宋官家也曾钦赐过赵姓,可是党项奴却是不思报效,反而祸乱不休,直到那李元昊擅自称帝,又改李、赵之姓为嵬,从此后便成了化外野人。
  若只如此,那倒也罢了。只是不成想,西夏自李元昊之后全是些狼心狗肺之徒,三分人样没学会,七分兽性却是留了个十足,从李谅祚到如今的李乾顺,竟是连连对我大宋用兵,妄图窃居中原!
  远的不说,就说那近的李乾顺,此贼就曾趁着当今官家亲征大同之时派兵东机,趁机陷了震威城。好教诸位知晓,那西夏兵有多凶恶?”
  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抿了一口,说书先生又展开折扇摇了摇,叹道:“那震威城原本有丁口两三万,好歹也算得上是人丁兴旺。
  只是待那西夏兵退去之后,整个震威城就成了一片废墟,竟是连个活人都没剩下!惨啊,尚未生产的妇人被剖腹取子,未满三朝的婴孩儿穿于刀枪之上,纵是修罗地狱,又怎能及得上震威城的惨状?”
  “杀光西夏狗!”
  台下忽然有人叫了一声,直引得一众茶客们纷纷附合,台上的说书先生也点了点头,向着皇城的方向拱手道:“诸位可知,当今官家是什么人?那可是天上的真龙下凡,紫薇星君转世,陷敌营如虎入羊群,杀金兵如砍瓜切菜,数万人头的京观都不知道筑了多少座,这般的不世帝王,又如何能容得那党项奴挑衅天威?”
  笑眯眯的摇了摇折扇,那说书先生又接着说道:“巧的是,老巧有一远亲,乃是在皇城司中当差,故而才得了个消息,说是官家正欲亲征西夏,以替震威城冤死的大宋百姓报仇!”
  “正该如此!杀光西夏狗!”
  “党项奴不当人子,该杀!”
  看台下的那些茶客们纷纷激动了起来——
  当今官家是个什么性子?看看汴京城外的京观就知道了!
  现在官家既然打算亲征西夏,那连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奔着直接灭了西夏去的,连称臣的机会都不会给那些党项奴!
  “哎~~~”
  那说书先生却莫名的叹了一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又轻摇着折扇,叹道:“可惜啊,可惜啊。老朽听说官家原本是打算一战而灭西夏,好让我大宋再无缺马之忧,西陲更无烽烟之祸。只是官家,哎。”
  “官家怎么了?”
  台下的看客们顿时急了,虽知道这是说书先生故意在吊人胃口,可是又想急着知道官家那边到底怎么了,故而连声催促道:“快些说!说得好了,自有赏钱与你,休要吊人胃口!”
  “官家穷啊!”
  说书先生慢条斯理的说道:“先征太原,又北征析津府,西征大同,连番用兵之下,有功的将士要赏,战死的将士要抚恤,国库之中哪儿还有钱财再支撑官家亲征西夏?
  老朽听我那远房亲戚说,就因为这事儿,官家和李纲李相公已经在朝堂上吵了好几回,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
  台下一汉子猛的一拍桌子,叫道:“我道是什么事!原来是官家缺钱!可就巧了,某家中也算有些余财,愿捐万贯钱财以助饷!某去去就来,这便往开封府中送钱!”
  “且慢!”
  眼看着这个不知道从哪儿跳出来的家伙根本不按剧本演出,甚至打乱了原有的安排,说书先生也只能临场机变,说道:“纵然你捐了万贯钱财,可是大军远征,又岂是万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