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39章

大宋最狠暴君-第39章

小说: 大宋最狠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拼死后撤,宋兵以逸待劳之下,岂不是更如了那狗皇帝的意?”
  “嘶~~~”
  完颜活女倒吸一口凉气,骂道:“那狗皇帝,竟然歹毒如斯!”
  完颜宗望点了点头,说道:“我与那狗皇帝数次交手,真个说起来,整个大金国又有谁还比我更了解那狗皇帝?
  包括之前放任我等和斡啜这两路大军不顾,估计也是那狗皇帝有意为之。”
  “他就那么自信一定能打败黏没喝?就那么自信能拿下析津府?”
  完颜活女不服气的道:“兵无常势,这可是他们汉人自己的老话,那狗皇帝总不可能连这个都不明白吧?”
  “他为什么要明白?或者说,他为什么要在乎?”
  完颜宗望反问道:“先在汴京城下大胜本帅,又在太原城下大胜黏没喝,那狗皇帝仗着火器之利,会在乎区区两个手下败将?”
  见完颜活女已经无话可说,完颜宗望长叹一声后说道:“退兵吧,既是保住你我的性命,也是替大金国保留一丝元气。”
  完颜活女也终于点了点头。
  宋国那狗皇帝要是真如完颜宗望所说的那般奸诈,那确实不太好对付,估计也正如完颜宗望所说,自己去诈降,很可能就是去送人头。
  只是完颜宗望却又狞笑着道:“不过,就算本帅要退兵回黄龙府,也要送给那狗皇帝一份大礼!”
  听得完颜宗望这般说法,完颜活女顿时也来了兴趣,问道:“计将安出?”
  “你说,如果大军因为要给黏没喝发丧而退兵,或者摆出一副军中粮草不足的假像而退兵,太原守将会怎么样?”
  完颜活女噌的一声站起身来,叫道:“那些宋国将领打硬仗的本事不怎么样,可是这贪小便宜捡功劳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
  “不错。”
  完颜宗望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大军为黏没喝举丧,我自率兵慢慢后撤,每天把留下的灶数都减少一些,作出一副军中已经无粮的样子来给宋军的探子们看。
  你另率一路兵马从旁策应,待太原的守军出城之后就兵分两路,一路策应中军,另一路截断太原守军的路归!”
  完颜活女躬身应了,却又接着问道:“倘若太原守军不来追击,却又该如何是好?”
  PS:感谢书友“杜鐾”的500起点币打赏,感谢“书友20171005195700454”的100起点币打赏。
第65章 准备撤兵
  “为什么不来追击?”
  完颜宗望莫名的笑了起来,而且笑的分外诡异:“区区增兵减灶之计而已,汉人的老祖宗早就已经写在书里的东西,难道你以为能瞒得过那些饱读诗书的汉人?
  可是啊,瞒得过瞒不过是一回事儿,他们会不会派兵来追击,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喽。”
  完颜活女有些懵,低头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便躬身问道:“请大帅指教。”
  完颜宗望呵呵笑了一声道:“那我问你,如果他们派兵来追击,那么他们会派什么人来?”
  见完颜活女还是那副一脸懵逼的模样,完颜宗望忍不住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都说了派兵追了!兵!大宋的那些官老爷们高坐在大堂上,他们会亲自来?
  倘若咱们是真的因为军心散掉而退兵,他们自然就捡了个大便宜,一个不避锋矢,指挥有方的功劳是无论如何都跑不掉的。倘若咱们是假退兵,那死的也是那些丘八,多半也就是被训斥几句,至多不过是贬官罢了。
  说白了,拿别人的命去赌自己的前程是升还是贬,换你,你赌不赌?”
  “赌!”
  完颜活女叫道:“若真如大帅所料,那岂不是可以拿下太原?”
  “拿下太原干什么?”
  完颜宗望摇了摇头,反问道:“从析津府到奉圣州再到西京,所有能够北归的道路几乎都被切断,这时候拿下太原,除了死守之外还能干什么?
  可是要说到守城,你觉得黏没喝如何?他守不住西京,你我就能守得住太原?”
  被完颜宗望这么一问,完颜活女顿时也沉默了下来。
  黏没喝当初也是打着死守城池的主意,然而一向用兵用神的黏没喝的人头已经被安放在西京城外的京观上面遥望汴京。
  “所以,退兵就是退兵。宋人敢来追击,就趁击伏杀他们。若是不来,咱们正好回去。”
  完颜宗望又接着道:“就像汉人说的那样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现在退兵回大金,就是留着青山去种树,明年才能有柴烧!”
  只是说着说着,完颜宗望忽然想到了些什么,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无比:“去真定府,跟斡啜他们汇合。”
  完颜活女一脸懵逼的道:“大帅之前不是说……”
  “之前是之前!”
  完颜宗望咬牙切齿的道:“从西京到析津府,已经尽数落入宋国那狗皇帝的手中,如果我们直接北上,岂不是正好一头撞进那狗皇帝的包围圈?
  先去跟斡啜汇合,然后绕开西京和奉圣州,从析津府的东南方向撤兵,否则就只能走云内州,然后从云内州北上,绕道草原前往大定府。”
  完颜活女顿时也反应了过来:“大帅是担心云内州?”
  “不错。”
  完颜宗望道:“那狗皇帝已经连下析津府和西京、奉圣州,只要再拿下云内州,宋国的防线便可直接向前推进数百里,同时也能彻底截断我们的归路,他不可能不动心。
  我现在只希望斡啜那边没出什么大问题,没有拿下真定就最好。”
  无奈的揉了揉额头,完颜宗望叹道:“吩咐下去,退兵!”
  ……
  “现在金兵已经彻底开始溃散,就算不能率兵追击,那也该出城去剿杀那些散兵游勇吧?”
  太原,知府衙门,王禀如同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转来转去,转了半晌之后终于忍不住了,盯着张孝纯道:“你不能总拿官家说让我多听你的意见这事儿来压我!”
  “增兵减灶之计而已,完颜宗望这明显是在拿我们当傻子,难道你看不出来?”
  张孝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半眯着眼睛道:“你率兵去追击,岂不是正合了他的意?”
  “所以呢?”
  王禀闷声道:“就这么窝在城里等着金兵自己退去?”
  “宗望小儿如今连这等法子都用了出来,可见其已经技穷了。”
  张孝纯呵的笑了一声,说道:“你记不记得,当初官家在太原时,咱们曾经看过的那份《坤舆全图》?”
  “记得。可是那《坤舆全图》跟咱们是不是派击追击完颜宗望有什么关系?”
  王禀瞪着张孝纯道:“你明知道我脑子没你好使,可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偏偏就是喜欢打哑谜,忒不爽利!”
  张孝纯忍不住揉了揉额头,说道:“你也知道你脑子不好使,所以我这不是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我早晚有调走的那天,你也说不定啥时候就调走了,不给你讲明白,你早晚被人卖掉还帮人数钱。”
  眼看着王禀还是那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张孝纯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声,然后接着说道:“完颜宗望退兵肯定是要退兵的,只是退兵又不太甘心,所以用了这增兵减灶之计,你率兵追击,便正中他的下怀。”
  “那就不去。”
  王禀撇了撇嘴,说道:“绕来绕去,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最后不就是这点事儿?”
  张孝纯顿时气结——跟这种粗鄙武夫说话太累!
  “从西京到奉圣州再到析津府,这一路上的城池几乎已经尽数落入我大宋之手,完颜宗望想要退兵,就只能往东北真定府去,汇合了完颜宗弼之后再从东南方向绕开析津府北上。”
  张孝纯道:“所以,只要把完颜宗望退往真定府的消息报给官家,同时再让人传一份到真定府也就是了,还用得着你去率兵追击?”
  ……
  “斡离不那边也失败了。”
  完颜宗弼阴沉着脸,吩咐道:“从析津府到西京已经尽数落入宋国小皇帝之后,如今也只有暂息刀兵,待回到金国之后再好好想想应对之法。”
  银术可之弟拔离速同样阴沉着脸道:“便只有退兵一途了么?”
  完颜宗弼点了点头,说道:“不退兵还能怎么样?攻不下真定府,从民间抢回再多的财物也没有用。”
  自嘲的笑了一声,完颜宗弼又接着说道:“就算能攻下真定府又能如何?能守得住么?”
  PS:熬不下去了,困成死狗。最近生物钟终于开始恢复正常了。
第66章 朕,被坑习惯了
  一提到真定府,完颜宗弼心里就满是绝望,甚至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攻城攻不下来也就算了, 奇 书 网  w w w 。 qi su w a n g  。 c o m 毕竟这方面是宋人的长处,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此智者所不为也。
  可是为什么野战也特么打不过!
  大楯车那种类似于铁壳乌龟一般的东西也就算了,他们还有掌心雷!
  尤其是宋军一个白脸小将,为什么就一个劲的盯着自己,不是冷箭就是明着冲阵,一副不杀了自己誓不罢休的模样?
  自己跟他有杀父之仇还是有夺妻之恨?
  完颜宗弼认真反思了一番,发现自己自打跟着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一起南下攻宋之后也没干什么坏事儿啊,充其量就是在汤阴那里纵兵劫掠了一回——
  如果不是那些该死的宋人一直跟大军作对,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把粮草都贡献给大军,那自己还用得着下令抄家劫掠?
  再说了,老子洗劫汤阴的事情跟他一个真定府的小将能扯上什么关系?非得一副不杀自己誓不罢休的模样?
  关键自己还特么打不过他。
  心中越想越憋屈,完颜宗弼干脆拿起酒囊猛灌一口,随手将酒囊扔到一边后说道:“吩咐下去,让将士们都做好准备,待斡离不兵至,便两军合为一军,绕过河间府退兵。”
  ……
  “启奏官家:四月戊戌,夏人陷震威城,摄知城事朱昭死之。军民百姓被俘两万余,死伤者逾万。”
  心中忐忑不安的何蓟把情报送到无心的心里,然后就躬身站在赵桓面前,静静的等候着暴风雨的来临——
  何蓟的心里很清楚,连战连捷,能把金兵打成狗的官家跟既怂金国也怂西夏的上皇不一样。
  上皇听到打仗的第一个反应永远不是怎么打,而是怎么议和。
  而当今官家……当今官家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怎么才能把对方打出屎来。
  然而赵桓却出忽何蓟意料的平静,只是在翻看完了手中的情报之后又随手扔给了种师道:“种爱卿先看一看。”
  赵桓的平静当然不是真正的平静,而是一种经常得知自己又一次被坑之后的习惯性淡然。
  赵家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全是坑货,坑了自己坑后代,而上皇赵吉翔更是个中翘楚!就跟金兵南下属于赵吉翔的锅一样,西夏也不例外——
  英宗治平四年正月,大宋的第五个皇帝英宗驾崩,第六个皇帝神宗即位,关于这一时期的形势,王夫之在《宋论》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君饰太平以夸骄虏,臣立异同以争口舌,将畏猜嫌而思屏息,兵从放散而耻行枚。率不练之疲民,驭无谋之蹇帅,。。。。。。则不能得志于一战而俯首以和,终无足怪者。
  跟大宋历代皇帝刚刚登基时都想“励精图治,将大有为。。。。。。雪数世之耻”一样,宋神宗赵顼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在即位的第三年就果断地起用早负盛名的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着手改革变法,以改变北宋王朝逸豫因循、贫弱不振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
  所谓富国,就是要发展生产,振兴经济,解决国家面临的财政困难;强兵,就是要改变“冗费”养“冗兵”,军队庞大,而战斗力却不强,“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的被动局面。
  正是在这一变法图强的形势下,王韶向朝廷提出了他的《平戎策》三篇,详论取西夏之略。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嘉祐进士。足智多谋,富于韬略。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考试制科不中,即游历陕西,采访边境之风土民情,曾自费到甘肃青海一带游历,有意识地收集、采访边事,深入西番羌族不毛之地,实地考察,认真访问,反复分析。
  在游历中,他感悟到对付西夏是个长期艰苦的工作。返回京城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观点,系统为一种策略。其大意认为:
  “西夏那边就是一群反骨仔,一直琢磨着跑来攻打咱家的青唐之地,现在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还要等着以后他来祸祸咱们?
  反正就目前情况来看,那边基本上都是一群弱鸡,而且各羌部落现在正处于分裂的状态,互不统属,不如干脆趁着现在的好机会把他们割裂开来,各个击破。
  等把各个羌人部落都解决了,河西李氏就成为我掌中之物了,到时候想要把他搓扁揉圆,不还是官家您一句话的事儿?”
  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一瞧,就觉得这小老弟的想法挺好啊,这可是对大宋有肘腋之助的大好事儿,万一真要是让他给办成了,西夏那姓李的不早晚得完犊子?
  然后两人一合计,就任命王韶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之职,主持开拓熙河之事务。从此以一文人出掌军事,担负起了收复河湟的任务。
  熙宁四年春夏间,王韶首先招抚了青唐地区一个最大的吐蕃部落,其部落酋豪俞龙珂“率所属十二万口内附。”宋神宗为其赐名包顺,使其世守岷州。在此影响下,附近一些较小的部落,相继归附北宋的又有近二十万口。北宋所辖疆土,因此而拓展了一千二百里。
  最关键的是,人家王韶确实能打——
  熙宁五年七月,王韶在渭源堡和乞神坪筑城,进兵至抹邦山,与吐蕃蒙罗角、抹耳和水巴等族对垒,而且王韶充当了双花红棍的角色,带着宋兵一起狂揍蕃兵,揍完了人还顺便又烧了人家的庐帐,使得整个洮西震动。
  熙宁六年,连战连捷的王韶进驻康乐寨,刘川堡,开通饷道。二月,王韶一举攻克河州,四月,攻占诃诺木藏城和香子城,八月,穿越露骨山,南入洮州境内。
  终于,在又一次狂揍了木征之后,吐蕃岷州首领木令征干脆主动举城归宋。宕、洮、叠三州的吐蕃部落也相继归附。
  此次出征,王韶前后行军五十四天,跋涉一万八千里路,平定五州之地,招抚吐蕃诸部无数。自宕州临江寨北达安乡关,幅员二千里。
  这次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弥漫于北宋王朝的因循苟安、逸豫懈怠的政治空气,为改革派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誉。王韶也因此而升任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由于熙河之役的成功,被西夏的掠夺战争而阻断的丝绸之路,也可以畅通起来了。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鸟用。
  因为宋神宗赵顼也没能摆脱大宋历代皇帝刚登基时牛逼,过上几年就变废的怪圈——
  王韶因为经常指责朝堂上的沙雕们“屡用兵事、劳力费财”,而且在被贬为洪州知州的时候还在谢恩表里暗喷了赵顼一通,后来干脆又被降为鄂州知州,其后又病死于元丰四年。
  元丰五年,赵琐徐禧那个沙雕带着二万多马仔在永乐城下大败亏输,直接将王韶打下的大好局面给搅废,而赵顼更是“厥后兵不敢用于北,而稍试于西,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
  甚至还当朝痛哭。
  宋神宗挂掉之后继位的是宋哲宗赵煦,赵在熬死了高太后之后,立即玩起了他爹的那套变法之策,打算继续抽西夏,而且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