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誉这才不屑的瞥了任得敬一眼——沙雕玩意,本官可是理藩院的!跟本官玩嘴皮子,你也配?
然后孙誉才躬身答道:“回殿下,官家此次遣臣等前来,乃是因为官家担心殿下和辽国百姓未必能习惯西域的生活,特意让臣前来,问殿下可愿回析津府居住?”
“回析津府?”
耶律大石疑道:“你国官家皇帝还说什么了?”
孙誉躬身道:“回殿下,官家还说,如果殿下愿意回析津府居住,官家会让人在析津府为殿下建一座王府,若是得了天祚皇帝的传位召书,殿下可以在析津府举行登基大典,官家也会遣使来贺。”
“另外,如果辽国百姓在西域住得不习惯,愿意去析津府那边居住也好,愿意去汴京城居住也罢,也都随得百姓愿意。当然,只限契丹人,也就是有辽国户籍的百姓。”
“如果殿下不愿意率领百姓回去,那官家也不勉强,也由得殿下,而且官家可以以大宋现任皇帝、辽国天祚皇帝之侄的身份起草一份册封诏书,将可敦城及左近之地尽数封给殿下。”
“如果殿下有需要,我大宋可以在甘肃布政使司和可敦城附近开设边市榷场,以方便殿下和辽国百姓。”
“如果周边有什么小国之类的对殿下和辽国百姓心怀不轨,我大宋可以出售各种制式军械,以方便殿下征讨不臣。”
当孙誉一开始说到赵桓会以宋国皇帝和天祚帝之侄的身份起草册封诏书的时候,耶律大石还有些不以为意。可是当孙誉说到边市榷场和军械的时候,耶律大石整个人都有些懵逼。
回过神来后,耶律大石干脆伸手一指任得敬,说道:“宋国皇帝既然如此仁义,那寡人也有一份大礼要送给他。”
“贵使可识得任卿?”
PS:求票!
第312章 癫狂,算计(第三更!求票!)
“拿下!”
耶律大石忽然暴喝一声,大批的亲卫忽然冲进大帐,将任得敬跟李良辅一起按倒在地,先是用破布把两人的嘴给堵上,接着又用绳子倒缚了两人的双手。
就在孙誉和狗格皆是一脸懵逼的时候,耶律大石便面有得色的指着任得敬道:“贵使不妨好好看看,难道真不识得任卿?”
孙誉和狗格互相对视一眼,盯着任得敬瞧了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
见孙誉和狗格都是一脸懵逼的模样,耶律大石干脆哈哈笑了一声,说道:“任卿变换了衣裳,刮去了头发,先是当了一阵子的西夏野人,如今又来冒充我辽国契丹人的打扮,也难怪贵使认不出来。”
说完之后,耶律大石干脆伸手指了指疯狂挣扎的任得敬和李良辅,说道:“此人乃是任得敬,原本是你宋国的臣子,先是投了西夏,后来又带着李良辅来投了寡人。此人名为李良辅,你们应该也知道他。”
“前些日子,这两个狗贼不仅劝说寡人在半路上截杀尔等,还想劝寡人挥兵南下。”
“现在,这两个狗贼就交给你们了。”
“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就把他们交给你们官家,也算是寡人贺他登基御极的贺礼。”
“毕竟,寡人与你们官家也算得上是兄弟,他登基为帝,寡人理当有贺礼奉上才是。”
“当然,他们带来的那十万西夏奴就不能白送了——寡人知道,你们宋国需要劳工,一个值五贯钱。”
“这两个狗贼带来的十万西夏奴,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差不多就有二十万之数。”
“一百万贯!”
“全给你们宋国了!”
“寡人吃点儿亏不要紧,谁让寡人跟你们官家是兄弟呢。”
“你们官家说的对,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你们的上皇是上皇,现在的官家是现在的官家。”
“以后,我大辽跟你宋国,还是兄弟之国。”
“就像你家官家所说,我辽国百姓到了宋国便等同你宋国百姓一样,你宋国百姓来我辽国,便跟我辽国百姓一样。”
“都是一家人。”
听着耶律大石在那里一个劲的说个不停,孙誉和苟格忍不住互相对视一眼,却发现对方的脸上都写满了懵逼和难以置信。
这就是所谓“西辽”的话事人?这特么还没怎么着呢,这货怎么就先嗨起来了?!而且嗨的有点儿前言不搭后语,嗨的有点儿神经错乱?
就连那些辽国的大臣们也各自低下了头,开始研究靴子上的花纹——太特么丢人了!
懵逼了好半晌之后,孙誉才向着耶律大石躬身拜道:“殿下高义。”
耶律大石毫不谦虚的点头应下了,接着又伸手一指萧贤,说道:“行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后面什么边市榷场之类的事情,寡人让萧卿跟你们商议。”
说完之后,也不等孙誉和狗格答应或是拒绝,耶律大石又对萧贤吩咐道:“寡人乏了,萧卿先把宋使安顿好,回头再商谈关于榷场边市的事情。”
……
“我觉得不太正常。”
安顿下来之后,苟格仔细将住的屋子里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发现确实没什么能够偷听的可能之后,才对孙誉低声说道:“耶律大石既然能带着一众辽国文武大臣跑来西域,又能在西域打下如此一片基业,此人绝不可能是今天咱们见到的那个模样。”
孙誉嗯了一声,也低声说道:“他演的太过了。从咱们一进大帐,他摆出了那副看戏的神色开始,一直到后来拿下任得敬和李良辅,我就觉得不太正常。”
狗格点了点头,说道:“那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咱家琢磨了半晌,他这一言一行虽然癫狂,但却不似作伪。”
“还有那个萧贤。从咱们一进大帐开始,他看着咱们的眼光就不太对劲。”
“等耶律大石让他招待咱们,跟咱们商议边市榷场之事的时候,他眼中的神色也不对劲,似乎早有预料。”
“还有那个李良辅和任得敬被抓的时候。”
“像那个萧贤,还有好几个站的靠前的,脸上吃惊的表情根本就是装出来的,只有李良辅和任得敬脸上的错愕是真的。”
“就像是其他人都知道李、任二贼会被抓,偏偏只有李、任二贼不知道一样。”
“还有,李、任二贼带着的二十万西夏奴,里面有不少人是出身擒生军,而耶律大石却是毫不在意的就把这二十万人全部卖了劳工,如果不是他有信心能压得住这二十万西夏奴,就是他早有准备。”
听完了狗格的分析后,孙誉点了点头,说道:“这便是问题的关键了。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只所耶律大石所图不小。”
狗格摇了摇头,说道:“难道他是想从咱们两个嘴里套出话来?你一个礼部礼藩院的芝麻官,所知有限。咱家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少,可是咱家还真就不怕他问话,也不怕他逼供。”
孙誉不屑的瞥了狗格一眼,说道:“别傻了,他既然肯让那个萧贤跟咱们谈,就说明他没想过刑讯逼供这一套。说不定,是他早就打算要跟我大宋交好,又怕被咱们看破,所以才演了今天这出戏。”
只是说完之后,孙誉忽的一拍脑袋,低声叫道:“我知道了!他这是在试探!”
狗格疑道:“试探?”
孙誉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就是试探!也不光是试探,同时还是在甩包袱!”
“就像咱们一路上分析的那样儿,西辽地处西域,周边群敌环伺,二十万西夏奴在他西辽腹心,他耶律大石得是多大的心才能睡得安稳?”
“现在他把这二十万西夏奴直接甩给了咱们,无论咱们怎么处置,都是替他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如果朝廷再按照收购劳工的价格给了一百万贯,他就能用这一百万贯在边市榷场买到他需要的东西,他对西辽的掌控就会更稳。”
“而且,收购劳工、边市榷场,这些事情都实施起来,就等于他把自己跟大宋绑在了一起,也就等于他给自己多留了一条退路。”
“这狗日的算计的精着呢!”
PS:连续熬了几天,终于不出意外的感冒了……今天能有几更不太好说,明天……明天再说吧。
第313章 征倭?我户部投了!(第四更!求票!)
“这下你不用偷偷摸摸的跟着我走了!”
耶律后用力的拍打着萧齐的肩膀,哈哈笑着说道:“走,跟我一起回汴京,什么清风阁还是倚红楼之类的随便你挑,我安排!”
“我不去。”
一听到清风阁和倚红楼这两个名字,萧齐就先打起了退堂鼓,吭哧了半晌之后才鼓足了勇气,说道:“我就想去找二花。”
耶律后不屑的呸了一声,说道:“怂蛋。人家清风阁跟倚红楼那都是青楼,是喝酒听曲儿的地方,不是你想的窑子。再说了,你特么想逛窑子,那我也不敢去啊。”
说完之后,耶律后也不再理会萧齐,而是直接冲着一众契丹骑兵们喝道:“准备出发了!小的们,先提提精神!”
一众骑兵齐声应是,耶律后便高声叫道:“严风吹霜海草凋,预备!起!”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众骑兵唱诗,其实毫无美感可言。就跟后世军队里唱歌一样,尽管放心大胆的扯开嗓子嚎就行了,反正人一多,这气氛就上去了。
然后萧齐跟他带着的那些“西辽骑兵”就一脸艳羡的看着这些往惜的同胞。
嚎了半晌,意犹未尽的耶律后干脆扭头对萧齐叫道:“跟着一起唱啊,等什么呢。”
萧齐却摇了摇头,说道:“不会……”
耶律后遗憾的叹了一声,说道:“没事儿,等到了汴京城,我去问问萧侯,看能不能让你们也跟着学,估计问题不大。”
……
问题确实不大。
赵桓在知道孙誉跟狗格两人不仅圆满完成了这一趟出使的任务,还顺手拐回来一万“西辽骑兵”的消息后,赵桓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一万“西辽骑兵”的身上——
在没有装甲车,没有坦克,没有射程五百公里且能精确制导的火箭炮的前提下,骑兵是战场上当之无愧的大杀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说都算上是命根子一样富贵的战略性武器。
当然,赵桓倒不是多么想把这一万骑兵弄到自己手里,毕竟没有了装甲车,赵桓还有蒙着钢板,无惧箭矢的大楯车,没有坦克也还有人马俱着重甲的重装骑兵,没有火箭炮但是有热气球和神臂弓、八牛弩,赵桓对于骑兵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再说了,不是还有萧诺言带着的三万契丹骑兵么,在给他们更新了装备之后,这三万骑兵的战力足以跟五万“西辽骑兵”比肩,甚至能超过。
赵桓在意的是这一万骑兵,能当做种子来使用。
原因就像是被404的239章说过的一样。鹰酱能用几十年的时间以及无数钱财堆出无数的滚着叽歪患者来恶心兔子,甚至能出现“抛开政治不说”这么操蛋的玩意,赵桓自然也能有样学样,先在大宋培养一批西辽版本的滚着叽歪患者。
当这一万骑兵见识过汴京的繁华,见识过大宋百姓富足而又安定的生活,见识过大宋百姓在面对异族时的那种自信和高傲,见识过大宋军队的生活之后,赵桓都不用花钱,这些人就能成为滚着叽歪患者。
只要不让这些人见识到大宋军队的真实训练情况,这些人回到了“西辽”之后,他们还能不能再过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还能不能接受饮冰卧雪的生存模式?
大宋的富足和西辽的苦寒会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的扎进这些人的心里。
等到哪一天,赵桓想要过去接收西辽了,这些人就会像后世的那些恨国带路党一样,箪食壶浆迎王师,敲锣打鼓庆新生。
然后赵桓就把李纲和种师道以及户部、兵部、礼部等一众大佬们喊进了宫里,开始密谋这个“公知培养计划”的可行性。
“这些人不识字。”
李纲率先指出来一个最大的难题:“不识字的最大坏处就是,他们看到了,他们想到了,但是他们说不出来,也没办法让别人相信他们。”
“而且他们来大宋只是为了押送那二十万劳工,能够停留的时间绝对不会太久,想要教他们识字,事情就会变得很困难。”
礼部扛把子方子安也点了点头,说道:“问题就出在这上面了。礼部可以先找一些理由和借口,把耶律大石的使者留在汴京一段时间,可是再怎么拖延,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吧?一个月之内,想要教会一万骑兵识字、说话,估计没人能办得到。”
随着李纲和方子安提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大殿里的气氛就有些沉闷。
李纲和种师道这些人能混居朝堂高位,要说脑子不够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这些人对于赵桓所谓的“公知培养计划”都很感兴趣。
可是问题就像李纲和方子安说的那样儿,时间,时间才是最大的问题。
“要不然,朕带兵出征一段时间?”
琢磨了半晌之后,终于还是让赵桓想到了一个法子:“朕带兵去倭国,只要走的慢点儿,打的速度再慢点儿,怎么着也能拖上个一年半载的吧?”
一听赵桓还是打着想要亲征倭国的主意,李纲心里顿时就呵的冷笑一声,然后把目光投向了庄成益。
而庄成益也不负重望,直接就对赵桓躬身道:“启奏官家,国库没钱,无力支……最多只能支撑半年!”
庄成益心中暗叫一声好险!
得了李纲的眼色之后,庄成益当即就想说国库没钱,无力支撑官家亲征倭国的事儿。可是转念一想,这倭国不是还有石见银山么!
正所谓夫妻本是同……不对,正所谓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为了国库,为了石见银山,官家想要征伐倭国这事儿,我户部投了!
然后李纲的脸色就黑的跟锅底灰一样。
“要不然官家还是亲征缅甸算了。”
李纲眼看着庄成益这老貔貅根本就靠不住,当下也只能自己站了出来,躬身道:“海上风急浪高,官家万万不可涉险,否则的话,微臣就去寻太后她老人家告状。”
赵桓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最烦你们这些打不过就叫家长的!
呸!
至于缅甸,赵桓现在表示没兴趣——缅甸国主都一次又一次的上书请求内附了,打他不是欺负小孩子么!
眼看着带兵去倭国的希望又一次落空,赵桓又皱着眉头琢磨了半晌,说道:“那就只能想一个速成的法子了。”
PS:第四更了!求票!正所谓有赌未为输,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第314章 字典,三年五模拟!(第五更!求票!)
“速成的法子?”
尽管震惊于赵桓思维跳跃的速度之快,但是李纲和方子安等人还是回过神来,一起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众所周知,汉字的数量有几万个……最常用的没有五千也有三千,而且其构成形式又极其复杂,再加上如此庞大的数量,别说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让这些西辽骑兵们学会了,就连大宋的百姓也未必能学会。
更要命的是,就算这些西辽骑兵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死记硬背下三千最为常用的汉字,想要让他们能够达到看书看报也是一种奢望。
汉字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就在于,一个字往往有好几个读音,而且一个字也会有好几个意思,而两个字以上的词那就更让人头疼了——战败和战败它能是一个意思吗?等等和等等是一个意思吗?
所以,在听到“速成的法子”这五个字之后,李纲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靠谱。
然后李纲等人就一脸懵逼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