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世纪全面战争 >

第206章

18世纪全面战争-第206章

小说: 18世纪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尼步枪是前装线膛枪,不是原本那种需要小锤砸进去的前装线膛枪,而是使用圆锥子弹的前装线膛枪。
  米尼步枪是一名来自欧洲的移民米尼发明出来的火枪,将线膛枪的装填速度提升到滑膛枪一样的水准,彻底终结了滑膛枪时代。
  并且很快在北美国家中普及。
  不过,帝国那面早已列装了后膛枪,所以这一跨时代的发明注定起不到什么作用,除了还没有破解后膛枪奥秘的国家外,欧罗巴联邦帝国根本没有将米尼步枪当回事。
  比起滑膛枪,米尼步枪具备碾压级别的射程优势和精确度,但相比于查尔斯三式步枪,米尼步枪就是妥妥的垃圾……
  “这是战斗哨,帝国军不会打过来了吧……”
  “闭嘴,劳埃德!”
  似乎是在响应劳埃德的推测,天空中突然传来怪异的啸音,从来没有被帝国军炮击过的劳埃德和其他士兵一样,一边跑一边莫名其妙的抬头仰望天空,下一刻,劳埃德的视野中就被连绵不绝的火焰所充斥!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让劳埃德陷入短暂的失聪中,整个人都趴在地上蜷缩起来,那杆米尼步枪更是不知被他丢到哪里去。
  “上帝保佑。
  天呐,这难道是帝国军的炮火?
  他们到底是怎么发明出来如此强大的炮弹的……”
  每一声爆炸都让劳埃德的身体颤抖一下,不过因为爆炸声太过频繁,劳埃德的身体趴在地上渐渐变得麻木,身上的尘土一层又一层的覆盖上去。
  至于战斗的哨声,早就被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所掩盖!
  不知过了多久,劳埃德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冲锋的呐喊,周围的爆炸声也停歇下来。
  劳埃德缓缓起身,抖了抖身上覆盖的尘土,向四周望去。
  然后他看到了一支熟悉的断臂……
  不远处,死不瞑目的费雷尔少了一条胳膊,趴在地上,脑袋刚好转向他所在的方向。
  劳埃德看着残躯不全的战友尸体,顾不得悲伤,开始满地摸爬寻找自己的武器。
  然而,当他拿起米尼步枪的时候,远处已经可以看到冲上来,身穿帝国军军服的士兵!
  帝国军就是英格兰总督区士兵对帝国近卫军的称呼。
  也是他们畏惧的对象。
  “我应该是在后援位置吧,前线的人都哪去了?”
  劳埃德看着呈散兵线冲上来的帝国军,满脸困惑的神色。
  紧接着,他就听到一声声连续的枪响,远处几架手摇式加特林机枪,已经被推到前线,对着正在崩溃的英格兰士兵突突突的扫射!
  手摇式加特林机枪在机动作战的时候,会安放在一个类似跑车的架子上,行军时可以让骡马推送,战斗的时候则可以由士兵推送。
  比起火炮,手摇式加特林机枪的重量要轻得多,机动性自然也要好得多。
  如果在进攻时遇到扎堆的敌人阵列,只需要推上来几挺手摇式加特林机枪,交叉射击几秒钟,就能将对方彻底击溃!
  别看双方都已经淘汰了滑膛枪,但战术仍然停留在密集排枪阶段。
  尤其是英格兰军队,米尼步枪仅仅只是提升了有效射程,射击频率跟原本的滑膛枪差不多,自然需要密集的排枪横阵来追求火力密度。
  至于帝国军,除了进攻冲锋的时候,为了保持火力密度,往往也会采用密集的排枪方阵。
  这其实是最有效的杀敌手段。
  后来的散兵线也好,三三战术也罢,说白了都是因为武器的杀伤效果越来越好,密集的人海战术失效,才出现的。
  帝国近卫军面对的对手连机枪都没有,自然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战术,对于使用栓式步枪的帝国近卫军士兵来说,散兵线只会削弱他们的局部火力密度,只有在进攻冲锋的时候,才会使用,并且还要让手摇式加特林机枪跟随,来保持稀疏的火力密度。
  火力密度在这个时代,就是战争决胜的王道!
  当然,帝国近卫军敢用散兵线战术冲锋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帝国近卫军的炮兵装备的榴弹炮具备时代碾压技术优势,发射的榴弹可以先一步将敌人的密集队形送上天堂,所以在进攻的时候不用担心会遭遇敌军的排枪横阵。
  否则,散兵线冲锋的话,一旦撞上敌军的排枪横阵,很容易被排枪横扫。
  在李维上辈子那个世界历史上,即便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和清朝的军队对战,也是依靠密集的排枪战术对射。
  可笑的是,当时的清军明明具备比日军射速更快的单兵枪械,却在对射之中屡战屡败,充当着运输大队长的职务……
  不错,被后世诟病的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是在具备装备优势的情况下,被日军击败的!
  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清军都具备装备上的优势。
  而比起被慈禧挪用了军费的海军舰船,战斗力受到不小的削弱,陆军的装备还是不错的,毕竟陆军装备的维护费用远低于海军……
  然而,当时充当陆军主力的淮军,拿着更好的武器,却被日军一路从朝鲜平推到旅顺……
  打出了让清朝高层陷入自我怀疑的溃败……
  要知道,开战前,由于军队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清朝高层普遍有一种优越感,否则慈禧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贪污军费。
  就因为连慈禧都觉得此战没什么难度,才会贪污军费!
  结果打起来才知道,战争并不是看谁的人数和装备好就能赢的……
  可以说,甲午中日战争就是翻版的抗美援朝,只不过双方扮演的角色刚好是相反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甲午中日战争相当于揭开满清最后一次遮羞布了,清朝实在是败得太丢人了!
  连当时身为世界霸主的西方列强,都感到不可思议。
  劳埃德看着远处正在被屠杀的自己人,本能的趴在地上。
  这一刹那的警觉让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他刚趴倒在地上,就听到头顶不断有子弹飞过,仿佛是擦着他的头皮射过去一般!
  劳埃德连忙将自己手里紧抓的米尼步枪丢掉,如果战斗还能打,这是他保命的东西,但现在这个情况,手里的米尼步枪就是催命神符。
  扔掉米尼步枪后,劳埃德趴在地上对着前方高喊道:“不要开枪,我投降!
  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求求你们,不要开枪,我投降……”
  喊了十几声后,劳埃德终于看到一双双军靴踩到自己面前,他满脸讪笑着举起双手从地上爬了起来。
  一名会英语的帝国近卫军士兵踏步上前,对着远处插着小红旗的地方指了指,对劳埃德说道:“自己走过去,不要做多余的事情,你就能活下来。”
  劳埃德连连点头应和,在几名帝国近卫军士兵的注视下漫步走过去。
  而这几名帝国近卫军士兵,丝毫没有押送劳埃德的意思,似乎笃定这些投降的英格兰士兵不敢起小心思,手持查尔斯三式步枪继续向前挺进。
  战场上的枪声虽然没有停歇,但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手摇式加特林机枪。
  帝国近卫军的战术很简单,先用榴弹炮清洗大的战略目标,然后全军压上,利用手摇式加特林机枪火力压制,或者叫屠杀更准确一些。
  当敌人建制被打散后,帝国近卫军士兵就会冲上去,收缴战俘,清理战场。
  在这种局势下,除了极个别英格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外,帝国近卫军士兵根本不会遇到抵抗。
  甚至在边境军营中,很多英格兰中高层军官都消失不见,指挥战斗的大部分都是副官乃至基层军官!
  就这样,英格兰总督区最精锐的边军在短短一天一夜的时间内,被彻底剿灭,灭的比当初不列颠青年党的起义军还彻底……
  因为当时不列颠青年党的起义军是聚集在一起兵分两路进攻,所以崩溃的时候是连锁崩溃,人数太多,追击的帝国近卫军无法全歼,放跑了不少人。
  但英格兰总督去区的边军,为了布防漫长的边境线,都是分散在各处,自然也就给了帝国近卫军逐个歼灭的机会。
  在差了足足一个时代的武器代差下,帝国近卫军的伤亡仅仅停留在个位数字,整个英格兰总督区就陷入不设防的层次。
  接下来,英格兰总督区的临时民意内阁得到了消息,大家伙终于不再争吵。
  聪明人开始谋求后路,干脆退出了临时民意内阁,带着家人和财货跑路。
  头脑发热的则叫嚣着给每一个英格兰人发送火枪,号召全民战斗到底……
  当然,其中人数占比最高的临时民意内阁成员,则倾向于跟欧罗巴联邦帝国谈判解决这次争端。
  毕竟,到了这一步,除了那些脑子不知道灌了什么屎尿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外,大家都知道英格兰总督区连一分胜算都不具备。
  先不提给所有人发送火枪,军械库里的存货够不够用,即便发送完火枪,又能有多少英格兰武装市民跟帝国近卫军拼命战斗?
  边境战况已经传到面积不大的英格兰总督区政治中心,那摧枯拉朽的战斗过程,即便是军事门外汉也知道双方差距有多大!
  那可是英格兰总督区战斗力最强的边军啊!
  连边军都被人数少于自己的帝国近卫军打成了猪头,难不成要指望那些武装平民?
  武装平民真要是有用,当年的英国王室也不至于向暴君李维投降了!
  不出意外的,英格兰总督区的临时民意内阁出现了最糟糕的状况——裂开了!
  极端民族主义在英格兰总督区还是有市场的,毕竟英国王室和资本家们一直没有放弃过拿回英伦三岛,只不过契机定在李维死在女人肚皮上的那一刻……
  所以,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在英格兰总督区还是有不少人的。
  这些人在他们临时选举出来的领袖号召下,打开了已经无人把手的军火库,开始武装起自己。
  至于那些想要和伦敦市市政府谈判的内阁成员,则不出意外的被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打上卖国贼的标签!
  在帝国近卫军的进攻下,整个英格兰总督区陷入到无政府状态!


第377章 李维的意志就是真理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
  巴黎首都区凡尔赛宫殿皇帝办公室中,李维闭着双眼满脸陶醉的倾听者。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体型巨大,刚从隔壁的帝国科研中心搬出来的留声机,播放着吐字还算清晰的《国际歌》。
  突然之间,李维猛地用双手伸向桌案下,在一阵舒爽的长呼声中,略显疲惫的双眼缓缓睁开。
  咕噜噜的吞咽声随后响起,李维看着从桌案低下爬出来,重新站起来的16岁波兰少女,对身边穿着黑丝女仆装,兼职皇室秘书的美女保镖吩咐道:“她的表现不错,可以领下去进行保镖训练吧。”
  “您的意志就是我的使命,陛下!”
  穿着低胸女仆装的美女保镖朝着李维深深鞠躬回道,将胸前的大片雪白和深不见底的事业线袒露在李维眼眸中。
  不过,年龄已经有点大了的李维,已经无法如同年轻时那般接连作战了。
  面对如此美景,李维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这一幕只会加深李维对长生和青春的渴望!
  那名浑身赤裸的波兰少女被带走后,另一名穿着低胸军装套裙的美女保镖替换了那个女仆装保镖的位置。
  全面战争系统升级后,得益于行政点化名额的宽限,李维已经将身边的人全部换成了美女,只有在内阁会议召开的时候,李维才会看见男人。
  平日里,李维的命令都是通过这些美女保镖随从秘书,向外传达命令。
  不得不说,全面战争系统的升级,让李维的生活更加腐化,足以用酒池肉林来形容李维的腐朽封建主义生活……
  正如李维在上辈子所听到的至理名言——人们反对的从来不是封建和帝国主义制度,而是憎恨自己不是封建和帝国主义制度中的受益者。
  就好比,仇富者憎恨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愤怒于自己为何成为富豪中的一员。
  既然得不到,理所当然的就会仇视乃至反抗,要是能将那些高高在上的富豪拉到和自己一个社会阶级,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就是人性。
  李维上辈子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五好青年,到了这个平行世界后,还不是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绝对独裁者?
  屁股决定脑袋,在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真理,影视剧里那种大爱无疆的主角,只是为了给底层民众洗脑的娱乐产物罢了。
  正所谓,不是好人都在民间,坏人都在高层,而是好人成为高层以后,自己会主动变成坏人。
  因为那个好人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只能用坏人的方式去欺骗和压榨底层的大多数人。
  “这《国际歌》的曲调还是蛮好听的。”
  刚刚放松完的李维,心情愉悦的与自己的秘书调侃道。
  “至高无上的陛下,是否需要将这首歌进行推广?”
  旁边,身穿低胸军装套裙的美女秘书,弯腰低头对坐在老板椅上的李维问道。
  这些忠心耿耿的美女秘书,从来不敢在李维坐着的时候,以俯视的姿势跟李维对话。
  那是大不敬!
  就连李维召开内阁会议的时候,李维所做的帝王座椅,也是在高一层的台阶上,哪怕对面的内阁大臣们是站立,李维也可以俯视他们。
  至于所谓的平等,在欧罗巴联邦帝国是完全不存在的。
  高高在上,已经成为李维生活的日常,甚至就连李维自己都习以为常,上辈子的习惯在李维的脑海里已经变得模糊,不是李维记忆衰退。
  拥有跟灵魂融合在一起的全面战争系统辅助,李维的记忆力已经超越人类的级别。
  不过,记忆不会改变,习惯却是可以改变的。
  李维微微摇头道:“这首歌虽然好听,但太容易蛊惑人心了,尤其是《国际歌》的歌词。
  帝国的稳定高于一切,传我口谕给内阁宣传部,《国际歌》从今往后和《马赛曲》一样列为禁歌,禁用级别提升到最高,并且通知泛世界联邦各国。
  任何国家敢将《国际歌》列为正常曲谱,将会被视作对帝国的挑衅。
  帝国将保留发动战争的权力!”
  “遵命,您的意志将会得到彻底的执行,陛下。”
  军装套裙秘书拿着小本本,详细将李维的命令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
  而李维则目光停留在那个科研中心最新研发的留声机。
  这一台是第一台成熟的试验样品,李维感到好奇就让人搬了过来,给自己当做消遣。
  至于里面的《国际歌》,自然是抓捕到的不列颠青年党分子唱的。
  嗯,帝国说对方是革命分子,对方就是革命分子!
  在对待革命党的时候,他们连在法院上诉的机会都没有。
  用帝国官方的话来说就是,从事革命运动的人被视为自动放弃帝国公民的身份,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至于从事革命运动的标准界定,自然而然的是军情总局和密谍司的探子说的算!
  虽说欧罗巴联邦帝国现在是军情总局对外,密谍司对内,但双方的情报部门在很多时候,都会有交叉的情况。
  毕竟外面的间谍有可能进入到帝国内部,帝国内部的间谍也有可能逃到国外……
  这就造成了密谍司和军情总局的竞争关系。
  “留声机是一个好东西,只可惜,留声机对音乐的传播太方便了。
  而音乐往往会成为那些叛乱分子传播革命思想的载体。
  通知巴黎科研中心,从今以后不要研究留声机及相关产品。
  帝国需要的不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科技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