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欧分别出现了奥地利邦国,德意志邦国,丹麦邦国,瑞士邦国,意大利邦国,荷兰邦国,比利时邦国。
西欧分别出现了法兰西邦国,西班牙邦国,葡萄牙邦国。
本来李维还想扶植一个加泰罗尼亚邦国,不过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加泰罗尼亚民族已经差不多灭亡了,就没有再去费事。
人口不足的少数民族,对李维来说没有任何安抚的必要,自然不需要给他们安排一个邦国。
邦国的设定明面上是尊重各民族的独立意愿,实际上却是按照‘归顺度’高低来划分的。
李维中央政府控制力较低和或征服时间较晚的北欧、东欧、南欧地区被拆分得十分彻底。
尤其是民族复杂,还穷困潦倒,没什么拉拢价值,安排的行政点化官员数量较少的南欧地区,差不多已经被拆成了零碎,利用各民族的矛盾,让他们永远也无法拧成一股绳跟中央对抗。
更别提造反了。
而文化认同度较高的西欧,基本上没做什么拆分,尤其是法李维出身的法兰西邦国,领土不光没有缩小,还扩大了不少!
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极度反对李维的统治,但由于总人口在镇压过程中损耗惨重,对李维十分畏惧,所以也没有进行拆分。
当然,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的成功案例,李维是不愿意拿到其他地区的。
原因很简单,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区已经成为比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地区还要穷困的地盘!
大量的青壮人口损失和无数城市的毁灭,让伊利比亚半岛差点回到青铜时代……
这么做固然让伊利比亚半岛丧失了反抗李维统治的能力,但对于李维政权来说,除了要年年补贴伊利比亚半岛外,什么产出都没有!
这地盘占领的,不知要亏损多少年!
事实证明,实行屠杀政策得来的地盘,破坏程度远高于正常战争手段得来的地盘。
比如说原俄罗斯帝国的欧洲部分,虽然很多城市遭遇过战火,但打完之后就恢复了生产建设,战争结束后用不了几个月,就能有所产出。
反观伊利比亚半岛,就算想恢复生产,也找不到足够的劳工……
光凭帝国控制的那些劳务所劳工,完全是杯水车薪,毕竟劳务所劳工不可能只为伊利比亚半岛服务,整个帝国都需要这些劳动力。
现如今,真正给欧罗巴联邦帝国供血的,只有法兰西和中欧的国家。
就连南欧,都因为经济落后,无法给中央政府提供多少财政。
甚至还有不少土地处于抛荒状态。
北欧的三个小国,虽然没有经历过战火熏陶,但北欧小国本就地广人稀,工业化程度也不高,产出的利益也很低。
当然,欧罗巴联邦帝国改组后,至少在政治上,各个邦国做到了平等。
只不过,这种平等是做给老百姓看的,说白了还是为了安抚民众的反帝国情绪。
除此之外,改组过程中,损失最惨烈的当属旧贵族。
旧贵族的权力在改组之后,又一次遭到了惨重的削弱,这可都是投诚的旧贵族!
李维中央政府,利用轻飘飘的人民权利平等这一条,取缔了旧贵族为数不多的权力,并通过教育改革,不断拉平贵族与平民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当然,受损的只是旧贵族,对于平民阶级出身的新贵,还是受到帝国认可的,毕竟新贵不是靠血统,而是靠能力崛起。
在李维政府中,能力是比血统更重要的晋升渠道。
欧罗巴联邦帝国的每一个邦国,都有一个邦国议会,只可惜这邦国议会只是舆论宣传的皿煮牌面,他们没有立法权也没有司法权,更别提向军队伸手了。
邦国议会的权力仅限于参政议政。
简单来说,邦国议会可以提意见,对地方政府监督,但也仅限于此。
不管怎么说,议会制度已经成为欧洲人心中皿煮的代言词,所以李维觉得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做个招牌的,这一招自然也是他从上辈子的政体中学到的经验。
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议会的存在和意义,但他们丝毫感受不到议会在政治中体现出来的权势。
反倒是背锅的时候,邦国议会是一个很好的靶子,因为邦国议会在法理上,各个议员都是由各国公民选举出来的。
选举制度,不就是用来忽悠民众最好的方式么?
什么?
你说你从来没有投过选票?
那不是制度的问题,只能说明你的层次太低!
法律是法律,选票是选票,谁规定法律上人人都可以投选票,你一个老百姓就有资格投选票了?
不错,政治权利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你没办法使用你的政治权利就是你自己的问题,有种你去打官司啊!
总而言之,欧罗巴联邦帝国就这么成立了。
很多法律看起来都很尊重民众的权力,但真要是有那个民众去履行自己的政治权利,他就会发现前方有无数道隐形的障碍等着他。
真要是头铁的话,被政府搞的家破人亡都不算什么大事。
毕竟,打官司是要花钱的!
最重要的是,你花了钱还未必能看到结果。
一句什么都要走法律流程,就能把你一个普通老百姓活活拖死。
当然,大多数老百姓不会在这方面较真,人们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衣食住行,而不是自己的政治权利有‘多大’。
实际上,当邦国议会落实后,那些邦国议会议员都是各地的贵族和资本家,虽说邦国议会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好歹也是个权力不是?
在欧罗巴联邦帝国中,能用钱买到的权力也只有这点了,至少有一个议员身份,可以有一个把声音发出去的渠道,不然的话跟普通老百姓有啥区别?
而李维对各个邦国议会议员上任的隐性标准,其实就是税收。
你缴税多,人脉广,就能上去!
当然,这一条不能写到明文法律里,否则怎么体现出皿煮制度?
欧罗巴联邦帝国的政治口号就是,李维之下人人平等!
而李维,则被欧罗巴联邦帝国的舆论口舌捧上神坛,甚至都不再会比李维会催眠的事实,将其称之为‘神恩’。
第365章 海权崛起
“号外!号外!
经帝国科学院专家研究表明,李维大帝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
是给苦难的欧罗巴带来新生希望的引路人!”
…………
在21世纪难以想象的宗教科学,在此时的维也纳街头到处都能看到。
随着欧罗巴联邦帝国宣传部,那臭不要脸到极致的宣传轰炸攻势,还没有普及教育的欧罗巴大陆上的平民阶级,对于李维的‘神恩’和上帝使徒的身份,已经从最开始的不忿,变更为怀疑,最后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对此深信不疑的人!
欧罗巴联邦帝国充分利用了人类的从众心理,三人成虎的真理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要宣传舆论不计成本的在报纸等媒体上砸钱宣传,人们早晚会因为大环境的变更,渐渐选择相信。
只要有第一批‘信徒’诞生,在政策的帮助下,这种思想就可以快速蔓延。
毕竟,人类社会中,智者永远都是少数群体,愚民才占据着大多数。
或许,李维内阁制定的‘造神计划’,在李维上辈子的21世纪会被当做饭后笑料,但在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的19世纪欧罗巴大陆,却在稳定朝着胜利的方向迈进。
李维不需要去关心那些接受神恩观念的平民,到底是伪信徒还是真信徒,只要他们在公众场合里支持这个观点,就足以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去信奉这个观点。
这就好比李维上辈子那个文明世界,环保的概念刚被提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一副完全不在乎的样子,但随着呼喊环保口号的人乃至组织越来越多,哪怕是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大妈,都明白环保的概念。
或许这些人不会真心去支持环保,但真要是有媒体去询问他们对环保是否支持,基本上都会选择口头上的支持!
这就是大环境带来的舆论引导!
李维知道,让所有人真心去信仰自己,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他需要营造的只是一个大环境,让自己是上帝使徒的形象成为公众能理解的实物即可。
就好比欧洲人都会去信仰上帝,但他们心里是否真信,只有他们自己和最亲密的人才知道。
当然,欧罗巴联邦帝国的造神计划宣传舆论攻势,在以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眼里,简直就是文明倒退的里程碑!
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人把自己神化!
这跟中亚和远东的愚昧土著国家,有何区别?
君权神化的操作,自然不是李维独创,中亚的波斯帝国就是神权和政权结合为一体的国家。
原本没有投降降格的奥斯曼帝国,也是这类政体。
就算是远东的满清帝国,皇帝不也是死不要脸的一口一个天子自称?
天子的意思,不就是上天之子么?
这要多不要脸,才会这般自称?
当然,这种不要脸的观点,肯定是来自于文明社会,在封建社会里,只要不是脑子有坑,谁敢说皇帝不要脸?
即便是那些近距离接触过皇帝的大臣们,心里十分清楚皇帝就是跟他们一模一样的凡人,也不敢否认天子的概念。
这其实就是君权神授,比起李维的造神计划没多大区别。
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有所差距,并且李维是真的能洗脑他人,有着夯实的‘神迹’基础来做证据。
当然,宣传部在宣传李维能力的时候,肯定不能使用洗脑的说辞,洗脑可是一个贬义词!
虽说李维不敢拿21世纪的政治改造等名词来形容,拿过来也没人能听得懂……
但李维可以将宗教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欧洲人不是都信奉上帝么?
很好,李维就以上帝使徒的身份自居。
毕竟上帝亲自下凡有点扯淡,而且李维除了洗脑外,也没有其他什么超能力……
至于洗脑能力,自然也就是神恩感化!
为上帝统治世界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为此而战死的人,死后必然会升入天堂,永垂不朽……
在宗教指导方面,有当代教宗做技术领导,忽悠人的说辞自然不需要李维去操心。
造神计划的启动是与欧罗巴联邦帝国的政体改革同时进行的。
欧罗巴联邦帝国也确认了内邦外藩的政治体制。
内邦虽然打着邦国自治的名分,其实那都是用来忽悠老百姓的,看起来最具备权力的地方自治议会,都只有参政议政那点可怜的权力,更何况是其他部门?
虽说欧罗巴的平民们弄不明白欧罗巴联邦帝国的邦国政体的权力划分,但那些知识分子和上流社会的人士,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邦国就是欧罗巴联邦帝国的直属地方政权!
跟欧洲传统的封建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欧罗巴联邦帝国的中央政府,没有规划任何一块直辖领地就能看出来。
至于外藩,则是俄罗斯王国和奥斯曼王国两大附庸国。
外藩跟内邦完全不同,外藩除了有限的军事义务(宗主国在战争期间,附庸国需要派军队配合作战),和占据税赋一半的上贡外,其余的权力都可以做到独立自主。
相当于半殖民性质的国家。
欧罗巴联邦帝国对这些附庸国唯一的威慑就是军事力量,看上去不太靠谱,连个驻军都没有,但对于现在的欧罗巴联邦帝国而言,完全够用了。
只要亚历山大一世和奥斯曼的苏丹不发疯,他们绝对不敢挑衅欧罗巴联邦帝国的宗主权威,哪怕有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鼎力相助……
第五次反法战争的结束,除了缔造出欧罗巴联邦帝国这座恐怖巨兽外,也让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际影响力降到历史最低点。
别说是被坑惨了的俄罗斯王国和奥斯曼王国,只要是知晓第五次反法战争的国家,都对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军事力量抱有极大的质疑。
其中最大的损失就是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刚刚成型的印度殖民统治,在第五次反法战争结束后,突然出现大规模叛乱。
叛乱的首领都是印度的土邦贵族,他们在得知第五次反法战争的结果后,以为不列颠人的战斗力不过如此,想要谋求印度独立,摆脱不列颠的吸血鬼统治模式。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叛乱刚爆发不久,印度叛军就被不列颠的红衫军打的节节败退……
很显然,印度土邦贵族只知道第五次反法战争的结果,并不知道具体过程,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欧洲战场的残酷与枪炮的普及度。
以至于绝大多数印度土邦贵族,还在用滑膛枪搭配冷兵器的战术对付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红衫军。
结局自然是屡战屡败。
在野战中,红衫军甚至打出教科书式的胜利。
先利用火炮优势将敌军阵列打垮,然后步兵压进,对其进行最后一击,骑兵在跟进扩大战果屠杀溃兵……
就是这种简单的战术,将兵力永远占据优势的印度土邦叛军打的丢盔卸甲,再次认识到不列颠老大哥的强悍……
不得不说,印度土邦贵族们选择的叛乱时机实在是太愚蠢了,偏偏选在第五次反法战争刚结束,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可以将精力从欧洲战场抽离的时期。
对付印度次大陆的叛乱,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甚至不需要扩军,只要将欧洲战场上一败涂地的红衫军往印度次大陆运送过去,就能教会那些印度土邦贵族该如何做奴才。
印度次大陆的叛乱没有动摇到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在印度的统治地位,反倒是让整个中亚都沉浸在欧洲白人的恐怖战争能力上。
其中受到感染最强的不是印度人,而是中亚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的高层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欧罗巴战场上作为战败方的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陆军都这么可怕,那作为战胜方的欧罗巴联邦帝国的军队到底有多强?
除了胡思乱想外,中亚北方游牧民族的惨败,也给波斯帝国敲响了警钟。
被李维赶到中亚的亚历山大一世的追随者和农奴们,武装重整的军队,在中亚这片战场重新找回了属于‘乌拉’的荣耀。
刀头舔血的游牧骑兵,面对残兵败将重组建立起来的俄罗斯王国国防军的枪炮,被毫不留情的碾碎成一地尸体,一个个月中亚游牧部落屈辱的接受亚历山大一世的征服乃至奴役!
依靠中亚游牧民族的鲜血和财富,亚历山大一世带领的团队总算恢复了些许战争创伤。
只不过,这种恢复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俄罗斯王国已经丧失了欧洲地区的工业基础,即使是他们携带的武器弹药,也是打一发少一发,补给十分困难,只能用掠夺来的财富从欧罗巴联邦帝国购买!
忍受着军火贸易的高额差价!
最气人的是,欧罗巴联邦帝国贩卖给亚历山大一世的军火,全都是缴获的原俄罗斯帝国的劣质枪炮,相当于亚历山大一世花费足以购买新式滑膛枪的金钱,买下一批劣质俄国造……
这些俄罗斯帝国遗留下来的军火,数量不菲,但因为质量问题根本不可能列装在欧罗巴联邦帝国陆军中,甚至连地方民兵团都不会去使用。
毕竟,欧罗巴联邦帝国的中欧和西欧军工厂,还需要订单来维持生产活力。
在李维政府的控制下,军工产业从来没有削减过,并且被国家直接把持。
国企亏损的魔咒,也在行政点化的忠诚度上得到根本性解决。
至少那些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