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波尔查推平里斯本后,整个伊利比亚半岛都落入到罗马帝国的掌控中,卡洛斯四世更是躺赢将葡萄牙王国兼并进西班牙王国中,法兰西军团已经阵亡超过一万多人!
并且,伊利比亚半岛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或城堡毁于战乱之中,民众流离失所,人口锐减近半!
当然,锐减的人口不是都被屠杀殆尽,很多消失的人口都已经乘船逃离,或者钻入山林之中成为‘隐藏人口’。
自此,伊利比亚半岛被更名为西班牙半岛。
第358章 兵临柏林
波尔查打下伊利比亚半岛所有的行政中心后,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伊利比亚半岛的战争则进入下一阶段——剿灭游击队。
这一阶段的战事明显让波尔查更加头疼,因为游击队拥有地利优势,还有着民意支持。
大军抵达的时候,游击队就会钻入山沟沟里潜伏起来,一旦军队追进去,即便是神枪手组成的山地部队,也很容易被打黑枪!
虽说山林中的游击战,神枪手部队一直处于优势伤亡比。
但游击队的数量无穷无尽,神枪手部队的数量确实有限的,波尔查不想让自己麾下的士兵,在游击战中伤亡过重!
为此,波尔查开始在伊利比亚半岛,以卡洛斯四世的统治名义,制定地方连坐制度。
各地地区要组建自己的民兵队伍,攻击游击队或提供游击队的消息。
一旦某一地区出现游击队袭击法兰西军团的恶性事件,这一地区所有人都会遭到连坐制度的惩罚。
轻则送入劳务所改造,直接押送到有军队驻守的大城市,乃至法兰西本土。
情节严重者,当场枪毙!
想要躲避惩罚,很容易。
供出游击队的藏身地,帮助法兰西军团剿灭游击队即可。
波尔查的战略意图很简单,用强权和屠杀,强行拉开民众与游击队之间的联系。
游击队在大军抵达的时候,能钻入山林中躲避,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普通平民,总不能丢弃自己的家当吧。
没有土地,没有房屋,他们怎么获得温饱?
游击队能存活下来,无非就是两种方式。
在山沟沟里开辟出大片农田,建立一套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模式。
弹药可以从外部获得补给,而且弹药这东西,不打仗的话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游击队主要战斗都是小规模的,依靠外部提供的弹药足以支撑。
但粮食这东西确实消耗大户,游击队规模越大,对粮食的依赖越高!
人一天不吃饭,就饿得慌啊!
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游击队被剿灭,其实都是因为粮食短缺的问题。
自给自足的模式波尔查自然不会提供,山林中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的土地本就不多,早就被波尔查带着大军扫过了。
罗马近卫军大部队行动的时候,除了那种真的头铁的游击队外,一般都会避开。
毕竟连正规军都不是罗马近卫军的对手,游击队正面硬上跟送死有啥区别?
游击队要是有这个胆子,早就死在与罗马近卫军正面交锋的战场上了。
所以,波尔查完全可以命令麾下军队,赶着农忙的时候进山扫荡,将游击队自己的劳动成果彻底摧毁。
如此一来,即便游击队有少量农作物,也不可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只能依靠当地民众的支持。
而连坐制度一出,游击队除非不动手,否则必然会牵连当地民众。
当地民众组成的地方民兵保卫团,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任由游击队在自家辖区进攻外国侵略者,否则就是全家遭殃!
至于那种想要把一个地区的所有人拉下水的游击队,往往会在袭击过后,立刻被当地民兵找出藏身点,在法兰西军团的威压下,跟游击队死磕来赎罪。
最开始,还有不少地方民兵组织,跟游击队穿一条裤子,但是当波尔查带兵清洗了几十座乡村后,就再也没有脑子不清醒的民族主义者了……
为何人类历史上,侵略者都喜欢用屠杀震慑被征服的民族?
就是因为这种方式简单高效!
连后面有着反法同盟支持的西班牙游击队和葡萄牙游击队,都被波尔查的这一套扫荡加连坐制度给弄得苦不堪言。
短短一两个月的功夫,很多游击队成员就受不了了,他们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饥饿折磨的主动出山,丢掉武器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
甚至有不少游击队成员,刚出山就被当地人举报,然后被抓入暗无天日的劳务所,干活干到死!
好在,不少游击队都在本地家乡附近活动,那些撑不下去的游击队干脆将武器埋起来,回返自己的家乡拿起锄头,当一个良民。
实际上,游击战中,真正被打死的游击队成员并不多,还没有被波尔查屠杀的连坐平民数量多,但西班牙游击战就这么被平息了。
当然,这与罗马近卫军的强大战斗力密不可分,在连坐制度刚颁布的时候,不少地方都和游击队串通一起造反,然后被罗马近卫军正面击溃全歼。
绝对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是屠杀连坐政策的保障,否则屠杀只会让统治局势越来越糟糕。
到了1811年初的时候,伊利比亚半岛上除了零星掀不起风浪的小股游击队外,波尔查已经基本取得了这次游击战的全面胜利。
自此,法兰西军团开始有规模的一边押送大量劳务所奴工,一边返回法兰西本土。
伊利比亚半岛的统治,则交给法兰西的地方民兵,和卡洛斯四世内阁组建的少量西班牙伪军。
当然,波尔查也不是一点兵力不留,在伊利比亚半岛各大重要城市,比如马德里和里斯本等,留下了大概两个师的兵力,分散驻扎。
这些兵力是为了防止伦敦政府,突然在伊利比亚半岛实施登陆作战。
至于伊利比亚半岛的平民,已经被法兰西军团彻底杀的服服帖帖,不服管教的不是成为尸体,就是进入劳务所被押往法兰西本土。
押走俘虏奴工,自然是为了防止他们被解救成为新的游击队。
毕竟波尔查带着法兰西军团主力离开后,伊利比亚半岛再想进山扫荡和执行连坐制度,就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了。
波尔查带着法兰西军团主力全面撤离伊利比亚半岛的时候,第五次反法战争从开启到现在,总共折损了两万一千余人。
除了一千多名神枪手外,阵亡的全都是作为主力的近卫步兵。
当然,阵亡的士兵并不全都是死在伊利比亚半岛战役中,还有一部分死在汉诺威战役,和东线的局部战场上。
东线战场虽然没有爆发主力会战,但小部队的遭遇战经常爆发。
有的是渗透战,有的则是试探性进攻。
伊利比亚半岛的沦陷,让反法同盟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更是拼了命的暴兵,全面转入防守模式。
伦敦政府和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等欧陆国家一样,举国负债,支持欧陆上的盟友。
只可惜,区区一年时间,根本不足以扭转双方的绝对实力。
李维为何有心情在战争期间,也不停歇时装选秀活动?
就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他!
别看反法同盟的军队规模越来越大,但军情总局早就探查清楚,那些挂着正规军编制的部队,参军的士兵年龄已经下调到14岁!
最高可达55岁!
连满头白发苍苍的老头子,都穿上军服扛起长枪!
俄罗斯帝国更是连妇女都武装起来,充分发挥出老毛子战斗到底的作风……
比起普鲁士王国爆肝也爆不出多少军队,俄罗斯帝国的战争潜力无疑是巨大的,至少军情总局还没有查探到俄罗斯帝国的暴兵上限。
军队的短期扩编,带来的是反法同盟军的质量下滑厉害。
普鲁士王国中,由于以老带新的方式,除了第一掷弹兵军团外,所有的正规军都变成了新兵成群的部队。
战场上甚至出现过,连一轮罗马近卫军排枪都没支撑柱,就崩溃的连队!
这与之前可以站直身体跟罗马近卫军对射的普鲁士正规军,根本没有可比性。
当然,敌人军队质量下降,不是李维懈怠的原因,李维懈怠的只是自己罢了,他对下面军队的要求也一直按照最高标准。
不然的话,波尔查也不会被逼的在伊利比亚半岛大开杀戒,伊利比亚半岛虽然被平定了,但谁都知道,没有十年的恢复期,伊利比亚半岛基本上不可能有多少生产产能供养罗马帝国。
在此时的西班牙半岛上,随处可见大片的荒废田庄与被烧毁的村落乃至城池。
俨然一副人间炼狱的场景。
这都是法兰西军团留下的痕迹。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至少反法同盟即便强行登陆伊利比亚半岛,也很难从这里获取充足的补给……
波尔查急着撤军,跟伊利比亚半岛的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密不可分,他的军队再停留下去,可就养不起了!
波尔查带领的法兰西军团返回后,没多做休整就投入到进攻之中。
进攻的方向并不是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预想中那般,直接开启东线决战,而是北上攻入丹麦王国本土。
丹麦王国在第五次反法战争中,存在感极弱。
这里既没有发达的工业,也没有强大的军队,就连自然资源也是一般般。
似乎没什么进攻的价值。
并且,打平丹麦,也没有捷径进入普鲁士王国,若是先打败普鲁士王国的话,以丹麦的国力根本撑不下去。
所以,反法同盟压根没想到,罗马帝国竟然会率先将抽调回来的军队,用于进攻丹麦王国。
自然而然的,也没有准备多余的援军支援丹麦。
丹麦本土的陆军,在第五次反法战争爆发后,确实扩充了好几倍,账面上足足有十几万人呢。
然后这十几万丹麦陆军,面对同样是十几万的法兰西军团,在短短一周的功夫不是投降就是被歼灭,全境被波尔查轻松拿下,波尔查损失的兵力连占领伊利比亚半岛的零头都不到……
究其原因,还是丹麦王国此时没有被民族主义渲染,丹麦官兵只知道自己是为国王而战。
再加上暴君的李维在前几次反法战争中横行欧陆无敌手,丹麦陆军中普遍存在着恐法情绪,在战场上的表现自然不尽人意。
结果就是被波尔查轻轻一捅,打穿了整个国家……
战争如此快速的结束,跟排队枪毙时代的战斗情况也有关联。
火枪的射程与射速问题,注定了进攻比起防守更具备优势。
好消息是,在攻占丹麦后,丹麦王室投降的很干脆,并且也同意前往维也纳被李维洗脑。
洗脑后的丹麦国王,立刻号召所有丹麦人加入到罗马帝国为首的神圣同盟中。
在欧陆各国中,这次战争叫反法战争,但在罗马帝国中,这次战争的官宣叫做神圣战争。
只不过,欧洲的主流舆论还是认为这是第五次反法战争罢了。
在舆论口水战中,李维从来没赢过……
除此之外,波尔查还在丹麦陆军中,缴获了几门英国人生产的榴弹炮。
也就是改进版本的臼炮,用了稳定开花弹,现成榴弹的曲射火炮。
有了这些样炮后,帝国科学院用不了多久就能大批量仿造。
不过很快罗马帝国军方就发现,这种榴弹炮杀伤力固然很大,但在战场上用途却并不是很好,原因则是这种榴弹炮的射速很坑,甚至还不如普通的野战炮!
如果步兵发动冲锋的话,这些榴弹炮基本上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近卫步兵的士气碾压数值太高,榴弹炮提供的助力微乎其微。
丹麦王国沦陷后,普鲁士王国的本土顿时被罗马帝国半包围起来。
紧接着,在李维的严令下,卡尔领导的东线集团军发起了总共,将普鲁士王国西面的突出部全部占领,用了三天时间,在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歼灭了超过十万普鲁士陆军,同时击溃了数十万普鲁士兵团!
这一战,彻底戳破了普鲁士王国大面积扩军带来的民族自信心,普鲁士人骤然发现,他们扩编的军队战斗力跟民兵没啥区别,跟暴君李维的军队比起来,屁都不是。
这次胜利极大的动摇了普鲁士军心,卡尔则裹挟大胜之势,再一次发起全面进攻,在短短一个月功夫,席卷了大半个普鲁士,一路推进到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
第359章 普鲁士投降
“国王陛下,您真的要这么做么?”
柏林王宫中,一群内阁重臣和容克大贵族们,看着上首满脸颓丧的腓特烈。威廉三世,等待着他最后的抉择。
“我们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希望,继续打下去只会让更多无辜的人死去,让整个柏林沦为一片废墟。
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王国的遭遇你们也看到了,李维的军队会毫不留情的将所有的反对者都处死,然后把他们的家人亲眷抓进劳务所中,过着如同奴隶一般的生活。
你们想要让自己的家人未来变得如此凄惨么?”
“陛下,柏林城内已经聚集了超过20万正规军,加上民兵的话,数量翻倍也不是问题,我们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主战的容克贵族将军,出列劝说道。
然而,不等腓特烈。威廉三世回话,就有投降派的容克贵族主动站出来反驳道:
“我们在之前的战斗中,军队规模高达百万,仍然被李维的近卫军全面击败。
这个教训难道还不够么?
现在柏林市中的部队,包括被我们寄予厚望的第一掷弹兵军团,也只是李维手下的败兵,二十多万正规军,哪一只部队没有在战场上被李维的近卫军击败过?
李维的使者已经告诉大家,顽抗的下场是什么。
以李维的秉性,如果我们继续坚持打柏林保卫战,整个柏林乃至方圆百里之内,都会变得寸草不生!
李维的近卫军将会化身食人的野兽,将柏林城内所有人吞噬殆尽!
李维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化身,他能控制数十万精锐的士兵不惜性命的为他打仗,我们只是凡人,凡人是无法战胜魔鬼的!”
“说的没错。”
腓特烈。威廉三世插嘴道:“李维不是凡间的人类,他一定是来自于地狱的魔鬼化身,所以才能做下这一切。
我们已经败了,不能把所有人都拉入到死亡旋窝之中。
即便你们自己愿意战死沙场,难道你们的妻儿父母兄弟也愿意被杀死么?
普鲁士可以没有,但人总要活着,更何况李维愿意继续承认大家的爵位,哪怕是没有封地的爵位,至少大家的个人私产能得到保留。
这可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认可。
我想,现在不会还有人幻想着,反法同盟可以击败李维的罗马帝国吧。”
普鲁士国王话语一出,大厅中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主战的容克贵族们满脸苦涩,开战前在普鲁士王国中,主战派容克贵族占据着绝对优势,但现如今再次站在这里的主战派容克贵族,比起开战前只剩下不到一半面孔……
毕竟,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几乎都是主战派的容克贵族。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李维的近卫军有多么强悍。
他们仍然坚持作战,只是因为不甘罢了。
而现如今,这份不甘被自己的国王血淋淋的剖开摆在大家面前。
让所有人都明白,不甘的战斗只会带来更多的死亡,让所有人家破人亡!
而只要大家放下武器投降,避免这场必败无疑的战争,大家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家产和贵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