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维大人!万岁!”
一名近卫步兵扔掉自己的滑膛枪,纵身扑向挺着刺刀冲向自己的奥地利士兵,原本面色狰狞的奥地利士兵,看到对方身后冒起的硝烟,听着嗤嗤作响的引线燃烧声,顿时惊恐的想要后退。
但后面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他们根本没办法大步后退,然后就是‘轰’的一声巨响,最前面的几名奥地利士兵登时间被炸的面目全非,连哀嚎的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李维大人!万岁!”
一名近卫步兵突然从木制民居房顶上一跃而下,刚好跳入奥地利士兵人群中间,在一片恐惧的尖叫声中,轰隆爆响!
小镇中的爆炸声一直持续了十多分钟,数千名奥地利军队硬生生被黑龙军团近卫步兵不要命的自爆战术也赶了出来!
一名满脸硝烟气息的上校,连军帽都不知丢到哪里去,狼狈不堪的跑到后方负责总指挥的奥地利将军面前。
“将军大人,黑龙军团的人都疯了,他们每一个士兵乃至军官都背着大当量的炸药包,往我们的人群里冲锋。
只要我们的士兵发起刺刀冲锋,就要面对成群结队冲上来自爆的敌人。
我刚刚亲自上前线督战,差点被一个疯子给炸死……”
“废物!
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数倍,前面的普鲁士军队正在激战,难道说奥地利军人的荣誉感连普鲁士乡巴佬都比不过么?
所有的预备队都给我派上去,军官带头冲锋,设立督战队,没有撤退的命令,战场逃跑者立刻处死!
告诉大家,巴黎就在数十里之外,消灭这支法军,我们就可以进入巴黎狂欢!”
在奥地利总指挥的严令下,数万规模的奥地利军队几乎将小镇所有可进攻的方向都摆满了士兵,并且这些士兵后面还有大批负责督战的军队,他们也是负责第二批次进攻的队伍。
在奥地利双头鹰军旗的引领下,奥地利士兵根本没有开枪射击,直接发起了刺刀冲锋。
挺过两轮近卫步兵的射击后,奥地利士兵如同之前的进攻一般,顺利依靠人潮优势挤入小镇子,紧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响起……
没办法,奥地利士兵的人太多了,留守的近卫步兵又没有火炮之类的重武器,奥地利士兵的刺刀是成排成排的往前涌,近卫步兵的刺刀肉搏能力再强,也没有三头六臂啊!
即便有三头六臂,同时面对复数以上的刺刀,也得被捅成筛子……
与如此密集的敌军刺刀肉搏,无异于自杀,既然都是自杀,近卫步兵自然要选择更加高效的自爆方式。
轰隆隆的巨响再次响起,这一次由于督战队的存在,爆炸声持续的更加持久,一个团的兵力自爆大半的时候,刚刚击败了普鲁士军队,眼瞅着自毁火炮的普鲁士军队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波尔查,带着黑龙军团新编第二师的主力返回。
当然,不是所有的近卫步兵返回,还有少数人留在战场上看守俘虏和收缴战利品。
波尔查主力的回返顷刻间就击败了抵御他们的奥地利部队,随后杀入小镇之中,本就被近卫步兵的自爆战术炸得苦不堪言的奥地利士兵,再也无法抵挡,就连督战队都无法阻止大面积的溃败。
波尔查救出被打得只剩下一个营兵力的团级部队,将所有的士兵都撤出了小镇,开始跟奥地利军队拉开距离。
波尔查需要等待后面的火炮跟上自己的主力部队。
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仍然没有取得战果,却等来了应该跟普鲁士军队对战的敌军主力,奥地利指挥官立刻意识到不妙。
没多久,他的斥候侦骑就告诉他,普鲁士军队已经全面溃败,并且损失惨重,骑兵队被打散了,丢掉了所有的火炮……
如此惨败,也就比被全歼强出一点罢了……
在排队枪毙时代,如果没有大量的成建制骑兵部队,想要全歼敌人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在敌人主动投入包围圈才有可能实现。
毕竟大家都是轻装步兵,跑路的速度还是蛮快的,而追击的部队却不能跟败退的部队一样撒丫子狂奔,否则没有队友掩护的话,即便追上了也很容易被溃逃的敌人围殴……
当然,如果后面没有几万人的奥地利军队,波尔查还是愿意死追不放的,依靠近卫步兵的体能优势来一场马拉松式的追击,最后全歼普鲁士军队也不是不可能。
但现在他只能拉回主力,跟奥地利军队对峙。
不错,现在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虽然奥地利军队仍然占据着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但之前进攻小镇时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一成,很多伤员都丧失了战斗力,军心士气正处于低迷的状态,进攻看起来士气正旺,还打算用自爆战术的黑龙军团,怎么看也没有多少胜算……
现在,奥地利军队是真正领会到了黑龙军团的可怕,不再认为之前黑龙军团的战绩,都是法兰西人夸大其词说出来的。
既然无法进攻,总不能指望人数更少的敌人主动进攻吧,毕竟对方只需要拖住自己,巴黎方面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兵开过来,到时候奥地利军队兵力上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没有兵力上的优势,面对动不动就自爆的黑龙军团疯子一般的进攻,奥地利将军们感觉他们战败是必然的事情……
于是,奥地利将军们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全体撤军。
波尔查刚把火炮调上来,却发现对面的奥地利军队已经开始整体撤退。
奥地利军队撤退可不是之前被击败的普鲁士军队溃败式的撤退,而是井然有序的撤军,还留下了一部殿后部队死死盯着波尔查的部队。
奥地利的骑兵更是在外围频繁游弋,如果波尔查试图全力冲锋的话,这些奥地利骑兵将会快速聚集,并插入波尔查所部冲锋时露出来的薄弱部位,从而实现战术切割。
一旦让奥地利骑兵成功实施战术切割,奥地利军队就用不着撤退了……
当然,波尔查可以让自家的近卫步兵用自爆战术来抵御奥地利骑兵,只不过之前的作战波尔查看在眼里,近卫步兵的自爆战术对骑兵的杀伤效果明显不如对步兵。
因为自爆的近卫步兵很难扑到高速移动的骑兵身上,即便扑上去一般也只能炸死一名骑兵,运气好点也就两个骑兵而已。
这种性价比对波尔查来说,自然是不划算的!
这与之前普鲁士冲锋骑兵进攻己方炮兵阵地不同,敌军骑兵进攻炮兵阵地的时候,自爆的近卫步兵杀伤力不强,但可以极大的震慑敌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然后用近距离霰弹大面积杀伤敌军骑兵。
若是敌军骑兵冲击的是己方步兵,再使用自爆战术就是完全两个概念了……
如果使用空心方阵抵御奥地利骑兵,又会限制近卫步兵的进攻能力,众所周知,空心方阵是防御阵形而不是进攻阵形!
波尔查最后只能无奈放弃对撤退中的奥地利军队展开进攻……
这一刻,波尔查内心深处极度渴望有一支属于自己军队的成建制骑兵,若是有足够多的骑兵抵挡奥地利骑兵的觊觎,即便奥地利军队留下足够的殿后部队,波尔查也敢在撤退中的奥地利军队身上咬下一块血肉。
排队枪毙时代骑兵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即便不再是战争之王,也是战场上作用不亚于炮兵和步兵的兵种。
机动性对战场局势来说太重要了,排队枪毙时代的士兵普遍不穿戴甲胄,说白了就是为了追求机动性。
同样的道理,线列步兵不拿上防弹的厚重盾牌,也是考虑到机动性的原因。
毕竟防弹盾牌对步兵的负担太重了,拿上盾牌后很容易被敌人的小炮追着打,能防弹的盾牌可防不住炮弹,即便只是小型的野战炮!
当然,失去机动性的缺陷可不止这一点。
排队枪毙战术能打遍世界无敌手,还是有其必然性的。
毕竟这一套战术不是各国军事家拍脑子想出来的,而是不知多少次战争逐步完善出来的。
正是这一套排队枪毙战术,将东方世界最强大的满清帝国打得满头大包,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满清帝国引以为傲的骑射,在排队枪毙战术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双方每一次战斗,伤亡比差距都高得令人惊骇。
英国佬甚至依靠排队枪毙战术,只需要一两门火炮和一个连队的士兵,就能征服一个土著王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同时代的欧洲人会自豪的认定,谁能征服欧洲谁就能征服世界!
大英帝国在全世界殖民战争中胜多败少,但在欧洲大陆上,却很少敢派出陆军直接参战,这就是差距!
这次反法联盟针对李维的战斗,伦敦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派遣陆军登陆法兰西本土的设想。
英国本土的那支‘袖珍’陆军,哪怕全都派到法兰西本土上,恐怕也不够李维一口吃的……
伦敦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几百人几千人的陆地战争,英国人很自信,但规模一旦上万,英国人就变得小心谨慎,规模如果突破十万,英国佬就只能放弃了。
不是伦敦政府无法扩军十万以上,而是不值得那么做,真要是有十万本土军队,伦敦政府能灭多少个土著王国?
即便是东方大国,也扛不住十万英军的肆虐啊!
前提是伦敦政府能隔着万里之遥维持住十万大军的后勤线……
然而,十万大军扔到欧洲土地上,也就是一场大国决战的事情。
这次入侵的普奥联军总兵力加在一起,也有将近十万人了,现在却被不足一万的黑龙军团逼退。
普鲁士军队是被打败的,但奥地利军队还留有很强的战力,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大国来说,一成的伤亡根本不算什么,不少精锐甚至承受五成伤亡也不是问题。
如果有保家卫国等信念支持,八成的伤亡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里指的是少数精锐正规军。
普鲁士军队被打败了,奥地利军队撤退了,在巴黎的报刊头条上,当然也被宣称为奥地利人被击败!
普鲁士军队很快跟奥地利军队汇合,是普鲁士军队主动找上去的,寻求奥地利军队的‘保护’。
没办法,谁叫这片土地的法兰西人已经觉醒了民族意识呢?
游击队最喜欢打的,不就是刚刚败退的正规军溃兵么?
这种正规军溃兵没有多少勇气作战,身上的装备还不错,那套军服对穷困的游击队来说可是价值不菲的衣物。
不过有建制完整的奥地利军队保驾护航,普鲁士军队倒是没有遭到多少袭扰,数万普奥联军撤退,法兰西的游击队自然不敢炸毛……
然而,在战略上李维却获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升级后的全面战争系统也及时给出了奖励。
李维一次性获得了10点荣耀值!
而波尔查带领的黑龙军团新编第二师,在这次战斗中共计阵亡3200余人。
10点荣耀值可以训练一万名近卫步兵呢,李维又大赚了一笔!
黑龙军团新编第二师的阵亡官兵,主要是自爆以及与普鲁士对战时,被枪杀的。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铅弹的杀伤力十分惊人,即便没有当场被射杀,中弹者也会很快死于后面的铅中毒。
至于波尔查所部取得的战果,由于很多尸体都没有了具体形状,统计太过困难,没有进行排查,但光是普鲁士战俘就抓了一万六千多人!
第247章 声望提升
“这是法兰西民族的一次伟大胜利,在英明神武的首席执政官李维大人的领导下,我们的军队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反法联盟的普奥联军,只要李维大人一直领导我们,外国侵略者永远别想踏入巴黎城内……”
巴黎街头上,隶属于宣传部的文员在街头卖力的演讲着波尔查取得的胜利,这是李维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普通平民大多数都是文盲,也没有钱去买报纸(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所以特意下令让宣传部门简单培训出一批人,专门在法兰西控制区的大城市中,宣传‘李维的伟大’。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段,法兰西大革命期间,那些在野政党分子最喜欢做的就是街头演讲。
不过方法不在于是否老套,只要好用就行,李维是一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者,既然街头演讲被法兰西革命分子证实好用,他自然不介意让宣传部门拿过来使用。
比起还要担心被城市警察逮捕的街头政治家们,宣传部门的人员演讲没有任何顾忌,几乎所有能快速聚拢人群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李维的内阁中,原本看似不起眼的宣传部门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人员配置正日益扩大,俨然成为内阁十几个部门中名列第一序列的部门。
来自21世纪的李维效仿的是自己上辈子的政治制度,所以李维设定的内阁远比18世纪其他国家的内阁要复杂得多,并且很多看起来不起眼,不算重要的部门,都提升成为独立的内阁部门。
所以,李维内阁中十几个部门在法律层次上,地位是相同的,而不是如同其他国家那般,内阁只有几个重要的大臣,剩余的部门都是附属机构。
李维的内阁分工更加详细明确一些,这自然使得李维政府中的高级官员的数量也多出许多。
政府复杂化理论上是有利于提升政府效率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稚嫩的监管体制,高级官员的数量越多往往意味着顶层贪官的群体越庞大!
古往今来都有一个不变的定理,官员的职权越重越高,贪污的数额越是巨大,并且能管治他的人越少!
甚至到了一定级别后,普通的监管部门已经没有权力去审查对方,甚至还要受到对方的官位掣肘。
当然,当官到了一定级别后,即便你贪污落网,那些高层官员为了维护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不可能把落网的同僚老底子都公开出去。
说白了,当官的人哪一个屁股下面不是一堆钱?
套路都公开出去的话,老百姓岂不是就学会了对号入座?
因此,最后被公开的一般都是负责掩人耳目的一部分,甚至干脆就淡化处理,完全不对下层民众公开。
这是很正常的人性,就连平民百姓还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呢!
不过对中低层官员来说,就没有这种遮护的必要了,并且中低层官员的贪腐往往很容易被老百姓亲身目睹,遮护的话反倒有着掩耳盗铃的反效果,干脆全都公开出去,还能彰显出大国风范。
由于官阶差距太大,普通老百姓自然不会跟国家高层官员对号入座,那些真正掌控国家的统治阶级也不会让自己的名誉受损。
贪腐问题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无论是古代还是21世纪,都有不少人认定当官就是为了捞钱。
自然而然的,李维政府中的贪腐问题也一直存在,哪怕是被行政点化的官员,对于下属们主动送上来的礼物,只要对方的要求不危害到国家利益,也不会全部回绝。
连被行政点化的官员都这样,更何况是没有被行政点化的官员?
李维为此还在内阁专门成立的监察部,用来处理贪官问题。
只不过监察部成立时间不长,并且李维现在的政治核心是战争,所以监察部的触手还没有遍及法兰西,只是在几个原本李维占领过的大城市和巴黎开始运作。
为了杜绝监察部的内部腐败问题,李维在监察部里安放的官员全都被行政点化,只有最底层干活的公务员没有行政点化。
古往今来,普通公职人员的权力都小的可怜,最多也就为难一下老百姓,剩下的权力他们都碰不得,否则随便一个举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