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武 >

第194章

大汉光武-第194章

小说: 大汉光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狂风吹过,冬雨,萧萧而落。

  河面上,四艘正在前进的渡船,瞬间倾翻。紧跟着,暗流忽然涌起,将走到河水深处的逃命者,像蚂蚁般一团团卷走。

  其余渡船,先停了停,然后继续前进。转眼间,又有三艘漏水,打着璇子迅速下沉。船上的莽军将士,纷纷跳船逃生,旋即被河水冲得踪影不见。已经走下河水的其他莽军见状,嘴里发出一阵绝望的悲鸣,又纷纷掉头返回河滩。

  “站住,投降免死。家兄是舂陵小孟尝,家兄说话算话!” 刘秀的声音已经沙哑,身后的弟兄们,也个个疲惫不堪。

  “当啷!” 终于,有逃命者听到了他的许诺,抽泣着将钢刀丢在了地上。

  “当啷!” “当啷!” “当啷!”,兵器坠地声,络绎不绝。发现逃命无望的溃兵们,终于在凄风冷雨中恢复了清醒,决定接受输给绿林军的现实。

  “投降免死,尔等放心,刘某说到做到!”  刘秀的心情忽然一松,声音变得愈发嘶哑。

  “除了甄阜!” 邓晨带着一小队人马,沿着河滩快速冲至,手举长槊大声补充。“除了甄阜,其他人都可以放过!”

  “除了岑鹏!” 马武也带着一队弟兄,沿着河滩,从另外一侧赶至。刀刃出得血迹,被雨水冲落,将脚下染得殷红一片。

  他们两个,终究还是未能从溃兵当中,找到各自的仇人,都急得双眼通红,胡须根根倒梳。凶神恶煞的模样,顿时让许多俘虏心惊胆战,为了活命,七嘴八舌地回应,“甄大夫,甄阜在第一艘船上。”

  “甄阜在第一艘船上。捞船逃命的主意,就是他想出来的!”

  “岑鹏跳水了,岑鹏跳河逃命了,恐怕这会儿早就淹死在河里头!”

  “甄阜……”

  “轰隆隆……” 天空中忽然响起一阵闷雷,潇潇细雨,变成了倾盆大雨。

  河道中央,最后几艘渡船晃了晃,瞬间消失不见。


  第一章 桃李原无松柏心

  第一章   桃李原无松柏心


  地皇二十三年,天气出奇地冷。往年立春时节,外边早就冰消雪尽,柳梢吐绿。而今年,眼看着正月都快到十五了,天空中依旧白雪纷飞。地面上,依旧没有出现半点绿色,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一片,就像大新朝的国库一样干净。

  国库里头没了钱粮,文武百官的俸禄却不能不发。赐给周边蛮夷的压岁钱,也不能比往年少。否则,丢了朝廷的脸面不说,万一有人心怀不满,跟反贼暗中勾结,大新朝的江山,可就是愈发的风雨飘摇。

  “民耗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羲和(大司农)鲁匡,跪坐在数百卷古籍旁,翻来翻去,愁眉不展。

  作为九卿里少见的非王姓,他的聪明毋庸置疑。当年大新朝的“五钧六输”制度,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当时,可是着实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让国库和各地官库,还有当官者的私囊,都很是充裕了一阵子。可随着地方动荡,以及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五钧六输”制度所赚来的钱财,就一年比一年更少。国库和地方官库,也又开始跑起了耗子。

  国库空虚,责任当然着落在大司农身上。可鲁匡履职这些年来,把该加不该加的税,差不多以及加到了极致,再继续加下去,恐怕他非但不敢出长安城,即便在长安城内,弄不好哪天都得被从天而降的碎砖烂瓦活活砸死。

  更何况,大新朝加税,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以“复古改制”为借口,并且从周礼上找先例。而《周礼》经过秦朝的焚书坑儒之祸,流传下来的,基本全是后人整理。各种版本加起来高达数百种,彼此记述大不相同。想从中找到一篇能够支持加税的来,简直是海里淘金!

  “唉——”叹息着将手头的书卷丢在脚边,鲁匡又拎起一个新版本。这是一个非常新的版本,就说出自春秋某个名人之墓葬。但以鲁匡的智力,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所为墓葬,不过是个障眼法而已。就像当初刘向、刘歆所整理的那个版本,其实其中很多内容都是父子两个凭空编纂,只是披了某个绝世古本的壳,让其看起来更加可信而已。

  “夫关市者,三十征一,夫山泽者,所征百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新版本的某一条竹简上,鲁匡终于找到了一个周代赋税额度描述。不是农田秋赋,而是市面上的货物交易和狩猎捕鱼。只是三十征一,比当下朝廷所推行的十征一,实在低得太多。向王莽提议按照这个版本去“复古”,恐怕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得被王莽下令剥夺官职,直接赶出朝堂。

  “三十征一,三十征一,这周朝,怎么收税收得这么低?!” 越算心里头越恐慌,鲁匡抓起书卷,狠狠朝面前的桌案砸去,“假的,这版周礼,肯定是假冒的。否则,周朝天子和群臣,岂不是都得去喝西北风?!”

  “咔嚓”,书卷与桌案相碰,四分五裂。竹简断的断,飞得飞,撒得到处都是。其中半片,恰恰到鲁匡脚下,让他的目光顿时开始发亮。

  “夫关市者,三十……”真是老天爷保佑,后半截消失不见了,留下来的文字,却令人茅塞顿开。

  将市易税提高到三成,不就是三十么。至于后面那两个“多余”的字,自动忽略就是。照这种办法,百二,也可以直接解释做百中取二十,既符和皇上复古的心愿,又能令国库再度充盈。

  “羲和,皇上请您去御书房单独奏对!”,一名命士小跑着入内,凑在鲁匡耳畔低声提醒。

  “嗯,老夫记得呢,你下去帮老夫准备一下,老夫现在就出发!” 鲁匡笑了笑,非常愉快地点头。随即,在地上将另外一片记录山泽征税标准的竹简也找了出来,与手里的半截竹简一道,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中。

  九卿处理公事的所在,紧挨着皇宫。因此,只花了短短半柱香时间,鲁匡就来到了王莽的御书房内。虽然天色还没有黑,书房内,却已经灯火通明。大新朝皇帝王莽手里拎着一把天子剑,在一个崭新的木偶身上奋力乱剁,“村夫,寡人誓诛你九族。寡人代汉受禅,乃是上天之意,百官公推。你一个刘氏破落旁支,有什么资格质疑寡人,有什么资格……”

  “刘公公,陛下此刻可在书房,鲁某奉召前来,还望公公帮忙通禀!” 明明已经在窗纱上,看到了王莽发狂的身影,鲁匡还是故意提高声音,向站在门口当值的太监刘均请求。

  皇帝陛下又在拿刘縯的木头像撒气,自从去年十月以来,他不知道已经砍坏了多少木头像。特别是最近十多天,几乎每天都要剁碎一个。所以,消息灵通且善解人意的鲁匡,绝不会在王莽怒气未消的时候,到书房内去打扰他。以免一不小心,就遭受到池鱼之殃。

  “滚进来!”王莽猛地将宝剑朝地上一丢,喘着粗气大声断喝,“装什么装,朕何时掩饰过自己的本相?!”

  “臣遵旨!” 羲和鲁匡自知心思败露,赶紧大声答应着,小步快跑入内。进了门,先向王莽行过君臣常礼,然后飞快地捡起宝剑,一剑戳在了木偶的心口处,“陛下息怒,老臣杀了这村夫!”

  “算了!” 王莽其实也清楚,自己剁一百个木头人,也不可能将刘縯咒杀,叹了口气,轻轻摆手,“你乃九卿之一,就别做这种弄臣的勾当了。朕,朕刚才只是想起了甄大夫之死,一时怒气上头而已。可怜甄大夫一世英名,最后却死在了一群村夫之手。唉……”

  说到动情处,他两眼里顿时泛起了泪光。将羲和鲁匡立刻感动得眼皮发红,抽了下鼻子,再度俯身行礼,“陛下节哀,大司马父子已经接到圣旨,星夜赶往了宛城。有他们父子和岑鹏在,刘縯村夫,此番必将在劫难逃!”

  “嗯,希望如此吧!”王莽又叹了口气,缓缓走向自己的书案,“即便战事不利,朕也不会怪他们。毕竟前队精锐已经全军覆没,此刻宛城里,连一万兵丁都凑不出。而大司马那边,能临时征召的,只有地方郡兵和堡寨里的民壮!”


  第二章 鸱枭强作凤凰音



  “大司马曾经多次击败过绿林贼,威名赫赫。臣听闻绿林贼那边有一句俚语,叫做什么’宁吃一筐咸,不遇一个严。’  可见其畏惧大司马之深!” 鲁匡在群臣中,是出了名的会说话,立刻倒竖起剑柄,笑着拱手,“而郡兵训练和武器装备虽然比不得前队,却是在家门口作战,保卫桑梓不受绿林贼荼毒,所以士气必然高昂!”

  “嗯,有道理,你说得甚有道理!”王莽的眼睛瞬间开始发亮,从鲁匡手里抢过宝剑,朝着刘縯的雕像上胡乱划了几下,大笑着发狠,“若是真的能将这村夫擒来,朕定然将他千刀万剐,以慰前队将士的在天之灵。”

  笑过之后,又将宝剑当做拐杖,杵在地上,继续说道:“军饷,军粮,你必须保证。朕不管你是怎么弄来的,若是大司马那边粮草接济有了差池,朕一定拿你是问!”

  “臣遵旨!” 鲁匡心中暗叫倒霉,表面上,却只能装出一幅舍我其谁模样,躬身领命。”你可有什么办法?” 王莽对他的承诺却不太放心,围着刘縯的雕像走了几步,大声追问。

  “回圣上的话,办法有二,一急一缓,皆出于古法!”  鲁匡等的就是这一问,连忙从怀中掏出两枚断了的竹简,双手呈给了王莽,“前者出自文王轶事,而后者,则出自周礼。”

  “古法?” 王莽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将宝剑插在回鞘中,劈手夺过竹简,“你快说,到底是哪两个古法?这竹简怎么是断的?夫关市者,三十,这是什么意思?”

  “圣上莫急,请容微臣慢慢道来!” 鲁匡偷偷看了一眼王莽的脸色,然后大声补充,“昔文王在世,有犯罪者家人生病。文王准他们去探望家人,然后约期回来治罪。日至,无一罪囚逾期。陛下德迈尧舜,又力行复古,不妨也将监狱中家境殷实者赦免回家探亲。只要他们的家人肯拿出一笔钱财来作为抵押,归期就可以相对宽松。”

  这,分明是建议王莽准许富贵人家以财货赎罪,跟当年周文王的当年的善举,没一文钱的关系。然而,博览群书,过目不忘的王莽,居然没有听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单手捋着花白的虎须,低声沉吟道:“嗯,甚妙,甚妙。此策一行,公库立刻日进万金,的确能解眼下燃眉之急。你下去拟个正式奏折呈上来,朕在朝会时与百官共议!”

  “臣,遵旨!” 鲁匡会心地拱了下手,然后继续启奏,“至于微臣今天带给陛下的两根竹简,也来源于最近现世的周礼藏本。前者记载了周朝之时,市易税率是三成,而打猎捕鱼,则要交两成给公库。”

  “这……” 王莽听得微微一愣,眉头迅速皱紧。然而想到狱中的富贵囚犯毕竟有限,有笑着轻轻叹气,“十取二三,想必不是常策。不过,在国事艰难之际,理当上下同心。你也拟了奏折,一起送上来吧。朕尽量让百官明白这个道理就是!”

  “圣上仁慈!” 鲁匡立刻躬身下去,大声称颂。“此乃非常之策,用于非常之时。百姓忍受一时阵痛,过后自然会明白必须的苦心。待叛乱平定之后,圣上不愿百姓受苦,可以下旨,废了这个非常之策便是。届时,必然人人感激陛下恩德!”

  内心深处,他当然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个敛财手段,对百姓盘剥过甚。并且推到周礼上,纯属于牵强附会。然而,他同时也更清楚,王莽的改制,从来不是为了那些平头百姓。所谓复古也罢,革新也好,不过都是一种借口。只要说得漂亮,能让国库见到钱财流入,便是成功。

  果然,王莽犹豫了片刻之后,终于再度点头,“嗯,非常之策,非常之策。总好过天下动荡,逆贼横行!朕只施行两年,两年之后,待绿林贼被剿灭,税率便恢复三十税一!”

  “陛下乃千古明君!” 鲁匡再度躬身,大拍马屁。

  “算了,你不必称颂朕了。朕若是千古明君,天下就没如此多的反贼了!” 王莽却忽然收起了笑容,大声感慨。“不过,朕问心无愧。若是前朝之制不改,也许情况还不如现在!”

  “那些反贼愚昧,陛下不用太把他们放在心上!” 鲁匡立刻也收起笑容,柔声安慰,“并且眼下反贼虽然声势浩大,却未必能够持久。微臣听闻,那村夫刘縯毫无容人之量,侥幸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立刻提出要整军,害得王匡、陈牧等贼人人自危。若是陛下想办法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报,圣上,圣上,宛城岑将军发来急报!” 话还没等说完,御史房外,忽然传来一声大叫。紧跟着,当值太监刘均,欢天喜地地冲了进来。双手将一份帛书,高高地举过了头顶,“陛下,大喜,大喜,贼军久攻宛城不下,内部生隙。王匡,王凤、陈牧等贼,掉头向南,攻打襄阳去了。如今宛城附近,只剩下了刘縯、王常和马武三贼留恋不去,但短时间内,已经奈何不了宛城分毫!”

  “什么,你刚才说,群贼为何要分兵?” 王莽喜出望外,一时间,竟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久攻宛城不下!” 太监刘均被问得满头雾水,连忙将帛书展开,对着上面的文字大声朗诵,“末将岑鹏,遥叩圣上。托圣上洪福,贼军久攻宛城无果……”

  “不是说你!”王莽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挥舞着手臂大声打断,“鲁卿,鲁羲和,你刚才说的什么,把你的话重复一遍?立刻!”

  “臣遵旨!” 鲁匡喜上眉梢,笑着躬身领命,“微臣闻听,那村夫刘縯毫无容人之量,侥幸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立刻提出要整军,害得王匡、陈牧等贼人人自危……”

  “对,是这了,就是这了!” 王莽又挥了两下手,打断了鲁匡的重述。“贼军想要保持攻势,就得明确上下,集中兵权,不能令出多门。而那王匡、陈牧等贼,都是山大王,怎么甘心受他人节制?哈哈,哈哈哈,终究是一群村夫。当有前队威胁之时,还勉强能够齐心协力。而如今前队覆灭,周围再无人能够威胁到他们,他们自然要窝里闹起来,甚至白刃相向!”

  “恭贺圣上!” 鲁匡和刘均一同俯身下去,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第三章 可怜三万将士骨

  第三章  可怜三万将士骨


  通往宛城的官道上,浩浩荡荡走着三万大军。虽然旗帜驳杂,盔甲兵器也五花八门,然而,除了整齐的脚步声之外,这支队伍在行进之间,却不曾发出任何杂音。每一名将士,都紧闭着双唇。每一名将士,脸上都写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

  队伍正前方的马背上,昂首挺胸坐着两员老将,一人看上去孔武有力,红光满面,正是新朝一代名将,纳言将军严尤严伯石。另一人面色枯黄,身材却十分的高大,呼吸声宛若踩风囊,乃为严尤的爱徒,秩宗将军陈茂陈八尺。

  身后的人马,则是严尤从周围郡县收集起来的郡兵。虽然只仓促训练半个月左右,却已经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不考虑武器装备,光考虑士气和精神,与年前全军覆没的前队精锐,已经不相上下。

  绿林军分裂的消息,早在五天前就传到了严尤的耳朵。出于谨慎,他又先后派了三波斥候查探,确定王匡、王凤、陈茂等人的确已经领兵抵达了蔡阳,才果断拔营,带着召集起来的三万郡兵,星夜杀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