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武-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通撇嘴摇头,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倒是你们俩,文叔,别嫌我多嘴。如果你不及早做出决定,早晚成为他人口中之食!”
“我得先见了家兄再说!”
刘秀早就知道李通想拉自己一起扯旗,笑了笑,轻轻摇头,“家兄如果只是想继续做个田舍郎,我就跟三娘两个远走他乡。如果家兄也有起兵拯救天下苍生的念头,我当然会留在他身边助他一臂之力。”
这,已经等同于变相承诺,他肯定会扯起义旗了。以刘縯的脾气秉性,怎么可能会在乱世当中甘心继续种地扶犁?
当即,李通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在马背上坐直身体,郑重向刘秀许诺,“文叔,如果伯升兄真的肯带头举大事,定要知会于我。李某愿为帐下一卒,任凭你兄弟驱策。”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小弟定会将次元兄的话牢记在心里!”
没想到自家哥哥威望如此之高,居然能让李通纳头便拜。刘秀笑了笑,郑重点头。
既然已经确定了彼此志同道合,刘秀和李通之间的关系,就又迅速亲近了很多。接下来走在路上,二人越聊越是投机,从天下兴亡,讲到历朝政治制度,再从六国覆灭的教训,讲到秦朝和汉朝的得失,每天都意犹未尽。不知不觉间,就一起走出了豫州地界,沿着破旧不堪的官道,迤逦抵达了复阳。
宛城在复阳西北,而刘秀的故乡舂陵,却在复阳的西南。因此,二人约定了三个月之内,无论有事没事都务必一唔之后,便在某个岔路口挥手告别。
李通思乡心切,跳上马背一溜烟就没了影。刘秀也是迫不及待地想与家人团聚,沿着官道走得匆匆忙忙。然而,即便是无暇分神旁顾,他也忽略不掉沿途的荒凉。虽然比豫州境内某些被土匪和官兵反复劫掠过的地方稍好一些,但是,好得非常有限。只能说尚未断绝人迹而已。至于人的模样,一样是形容枯槁,仿佛一阵风来,就能将他们成片的吹倒。
都是说着一样方言的父老乡亲,刘秀当然不愿意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生生饿死。于是乎,尽可能地拿出钱财干粮,去救助沿途那些老弱妇孺。可是很快,他就悲哀的发现,光凭着自己和马三娘,根本救不过来!无论前一天晚上,两人亲手散发出去多少铜钱和干粮,第二天上路后走不出五里路,就必然在路边看到新的饿殍。并且大多数冻饿而死的,都是女人和孩子。有些尸体胳膊少腿,伤口还在淌血。于尸体不远处,便有饿红了眼睛的男子架起了篝火,用石片或者瓦盆,卖力地烹煮肉食。
“你们怎么能吃人!” 刘秀从空气中传过来的味道,分辨出饿急了的男人们在煮尸体,纵马过去,一刀砍翻了石片和瓦锅。
饿红了眼睛的男子们像豺狗一样逃散,站在二十几步之外,冲着刘秀和马三娘两个,破口大骂。他们手中没有兵器,胯下没有战马,胳膊和大腿也因为饥饿使不出太多力气。因此,他们不敢也没本事跟拿着刀、骑着马的人拼命,却恨不得刘秀和马三娘两人立刻被天打雷劈。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骑着马,或者拿着刀的,就都不是好人。就是因为这些骑马拿刀家伙来了,他们才会变得一无所有。就是这些骑马拿刀的家伙,号称要救他们于水火,却拿走了他们最后一捧粮食,最后一块碎布,让他们从安居乐业的小民,变成了一群吃尸体为生的野兽!
刘秀被骂得脸色铁青,却不敢追上去将骂人者一刀砍死。而马三娘,虽然脾气向来火爆,这会儿所想的,也只是赶紧找个东西把耳朵堵起来,眼不见耳不闻为净。
吃尸体者固然可恨,但是,他们却并非本性凶残。是官兵和义军好汉们,将他们抢得没有任何食物果腹,只能靠同类的尸体来苟延残喘。此刻真该杀的,是那些草菅人命官兵,和打家劫舍的“义军”,她纵然号称勾魂貔貅,却不能,也没勇气,对着一群已经被逼上绝路的受害者举起钢刀。
不能动刀,就只能掩面而去。刘秀和马三娘两个,不约而同地加快速度,希望尽快将眼前的惨剧甩在身后。然而,还没等他们走出二十步远,忽然间,有个白发苍苍的老汉,一头朝他的战马冲了过来。
刘秀心中暗叫一声不好,急忙拉紧缰绳躲闪。而那名白发苍苍的老汉,虽然没有被战马撞到,却如同风中的羽毛一样,轻飘飘向后倒了下去,从始至终,都没发出任何声音。
“老丈!”
刘秀不忍心看到此人在自己眼前死掉,翻身下马,从地上将其搀扶起来,先喂了两口水,然后将一个粟米团子用水润了润,轻轻递到了此人嘴边。
不远处的流民们,立刻投过来一片直勾勾的目光。仿佛马上要吃掉粟米团子的不是老汉,而是自己。而那老汉,闻到了久违的粟米味道,眼睛里突然就有了亮光。一把抢过剩下的饭团子,踉跄而去。
刘秀手上的皮肤虽然粗糙,却被老汉的手指甲画出了一道深深的血印。刺痛之下,看向老汉的目光中,顿时就涌起了几分愠怒。然而,就在此时,老汉又一个跟头栽倒于地,仰起头,艰难地喊道,“狗娃!狗娃!开饭了,开饭了,爷爷给你找来了吃的。爷爷给你找来了吃的。”
不远处,一个小孩儿麻木地转过脸来,目光中充满了怀疑。因为饥饿,他的身子又瘦又小,然而肚子却很大。手里端着一个破碗,里边有白白绿绿的汤汁,缓缓流动。
“不要吃木酪,不要吃木酪。吃团子,团子!”
老人左手和腿脚配合,在地上爬了数步,气喘吁吁地继续叫喊。“吃,吃,吃团子。团子比木,木……”
忽然间,他全身力气消失殆尽。高举着菜团子的右手,猛地落在了地上,瞬间将团子摔了个稀烂。
“团子,团子!” 一群和狗娃模样差不多的儿童,蜂拥而至。眨眼之间,就将摔烂了的菜团子抢了个精光。
而老汉,却再也没有第二次爬起来。任由自家孙儿狗娃的声音,在身前响起,“爷爷,爷爷,你不要死,你不要死。我不吃团子了,我不喊饿了。我有木酪,我有木酪……”
注1:木酪,“穿越者”王莽的一大发明,荒年用木头和树皮煮成的糊状物,用来糊弄流民。难以下咽不说,更会让人染上腹泻、胃炎等疾病,却被王莽责令各郡各县大行烹制。
第二十五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饶是三年来已经见惯了生离死别,刘秀的鼻子也隐隐发酸。叹了口气,又褡裢里掏出几个粟米团子,轻轻放在了老人的尸体旁。
还没等他直起腰,“呼啦啦”一声,几个看热闹的成年男子涌了过来,不由分说将刚刚失去亲人的狗娃推到一旁,抢了粟米团子就跑。
“你们……”
刘秀气得两眼冒火,抬起脚,就想给众人一点儿教训。马三娘却从背后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三郎,别生气,人饿得太狠了,就跟疯狗没多少区别,根本没有理智可言。”
刘秀轻轻挣了一下没能挣脱,迅速收起脚,举目四望。只见每一个抢到的粟米团子的成年人,都连滚带爬地向远处奔去,一边跑,一边努力将团子朝自己嘴巴里塞。而他们每个人身后,则都跟了四、五个没有抢到团子的成年男子,恨不得立刻将他们扑倒在地,撬开嘴巴,挖出没有来得及下咽的吃食。
作为人类的基本礼义廉耻,在这些争食者身上,一丝都看不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已经不能算作人,只能算一群长得像人类的禽兽。并且还是早已饿疯了的禽兽,连动物当中保护自家弱小的本能都毫厘不剩。
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忽然间,刘秀就想起了太史公曾经说过的话,同时感觉到眼前阵阵发黑,心脏像被一只大手捏住了般,又闷又疼。
一只温暖的手,忽然塞入了他的掌心。马三娘的声音,也缓缓在他耳畔响起,温柔且坚定,“三郎,别难过,他们只是饿得狠了,不是天生这样。此地距离舂陵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咱们快到家了。!”
“是啊,快到家了!”刘秀恍若从噩梦中惊醒,转过头看了一眼马三娘,满脸疲惫,“咱们还有多少干粮?”
“加起来还有十来斤吧,还有两斤多肉干儿!”
马三娘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自豪地笑了笑,低声回应,“但是不能一下子全给他们,否则非打出人命不可。你去找一口瓦锅来,然后将锅中打满清水。再挑几个身强力壮的,帮咱们维持秩序,否则……”
“我知道,你自己小心!”
刘秀迫不及待地点头,起身走向流民栖身处正在冒着烟雾的地方。沿途中,瘦得已经没力气跑动的流民纷纷蹒跚着让开道路,唯惹恼了眼前这位虎背熊腰的公子哥,被对方拔刀砍成两段。
不多时,刘秀就找来了一个脏兮兮的破锅。锅的主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没有勇气保护自己仅剩的财产,只是跟在刘秀身后,不断地作揖,“行行好,少爷。行行好,少爷。您拿走了它,小人就连树皮都煮不成了,小人……”
“你跟着我,等会负责给大伙分粥!” 刘秀不愿意让此人继续担惊受怕,叹了口气,低声吩咐。
“分,分啥?” 男子立刻如闻霹雳,瞪圆了昏黄的眼睛,大声追问。
“分粥,我还有一些干粮,可以煮了粥,给周围的人分了吃。”刘秀停住脚步,和颜悦色地补充。
“公子,您,您可真是个活神仙呐!” 老汉终于听明白了刘秀的话,一个跟头趴在地上,顶礼膜拜。
“分啥,分粥给咱们?” 周围的几名流民听的真切,愣愣地看向刘秀,谁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帮我打水,洗锅!先给孩子,后大人。你们几个如果帮忙维持秩序,可以多分一碗!” 刘秀笑了笑,低声补充。
“公子爷,您真的是天上下来的活神仙呐!”
话音未落,四下里已经响起了一片哭嚎之声。几个身体看上去最结实的流民,立刻爬起了起来,争先恐后拿了身边的家具去打清水。还有几个看上去相对干净的,则哭泣着从刘秀手里接过了瓦锅,开始在原地垒灶生火。,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多时,一个简单的泥土灶台就被垒好,瓦锅也被从内到外洗刷如新。刘秀先从流民当中,挑出六个身体最强壮者,每人给了他们一个粟米团子,聘请他们维持秩序。然后又以每人半个粟米团子的代价,请了四个流民充当厨师帮忙烧火掌勺。最后,待周围的流民都在六名新帮手的约束下排好了队伍,才与马三娘一道,将二人的干粮袋子打开,将大约三分之一粟米团子和肉干,放入了锅中。
“有肉,有肉!”
流民的队伍顿时一乱,有几个男子仗着身体内剩余的力气大,迅速扑向灶台。然而,还没等他们靠近到灶台前半丈之内,马三娘手中的皮鞭已经抢先一步找上了他们,“啪”
“啪”“啪” 数声,将他们抽得倒飞出去,落在十多步外满地打滚儿。
“他们几个最后吃,没有就饿着!” 刘秀毫不犹豫地抽刀斩断了身边碗口粗的杨树,大声宣布。
惨叫声和刀光,瞬间让所有人恢复了理智。流民们终于又想了起来。眼前两位施舍肉粥的恩公,都是吃饱了肚子不缺力气的人,任他们全都一拥而上,也未必打得过。
“这些粟米团子,还有肉食,会分成三份煮!”
马三娘手擎皮鞭,与刘秀并肩而立,“只要煮的稀一些,每人都能分上一份。这里人不算多,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应该不会希望自己多吃一口,就将别人活活饿死!”
“女神仙说得对!”
“恩公,您说对!”
“神仙老爷,粟米和肉干都是您的,您说得算!”
“快煮吧,快煮吧,我们保证不抢了!”
“排队,排队,不想饿死就排队……”
叫嚷声,此起彼伏。众流民无论赞同不赞同刘秀和马三娘的话,都不敢再上前哄抢,在被刘秀挑出来负责维持秩序的六个同乡的督促下,重新整理好队伍,等待分粥。
刘秀和马三娘见众人又恢复了秩序,也不过多难为大伙。立刻下令“厨师”们加快速度烧火。大约小半柱香时间后,第一锅热粥煮熟,虽然清得可照见人影,可毕竟里边放了干肉。分到了帮忙打水、洗锅、捡柴、烧火和维持秩序者,以及排在前面的几十名流民的破碗里,立刻令这批人脸上涌出了幸福的光泽。
有了第一批受益者做示范,第二锅热粥,煮得就更顺利。周围的流民们不仅仅自觉排队,而且主动分出人手,去帮忙捡柴打水。很快,就又有数十人端上了食物,蹲在树根下吃了个满头大汗。
看看袋子里所剩的粟米团子和肉干已经不多,刘秀和马三娘命人再度煮开了水,将随身携带的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放了进去。正准备跟负责维持秩序的人叮嘱几句,让他们等一会儿自行分配,身背后不远处处,却忽然传来了几声焦躁的战马嘶鸣,“唏嘘,嘘嘘嘘,稀嘘嘘嘘——”
“谁?!”
刘秀和马三娘愕然回头,只见两名蟊贼,正牵了自家坐骑的缰绳,努力向鞍子上攀登。若不是坐骑认主,不肯配合,二人也许早就逃之夭夭。
“敢偷恩公的马,打死他们!” 刚刚吃完了热粥的几名流民将破碗一丢,抓起石头冲向蟊贼,兜头便砸。
“打死这缺德货,敢偷恩公的马!”
“找死,咱们成全他!”
……
四下里,怒吼声雷动。无论吃上粥还是正在排队等待组后一锅食物的流民,全都冲了过去,将偷马贼围在中央,乱拳齐下。眨眼间,就将两个蟊贼打得躺在了地上,求饶声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眼见就要一命呜呼“算了,让他们滚吧!” 刘秀不想在家乡门口摊上人命官司,走到人群外围,大声吩咐。
这句话,就像神谕一样好使。刹那间,所有流民就同时停住了拳头。眼睛瞪着被打得满身是血的蟊贼,就像瞪着不共戴天的仇敌。
“还不快滚?!” 马三娘的声音,在刘秀身侧响起,不带任何怜悯,“再不滚,就直接剥了衣服下汤锅!”
“啊——” 两个被打吐了血的蟊贼,立刻不敢再装死,惨叫一声爬起来,撒腿就跑。眨眼间,就逃了个无影无踪。
第二十六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
“哈哈哈哈哈哈哈……”刘秀仰起头,放声大笑,连日来积聚在内心深处的苦闷一扫而空。
十斤粟米团子,两斤肉干,只用了这点儿代价,他就让上百名看上去已经跟禽兽毫无差别的流民,重新变回了人类。收获和投入之比,可谓天上地下。
此外,他和马三娘之所以将坐骑丢在了一旁,是为了赈济流民。而流民吃了他施舍的肉粥,身体有了一点力气,就帮他抓住了蟊贼,夺回了战马。这一舍一得,谁能说不是互为因果?一点儿小小的善意,都能立刻收到回报,这,又让他如何不对眼前世界,突然多出了几分信心?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流民们不知道刘秀突然堪破了心障,还以为恩公是因为蟊贼们逃命的动作过于狼狈而发笑,也跟着裂开嘴巴,大笑不止。
笑过之后,所有人的心情都好了许多。刘秀和马三娘没时间继续逗留,点手将先前从流民中被挑出来的几个维持秩序者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