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曹家长子,看我大魏风华!-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轻人面色涨红,显然颇有激动。
曹怀阳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以示鼓励。
对于参军,百姓们多有顾虑,这一点曹怀阳自然理解。
所以这么快就有人自愿参军,曹怀阳到时始料未及。
“我也愿意加入军队,没有小都督,我早就死了!”
“现在将这条命重新卖给小都督,便是为他战死,我也愿意!”
这时,又有第二个人站了出来。
“对,我也愿意!”
“还有我!”
“算上我一个……”
自这之后,踊跃参军的人,便越来越多了,众人纷纷站出来发言,要参加曹怀阳的军队。
看到这里,曹怀阳心中大松口气。
百姓们对于战争,多怀恐惧之心,若非逼到无路可走,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加入军队的。
那些心怀天下,誓要建功立业的人,自然只是少数。大多数百姓还是愿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的。
垦利县如今的生活如此安乐,曹怀阳当真担心,太过安乐的日子,会打消百姓参军的积极性。
但看现在的局面,他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
这时,百姓们仍是群情激奋,不断挥拳声援军队。
在这些百姓看来,自己的性命都是曹怀阳所救,他现在要征兵,自然是要支持的。
况且,曹怀阳所出的薪资俸禄,比之寻常兵士要高了不少。
而且,曹怀阳又解决了他们职务的后顾之忧。
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在县里都有正式的工作,有不少是在渔业司中干活,还有人在炼铁厂工作。
一旦加入军队,他们就必须要放弃现在高收入的工作,实在有些不划算。
但曹怀阳定下规矩,让家属亲眷顶替,保留了他们家庭的收入,也解决了这些人的后顾之忧。
如此一来,这些加入军队的人,便能得到往常三倍的收入。
这样高的收入,担些风险,倒也划算。
“好了,诸位且先安静,听我再说两句!”
曹怀阳心满意足,大步走上前去,将手一挥。
“参军之事,并非一时脑热就能决定。”
“诸位先回去考虑清楚,和家人商量好。”
“明日,本县会在县衙设置募兵点,众人若是想参军,可前往县衙报名!”
参军是有风险的,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一个不小心,就会牺牲。
虽然曹怀阳于这些百姓确有恩情,但他还是不想这些人一时脑热,就报了名参军。
这事须得思考清楚,否则一时激奋加入军队,日后他们又后悔,军队更难以管理。
“好!小都督仁义!我定要加入军队!”
“不错!都督为我等百姓着想,加入他的军队,他还能亏待了咱们?”
“对!跟着这等将军,才能赚得军功,干成一番大事业!”
曹怀阳的话,让这些百姓们感动不已。
众人情绪更加高涨,纷纷赞叹曹怀阳为百姓着想,实属难能可贵。
这一场全民大会,真正用于宣布正事的时间并不长。
但直到曹怀阳离去之后,百姓们仍是聚在广场上。
他们相互议论探讨,时有掌声、叫好声发出,广场上嘈杂之音经久不息。
而曹怀阳回到府中,便开始期待第二日的正式征兵了。
他的自我武装的第一步,便要从这垦利县衙走起。
………………………………
078征募兵士
第二日,曹怀阳起了个大早。
这日是征兵开始的第一天,县衙那边应该已有人在设台登记了。
曹怀阳很期待看到征兵的结果,但他并没有亲自过去。
人在面对未知的结果时,往往心生胆怯。
曹怀阳也是如此。
一早上等在都督府中来回晃悠,他心中颇有些焦急。
“大人,要不,我替你去看一看?”
许褚走了上来,问道。
他早已看穿曹怀阳心中的焦急,是以前去探问。
由许褚前去查看,再将结果传过来,这自然是个好主意。
这样一来,消息的冲击便会柔和很多,曹怀阳只需从许褚的脸色就能判断出大概。
曹怀阳想了想,摇了摇头。
“先等一等吧!”
他说道。
“哦……”
许褚走出后院,到了前院中去。
前院中有不少锻炼的器械,这是许褚自己打磨的。
他是个武人,平日里一有空,便要到院中锻炼身体。
将那石盘搬上来,又搬下去,许褚累得气喘吁吁。
但曹怀阳却有神秘兮兮地冒了出来,凑到了一边观望。
只看他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许褚就猜出,曹怀阳还是心中惦记着征兵之事。
“大人,要不我去看看?”
许褚喘着气问道。
“不……不……先等等……”
曹怀阳仍是摇头。
这一早上,许褚问了无数次,曹怀阳一直在摇头拒绝。
但无论许褚走到哪儿,曹怀阳一直都跟在其身旁转悠。
许褚只好无奈苦笑,这曹都督当真矫情,明明已期待得魂不守舍,却还要故作矜持。
事实上,曹怀阳当真不是故作矜持。
他心中确实期待尽快得到结果,但为了让这数据有些参考价值,他还是决定以一天为一个周期,来推算征兵的情况。
这才一两个时辰,所统计的数据,偶然性太大,实在不能作为考量。
于是,他这一整天,都窝在都督府中,静候日落。
终于熬到日落时候,他找来许褚,吩咐他去县衙将那征兵结果报上来。
等待是漫长的,曹怀阳感觉自己几乎等了一整天的工夫,才将许褚盼了回来。
“怎么样?”
曹怀阳赶忙走上去,观望许褚的表情。
这是他事先就计划好的,通过许褚的表情分析出大致情况,给自己一些心里准备。
但这许褚却仿佛有心和他作对,此刻一脸木然,毫无表情。
“喏,大人,您自己看吧!”
许褚递上来一份文书。
曹怀阳心下一黯,这家伙动起手来很是冷酷,但平日里绝算不上一个冰冷的人。
他如此做派,难道是结果很差?
如果结果太差,许褚好歹也该做一副苦涩表情才对啊!
看了半天,从许褚的脸上看不出结果,曹怀阳只好自己打开那文书,直面结果。
一打开那文书,上面是今日征兵的统计结果。
曹怀阳直接查看到最下面一排,那里统计有报名人数。
“伍万叁仟壹佰捌拾肆人!”
好不容易,他才从那繁体数字上数清人数。
“咦?”
“这么多?”
曹怀阳登时一喜,而后又猛地一惊。
再看向许褚时,他已“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嘿嘿,大人,这结果还满意吧!”
许褚果然是故意在戏弄他,这时已讪讪笑出声。
“你不是说,咱们县里只有五万多青壮吗?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
“这人数有没有经过筛选?”
曹怀阳疑惑问道。
这人数实在多得不像话,这让曹怀阳觉得有些不切实际。
“筛选过了,那些不符合条件的百姓,都摘了出去!”
“咱们县里符合条件的青壮,大约有五万五千人,几乎都在第一天参加了征兵!”
许褚大笑道。
曹怀阳突然感觉心中很是温暖,这些百姓倒真是积极。
他这时突然庆幸,自己于危难之时,救了这么多百姓。
总有些不经意的温暖会让人感动,曹怀阳现在也大抵如此。
本来是准备花十天工夫来准备征兵,但看到这征兵速度,曹怀阳吓得第二天便暂停了征兵。
县衙中还不时有不少人前来参与募兵,这其中,还有不少超过年限的百姓。
曹怀阳并不打算将县中所有的青壮都抽空,这样于垦利县的发展不利。
捕鱼队出海打渔,炼铁厂冶炼钢铁,包括物流运送,这些都需要体格健壮的男人。
思索了一番,最终他将募兵的人数,定格在了四万。
留下一万多青壮,再加上其他超过年岁的男人,也能维持县中的生产。
当然,后续还需要不断充实县中人口,才能助他垦利县一步步富强起来。
从五万人中挑选四万,选择的余地就大了不少。
曹怀阳设定了一些基本的体测和服从训练。
将那些性格顽劣的,身体实在虚弱的青壮剔了出去,留下四万人来。
至于兵士的训练,他暂时交由许褚来负责。
许褚的身手不错,看得出来他经受过军中训练,所以这事交给他来做,曹怀阳能放得下心。
同时,炼铁厂也开动起来,为将士们打制兵器盔甲。
此时的军队中,明光铠已很是流行,但汉制明光铠着实普通,除了轻便一些再无优点。
曹怀阳依照唐制明光铠,重新设计了铠甲。
另外,他还打算从周边采购了大批战马,准备武装出一支骑兵部队。
时间紧迫,曹怀阳一边赶制武器装备,一边已开始了训练。
但才训练了几天,曹怀阳又发觉出不对劲来。
这些兵士,多是从贫困人家中招收而来。
虽然他们到了垦利,日子已滋润了很多,身体也强壮了不少。
但底子太差,将士们的身体素质,着实不怎么样。
天天苦练,不补充营养确实不行。
曹怀阳又从各地调来了多种肉制品,在训练的同时给将士们补充营养。
海鱼本就是极好的补充品,但营养太过单一。
曹怀阳调来牛羊肉,调来多种水果,将军队的伙势进一步提升。
再之后,约摸训练过了一个月时间,这支大军,才初具战斗力。
曹怀阳只希望曹操那边步伐能再慢一些,行事更谨慎一些。
给他多留些时间,好充实强壮自己的武装力量……
………………………………
079出兵夏口
曹操的大军赶到襄阳之后,并未急于沿江而下,而是先驻扎在襄阳。
曹操虽然急于征服江东,但他绝不是莽汉。
在敌军情况不明时,他决不会贸然用兵。
守在襄阳城,他排除斥候,前往夏口打探军情。
夏口是刘备的地盘,但据此前的消息,刘备已赶往建业城。
如今夏口的兵力情况,曹操并不清楚。
他已打算,从夏口开始,而后沿江直抵柴桑,收服豫章郡之后,那刘备、孙权,就只有建业城可守了。
“禀丞相,那诸葛亮亲率三万大军,在夏口驻守!”
斥候的回报,让曹操有些意外。
刘备原本只有一两万人,现在兵力显然增多了不少。
“看来,这江东士绅,对这刘备,倒很是看好……”
荀彧捋须叹道。
曹操微一点头,刘备显然是这段时日,受江东士绅资助,招募了不少兵士。
不过对于这些,曹操并不担心,刘备再怎么募兵,也超不过他曹操。
“那孙权呢?有没有东吴的兵士出现?”
曹操又问道。
他最担心的,是孙权与刘备在面临强敌之际,又重归于好,再次联盟起来。
对于曹操来说,此番南征,最大的优势就是孙刘决裂。
他要趁二人分裂之时,各个击破。
若是两人重新联盟,征战的难度自然要大得多。
“没有看见东吴的将士,也没有看见东吴的幡旗!”
斥候汇报道。
“嗯……”
曹操心下稍定。
“看来……这两人已生仇怨,再难联合起来了……”
荀彧满面笑容。
“不错!”
曹操扬起头来,得意道。
这是他最大的仰仗,如今没有孙权,刘备一人的兵力,他远不需惧怕。
“本相已做了决定,亲领二十万大军前往夏口,拿下夏口!”
他大手一挥,威然道。
“末将愿请战!”
“末将愿随丞相前往夏口!”
部下武将们纷纷站出来请战。
曹操细思片刻,点了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人前往随同。
至于剩下的大军,交由夏侯惇等人统领,暂时守在襄阳城中。
夏口地处江口,要想渡江作战,只能运用战船。
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得襄阳城,沿汉江一路而下,直抵夏口北岸。
无数战船在汉江上纵横驰骋,黑压压一大片,铺撒在汉江之上,声势犹为惊人。
曹操立于战船之上,看着自己二十万大军和无数战船,心中激荡不已。
诸葛亮亲自领兵镇守夏口,想那刘备对夏口很是看重。
拿下夏口,对于刘备,该是个不小的打击。
若是在这一战中,能俘虏那诸葛亮或是关张等大将,必重挫刘备元气。
如此一来,刘备便再构不成威胁了。
自己二十万大军,战他三万守军,这形势对比,再明白不过了。
曹操信心百倍。
“加快速度,先赶到夏口北岸驻扎,稍作修整之后,直接引兵攻破夏口!”
他朗声吩咐,催得战船滚滚向前。
战船到了夏口北岸,曹操迅速责了块平整的江畔地盘,搭建营帐。
北方兵士,过不惯战船上的生活。
若是让这些人一直生活在 战船上,只怕兵士们觉都睡不好。
所以曹操准备先让兵士们在江畔休整几日,顺道再打探对岸的消息。
在战船上呆了一日,这些兵士们乍然下了船,个个喜笑颜开。
他们自然更愿意在陆地上休息,这样来得踏实。
一下得战船,将士们立即搭建起帐篷,天还未黑,便各自钻入营帐,踏踏实实地睡了下去。
此时的曹操,仍在营帐中与诸将商议军情。
帅帐之中,巨大的油灯燃起,将帐内照得亮如白昼。
夏侯渊、张郃、徐晃等麾下大将一一坐于帐中。
“诸位对此战有何看法,不妨直说!”
曹操大马金刀地坐在软榻之上。
具体的征战事宜,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更有话语权。
“依我看,直接坐船打过去就行了。兵力差这么大,也没什么好算计的!”
夏侯渊第一个说话。
夏侯渊一脸英气,他与兄长夏侯惇,乃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的将领。
曹操本姓夏侯,与这夏侯兄弟,乃是真正的骨血兄弟,自然对这二人深为信任。
夏侯渊的话,虽然听起来莽撞,但倒符合军事常理。
在巨大的兵力差距下,任何计谋,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这天然优势,最好的打法,就是大开大合地正面攻杀。
“只要休息得当,咱们二十万大军,拿捏他三万人,自然不在话下!”
说话的是徐晃,他在官渡之战中大显神威,也颇受曹操信赖。
这徐晃较夏侯兄弟,稍年轻一些,他体格高壮,看上去倒憨厚得很。
但徐晃虽然被归为猛将,但其猛而有谋,其人一点都不憨傻。
堂内诸人商议一番,大家的意见,多是先休养几天,等大军精力充沛,再一举渡江,拿下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曹操早听说过他为人极富智慧,常有妙计。
但曹操并不打算与其拼智谋。
正面作战,拉开了架势对攻,规避与那诸葛亮打巧计智谋,这也算得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