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钱渊面带挑衅的转身,“不敢砍?”
“也是,华亭钱氏,松江案首,名声遍传大江南北,不敢砍……可以理解。”
“不过,作为丈夫,你忍得住?”
“啪!”柳眉倒竖的王氏一巴掌拍在钱渊的后脑勺上,“会不会说话!”
“哎哎哎……”被拍的脑袋都发晕的钱渊缩着身子往旁边躲,“姐,我这不是帮你说话嘛……你看看他那表情!”
戚继光深吸了口气,知道自己是误会了,松开握着刀柄的手,转头看向戚继美。
“看看,都懒得问你,直接去问别人……”
阴阳怪气的话让戚继光脸色难看,让戚继美拼命忍笑……王氏被气得一把揪住钱渊的衣领直接丢出屋了。
“哎哎哎哎哎……”
“少爷小心!”
张三和杨文扑上来抗住钱渊,后者撇撇嘴,“好人没好报……走走走,好汉不吃眼前亏……”
看着钱渊狼狈逃窜出院子,王氏哼了声坐下,戚继光挥手将弟弟赶出去,关上门,这才摆出一副愧疚的表情。
“夫人……”
“你戚元敬以为我是什么人!”脸色铁青的王氏一拍桌子,“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拔刀子!”
“夫人……”
“相濡以沫做不到,那就桥归桥路归路!”王氏瞪着眼喝道:“嫁进戚家第一天,我就和你说的清清楚楚,你以为我做不出来?”
“夫人……”
“也用不着去杭州了,直接回登州!”王氏越想越气,怒吼道:“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夫人!”戚继光的脸都扭成一团了,“轻点……”
王氏嘴角抽搐了下,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压低声音道:“你的意思是,只要轻点……回登州也无所谓,对吧?”
戚继光眼神涣散,没道理啊,以前娘子凶悍归凶悍,但还是挺讲理的……
外头的戚继美还是孩子心性,耳朵贴着门缝,正听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感觉不对,转头一看,另一只耳朵也贴着门呢。
戚继光畏妻如虎是名留青史的,史上能与其相提并论的真心不多,钱渊怎么可能错过这种难得的机会。
“咯吱!”
突然门开了。
“哎呦!”
两声呼痛同时响起。
王氏狠狠瞪了眼捂着脑袋的钱渊和戚继美,回头摆出一副贤惠模样,笑着说:“等下做几个山东小菜,你们几个喝一杯吧,这段日子都辛苦了。”
戚继光看模样是当家做主的,只挥挥手示意知道了。
“姐,怎么样?”钱渊鬼头鬼脑的凑上去。
“花花肠子,以后也不知道祸害谁家的女儿!”王氏顺手又是一巴掌才转身离去。
“哎呦……”钱渊不满的嘀咕道:“装模作样!”
“外人面前总要做做样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戚继美挤眉弄眼小声说,“倒是渊哥儿你太过分了,大哥心里恼着呢。”
“做弟弟的也得做做样子嘛,他是姐夫,以后我还得给姐撑腰呢。”
钱渊撇撇嘴走进屋,绕着戚继光走了两圈,也不吭声只一直摇头,看得戚继光浑身不自在。
“勉勉强强配得上吧。”钱渊摇着头说:“别觉得丢人,在妻子面前俯首帖耳是应该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
戚继光脸色稍微好看了点,低低喃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
“作为男人,鄙夷你。”钱渊下一句话又让戚继光脸色一变。
“龙丘居士……哈哈哈!”
钱渊笑得越开心,戚继光脸色就越难看。
戚继光少年攻读儒经史籍,文武双全,自然知道这个典故。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虽然妻子交代这是她认下的弟弟,但戚继光还是难忍,“小小年纪,毛都没长齐,知道什么!”
“姐夫你是想和我讨论洞玄子三十六式?”
“这是什么?”
“哈哈,这是……”钱渊突然往边上一闪,回头朝着王氏谄笑道:“和姐夫开个玩笑呢。”
和这小家伙相处了一个多月,王氏早知道他不是个常规意义上士子,喝道:“别把你姐夫带坏了!”
戚继光的脸登时黑如锅底。
晚上摆了一桌菜,除了戚继光夫妻、戚继美和钱渊外,还请了准备启程的唐顺之。
席间众人难免提起前段时间崇德一战,戚继光忍不住屡屡瞥向钱渊,没想到这嘴巴挺毒的小子有些能耐,而且还救了妻子和二弟。
“以后……不好说。”钱渊苦笑摇头,“浙江就不用说了,从今年四月开始,嘉兴、松江、苏州……倭寇几乎是来去自如。”
“据说中丞大人准备调用广西的狼土兵。”戚继光插嘴道。
“用客兵实是无奈之举。”钱渊绕有深意的说:“别说广西的狼土兵,就是南直隶的兵力也不会一直停留在东南沿海,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说到底,浙江抗倭,就得用浙兵。”
“浙兵……”戚继光一脸苦涩,“浙江、福建、松江、嘉兴都是富庶之地,卫所兵实不堪用。”
“据说朝中有人上书,提议重起募兵制。”唐顺之轻声道:“当年土木堡之围后,募兵制一度盛行。”
戚继光精神一振,仔细询问,钱渊却没有再插嘴,只在心里盘算,义乌那场架开打了没有……
聊了一阵后,钱渊举杯郑重其事道:“年前小舅冲阵受伤,如今带伤守城,都托付荆川公了。”
一旁的戚继美小声介绍台州知府谭伦和钱渊的关系。
“分内之事。”唐顺之一口应下,沉吟片刻后说:“你何时回松江?”
“后日启程。”钱渊叹道:“母亲小妹都在华亭,虽然有消息过来,但实在心忧。”
“应该的。”王氏给钱渊倒了碗汤,“这边有些山东土产,你一起带回去,等路上安全了,我再去华亭。”
“到时候看吧,可能会迁居杭州。”钱渊瞥了眼戚继光,“姐夫,住处可安排好了?”
“恩,租了一栋宅子。”
“多大?”
“前后两进,够住了。”
“太委屈姐姐了,杭州城内我有一栋宅院,姐姐只管去,前后五进,虽然小了点,但景致不错,在杭州也算排的上号的。”
戚继光不吭声了,王氏笑着又给钱渊舀了碗汤。
这边正说笑呢,唐顺之低声道:“暂时不要回华亭,有个人想见见你。”
“谁?”
“南下督战的兵部尚书聂双江。”
钱渊收起笑容,眯着眼盯着唐顺之,良久后才微微点头应下。
坐在对面的戚继光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唇,虽然经过妻子的介绍,他已经知道这位松江秀才世家出身,人脉极广,又富于心机,杀戮决断,善于理政,但能让兵部尚书聂豹另眼相看特意召见……
戚继光在心里盘算,或许妻子认的这个弟弟日后不比叔大兄稍差呢。
第107章 少年英杰
论出身,朱元璋是所有开朝皇帝中最落魄的,虽然史书上是说当和尚,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乞丐。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朝的皇帝都带着一股土味儿,说的客气一点,就是相对来说不高高在上,说的不客气点,就是即使骂人也当着面。
曾经有杖杀十七名言官的凶残过去的嘉靖帝也保持着这种家族传承,当然,这和他自小不在京中长大也有关系。
“丢人现眼,丢人现眼!”嘉靖帝一脚踹翻了座椅,“三千倭寇横行三府,官兵连追都追不上,一群酒囊饭袋!”
徐海穿插三府戏耍数万大军,从容不迫离海的消息刚刚传入京中,嘉靖帝大怒,立即将严嵩和徐阶叫来大骂一顿。
嘉靖帝喘了会儿粗气,“今日有御史上书弹劾王忬,你们怎么看?”
显然,之前王忬巡抚浙江,倭寇渐平,以此功升任兵部右侍郎……嘉靖帝感觉被耍了。
“王民应攻沥港,剿倭寇,调兵北上平定嘉兴、松江,实是有功。”严嵩缓缓道:“之后倭寇死灰复燃另有他因。”
一旁的徐阶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另有他因,自然是因为彭黯和屠大山太废物了,大好局面毁之一旦。
但嘉靖帝显然没那么好骗,细长的双眸盯着严嵩,“这么替他说话……王民应给严世蕃送了多少好处?”
有那位名震天下的锦衣卫大头领陆炳在,王忬给严世蕃送了多少礼……估摸着嘉靖帝手里都有账本!
“绝无此事。”严嵩一本正经的说:“只是老臣不想坏了陛下的心情。”
“你个老货!”嘉靖帝都被气笑了,“有捷报,朕的心情……”
“陛下!”严嵩高声打断,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崇德大捷。”
“大捷?”嘉靖帝愣了愣,迟疑着接过折子打开,“崇德县……俞大猷……毙敌两千?”
最后几个字嘉靖帝加重了语气,显然是在问,特么这是鬼扯吧!
不怪嘉靖帝如此多疑,倭寇横行浙江、南直隶,斩获最多是扬州一战,吴百朋率军出击斩首三百余,之后在江阴破敌,也只斩首百人。
“陛下细看,斩首就有八百多,就算打个折扣,毙敌也有一千余人。”严嵩老脸都笑成一朵菊花了,“老臣知晓俞大猷为人,断无杀良冒功之举……要知道那是嘉兴府。”
嘉靖帝精神一振微微点头,他自然听得懂这句话的意思,在西北杀良冒功是常事,但在江南杀良冒功……说不准一竿子捅到马蜂窝上了,俞大猷没那么蠢。
看来真的是大捷,嘉靖帝瞥了眼严嵩,笑骂道:“惟中,你那小舅子眼光还不错。”
“任夫只是为朝廷选材罢了。”严嵩心里一松,还好把这份折子带上了。
任夫是严嵩小舅子欧阳必进的字。
俞大猷早在嘉靖十四年就小有名声,后来陆续得兵部尚书毛伯温、宣大总督翟鹏的看重,但真正用他的是时任两广总督的欧阳必进。
也就是说,欧阳必进对俞大猷是有知遇之恩的,后来朱纨巡抚浙江想调俞大猷抗倭,欧阳必进还不肯放人。
正是这层关系,让不少朝臣都将俞大猷视为严党。
“嗯?”仔细看折子的嘉靖帝鼻子微微哼了声,“五月中旬大捷,将近一个月了,惟中?”
“陛下,老臣也怕是谎报军情啊。”严嵩苦笑道:“毙敌两千实在骇人听闻,让人仔细打听后这才敢上报……”
严嵩可怜兮兮的摆出一副委屈状,“这不是怕坏了陛下的心情吗?”
这次嘉靖帝没笑,偏头眼皮子翻了翻,一旁的黄锦默不作声的退下。
心里有数的严嵩和徐阶都不吭声了,静静坐在圆凳上等待。
一刻钟后,黄锦手捧一份折子入殿。
“陆指挥使说,也是刚刚查实的。”黄锦低声禀报,“内情复杂,都写在折子上了。”
嘉靖帝接过折子,细细看了一遍,脸上喜色愈浓,“俞大猷倒是捡了个便宜!”
“陛下,俞大猷受伤卧床,但后来也率军出击,大半个嘉兴府都是他收复的。”严嵩有恃无恐的看了眼一旁的徐阶,之前一直压着捷报还真不是为了俞大猷,而是为了一个华亭秀才,毕竟是华亭人呢!
“嗯?是华亭人,还是松江案首。”嘉靖帝轻轻拍拍桌子,“少年英杰啊,徐阁老,华亭颇出人才。”
徐阶挤出一张笑脸,“谢陛下,华亭钱氏书香门第,钱渊幼年就有才名。”
“小小年纪尚未满二十,勇气可嘉,更难得出谋划策,整理兵备后勤。”嘉靖帝连连点头,“真是人才。”
“去年浙西参将卢镗幼子卢斌于嘉定城外斩杀倭寇头目萧显,也是大捷。”徐阶拱手道:“当时总理城内的也是此子。”
“噢?”嘉靖帝意外的起身来回踱了几步,“这两年,除却崇德,嘉定一战应该是斩获最多的吧?”
“确实如此。”
嘉靖帝缓缓点头,“既是生员,想必愿意走正途,那就赏其父……”
“其父已丧,唯有寡母。”
“那就赏其母七品孺人。”嘉靖帝指了指桌案上的折子,“另外两次守城均有功,令吏部记录在案,日后再说。”
徐阶拜倒在地,“臣代钱氏谢陛下隆恩。”
一直冷眼旁观的严嵩终于慢悠悠的开口了,“华亭真是人杰地灵,钱家屡出英杰,犹记得鹤滩公就是华亭钱氏吧?”
“钱福?”嘉靖帝忍不住嘴角抽抽,他记得这个名字前两年曾经一度在京中传言,京山候崔元是他当年继承大宝的重要助手,死前还在大骂钱福……
严嵩话还没说完呢,“记得徽州通判钱铮也是华亭钱氏?”
嘉靖帝眉头一皱看向徐阶。
在心里恨不得将严嵩大卸八块,但徐阶只能面无表情的点头应道:“钱铮是钱渊的叔父。”
大殿内安静了会儿后,嘉靖帝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了,一边转头一边挥手示意严嵩和徐阶退下。
聪明绝顶的嘉靖帝当然看懂了,为什么之前严嵩压着捷报,为什么连有同乡之谊的徐阶都没上奏……
……
京城徐府。
接过儿子递来的热毛巾,徐阶用力擦了擦脸,然后将毛巾敷在脸上,靠在藤椅上闭目养神。
“父亲,不会有假吧?”徐ь拷嵘嗟目醋攀种械恼圩樱澳乔易印
“真是人才啊。”徐阶喃喃低语道:“希望他性子别像钱铮……”
“那钱家子性子和他叔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还暴虐好斗,上次把马车都推翻了!”徐С遄乓慌缘纳倥欤八拿茫闼的兀俊
徐阶唯一的女儿徐四小姐微微蹙眉,“不过听说如今县人言其温润如玉。”
“恩,能得震川公赞许,绝非凡品。”徐阶点点头拿开毛巾,“都下去吧,为父还要写几封信。”
看着妹妹出了书房,徐У蜕剩骸案盖椎囊馑际牵俊
“嗯?”
“太委屈四妹了。”徐П强锥挤糯至耍澳秦巳绾闻涞蒙希
徐阶铺开信纸,缓缓磨墨,头也不回低声喝道:“出去。”
是夜,两匹快马悄悄出京,向着通州方向疾驰而去。
第108章 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崇德县西城门外。
排成长龙的明军向南而去,钱渊还在眺望骑在马上不时回望的王氏。
“渊哥儿,人都走了。”
“人家相公都在,别闹出事来就不好看了……”
回头瞪了眼陆树德和孙克弘,钱渊甩甩衣袖哼了声。
不得不说,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女性能留下独有的印记,但如王氏这种很符合钱渊胃口的女人很少。
原因很简单,王氏身上有一种区别于这个时代其他女性的独立精神,她敢作敢当,她有着自己的判断,她并不依附在丈夫身上,即使她坚信戚继光能名扬天下。
女性独立这个话题很大,牵涉的东西也太多,钱渊对其的理解是,独立的表现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财富,二是精神。
后世多少女人能自个儿挣钱,但在精神上依旧依附在丈夫、家庭身上,这种女人称不上独立的女性。
但王氏显然在精神上有独立女性的苗头或者说萌芽,和丈夫之间女强男弱的态势一方面来自于双方的武力对比,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王氏内心的独立。
前世的钱渊只听说戚继光畏妻如虎的传说,但他并没有刨根问底查查……实际上,王氏并不仅仅只是精神独立。
历史上戚继光致仕归乡,家中一贫如洗……别闹了,你还真以为送了那么多金银财宝甚至美女的戚继光会不给自己留点好东西?
事实是,王氏将所有东西一卷全带回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