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381章

脸谱下的大明-第381章

小说: 脸谱下的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往回想,徐阶恍然看到,从那时候开始,一切都不在自己的预料之内,总有些让自己意外的事情发生,一切都偏离了轨道。
  而在这其中,徐阶不得不承认,自己那位孙女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他三番两次在陛下面前举荐胡宗宪,是他在胡宗宪可能大败被朝中问罪的时候以两场大捷力挽狂澜,是他一力坚持招抚汪直,也是他坚拒王本固入浙,甚至兵围赵贞吉。
  而如今的东南,更是他只手绘出的美妙画卷。
  最后,徐阶只能这么想,姓钱的就没一个好东西!
  当年钱福就不修口德,对徐家祖父入赘黄家冷嘲热讽,之后的钱铮给自己好大的难堪,现在又轮到钱渊了……三代都跟我过不去,上辈子欠了你们钱家高利贷?!
  夜风越来越大了,虽已然初春,但凛然寒意透骨而入,徐阶拢了拢衣衫,起身走到炭盆边,拿起小铲子拨弄几下。
  暗红色的火苗腾的升起,带来一丝暖意,徐阶忍不住伸出双手,感受着让皮肤发烫的暖意。
  “笃笃笃。”
  轻微而清晰的敲门声突然响起,徐阶手一抖,被火苗烫了个正着。
  “咯吱。”
  轻轻推开门,一个身材中等的人站在门旁的阴影中,看不清楚的面孔若隐若现。
  “可是……”徐阶的声音有点发颤。
  “太医院的院判及诸位御医齐至偏殿,商量用药,黄锦守在内屋,陆炳今夜未轮值西苑。”
  徐阶瞪大了眼睛,心思急转,这是个机会……不,这是天赐良机!
  不过首先要确定一件事。
  “如何处置,还请元辅示下?”阴影中的人有点等不住了。
  “你先回去。”徐阶上前两步,半边身子也藏于阴影之中,低声说了几句。
  ……
  以资质、能力论,黄锦在明朝历代司礼监掌印太监中是排不上号的,他能独得嘉靖帝数十年宠信,主要还是源自于出身兴王府。
  而在性格上,黄锦是个公认的老好人,基本没什么仇家,而且还经常在嘉靖帝迁怒臣子时有所劝解。
  当然了,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
  正德年间八虎之乱,让嘉靖帝警惕于心,选择黄锦一为忠心,二就是看中此人无作乱之能……陆炳权柄之重能成为历代锦衣卫指挥使之首,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在嘉靖帝起夜突然昏倒,并昏迷不醒的时候,黄锦除了召集御医之外,几乎没有做任何其他的事。
  召陆炳入西苑?
  黄锦是不敢的,如果嘉靖帝驾崩,自己擅自召锦衣卫入内,很可能会成为裕王登基后清算的理由。
  再说了,景王还没就藩呢。
  黄锦哆哆嗦嗦跪在床边,时不时探出手在嘉靖帝的鼻子前试探一二,隔一会儿疾步出去呵斥,要御医赶紧想办法。
  七八个御医满头大汗,猛药已经用了两幅,到现在也看不到什么效果,金针刺穴已经不顶用,也不敢用了。
  虽然明英宗废除殉葬制,但如果金针刺穴到一半咽了气……自己还能活着出西苑吗?
  第三服药端了上来,两个御医将嘉靖帝头微微抬起试图灌药,却猛地手一顿,院判脸色大变,伏低身子试了试,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陛下驾崩了。”
  屋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都面色灰败,床边不远处的案上还放着一个打开的漆盒,里面还有两粒红色的丹丸。
  黄锦还在恍恍惚惚之间,身后一人膝行上前两步,轻声道:“黄公公,今夜元辅轮值西苑直庐。”
  黄锦偏头看去,身边是垂着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


第830章 开门
  “陛下,陛下啊……”
  冯保双目垂泪看着一进门就扑到床边,嚎啕大哭的徐阶,脸上鼻涕眼泪到处都是,还怀万一希望的去伸手探探陛下的鼻息。
  冯保依稀记得前几年自己还和钱渊有交情的时候听他说过,别看严分宜能演,他徐华亭其实也不逊色!
  听听这哭声……啧啧,窦娥当年都没哭的这么惨吧!
  最后还是黄锦将徐阶搀扶起来,“山陵崩,诸事还要元辅操持。”
  徐阶哭的狠了点,泪珠儿像不要钱似的拼命往下掉,都一抽一抽的了,断断续续问:“黄公公,前几日尚好,何以如此?”
  黄锦忿忿指着桌上的漆盒,“那帮道士皆可杀!”
  徐阶心里抖了抖,尼玛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呢,得赶紧把手尾处理干净了。
  看徐阶沉默不语,黄锦有点急了,将冯保打发出去,低声道:“元辅,派人去接裕王殿下入宫……”
  “无遗诏在手……景王尚未就藩。”徐阶接过帕子擦了擦脸,低声道:“陛下遗诏,裕王殿下继承大宝……”
  黄锦怔了怔,立即点头道:“正是正是。”
  虽然景王一直未就藩,而且比起来更得嘉靖帝喜爱,但毫无疑问,裕王是唯一的继承人选。
  不管是严嵩、徐阶、李默都从来没有考虑过景王的可能性,只要裕王不作死的死在嘉靖帝之前。
  最为典型的就是,裕王府内人才济济,多股势力的手都伸进去,除了高拱之外,李默、徐阶甚至随园都有人在裕王身边。
  而景王府,除了王府长吏,连个讲官都没有,甚至连儿子都没有。徐阶低声嘱咐几句,让黄锦派出人手将附近看住,毕竟不是皇宫,西苑这边有点乱,地形也有点复杂。
  一方面要看住那些修道炼丹的道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消息泄露。
  想顺利的完成自己的计划,首先就不能让消息扩散出去,还好是在西苑,如果是皇宫,必然钟鼓齐鸣。
  徐阶在心里庆幸,还好今夜陆炳未轮值西苑,不然真是个大麻烦,自己的谋划几乎没有发挥的空间。
  略微定定神,徐阶问出最重要的一句话,“黄公公,请示陛下遗诏。”
  黄锦目瞪口呆,半响后才低声道:“陛下都不肯回宫……”
  言下之意是,嘉靖帝虽然知道自己病重,但并不认为自己要升天了,所以没有留下遗诏。
  呃,徐阶当然知道没有遗诏,却紧缩双眉,两手搓着发愁道:“若无陛下遗诏,裕王殿下……”
  黄锦立即反应过来了,“还请元辅执笔。”
  一般来说,帝王临死之前,召见重臣留下遗命或遗诏,这位重臣往往是遗诏的实际执笔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恰好今夜轮值西苑的内阁首辅徐阶,是第一人选,黄锦的这个提议是很合适的。
  听到黄锦这句话,徐阶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黄公公,需遣人往裕王府一行。”徐阶低声道:“这边拟好遗诏,你我二人同行,入裕王府请殿下入西苑。”
  “是是是。”黄锦连连点头,却一时不知道应该派谁去,这等大事,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胜任的。
  徐阶看看天色,时辰不早了,动作需要快一点,“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最是合适。”
  ……
  随园后院。
  和现在激动紧张的徐阶不同,钱渊睡得死沉死沉,半个身子都快横过来了,一只脚架在小七的腿上。
  南边传来好消息,戚继光、葛浩、俞大猷率水师追击出海,击溃逃窜的残留盗匪、倭寇,俘虏海船数十艘。
  数十艘海船,这对东南来说是个意外的喜讯,可怜现在官军水师的船只无论是吨位、保养、海战、速度各个方面都不能和倭寇相比。
  钱渊立即写了信南下,让葛浩将船只一股脑全都送到浙江去……福建、广东的确也需要,但东西先进口袋,再和别人谈价格,总是能占到主动权的。
  这个好消息让钱渊很兴奋,正好徐渭闲得无聊找人搓麻,将冼烔、陆一鹏等人叫来,随园开了两桌,热热闹闹的打到月挂高空才散去。
  如今随园大的很,随园士子在这儿都是有专用的精舍,不仅供起居梳洗,甚至还准备了书房。
  年纪最小的冼烔、陆一鹏和钱渊一样睡得死沉,年纪最大的徐渭辗转反侧,就算闭上眼睛也睡不着。
  就在这时候,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徐渭猛地睁开眼睛,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来不及披上衣衫,徐渭几步赶到窗边,先看到后院处陆陆续续亮起的灯火,身材硕长的身影大步走出,一个汉子正在其身边低声禀报着什么。
  那道身影越来越近,徐渭能清晰的看见那人腰间挂上的宝剑……不,那是一柄苗刀。
  “砰砰砰!”
  外间有人敲门,没几下直接将门推开,门外的彭峰面容肃穆,“徐先生。”
  徐渭转身抓起衣衫一边穿一边问:“出什么事了?”
  没有等到回应,徐渭也不奇怪,如今的钱家护卫头领中,就属彭峰最为沉默寡言。
  钱渊一手摁着刀柄发号施令,身后的梁生还在手忙脚乱的帮着他梳着发髻,院子里不停有护卫来回穿梭,虽然人头耸动,却进出少有杂音。
  “无需披甲。”
  “谁把狼牙筅装起来的……都丢开,只带长刀,周泽你带上几支鸟铳,包起来。”
  钱渊略略抽出苗刀,迟疑了下回身道:“换了,去问问,把那柄剑取来。”
  “都给我打起精神,兵分两路,彭峰你带五十人去裕王府,如若王府内无异动,只需守在近处即可,若有异动,敲门进去,说明来意。”
  彭峰躬身应是,“我等皆少爷遣派充王府护卫,以防不测。”
  钱渊轻轻点头,“留十人在随园,其余人以王义、周泽、梁生为首,随我出府。”
  “今夜大事,不可擅自动手,皆听我号令。”
  面前黑压压站着的数十人没有一丝声响,尽皆单膝跪地。
  这时候,徐渭终于穿戴整齐出来了,“展才?”
  “文长兄一起去。”钱渊转头一笑,“毕竟身为晚辈,今夜正要借重文长兄这张嘴一用。”
  这时候梁生急匆匆赶回来,双手各持一柄剑。
  钱渊解下苗刀,将那柄华贵甚至镶着宝石的长剑挂在腰侧,深深吸了口气,轻声道:“开门。”


第831章 为什么?
  这一夜,月明星稀,只带了管家游七的张居正脚步匆匆的走在被月光映射的巷子里。
  兴奋、激动、迟疑、犹豫……各种情绪在他心中翻滚,但他知道,无论做什么样的抉择,都比呆坐在家中要强。
  张居正是那种少有的目光长远的人物,他和钱渊走的完全不是一条路,钱渊选择隐于幕后,而他选择昂首登峰。
  匡扶社稷?
  只有攀爬到金字塔的塔尖,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这个官本位的朝代,不能说张居正的选择是错误的。
  所以,他没有犹豫,没有选择高拱,而是直奔西苑。
  先上了徐家的床,后搭上了高新郑,如何在期间抉择,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张居正。
  但张居正也看得很清楚,如果自己选择高拱,那么在将来的很长时间内,自己都还需要蛰伏。
  这很好解释,高拱如今也只是个礼部侍郎,至少要过一趟礼部尚书,才能入阁。
  也就是说,在高拱入阁之前,张居正都不太可能入六部……毕竟,高拱不能容人的肚量是摆在那的。
  但如果选择徐阶,自己将是从龙之臣,很可能因此直接被裕王拔入六部,能省去相当长的时间。
  张居正脚步不停,心里各种盘算,这一步走出去,后果难料,至少,将会得罪高拱。
  但不走这一步,将意味着和徐阶的分道扬镳,想想徐阶对随园的几次暗算以及严世蕃的死,张居正就心里直发凉……自己可没有随园那般能耐,一旦徐阶对自己下手,难道指望高拱、李默出手相救?
  所以,徐阶的相召是有把握的,他知道张居正不敢不来,只要来了,必定和高拱决裂。
  所以,在冯保密入张府之后,张居正立即下了决定,只携最信任的管家游七直奔西苑。
  这条巷子张居正还算熟悉,走到尽头右拐就能看见西苑,冯保应该就在那儿等候。
  就在这个时候,巷子的拐角处突然冒出大团的黑影,默不作声的将巷子堵得密不透风。
  在前面引路的游七瞪大眼睛,借着月光看见前面几人腰间挂着的长刀,张口欲呼。
  为首的汉子一个箭步上去,干脆利索的放倒了游七。
  “诸位……”张居正迟疑的上前两步,心里猜测对面的是什么人,难道是景王府听到了消息?
  对面的几条大汉默不作声,只将张居正围在当中。
  张居正还在迟疑时,一个清亮耳熟的声音缓缓响起。
  “今夜月明,正是赏月佳时,不意叔大兄亦有此雅兴。”
  看着腰携宝剑,面若冷霜,缓步而来的钱渊,张居正如遭雷击,怎么会是钱渊?!
  三更半夜在距离西苑只有一条街的地方堵住自己,怎么可能是巧合?
  但他如何知晓西苑内情,难道他在西苑有眼线?
  但冯保说的清清楚楚,除了他自己,谁都不可能出西苑,徐阶已经将知情人都控制住了!
  的确,钱渊在西苑没有眼线,但他知道,嘉靖帝驾崩了,这是穿越者的专利。
  嘉靖帝汞中毒多年,已然无力回天,徐阶升任内阁首辅,轮值西苑,而张居正入裕王府,又和高新郑交好。
  这一切,让钱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不确定历史上的嘉靖帝何时驾崩,但他知道,历史上嘉靖帝驾崩,内阁首辅徐阶密召门生张居正入宫,两人执笔拟嘉靖帝遗诏。
  这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遗诏,徐阶、张居正将嘉靖帝数十年的执政全都否定,说到底一句话,罪在己。
  徐阶借此获得了空前的政治声望,张居正也借此一跃而为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一个月后就被召入内阁。
  这也是高拱和徐阶、张居正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仅仅一个月后,高拱和徐阶就正式开撕,最终前者先败后胜,后者先胜后败,而张居正隐忍多年,和冯保合谋,关键时刻驱逐高拱。
  所以,穿越者钱渊只做了一件事,提前让人在张府到西苑、皇宫的路上或租或买下宅子,每夜监控。
  钱渊也知道历史走向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前世的记忆未必能作准,他也只不过是布下闲子,并不指望收获。
  如果嘉靖帝白天死了呢?
  如果当夜不是徐阶轮值呢?
  但没想到,历史也有其必然的一面,正是徐阶轮值西苑,正是嘉靖帝死在半夜,而半夜三更,冯保出西苑,入张居正府,后张居正携带管家穿街走巷,直向西苑。
  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随园,钱渊也第一时间断定,嘉靖帝驾崩,历史将再次重演……不,绝不可以!
  不管是对试图获得声望,稳固权位的徐阶,还是对试图和高拱拉开关系,欲登上青云大道的张居正,都绝不可以!
  “让开。”张居正面色铁青,低吼道:“钱展才,你想作甚?!”
  “叔大兄,小弟是为你好啊。”钱渊叹道:“自杨介夫、桂子实、张茂恭、夏贵溪、严分宜、徐华亭……难道接着是高新郑和张江陵?”
  张居正自然听得懂这句话,嘉靖帝以权术御下,内阁中始终保持是针锋相对的局面,徐阶斗倒了严嵩,难道日后轮到自己和高拱了吗?
  “叔大兄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今才三十有五,高新郑已然年过五旬,何必如此急不可耐?”
  张居正的声音有些沙哑,“你到底想作甚?”
  钱渊轻声慢语,“只是想请叔大兄陪小弟赏月观景而已。”
  周围的护卫早已经退开,将钱渊和张居正留在巷子里。
  “展才,你我相识多年,何必如此苦苦相逼!”张居正眼圈都红了,不是被气得要哭,而是愤怒的想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