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朝廷厉行禁海,朱纨捕杀许栋兄弟、李光头,汪直在沥港自立门户,吴志也有同样的打算。
两股势力明争暗斗好些年,汪直占据着绝对优势,吴家几次遭到重创,但还没彻底分出胜负,一声霹雳响,官府背诺,攻陷沥港。
几年之后,徐海身死,汪直来降,吴家凭借人脉迅速聚拢起一批人手……不可能和谈,吴志一个侄儿,两个叔父都是死在汪直手中的。
溪口镇最西侧,一座占地极广的庄园。
吴志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此事与五峰无关。”
身边众人纷纷点头应是,如果是汪直,此人最重财利,绝不可能烧毁那六艘商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周复长叹一声,“钱砍头……好狠,前面两拨海船都放过了,这次……”
呃,还真不是,钱渊原本是盼着他们今年坟头长草的。
但如周复不怎么看,之前两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艘商船,而这次一次性赔进去三十多艘,而且还附带那么多人手,那么多货物,想想心头都在滴血。
“他还收了周兄那栋宅子……”余姚张家人苦笑道:“难怪打点了那么多次,唐荆川始终不松口,他是逼着咱们私送海船出海贩货!”
周围几个人一脸的苦相或哭相,这算是钓鱼玩法吧。
吴志微微摇头,各家早在汪直正式来降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手中聚拢了大批货物,就算看出了是钓鱼玩法,也会不得不出海贩货。
周复也想到了这点,低声道:“那几艘战船看起来是新建的。”
“回头去打听下……”吴志点点头,“钱展才瞄着咱们很久了,很久了……”
松浦赵家人紧紧抿着嘴,突然说:“但这一年多来,被宁波府衙打回来的海船多了,远不止咱们八家……也未必是那事。”
“说的对,如若真是钱砍头,只怕已经派兵围了这庄园了……昨日家里送信,一切无恙。”
“难说,现在出兵,师出无名啊,不说那三十多艘商船到底是谁的……就算是私自出海贩货,也不过查没货物,不至于抄家问罪!”
“抄家问罪……他是不想沦得朱子纯那步!”
吴志面无表情挥挥手阻止众人的争辩,扬声说:“是不是,今日便可见分晓。”
八家海商中,吴家有绝对的掌控力度,吴志这话一出,众人都闭上了嘴,老老实实的等着。
一个多时辰后,一个短打衣着的中年人快步进厅,脸色灰败,嘴唇抖个不停,“老爷……”
吴志厉喝一声:“说!”
“前年七月,总督府查抄吴家,适时钱展才正在富阳县。”
不需要更多的证据,自由心证已经足够了,厅内一片寂静,人人额头冒汗……那是足以让他们满门抄斩的罪名!
吴志转头细细打量着众人,一个一个的看过去,在如此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若是有人反水……一切皆休。
当年吴家一直是跟着李光头的,这七家只有两家是吴家附庸,其余五家当年是没有什么明确立场的,自家能出海贩货,也做转运,不管是汪直还是吴家都有来往。
去年汪直来袭之前,吴家聚拢七家海商密议,从此这八家大户歃血为盟,同进同退。
为什么?
那是因为,他们曾经一起做过一件大事,一件足以灭族的大事。
每一家都在水里,没有人能脱开干系,谁都跑不掉。
嘉靖三十三年末,杭州知府胡宗宪升任浙江巡抚,开始艰难而坚定的推行提编法,一甲不足,立提下一甲,这只是大略,最让人痛恨胡宗宪的是,他采取了正德年间江西的“鼠册法”,将浙江因海贸而起家的富户单独编为一册。
如果只是提编,那些富户还能忍受,但他们绝对无法忍受“鼠册法”。
胡宗宪这不是软刀子杀人,而是赤裸裸的拿着剔骨尖刀扒皮抽筋!
偏偏胡宗宪为不重蹈朱纨覆辙,但凡是族中有功名的一概放过,将目标对准了那些因海贸而起家,但家中没功名的大户。
不要其他的,只要银子。
不拿银子出来,或被锁拿入狱,或被抄家流放,而在座的这八家都是胡宗宪眼中的肉。
于是,这才有了百余真倭穿行数千里,准确绕过东南诸军,杀入徽州后北上奇袭南京的一幕。
拜托啊,那些连汉话都不会说的真倭居然能从徽州府那种深山老林里笔直杀向南京,想想都不可能……钱渊前世去黄山自驾游有导航都迷过路。
不过不仅仅是这八家,一共是十三家,吴志阴着脸道:“台州三门柳家是嘉靖三十四年遭倭寇灭门,象山肖家是嘉靖三十五年被倭寇攻……钱塘吴家……吴大虎……”
吴大虎就是当年被钱渊生擒的倭寇向导,有个“花斑虎”的绰号,后钱塘吴家举家迁居富阳,嘉靖三十四年七月,钱渊在富阳县衙和海瑞闹了一场,杨文偶尔得知,当夜,总督府抄没吴家。
“是吴大虎供出的?”松浦赵家人猜测。
周复立即摇头道:“吴大虎被送入南京当夜暴毙,我花重金托人查看过了,如果是他供出,那总督府绝不会……”
吴志打断道:“必然是吴大虎供出……只不过他只向钱展才供出此事!”
周复略一思索缓缓点头,周围众人也赞同的点头。
嘉靖三十四年,百余真倭侵入徽州府掳走钱渊,此事东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前年钱塘吴家被抄的时候,吴志也曾经怀疑过……但很快就释然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十三家当年做下如此大事,目标是赶走浙江巡抚胡宗宪,如果事情泄露出去,胡宗宪必然要报复,毕竟他们根基不深。
但吴志几次试探,胡宗宪是的的确确不知晓此事,而且也没人盯着奉化吴家。
现在吴志知道了,胡宗宪的确不知道,但钱渊是知情的。
现在,他来报仇了。
第599章 一手好棋
“钱展才此人心思狠毒,睚眦必报,东南何人不知?”
“此人布局数年,显然恨意颇深,只怕盯着咱们不是一两年了!”
“去年汪直来降,设市通商,钱展才将我们排斥在外,就是逼着我们私自出海贩货,然后一网打尽!”
“前面两次出海,钱展才都放过,你们觉得……他是心慈手软?!”
“心慈手软能得个钱砍头的绰号?!”
“想想长水镇、桐乡、山阴会稽、临海那四座京观,尸骨累累,死在他钱砍头手中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吴志阴寒的声音在不大的书房里响起,“的确,如今钱砍头没派兵搜捕,那是因为师出无名,但他绝不会放过我们!”
周复叹道:“还好戚继光南下,不然真的毫无抵抗之力!”
余姚张家人试探道:“要不咱们躲一躲?”
“躲到哪儿去?”周复嗤笑道:“适才吴兄都说了,钱展才睚眦必报,部署数年,就为了复仇……就算逃到海上,你觉得逃得过官府水师追剿?”
吴志阴着脸补充道:“如若出逃,陆上有钱展才和胡汝贞,海上……别忘了,还有汪直!”
松浦赵家人心里不满,和汪直有仇的是你吴家,咱和汪五峰可没过节。
边上又有人问:“但还是想不通……钱砍头都已经派出水师,为何不派兵……要知道,他数度败徐海,可不是那等优柔寡断的人,师出无名……找理由总是找得到的,如今宁波府尽在他一人之手。”
周复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此事在下倒是能猜得到一二,钱展才对开海禁通商一事极为重视,招抚汪直,平息两浙倭患……”
说到这吴志第一个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道:“他是怕我们索性下海,沦为倭寇!”
“不错,毕竟分处八地,如若有一处不慎……朝中必有弹劾,两浙倭患再起。”周复轻声道:“所以,钱展才不会贸然搜捕。”
不得不说,周复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这的确是钱渊的软肋,其他不说,光是吴家就广有门客,又是地头蛇,一个不好就能攻破奉化县城,那钱渊后面就不好处理了……特别是在赵贞吉就任浙江巡抚的情况下。
书房里沉默下来,现在的局势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八家海商怕钱渊下死手,而钱渊怕万一有遗漏,传出两浙倭患再起的消息以至引起朝中对胡宗宪以及本人的弹劾。
局势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显然对八家海商是不利的,钱渊总能布置完全……事实上周复、吴志都在心里猜测,如若不是浙江副总兵戚继光调任福建总兵,只怕如今大家已然是身首异处了。
“逃到海上亦无用……”吴志缓缓道:“不说家宅、田地尽失,就算不在乎,到那时候钱展才必然派兵搜捕,有汪五峰在,咱们难掩踪迹。”
“那等死吗?”松浦赵家铁青着脸道:“索性闹一场再下海!”
“闹一场再下海,死的更快。”周复冷冷道:“如今,要么我们尽为刀下之鬼,要么……”
“甚么?”
“要么让钱展才为刀下之鬼!”周复咬着牙道:“只要他一死,其他的事都好办!”
“钱展才若死,还有谁来追究这件事?!”
“说到底,当年那件事,吃亏的只有钱展才一人,胡汝贞并未去位反而升任浙直总督。”
“只有钱展才会死死咬住我们,他是为了复仇而来。”
周复滔滔不绝道:“如今浙江副总兵戚继光调任福建总兵,最得钱渊信重的戚继美所部也随军入闽,宁绍台参将卢斌驻守台州,一时赶不到镇海……”
“游击杨文呢?”
“此人麾下约莫千余,只要在象山闹出一场乱子……”周复琢磨了下,“虽然大股倭寇少见,但引小股倭寇还是有可能的……在太平、象山各闹一场。”
松浦赵家人点头道:“宁绍台参将卢斌会南下,再调杨文去象山杀倭……镇海那边就空了。”
“咱们八家汇总至少能拿出千人,再招募些小股倭寇。”周复低声道:“而且还有汪直!”
“汪五峰?”
“他和钱砍头据说关系不错……”
周复冷笑道:“若是侯涛山一片大乱,对岸金鸡山的汪直麾下能忍得住不动手?”
听到这,众人都转头看向吴志,奉化吴家是首脑,也是实力最强的一家,要不要破釜沉舟,只有吴志才能下这个决定。
吴志迟疑片刻后低声道:“周老弟,杀了钱展才……只怕东南大乱。”
周复无语了,不杀钱展才,咱们个个死无葬身之地,还管东南乱不乱……你还琢磨着出海经商?
来回踱了几步,吴志开口道:“听闻钱展才和新任巡抚不合?”
“确有此事。”余姚张家人点头道:“此事杭州、绍兴都传遍了,赵贞吉赴任,钱展才身在杭州却立即离城。”
吴志犹豫了下才说:“吴某听到个消息……赵贞吉曾搜捕汪直。”
“有这等事?”
“搜捕汪直?!”
“后来呢?”
“确有其事,两个月前的事了,赵贞吉搜捕汪直,钱展才赴杭将汪直捞出来的。”周复看向吴志,“吴兄的意思是……把事情捅给赵贞吉?”
“捅给赵贞吉?”余姚张家人瞠目结舌,“怎……怎么说?”
吴志露出了一丝笑容,“当然是象山倭乱。”
光天化日之下,几十艘海船在象山港被焚毁,这等事自然不会没人目睹,如果紧接着有倭寇窜入象山县,杀人劫掠,那自然是象山倭乱,如今浙直总督胡汝贞正在处州督战,浙江巡抚赵贞吉理应过问。
不得不说,这一招是有成功的可能的,吴志未必知晓赵贞吉和钱渊之间的复杂关系,但通过汪直曾经被捕,却能判断出,赵贞吉似乎对目前的浙江局势并不满意。
周复点头道:“吴兄下的一手好棋,一箭双雕,即使前一计不成,亦有后一计!”
如果象山倭乱到一定程度,赵贞吉上书弹劾,钱渊是有可能被调离的……即使不被调离,杨文很可能也会被调离镇海。
因为杨文是驻守宁波府的,而象山县归属宁波府,宁绍台参将卢斌如今驻守台州,象山倭乱理应是杨文的责任。
杨文离开,那钱渊身边能用的兵力就少了,八家海商聚拢人手对钱渊下手的成功性也会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远在百里之外的镇海县。
钱渊笑吟吟的看向对面的唐顺之,“钱某人睚眦必报,以公事复私仇?或是钱某人公正无私,不论私仇,只谈公事?”
终于被告知内情的唐顺之长叹一声,“展才下得一手好棋。”
“想逃得生天,必杀钱渊。”钱渊脸上任有笑意,眼中闪现冷芒,“钱某就在这儿等着。”
第600章 再非旧观
五月初一的清晨,当消息传到巡抚衙门的时候,这两个月来少有笑颜的赵贞吉一跃而起,拍案大呼。
“果真两浙倭患再起!”
黄师爷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公文,“是象山县衙送来的,四月二十九夜,倭寇袭象山,钱仓所、爵溪所不能挡,虽未攻破县城,但四散杀戮劫掠,其状甚惨。”
“多少倭寇?”
黄师爷呃了声,“原文是不计其数。”
赵贞吉略一思索,吩咐道:“立即启程,去象山!”
黄师爷跟在后面提醒道:“东翁,东翁,象山县隶属宁波府……”
赵贞吉脚步一顿,脸色有点难看,犹豫了好一会儿也没吭声,两个月前那一脚让他到现在都刻骨铭心。
黄师爷适时递了个梯子过去,“宁波知府唐荆川如今就在镇海。”
唐顺之和赵贞吉是有交情的,当年前者潜居乡梓,常与赵贞吉有书信往来。
当年崇德大捷后,被勒索出银的大户将钱渊一状告到南京去,时在南京户部的赵贞吉对钱渊颇为不屑,还是唐顺之写了信过去说合的。
赵贞吉微微点头,大步走出书房,“带上十几个仆役即可,其他人手分批过去,不要让人查出。”
黄师爷立即去安排下去,让下面的人偷偷摸摸过去,显然打的不是什么好算盘,但镇海是钱展才的地盘,想打探消息只能这样了。
一般情况下,巡抚出行很费功夫,但赵贞吉几乎是脚步不停的去了码头,两刻钟后就扬帆东去。
象山倭乱的消息都传到了巡抚衙门,虽然是刻意为之,但几乎是同时,总督府也接到了消息。
胡宗宪如今远在处州前线督战,留守总督府的是王寅和沈明臣。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交给展才……”
“必然是展才……”
沈明臣笑道:“象山岛一分为二,大半为象山县,隶属宁波府,小半归入宁海县,隶属台州府,无论是宁波府还是台州府,都理应让展才去……”
“不止为此。”王寅摇摇头道:“鹿门公亦两榜进士,昔日多有战功,曾叹展才好大手笔。
自去年十月起,展才于台州、宁波修建大量战船,其中不乏大福船,台州指挥使葛浩麾下如今战船过百,火器齐备,士卒编练得当,如今就算碰上汪直亦有一战之力。”
“有如此水师护佑,居然有不计其数的倭寇侵入象山……其中颇有玩味之处。”
“更何况,这一年多来,戚元敬、卢斌、戚继美、杨文、侯继高甚至台州知府麾下的张元勋、葛浩陆续出击剿倭……这也是倭寇窜入福建的原因,哪支倭寇头目脑子不好使,跑到象山闹事?”
“难道钱砍头的名声如今已经寂寂无闻?”
“此事必有内情。”王寅斩钉截铁道:“咱们不掺和!”
沈明臣赞同的点点头,“若是汪直闹事,最急的只会是展才!”
他们都是在胡宗宪上任浙江巡抚期间,甚至还是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