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144章

脸谱下的大明-第144章

小说: 脸谱下的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钱渊的私心,外放的都是这一世结交的友人,留在京中的大都是他前世就听说过的,不然以钱渊的人脉,为吴兑谋个知县外放是不难的。
  徐渭哼了声,“都是你让他等等,结果等到现在都没!”
  “文长,展才之前……”诸大绶皱眉道:“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说这话做甚。”
  之前钱渊倒是找了幸师爷,弄了个兵部武库主事的位置,可惜吴兑没选上,倒是孙铤被选上了。
  现在钱渊也没什么办法了,如今兵部乱的一塌糊涂,偏偏朝中大佬也不伸手……原因很简单,东南倭乱到现在还没平息,西南已经有土司闹事了,而刚刚传来消息,蒙古俺答之子辛爱率兵围大同右卫城,现在的兵部就是一锅热油,谁都不敢去碰。
  而蒙古围大同的原因……宣大总督杨顺把俺答汗儿子辛爱最宠爱的小妾给拐走了,真是奇葩!
  “要不换个地方?”钱渊试探问:“太常寺怎么样?”
  徐渭正要翻个白眼,冷不丁几个同僚路过,兴奋的聊着什么。
  “柏生兄这是得罪谁了……这时候被捅出这种事!”
  “谁知道,十洲公前年才转右春坊右谕德,去年才任祭酒……怕不是后面有人熬不住了吧?”
  “司业?”
  “鬼知道……京察向来是匿名的!”
  “记得柏生兄当年在翰林院曾与人争斗,力大无穷……”
  说最后这句话的人笑得乐不可支,估摸是在幸灾乐祸。
  徐渭和钱渊对视一眼,他们都知道这是在说国子监祭酒沈坤,字柏生,号十洲,殿试放榜前,他们曾经在国子监拜会过,这是出了什么事?
  三刻钟后,孙鑨打听到了消息。
  “据说十洲公前些日子在家发怒鞭挞下人至死。”孙鑨小声说:“但那不是沈家下人,而是京城土著,只是因为家贫在沈家帮工,非奴籍。”
  徐渭和诸大绶都无语了,偏偏在京察时候被捅出来,活该沈坤倒霉。
  而钱渊却反口问道:“谁捅出来的?”
  徐渭也反应过来了,“是吏部?”
  “不是,户部给事中。”孙鑨毕竟有个吏部左侍郎的老爹,打听的很清楚,“也是新科进士,二甲第十五,记得见过两面,林润林若雨……对了,展才也提过一次。”
  钱渊瞳孔微缩,居然是那位刚正秉公,不畏权贵的林润,他曾经仔细看过这一科进士名单,除了随园士子外,他有印象的人不多,王世懋是一个,邹应龙是一个,还有个就是林润。
  史书上,严世蕃被贬官归乡,就是林润给了严世蕃最后的致命一击,他也因此留名史册。
  钱渊摸摸下巴,“林润……林润……好像是闽人?”
  徐渭脸色一变,低声道:“李时言这是疯了?!”
  “未必……未必。”钱渊来回踱了几步,他不太信林润会投入李默门下,更大的可能是被人设计了。
  “走,回随园。”钱渊干脆利索的把人拉到随园去,又让人孙鑨、孙铤、陶大临去细细打听了下。
  “今天上午,六部遍传沈坤杀人案,通政司捡出昨日户部给事中林润递交的弹劾奏章。”钱渊将资料汇总后缓声道:“但我让人去问了,沈坤杀人……至少一个月前。”
  “八成是被人设计了。”徐渭脱口而出,“会是谁?”
  “李时言?”
  “严?”
  “徐?”
  钱渊摸了摸鼻子,摇头道:“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这件事还没有结束。”
  钱渊心里有模糊的念头,很可能这就是事变的起点,但到底是谁出的手呢?
  下一刻,进门的叔父钱铮带来的消息让钱渊做出了判断。
  “沈坤上书请辞国子监祭酒?”钱渊一字一句的重复了遍。
  “不错。”钱铮点点头,看了眼屋内这五人。
  钱渊脑海中飞速的盘算了遍,笑道:“叔父,想必沈坤上书请辞后,通政司又收到不少奏折?”
  “是。”钱铮有些诧异,“但恰好放衙,通政使封存奏折,明日递交西苑直庐。”
  “展才,到底怎么了?”孙铤急急问。
  “不好说,不好说。”钱渊端起茶盏放在嘴边,但半响都没去喝,“应该是严东楼……不对,应该是严分宜,环环相扣,真是好手段!”
  “别急,等明天吧。”
  “让君泽兄再等等,说不定这几日就能出结果了,就算兵部不行,吏部总是有位置的。”
  徐渭眼光闪烁,吏部有位置……这是在说李时言要滚蛋了,吏部天官滚蛋,下面的人肯定要被清洗。


第321章 平地抠饼
  西苑,万寿宫。
  钱渊百无聊赖的蹲在地上撸着狮猫,小黑躲在身后胆怯的探出脑袋,尾巴一摇一晃的不敢出来,上次被狮猫一巴掌揍的有心理阴影了。
  不远处,一个道士正在摇头晃脑翩翩起舞,不断的从案上拿起铃铛、宝剑、如意等法器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
  嘉靖帝坐在榻上聚精会神的看着,左边站着黄锦,右边两人,一个是如今翰林院中写青词最得嘉靖帝喜爱的徐渭,另一人是国子监司业董份。
  “文长,你看看这篇。”嘉靖帝将手中黄纸递给徐渭,“你是此道大家,还需你评判一二。”
  “若论文采,臣远不及徐文长,只是妙手偶得之。”董份谦虚的拱手。
  徐渭面无表情的浏览了一遍,微微抬头,眼角余光瞄了眼还在撸猫的钱渊,视线在空中汇集,钱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写的好。”徐渭扯出一个笑容,“比臣那篇写的好。”
  “文长太客气了。”
  “绝非客套话。”徐渭一本正经的说:“陛下当知臣的性子。”
  “哈哈,能得文长一赞……”嘉靖帝笑着看向董份,“比当时在翰林院里出色的多。”
  这时候,装神弄鬼的道士跳完了舞,缓缓来到案桌前,桌上摆着两张黄纸。
  “蓝神仙,看看哪一篇合适?”
  嘉靖帝好修道,西苑什么样的道士都有,炼丹的,跳大神的,扶乩的应有尽有,而这位蓝神仙号称全能,据说最善主持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需要用“天神”表文,这和青词略有区别,翰林院以及多位臣子写了表文呈上,最受嘉靖帝赏识的就是徐渭和董份这两篇。
  钱渊直起身子细看,这蓝神仙身量颇高,皮肤黝黑,双目有神,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如果没记错,这应该就是被徐阶举荐而来的蓝道行。
  史书上记载,蓝道行是心学门人,被徐阶举荐给嘉靖帝……当然了,钱渊知道,但其他人未必知道。
  蓝道行拱手向嘉靖帝行礼,伸手取走桌案上偏左的那份……钱渊微微撇嘴,如果说之前还只是猜测徐阶和严嵩有默契,现在他可以确定,徐阶和严嵩算是勾搭上了。
  还真是一环扣着一环啊。
  从昨日上午六部传言沈坤杀人案,到林润上书弹劾,下午沈坤上书请辞……今天一早,徐渭和钱渊就被召入西苑,其实嘉靖帝想见的只是徐渭,钱渊和小黑是顺带的。
  “好,好好。”嘉靖帝大喜,转头看向董份,“赐一品服,领从二品俸。”
  徐渭瞥了眼钱渊,他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陛下,贫道先行告退,准备明日的斋醮科仪。”
  “明日还要蓝神仙费神。”
  “此分内之事。”
  嘉靖帝目送蓝道行的身影出殿,左顾右盼笑吟吟的看着徐渭和董份,一个擅青词,一个擅表文,想必自己日后修行能一日千里。
  “展才。”嘉靖帝视线落在钱渊身上,“什么时候迎亲?”
  “陛下,还未定期,等学生母亲上京再定。”钱渊抱着狮猫,一只手拎着小黑的后颈,“陛下……要送贺礼?”
  董份脸颊动了动……之前他还不太信,没想到这厮如此得陛下宠信,说话如此随意。
  “给你送贺礼?”嘉靖帝笑骂道:“也不怕你福薄承受不起!”
  钱渊笑道:“文长兄送一副亲笔画,董大人也答应送份厚礼,就连黄公公都答应了呢。”
  徐渭两眼一翻,董份无语低头,黄锦苦笑道:“要送,要送,到时候亲口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少在这胡搅蛮缠,黄伴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给你送贺礼?!”嘉靖帝指指钱渊,“罗小黑留下陪陪狮儿,你们先去吧。”
  “这个……”钱渊犹犹豫豫放下小黑,“陛下……呃,黄公公,可别让狮猫欺负了我家小黑。”
  “欺负了又能怎样?”嘉靖帝瞪了眼。
  又扯淡几句,三人在小太监的引路下出了殿。
  钱渊脚步渐缓,面无表情的说:“既入西苑,当去直庐拜会。”
  董份和徐渭都没吭声,小太监犹豫了下转向了直庐方向。
  今天值班的是内阁首辅严嵩和吕本,后者是不管事的,前者全都交给了儿子严世蕃,所以实际的内阁掌权者是严东楼。
  钱渊一进去就拉着严世蕃出来,劈头盖脸道:“东楼兄好不地道,你要捶那厮,将小弟牵扯进来做甚?”
  “没有吧。”严世蕃立即矢口否认。
  钱渊嗤之以鼻,“谁不知道徐文长和我钱展才穿一条裤子,你算计他,就等于算计我!”
  严世蕃如绿豆大小的眼睛精光闪烁,定睛看着怒气勃发的钱渊,笑道:“展才何出此言,我什么时候算计徐文长了。”
  钱渊拉长脸道:“这么说来,昨晚放衙前,送到通政司的奏折不是弹劾国子监司业董用均的?对了,现在应该已经送到内阁了。”
  “真是黏上毛比猴儿还精。”严世蕃笑骂道:“反正那厮看你不顺眼,处处给你使绊子,你还想以德报怨啊?”
  “管我屁事!”钱渊拉着严世蕃又走远点,“那篇表文怕不是出自董用均之手吧?”
  “袁炜那厮不是现成的踏脚石嘛,非要找文长来做筏子!”
  “你是不知道文长那性子,今儿要不是我,怕是要坏了事!”
  “你信不信文长能当场写一篇表文把董用均比下去!”
  严世蕃眨眨眼,“这么说来,陛下用了用均那篇表文?”
  “哼,那蓝神仙难道没通消息来?”
  “哪能那么快。”严世蕃搂着钱渊的肩膀,“也是没办法的事,袁炜那篇……呃,写的太好,实在比不下去。”
  钱渊忍不住笑了,“所以你做了手脚,袁炜那篇表文压根就没送到陛下面前,而用均那篇表文倒是能压文长一头。”
  翰林院里多有饱学之士,但肯写青词的不多,也是,如果肯写,又写得好,早就跳出去了。
  如今,也就袁炜和徐渭两人写的青词最受嘉靖帝喜欢,严世蕃拿袁炜那篇表文没辙,于是就拿徐渭的那篇做对比,硬生生让董份又在陛下面前露了次脸。
  这不是第一次了,上个月南京国子监祭酒出缺,严嵩举荐北京国子监司业董份,结果董份立即遭到弹劾,最终是严嵩、徐阶退让,李默力挺同乡林庭机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虽然李默达到了目的,但显然嘉靖帝是不悦的,因为就在几天之后,因青词得嘉靖帝赞誉,董份兼太常寺少卿。
  国子监司业是从四品,太常寺少卿是正四品,这是升迁,这显示了嘉靖帝的态度,对李默的不满。
  最关键的是,满朝上下都知道,董份是不折不扣标标准准的严党。
  而今天,董份又因表文得赐一品服,领从二品俸。
  偏偏,通政司那边刚刚送了一批奏折过来,正如钱渊预料的那样,其中有弹劾董份的奏章。
  上一次,董份被弹劾后得嘉靖帝赏赐,而这次董份得嘉靖帝赏赐后又被弹劾。
  一而再,再而三,不管为了什么,嘉靖帝心头的怒火被一点点悄悄的点燃,对李默的不满情绪渐渐高涨。
  不过,这些不管钱渊的事,他只揪着严世蕃口口声声要赔偿。
  “本来站在一旁看戏,现在被东楼兄差点一脚踹下去。”钱渊不爽的说:“也就是小弟青词表文都写的乱七八糟,不然说不定就是小弟背这黑锅!”
  “如果是你,还真不会拿你说事。”严世蕃笑道:“只管看戏就是,反正对你有利无弊,那厮还是翰林学士,名义上管着你呢。”
  “你觉得他管得到我?”钱渊冷笑道:“用均如果能升祭酒也就罢了,如果得圣眷跳到六部……”
  “如何?”
  “我老师平泉公也该起复了吧。”钱渊说出了要求。
  严世蕃歪着脑袋打量着钱渊,噗嗤笑道:“展才,过分了吧?”
  “不过分。”钱渊竖起手指,“第一,平泉公和华亭不合,第二,平泉公其实不喜出仕,第三……”
  “如果是华亭举荐,万一陛下点头……”
  严世蕃在心里盘算了下,陆树声在翰林院名望颇高,女婿钱铮的侄儿钱渊又和徐家联姻,如果徐阶举荐陆树声起复国子监祭酒,还真不是什么好事。
  钱渊搂着严世蕃的肩膀笑道:“有来才有往啊。”
  “你啊,还真是擅无中生有,平地抠饼!”严世蕃摇着头说:“再说吧。”
  有来才有往,钱渊并不避讳借严党之力谋划什么,也不在乎严党试图从自己这儿得到什么,简在帝心,出入裕王府,能为钱渊遮挡太多的东西。
  说到底,钱渊希望,至少自己要有这个姿态,自己并没有攀附徐府。
  一个月前徐阶举荐陆树声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还真把钱渊吓了一跳,如果成了,自己还真说不清楚。
  在决定娶小七之后,钱渊很清楚,自己需要在很长时间内,在不同场合,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第322章 剖析
  随园。
  虽已夜深,但今夜的随园有点恢复几个月前的模样,灯火通明,时不时传来“啪”的麻将拍桌声。
  侧厅的麻将桌边坐着四个人,钱渊、徐渭、诸大绶、孙鑨,牌技最好的陶大临不准上桌,还有心事的吴兑看似寻常却有点无精打采。
  “反正明日休假,今晚就在这边睡吧。”钱渊摸了张牌,手指搓了搓丢出去,“白板……最近几日都留点神,事情闹大发了。”
  想了想,钱渊转头看向陶大临,“明儿给博茂递个话,让他别跟着起哄。”
  按例新科进士不能直接入都察院,但却可以入六科,不过这等人少之又少,这一科只有寥寥三四人,其中就有林润、冼烔。
  冼烔年纪太小,偏偏又喜欢起哄,耳根子有点软,不过他多年前就是被陶大临带入书院,对其如父如兄。
  陶大临点点头,“今日中午就去找过他了……啧啧,没想到现在满朝……”
  话没说完,但在座的人都知道后面是什么,今日有不下十封奏章弹劾国子监司业董份,啧啧,如今李时言在朝中是威风凛凛,一呼百应。
  呃,这可能是李默想达到的目标……不过很可惜,这不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对手严嵩帮的忙,可能还有徐阶。
  “所以说是一环扣一环。”徐渭不爽的丢出个幺鸡,“主持斋醮科仪不是小事,挑选主持者,道具、法器、表文都需要事先预备……我看过他以前写的青词表文,这次只怕有代笔。”
  “严东楼呗。”陶大临接口道:“先抛出沈坤杀人案逼其请辞,第二天恰好董份的表文压倒文长,得陛下赞誉。”
  “碰!”徐渭抢过孙鑨丢出去的三饼,“要不是展才……信不信我就在那连续写十篇表文,篇篇压倒他!”
  “小心点,文长那是碰碰胡。”钱渊手上这把是胡不了了,上海麻将又没有十三不靠,索性只捡池子里的牌往外放,“等我们出了西苑,内阁就放出消息,两封弹劾国子监司业董份的奏折,下午又一连串来了十几封。”
  “肯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