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89章

唐末大军阀-第89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淄青军叛乱被彻底镇平。而李天衢也取信于王师范,双方遣使来往更为密切,一来二去,不久后便决议会盟联合。
  战后与葛从周促膝长谈了两三日,随后不舍话别。刘鄩也已做为淄青军方面的首席大将,着手准备接引李天衢与自家主公于淄青、泰宁军藩镇交界处会晤详谈,达成同盟。
  六日后,李天衢引衙内亲兵赶赴至兖州治下东北部,也与淄青军青州邻近的莱芜地界。双方择选的会盟地点,正是莱芜八景当中的汶河水畔,景致间汶河清流潺潺、微波潋滟,两岸草木宛若绿帐轻纱,也正是畅谈言欢的好去处。
  而李天衢先是见到了前来拜谒的淄青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刘鄩,先前受到葛从周的复命文书,其中对刘鄩便已是不吝言辞的大加赞赏了一番,李天衢现在亲眼端详这唐末五代的智将典范,心说按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对他的评价便很有代表性:“吾闻刘鄩用兵,一步百计”、“刘鄩长于袭人,短于决战”。
  刘鄩的确智计百出,极善于根据战局形势的变化出奇策应敌,能对持葛从周也长于坚守,同样也有战略眼光。而他史书中没有什么身先士卒的记载,应该也是那种统御、智谋能力要远远高于自身武勇的将领,而且在野战大规模军团作战方面,刘鄩能力抗住压力、魄力果决等方面也要逊于同期的翘楚名将,按李天衢想来,这似乎也就定位他的作战能力差不多正处于五代时节顶级名将与一流名将的分水岭之间……
  然而李天衢打量着现在应该三十上下年纪的刘鄩,心里却忽然想到另外一个人物:
  五代十国后期的绝代佳人,立刻会想到南唐大小周后、后蜀花蕊夫人,而五代中前期在后世被评述为第一美人的,则应该是被赞作“花见羞”的邠州王氏了……
  五代第二朝后唐明宗李嗣源的花见羞王淑妃,贤良淑德、天生丽质,谦让皇后之位,声名远播,便连谋朝篡位的石敬瑭也忌惮而不敢加害。历经梁、唐、晋、汉四朝,淡看江山社稷更迭,最终还是因后汉刘知远要斩草除根,根除后唐宗室李从益,便诛杀了花见羞孤儿寡母……然而花见羞当初还只不过是邠州城内糕饼店家的少女之际,则正是被已投效后梁的刘鄩纳为妾室。
  那时的刘鄩年近花甲,却纳了年方十七的花见羞为妾……李天衢虽然笑吟吟的与眼下还正值而立之年的刘鄩攀谈着,心中却也不住吐槽道:
  他娘的还真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吃嫩草的老牛……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不过那五代时节极具传奇色彩的邠州王氏,应该还要等到十二三年后才会诞生吧……李天衢心下嘀咕,忽的也想到了一个不算是穷兵黩武也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二三十年的时间,我应该也能打到隶属于邠宁节度使治下,位于后世陕西地界的邠州去?如果能成,那么到时的我应该也会坏得很……
  汶河水畔,一处廊架凉亭四面已搭起了幔帐,周围有胥吏忙前忙后着备置美酒佳肴。泰宁、淄青双方牙兵大多退到百步开外的地方就地整歇,虽然衣甲铿锵、挎刀绰枪,但是置身于山清水秀的景致间,彼此都只是护送自家主公前来,相互间遥相对视,也并没有分毫剑拔弩张的杀伐气。
  毕竟双方节度使选择泰宁军治下兖州东北面与淄青军邻近的地点会晤,先前也由刘鄩暗中遣牙兵来回考察了一番。李天衢做为东道主先至等候,也不算王师范一方怠慢失礼。
  然而又有淄青军一行仪仗出现在视野当中,李天衢就见远处有个儒袍衣装的少年驱步而来,不乘车马,举止也甚是恭谦得体。待李天衢也亲自起身前去相迎,与王师范终于谋面,但见对方温文儒雅、举止谦和,虽然尚还至十六岁大小,按后世而论这高中都还没毕业呢……可王师范有礼有节、言行得当,倒也没有显露出任何少年郎的青涩与拘谨。
  双方热诚亲切的相互问候见礼,氛围也是其乐融融,行至凉亭当中安坐,又相谈了一番,王师范先指向亭外潺潺流动的汶河,又指了指另一侧葱葱郁郁的林荫,便朝着李天衢施礼说道:
  “承蒙李节帅仗义相助,协同平叛,肯与我淄青军共进退。晚辈蒙受恩情,又是年少,也愿奉李节帅为世叔,指水盟松,自此淄青与泰宁、义成藩镇结为同盟,休戚与共!”


第194章 大唐最后的名将,陨落却是咎由自取
  虽说被王师范的那一声世叔叫的有些郁闷,就好像八零后隔着个九零后的年代差,其实也未必差得了几岁……这也让李天衢忽的想起前世自己还上大一时放假回家约哥们打球,倒遇见几个应该初三高一大小的学生来对自己说“叔叔,加几个呗,我们不太会打……”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过在这个时节,王师范当然不是刻意要把人说老,尊年长者礼待。双方一拍即合,饮宴庆贺,权掌一方的节度使都是出自于奠定自己根基的考量,要达成共识的过程自也是十分顺利。
  然而李天衢也很清楚,在朱温暴露出要控扼皇帝李晔,进而威胁到唐廷社稷时王师范才会下定决心与之为敌,在此之前淄青军方面一直采取保守休养战略,而无意外扩。
  所以双方虽然达成了攻守同盟,敌对的藩镇在进犯威胁到彼此领土之时,淄青军固然会出兵协助。可如果是李天衢主动挥军侵吞别处疆土,王师范多半也不会充当跟班协同出兵。
  不过能够长久维持与近邻淄青军的密切合作关系,而且以后王师范在对抗朱温时也能派上大用场,李天衢心说这对于自己而言,也已足够了。
  而李天衢、王师范虽然会晤相处的格外融洽,歃血为盟,长谈半日,也须话别启程,各自返回藩镇牙署。毕竟天下动荡、多事之秋,除了李天衢所统掌的泰宁军与王师范掌管的淄青军,各地局势陡变,也正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乱时节……
  其中局势尚属比较稳定的,则是忠武军方面在崔安潜离任之后,陈州刺史赵犨终于因力抗黄巢、秦宗权战功,由先前遥领浙西节度使这等虚职而不赴任掌控实权,转而取代崔安潜成为忠武军节度使,并陈州移藩镇治所至宛丘。
  然而赵犨赴任未久便因病情加重,遂将政事军权移交于二弟赵昶,随后病逝于陈州官舍,得唐廷追赠太尉封号。
  到底是昔日的上官,虽然如今掌控两处藩镇,李天衢不便也不应亲自前去奔丧吊唁,但喟叹过后,仍是修书信一封,备丧礼遣人至陈州宛丘慰问赵昶、赵珝。
  然而李天衢也很清楚,赵昶作为忠武军节度使,也仍将作为朱温的附属势力出钱出粮、鼎力协助。不过他与三弟赵珝,按原本的轨迹都是朱温弑杀唐廷皇帝李晔之前先后亡故……起码与朱温决裂作战之前的一段时期内,李天衢暗付应该也不至要对昔日待自己毕竟有提携重用大恩的恩官突下狠手……
  不过待赵犨、赵昶、赵珝等老上级命数皆尽之后,对赵麓、赵霖等陈州赵家子侄辈,那可就未必了。
  而河东李克用那边的阵仗也是越闹越大,他不但挥军夺取邢、洺、磁三州,做势要吞尽昭义军藩镇全境疆土。又引兵攻打大同军防御使,当初也曾算计着要买通鞑靼头领,意图暗杀当时尚流落于塞北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的吐谷浑酋长赫连铎兴兵报仇,而卢龙节度使李匡威选择支援赫连铎。
  唐廷北境方面,控扼幽、蓟、檀……等燕云州府的金头王李匡威看来也对李克用十分的不待见,河东军要打哪个,他便挥军支援哪个。而李克用桀骜强势,毫不顾忌与昭义、卢龙两处藩镇以及大同吐谷浑多线作战,一口气得罪几方势力太过树大招风,这也迫得李匡威、赫连铎等人联名上书,要求唐廷罢黜他爵禄官职,并下诏讨伐河东藩镇。
  而向来有阴人机会绝不会放过的朱温,当然也派遣使臣上奏朝廷,力谏声讨,要求皇帝李晔下旨挞伐李克用。
  李晔要大力削藩,虽然也打算拿李克用开刀,可忌惮河东兵强马壮一时踌躇。大多商议的朝臣也都认为李克用讨黄巢有定难大功,虽屡生战端,也不宜由唐廷下旨讨伐河东……不过在此期间朱温又派亲信至长安暗做手脚,尚还对李克用有几分忌惮的皇帝李晔又在被买通的宰相张濬等大臣极力劝说之下,他又生出了挥斥方遒、力压诸藩的豪情,而针对李克用开始施命发号,唐廷方面眼见也要有所动弹……
  虽说先前与李克用达成了口头协议,但李天衢自知如今到底是对方闹得太大,眼下彼此还须各顾各的,而着眼关注泰宁军南面邻道势力格局的剧变。
  “淮南节度使高骈,到底仍是不免一死……”
  泰宁军瑕丘牙署节堂当中,李天衢长叹一声,喃喃说道。因为他也已经得知淮南军方面有当初黄巢的降将毕师铎、秦彦哗变背反,联合叛军攻陷淮南藩镇治所所在扬州,先是高骈被囚禁一段时日,随后终不免与其子侄一并为叛军所杀。
  不过高骈虽然被叛将弑杀,死得倒也并不算冤枉,毕竟他晚年昏聩,迷信神仙之术,不理军务,日夕斋醮,炼金烧丹,动辄费用以巨万计……而重用招摇撞骗的吕用之、张守一等术士。
  而吕用之凭仗骗取高骈信任独揽大权,亲自上门,与他弟子一起睡遍了淮南都知兵马使毕师铎的美妻娇妾,甚至还公然宣称每月至少要享用他妻妾七次……就连好人1妻的朱温尚知道惦记人家妻妾也不便大张旗鼓,给人戴了绿帽子还恨不得敲锣打鼓的到处吆喝,这谁又能忍得?
  何况人家毕师铎前不久还拼死拼活得打退了侵犯到江淮的孙儒贼军一番侵攻,结果老婆小妾被任意玩弄,这打赢了仗立下大功反而更要遭猜忌,终究还是不免爆发了。而且高骈宠信吕用之、张守一等小人大肆打压残害以往军中的老兄弟,致使淮南军上下离心。这才使得毕师铎、秦彦能顺利联合张神剑、郑汉章等诸部淮南军宿将攻破扬州,到底也是因高骈愈发糊涂,而早已是众叛亲离……
  当年的高骈被赞作落雕侍御,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当初破党项、据吐蕃、复交趾、征南诏……又数度重挫黄巢反军,甚至险些诛杀黄巢,早年属于铁杆的扶唐国祚名将。定难战功就算比不上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唐中兴功勋,为了朝廷东奔西走的四处救火,说他是唐廷懿宗、僖宗前两任皇帝时期战功最为显赫的大唐名将也不为过。
  但是自己戎马生涯最高光的时期,却贪上了唐末时最为骄奢淫逸、糊涂轻佻的两个天子当政,也厌倦了与朝中权奸勾心斗角。心中怨懑积累得久了,高骈当年的雄心壮志也早被磨平了,不但日渐消沉,守着淮南不思进取,当年带兵时便要占卜、画符、请纸人等迷信的弊病反而变得愈发极端,晚年已是神叨叨的,被一伙江湖骗子蒙骗得笃信不疑……
  如果高骈晚生个三四十年,也很有可能成为让朱温、李克用等枭雄都要敬畏忌惮的一路强藩霸主。可当年再是用兵如神,到了晚年身处于诸处藩镇以下犯上成了老传统的动荡时节,高骈也就注定得不了一个善终。
  高骈的生平事迹,对我而言也未尝不是前车之鉴……人就算能英明一时,可到底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夙念到底,有始有终才是……
  李天衢心中感慨念着,也不住又暗付道:不过高骈这一死,淮南军庐州那边的杨行密,看来用不了几年也将要崛起了……


第195章 不和谐的声音,倒戈的前兆?
  杨行密所与起事,有刘威、陶雅之徒,号三十六英雄……虽然未必如李克用收得后世惯称的十三太保那般各个能打,但其中也多有智谋勇烈之士……
  李天衢心中寻思,按如今得到的战报,杨行密在得知高骈死讯大恸三日,命令全军将士穿孝猛攻,终于攻破扬州。秦彦、毕师铎等叛将弃城败逃,只得前去投奔孙儒,然而孙儒却是直接吞并了他们的残兵,随即将秦、毕二人索性砍了了事。
  这事……其实也很有些说道。
  李天衢心想明面上看,杨行密似乎忠心护主,为高骈之死而节哀悲恸。可实则毕师铎等叛将那边虽然擒执住了高骈,但忌惮旧主以往的声势,而且也打算要挟淮南军其他部众,所以叛军囚禁住高骈不杀,持续了数月的光景。结果杨行密从庐州大张旗鼓的要来平叛,反而逼迫得秦彦、毕师铎狗急跳墙,便直接处死了高骈与其子侄。
  更何况,杨行密那边驱逐扬州叛军,很快的又采取他麾下谋主袁袭的计谋,骗来高骈的旧将高霸将其诛杀,吞并其数千部众,又突然攻打宣州,杀刺史赵锽侵占州府,同时看来对苏、常、润、滁、和、楚等诸州虎视眈眈。
  这么看来,杨行密为高骈披麻戴孝,在打破扬州之后痛斥吕用之、张守一等术士蒙蔽主公罪大恶极,尽数夷族屠尽……实则恐怕得知自己的主公高骈被叛将控制住之时,便欣喜的念道终于轮到他出头的时日了吧?
  杨行密这厮……应该也腹黑着呢……
  不过李天衢尚还清楚,杨行密眼下也无法顺风顺水的吞并淮南军全境。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他,还打不过快要杀到眼前的孙儒所部贼军。
  毕竟孙儒的军队与黄巢、秦宗权都是一个路数,都是驱民从贼,如滚雪球一般的迅速暴兵。兵招得越多,就越要去杀去抢,而越是去杀去抢,则迫使更多的百姓无生计寻觅,再择其勇壮扩大声势……如此循环壮大,而淮南中枢扬州两度易主,城内粮尽,掠人而卖,一个人卖钱五十千、死者十六七,周围诸地黎民也都形如饿鬼,颠沛流离,本来高骈坐镇淮南掌控的十余万大军更是分崩离析,这也无疑给孙儒创造了大肆扩军的有利条件。
  而孙儒再无后顾之忧,得以愈发猖獗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经过当初的死对头朱温竟然从中翰旋,促使孙儒这个杀人如麻、吃人成性,更是昔日反贼秦宗权麾下首席大将被宽恕反罪,唐廷竟然还赐其检校司空、招讨副使,甚至还赐封他接替高骈为淮南节度使,这也相当于默许孙儒在江淮之地大肆烧杀抢掠的恶行。
  既熟知朱温那老狐狸史载中下一步的动向,李天衢自然也能料到那厮是打算让孙儒在当地祸害个遍,与盘踞于江淮地界的势力斗到两败俱伤,然而他就能以救世主的姿态挥军挺进江淮……而顺利的吞并大片疆土。
  不过宣武军要侵入江淮,则势必要借道感化军,而时溥又绝对不会让朱温的势力侵吞到自己眼皮底下……李天衢心说不出意料的话,那两路军阀距离开打的时日应该也不远了。
  而孙儒那种大规模的流寇集团一时猖獗,等到周围再无人可杀、无粮可抢时势力也将立刻陷入颓势。杨行密尚还不熟悉孙儒那套路数,初期也只得被动挨打,甚至还要引得南面越州观察使董昌麾下能臣钱镠北上加入战团,暂时与杨行密达成对抗孙儒的统一战线。
  可孙儒势颓,杨行密与钱镠这一对冤家回头也要相互开干,而钱镠眼下的主子董昌久后也要称帝造反……总之江淮乃至江南地域的乱局,还要持续好久好久。现在的杨行密,也根本无法扎稳根基。而且南面一处处势力捉对开打,这局势当真太过混乱了。
  “……毕竟泰宁军治下沂州地界狭长,南面与徐、宿、海几州接邻。感化军时溥那边,当然对我军不会安什么好心,而孙儒那个老冤家恐怕也深恨我纠缠不休,当初在河南道交锋过几次,如今还要在江淮地界对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