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648章

唐末大军阀-第648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我自问这辈子,一直竭心尽力至今,起码乱世已经终结,一统中原,又已收复安东、安南、单于等都护府故地。既已打好了根基,那些事,便留着由子孙辈去实现吧……
  李天衢心中感慨念道,毕竟自己已是暮年,也不知还有几年的阳寿……毕竟世上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无论哪个封建帝国的国策,当然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李天衢自知现在所要做的,便是去芜存精,让魏朝的国运能够延长得更久。
  而天下大势,也早已走向了不同方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或许会因个性使然,以后的人生也依然会大方异彩,然而最终的命途轨迹,也都会作为中原正朔魏朝的子民,为华夏山河施展自己的才华……
  诸如邢州尧山柴家庄,有个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其中名为柴荣的少年郎为补贴家用,便前往邺都,各随家门相熟的富商颉跌氏做茶货生意……,而这柴荣自少器貌英奇,学得骑射,也盼着有朝一日能弃商从戎,矢志能出人头地;
  洛阳夹马营,魏军指挥使赵弘殷膝下小名唤作“香孩儿”的长子赵匡胤,虽然还只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虽然同一群年纪相仿的孩童终日调皮捣蛋,可是他按父亲的到学馆读书,又对习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尝试驯服烈马,并豪言称待年纪再大些后,便会持棒走马,到处游历一番,再如同他父亲那般投军出仕,志在凭本事去博不世功名;
  府麟经略使司,与折家交好的麟州豪强杨弘信得魏朝赐封为官,他的长子杨重贵也正值少壮年纪……父亲受封为麟州刺史,自己也做了官门子弟,善骑射、好畋猎的杨重贵遂也发下心愿“我他日为国尽忠,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卢龙节度使高行周,因讨灭契丹战功受封赏宴飨,如今做为魏朝宿臣名将,名震一方,只是回家之后,还少不了要耳提面命的教训他那不喜读书,时常翘课痴迷音律射猎的长子高怀德……督促他陛下逐步削藩,早晚要彻底改制,将所有节度使地方军政大权还于朝廷,你小子也莫要指望以后能世袭做个藩镇节度,既然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多学学带兵打仗的本事,以后要光耀高家门楣,还是要看你的真才实学……
  魏朝既然文有王师范、冯道、王朴、韩熙载,以及受李天衢御旨入朝为官的耶律屋质,等一众文臣辅弼治政;武有夏鲁奇、高行周、符彦卿、刘词、郭威、高模翰、柴克宏……等一众名将安邦定国,又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即便先前饱受战乱的地区,终于得以逐渐恢复往日气像,而且兴旺繁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处名城要所商家云集,自是百业兴旺、生机勃勃,海贸收益更是源源不绝,也已早成为朝廷财政的一大支柱。
  正值天下已呈现出一副盛世气象之时,李天衢却下诏禅位,被尊为太上皇。由四皇子正式即位,年号改为武隆,而史称魏武宗……只是虽已退位,可是关乎军国大事的裁决,乃至御下的帝王心术,李天衢自然仍免不了要指引自己的四子一番……
  又过四年光景,天下各地仓府盈满,且诸路军旅武备充沛。趁着吐蕃拉萨王系、拉达克王系、普兰王系、亚泽王系、贡塘王系……等诸方势力相互对持,魏武宗怀雄心宏图,调遣诸部军旅赶赴川陕,意图拉拢一部分、分化一部分、打击一部分,而逐步征服吐蕃诸方势力之际。李天衢却于寝殿逝世,自大唐之后,重新建立一统盛世的魏朝太祖皇帝,也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本来已是昏昏沉沉、不省人事……卧在榻上的李天衢忽然缓缓的睁开双眼,依稀瞧见内侍太监跪在榻前,神情急切,连声禀说陛下于点将台誓师动员三军,已得知太上皇病重,很快便将赶来探视……
  李天衢闻言,却面露一抹释然的笑意,随即长声念道:
  “唐末乱世,群凶横行,天下动荡……朕招聚义师,以武功平定八荒,征讨四夷,兴我华夏衣冠,复我汉家故土,如此结乱世、安百姓,致太平,拓天下……该做的事,也都已做了,而以后的事,便要由我那皇儿去达成了……”
  微微一顿过后,李天衢在这个时空,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场一众侍从却都有些听不明白:
  “按说从哪里来,会哪里去……本来我不属于这里,如今又是否能回去了……?”
  李天衢言讫,便感到自己的元神似乎飘升了起来,渐渐的,似乎便陷入一片雾蒙蒙的云朵当中……也不知漂游了多久,自己一直处于种意识朦胧的状态,直至前方有个亮点,正缓缓的放大,直至将他整个身子包裹在当中。当李天衢逐渐清醒起来时,隐隐约约的,又听见了几个字:
  天福三年……邺都……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