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56章

唐末大军阀-第56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唐末时节藩镇以下克上,驱逐节度篡位乃是常例,尤其是本来应该至义成军赴任节度使的安师儒暗弱懒散,但夏侯晏与杜标也并没有篡权夺位,甚至到了安师儒为了平息众怒只得拿他们开刀之时,也只得乖乖的引颈受戮……
  由此可见,他们二人虽是媚上而欺下之辈,会靠谄媚巴结藩镇节帅而胡作非为,但还没有篡权自立的胆子。李天衢自问凭自己的手段,也足以震慑住他们,如此要整顿义成军滑、郑二州军中盘根错节的地头蛇,阻碍应该也不会太大。
  由着夏侯晏、杜标与一众接迎兵马引路,李天衢一行军马行至白马城内。由于在被打造得如铁桶也似的陈州宛丘奋战了一年光景,李天衢观望白马城郭,也不住的摇了摇头。
  几丈高的城墙虽然环绕耸立,可是李天衢光凭着肉眼眺望一圈,就能看到几处砖瓦堆砌的墙面上龟裂的纹路,整体看起来老旧残破,恐怕若是挨上几轮投车砲石,亦或撞车撞木的猛攻,便将会轰然崩塌下一片。
  单链铁锁的吊桥,已不知历经风吹雨打多少年头的硬木城门,以及墙头上方破旧的城门楼周围稀落落的箭楼……李天衢心说当初黄巢倘若集结大军攻打此处城郭,还是在城中守军士气高昂、军心振奋的情况,那恐怕也连一个月都挺不过去。
  眼见夏侯晏、杜标接引上任的藩镇节度贵驾已至,城门口处部曲将官大呼小叫、骂骂咧咧,如赶牲口一般喝令几队军卒让开一条道路,恭候在两旁。
  李天衢策马前行,来回打量着道路两旁那些恭候的军卒,就见他们虽然尽可能要摆出副严谨干练的军人模样,可这些军兵有的貌相流里流气,显然是懒撒惯了,就算稀落落的列成队形,可站也没个站行,看来也多有本事闲散无赖只为混口饭吃,然而投军入伍后训练懈怠,举止间仍是痞气十足;
  也有的士卒面色慌张,拘谨的不由把身子缩成一团,也不知道是哪里逃难来的庄稼汉子,也只是迫于生计只得做个大头兵,瞧他们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恐怕也还没杀人见血过……
  经过城门再往白马县中心处行去,这一路陆续又检视过几拨恭候的部曲。而此番赴任,李天衢麾下除了芦冈草寇出身的旧部,以及陈州方面调拨的五百军马加到一块也不过六百来人……而自凉亭、城门、城内先后见识过的这些本地驻军,总计人数数倍于己,可按李天衢寻思,就统领着五六百兵马杀他几个来回,应该就足以把这些本地驻防的部众给冲垮杀散。
  而白马县就算是义成军藩镇兼滑州的治所所在,城内规模布局却不大,一条主道两旁街坊屋舍稀疏散落。所过之处李天衢虽然瞧见几家酒肆、客栈、商铺,但放眼望去,县城内整体仍显得冷冷清清的。
  再往前行,街道上稀落落的百姓眼见几拨军马迎面而来,纷纷慌张的退避到两旁。看来白马县这边,预先也得知义成军藩镇节度使走马上任的消息,那些避让的行人当中,有人下意识的对李天衢这边哈腰施礼,而李天衢瞧见有三两个妇人紧紧的抱住自己的儿女,似乎生怕冲撞了挎刀绰枪的官军,大多百姓脸上神情或是麻木、或是惶恐,大有对李天衢这个官老爷以及一众藩镇牙军敬而远之的架势……
  而自打进入白马县地界以来,李天衢沿途巡视,也瞧见田野阡陌散落的一些镇坊村庄,好的是历经战祸兵灾,各处留有大片荒废的耕地,可周遭村坊气象一望便知人丁稀薄,就算说不上是荒凉破败、死气沉沉,但这一路行来,李天衢就没有瞧见自己即将统掌的地盘内有任何繁荣兴旺的去处。
  虽然不说是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可是李天衢也难免失望,心里自然又把田令孜等唐廷权宦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至于那马球皇帝李儇的祖宗由于还包括唐太宗李世民等明君,李天衢遂重点针对他心中暗骂了几句昏君狗皇帝。接管此处藩镇,还要图谋霸业,这真他娘的是任重而道远……
  这一路瞧下来也住的大摇其头,正好葛从周、霍存驱马前行,此时也正与李天衢相距不远。李天衢遂长舒口气,而对他们二人低声说道:“如今虽是得偿所愿,终于被封至义成军统管这一处藩镇,只是你二人这一路看来,又作何想法?”
  葛从周闻言不住苦笑一声,随即长声说道:“主公接管此处藩镇,若要壮大实力……看来免不了要殚精竭虑,以后自也少不得要熬心费力……”
  而霍存心直口快,不似葛从周那般说话含蓄,他当即便摇头叹道:“主公待我等恩重,自然必当厚报。如今也终得受唐廷赦胥,继而仍能在沙场上争个建功扬名,只不过此处藩镇气象……当真是太寒酸了些!”


第122章 宏图霸业,到底要从种田开始
  霍存话说的直,但也都是实情。李天衢哈哈一笑,也不以为意,可他微微一顿,便意味深长的又对葛从周、霍存二人说道:“正因为如此,我等更须励精图治,委任治政官吏,打理民生,当然应由我择人善用。而义成军治下兵马军纪不明、操习怠懈,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此也要由你们尽心尽力,军备习练大事,也要全权由你二人主持了。”
  葛从周与霍存二人,一个是当代不世出的名将,一个是按原本轨迹练兵手段备受御下严苛的朱温赞誉的人物,李天衢心说由他们全权负责练兵操习事宜,已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葛从周、霍存听李天衢嘱咐罢了,两人神情俱是一整。其中葛从周率先表态道:“蒙主公信任有加,提携重用,末将也必当全力以赴,而不负主公重托。”
  霍存也是拍着胸脯,豪声言道:“主公信俺能操练好这干不成气候的军汉,俺也自当全力而为!当初尚效力于黄巢之时,各处什么流民草寇、散兵游勇、乌合之众……期间再是顽劣难驯的驴鸟,俺也照样治得他们服服帖帖!练兵大事教俺主持,当然也不会让主公失望!”
  直到李天衢一行人马至白马城州府司署所在,如今成了藩镇节度的府衙,早先便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由朝廷诏命宣旨之时,一并赐赐予象征着军政专杀大权的六纛旌节、藩镇牙旗也在府衙前高高竖起,此间府衙内厅堂,也成为了李天衢专管下辖州府的藩镇节堂。
  如此义成军藩镇治下军、民、财三政大权也被李天衢掌控在手中。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形势随时调兵遣将,而不需唐廷旨意兵符,辖区钱粮供税收也都得以控制住,然而以后又是否能拥兵自重的不断扩大实力,就要看李天衢的本事了。
  按理来说,朝廷方面除了委派向各处藩镇的监军宦官,还应差拨观察使、支度使等官员赴任,以避免各处藩镇节度使太过擅专自雄。可如今擅杀、驱逐本来名正言顺的节度而篡权自立的藩镇比比皆是,朝廷也只得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派遣什么观察使之类分化藩镇权限的官员又顶个鸟用?
  碍事的,便随便以个猝死暴毙的名目上报朝廷,说弄死就弄死,不带一点含糊。而藩镇治下军州刺史等府署官员,任意择选亲信上任。
  李天衢心说天下如今这等形势,在官场上厮混的心里多少也该有个数,应该也不会有人刻意要往自己的刀锋上撞。
  如此李天衢自知把郑、滑二州全部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地盘不大,但名义上也算得上与朱温、李克用等藩镇节度平起平坐,在自己的领地之内把握生杀大权的一方土皇帝了。
  坐在了节堂内正首的檀木椅上,夏侯晏、杜标又立刻凑上前来,谄笑着建议节帅这一路奔波劳苦,今日不妨歇息安顿,末将也已安排人手,备置庭宴,还请节帅与一众亲随赴宴庆贺,由我等接风洗尘,如此聊表孝敬之心……
  李天衢却微笑着摆了摆手,并没有按照他们二人的提议今日就此歇息。此时未时一刻,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已过了饭点,但也不是例行检视点卯的时间,可李天衢仍旧教夏侯晏与杜标传令下去,但凡是滑州白马治下诸部将佐,也须尽快前来参见,教赴任的藩帅查点到班人数。
  夏侯晏、杜标皆是一怔,倒也不敢违背钧旨,也立刻差拨军士传报各处将官前来参拜。小半个时辰不到,其余一些本来以为先由着夏侯晏与杜标二将探探底细,随后要在酒桌上拉关系套近乎的各级将官、司署官吏闻报后忙不迭的前来参加之时,便见李天衢高坐于帅堂当中,两侧一众豪勇虎将披甲肃然耸立。
  一改方才和善待人的模样,李天衢威风凛凛、神情凝重,在旁自有识字的军校以铿锵有力的语调,执名簿高声点将。夏侯晏、杜标与前来参见的众将陡感一股威严萧杀之气,也意识到这走马上任的藩镇节帅有意树立威严,点头自己的名头时遂立刻高声应合,丝毫不敢怠慢。
  点卯检视事毕,很快的,李天衢又颁布他坐上藩镇节度帅椅后的第二个命令:任命义成军藩镇内一应僚属官吏、牙军将校的司职差遣。
  其中与截杀孟楷、陈州战事开始便屡屡立下赫赫战功的两人,王彦章被封为衙内都虞候;安仁义为衙内都监使;
  至于张家兄弟三个,张归霸为义成藩镇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归厚为马军兵马使;张归弁为义成军馆驿巡官;
  而方才便已嘱咐交代过一番的两员将才,葛从周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霍存则为义成军都团练使;
  皮日休这个当世才名远播的名士,则被封为权掌掌朝觐、慰问、聘荐、祭祀、祈祝之文及号令、升黜事宜,兼摄民事的藩镇掌书记;
  做为芦冈出身最早投从李天衢的二人,解青为义成军兵马管勾账司都管;张虎则为隶属于侍卫亲军步军的兵马使……
  因诛杀黄巢大功而得以称谓一方节度使,对于追随自己的文武才干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而唐末时节,衙内这等称谓语意尚未没演化到五代、宋时那般泛指权贵官僚子弟,仍按本意为最直接隶属于藩镇节帅的侍卫军旅。如今以王彦章为正、安仁义为副任藩镇衙内将官,也意味着李天衢对他二人的信赖。
  而一众降将里面除了张归霸,葛从周、霍存与张家其他兄弟两个之前不过都是反军军校,如今不但都得以洗白了身份,也打通了进而谋求功勋名望上升的渠道。心中感慨欢喜之余,也都庆幸当初投从李天衢,这条路还当真没有选错。
  然而帅堂内听封的一众下属里面,有个人听闻自己受领的官职差遣后先是一怔,随即低下头来,而他脸上也分明流露出几分不甘的怨意……
  李天衢则自问考量到麾下众人先前所立下的功劳,也没有亏待当中的任何一个。只是他也很清楚就算自己藩镇将校封的再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然葛从周、王彦章、张归霸、安仁义、张归厚、霍存……等人皆是能征善战的将才,但也不是凭着一己之力便能力敌千军万马的,义成军藩镇设立的军旅再多,可是没有兵员补充编制,照样也是白搭。
  而历经黄巢之乱,又是由于诸处藩镇各自为政,唐末时节各地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人口户数甚不明了。如今接管郑、滑两处州府,好歹两地驻军与治下人丁户数经查阅本地记录在册的典籍,李天衢心中大概也已有了个数:
  郑、滑两处军州原有驻军合计一万两千人,而眼下军纪松懈、战力废弛也是一目了然,至于两地总共的户籍以及壮丁数目……
  李天衢一边思量着下一个关乎自己统掌的藩镇是否能发展壮大,甚至涉及生死存亡的要紧问题,他眼神一瞟,目光很快的便落到了方才并未授予任何职事差遣,本来唤作张居言,而如今已得唐廷皇帝赦罪赐名的张全义身上。


第123章 各尽其才,各显其能
  地方民政,涉及到了户籍统计与编制,以及农、商、牧、林、渔等诸行各业现有把握的条件。是以李天衢并没有让张全义立刻拟定出什么几年发展规划,而是有意让他先对义成军藩镇、州、县、村各处民政佃户、庄稼收成、耕田分布等情况了解得透彻。
  郑、滑二州总计生民五万余户,再加上一些颠沛流离的难民,可动员供劳役的壮丁民夫倒也说不上一穷二白的程度。好歹黄巢杀出长安纵兵四处袭扰之时,义成军地界南面有朱温宣武军,以及陈州赵犨抵消了反军的侵攻之势,所以受到的战乱波及相对较小。
  但李天衢深知自己掌管的地盘也绝不上就此高枕无忧,南面宣武军朱温、东面天平军朱瑄,在解决了眼前强敌之后,对外也将展露出极强的侵略性;西面河阳军的诸葛爽倒还好说,除了也将奉朝廷旨意讨伐秦宗权之外,现在对其他藩镇的态度,是典型的我不招惹你,你也别来招惹我,只不过他麾下那头残忍凶暴的野兽,想必也已是蠢蠢欲动了;至于北面的魏博藩镇,更不是省油的灯……
  想到如今的地缘环境,李天衢也不住念道反倒是臭名昭著大军阀秦宗权的存在,而使得目前己方势力与朱温、朱瑄、诸葛爽等藩镇还能处于战略合作的阶段,这也应该能为自己争取来几年的发展时间。
  而张全义听过李天衢吩咐,非但丝毫不敢怠慢,更是大喜过望。毕竟身上担负的责任重了,这也说明他还有用处。
  当日李天衢任命藩镇属臣之际,唯独漏了他一个,这也让张全义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虽然尚还不知李天衢当初怎么就非要拉自己为他效力,如今得他有意照应,得朝廷免罪赐名,张全义固然是无比感激,可他知道性命尚掌握在李天衢手中,自己倘若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也难保不会稀里糊涂的枉死。
  毕竟前些时日除了朱温突然反目,意图谋害李克用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张全义又曾听闻一个消息:昔日黄巢反军第二号人物尚让,已经为招降收伏他的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所杀。
  当初大齐太尉兼中书令,落到藩镇节度手里说杀就杀,张全义以为尚让没有协助时溥取下黄巢人头,也就没了利用价值(然而李天衢却很清楚无论时溥得没得到黄巢的人头,他都会处死尚让),他也就难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心思。现在的心态就和后世职场中极有危机感的员工差不多,老板一直不分派给任务,那么也就难免想到自己这是要被请退了……
  然而唐末时节,以张全义的出身而言,还被辞退丢的可就不只是工作,而是性命。
  是以等到李天衢召见他详加嘱咐一番,张全义登时乐得屁颠屁颠的,又如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连声表态必然要尽善尽美的完成节帅交代下来的任务。
  随后十几日的时间里,张全义东奔西走,丝毫不觉奔波劳碌之苦,就如同一个为人民群众始终扑在最前线的老干部,大有要将各处县镇村坊的现状都烂熟于心,并考察尽义成军治下每一寸农田耕地的势头……
  直到返回白马城藩镇帅府向李天衢复命之时,本来身形苗条的张全义似乎又瘦了一圈,浑身干巴巴没几两肉,他眼眶凹陷,乌青的眼带也十分明显,而帅堂内众目睽睽之下,又是迎着李天衢灼灼目光,张全义仍谨小慎微的躬身施礼,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并说道:
  “考察过藩镇治下各处村坊田亩,依微臣之间,节帅既有权按定鞫谳法例,眼下须为政宽简,治下除杀人者偿命处死,其余罪状都可从轻处罚。再调遣胥吏至张榜藩镇下辖边界、要隘道路树旗张榜,招抚流散逃亡民众,毕竟如今尚有蔡州秦贼纵兵劫掠,各处藩镇也时常冲突杀伐,各地仍有大批百姓流离失所。
  藩镇要发展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