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555章

唐末大军阀-第555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谷期间一旦遭遇成建制的魏朝部队,第一选择也只能是尽快抽身撤离,而避免被后续杀至的魏朝军旅合围截杀住。
  然而率先杀出的魏军骑众后侧,如今官居卢龙军行军司马刘去非,也统领着一众牙兵,催马前驱,犹如正在轰赶着狼群进入陷阱的猎人一般。
  当初也曾随着刘仁恭三子刘守奇流亡至契丹下辖领土,而后又复返中原的刘去非,按其本来的轨迹既然又会投奔荆南,被高季昌父子视为腹心,凡守藩规画,出兵方略,言必从之……而成为南平国智囊团中的一员,在军中也完全能够胜任谋善略的参谋角色。眼下撞破了企图暗做勾当的契丹骑众踪迹,刘去非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而冷笑着念道:
  “再一再二,却没有再三再四……前几次犯边寇钞,卢龙军便已严防戒备、昼警夕惕……还真以为镇守北疆的藩镇牙将牙兵是吃干饭的?我朝几乎已经平定南面各国诸藩,陛下也已下诏晓谕北境各处藩镇,就算现在与你契丹全面开战,也别无后顾之忧……
  早做预料部署,这次撞破了你们这干驴鸟的行迹,这次非但要让你们这些藏头露尾的杀才有来无回,我军也不妨趁势到北面闹腾一场!”
  ……但听得身后蹄声滚滚,其中还夹杂着激昂的呵斥叫骂声,那近千名契丹骑士纷纷掉头,按着原路返回,又朝着北面催马疾速奔逃。眼见要奔过山岭间一处小河,却惊觉前方不远处也陡然响起沉闷的马蹄声中,就见对面也有一彪骑兵如鬼魅般突然杀出!
  前有拦堵、又有追兵,迫不得已,也只得厮杀一场了……气恼躁急的契丹骑将一声号令,身后骑士便在颠簸起伏的马背上绰起骑弓,搭箭拉弦,而前方善于骑射的魏军轻骑也立刻拈弓搭箭。双方一轮箭雨开始,登时箭簇嗖嗖破空之声大作,箭簇来往交织,契丹骑众在蹚水过时排成狭长的阵型,也摸不清对岸到底还有会多少魏军甲骑杀出,双方奋力进行骑射,虽然各自有些骑兵难免中箭坠马,可总体上看来以示威为主,所造成的杀伤也十分有限。
  可是当契丹骑众开始驱马蹚过此处小河水流较为浅缓的位置,对面的魏朝骑军连声号令,奋声喊杀着策马踏入河中……随着双方的愈发接近,进行骑射所造成的杀伤效果提高,前排怒骂的骑兵手中骑弓弓弦迅速拽成满月状,旋即迎头又泼洒过去一阵阵的箭簇!
  双方马军同样骑术精湛,先是张弓射箭,很快又纷纷将身形藏匿在马颈后侧,而尽可能缩小被箭簇射中的几率,仍是催动胯下战马,使足了力气,就朝着对岸直直地冲过去。
  而双方冲至小河中流时,前列被射得人仰马翻。随着马上骑兵相继落水,便溅起大团大团的水花,而后面的同僚仍是前赴后继的冲杀了上去……终于双方骑兵收起骑弓,或是抽出锋刃雪亮的马刀,或是举起簇尖森寒的骑枪……便要恶狠狠的撞杀在一处!
  契丹按说走正史线要在二十多年之后,于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时会改国号为辽,寓意为镔铁之国……可是如今按史载记述“始置冶铁,教民鼓铸”的时间有限,而且耶律阿保机虽然四处征伐,得银、铁矿,命置冶采炼,然而这才刚吞并有“位城之铁”等名贵出产,冶铁术十分发达的渤海国时日不久,所以无论原材料来源、技术经验、工匠数量,还是管理等涉及冶铁业的诸多方面,至少在现阶段还缺乏时间沉淀,与中原王朝的水准比较还相差较大。
  所以契丹普遍制式的盔甲本来便不及魏军精致,样式相对简单……更何况这一拨骑兵以流寇马匪的身份打草谷,只有少数人身着杂七杂八的简陋皮甲。彼此骑兵撞到一处,又是在河中蹚水影响胯下坐骑奔速的情况下,近身厮杀起来时当即就吃了大亏。
  带领契丹骑众打草谷的那名骑将,对上几名抢攻过来的魏军劲骑,他慌忙擎起手中钢叉抵抗,冷不防左腿却仍被一柄马刀砍中,登时鲜血淋漓……那骑将仓惶抡叉格挡,一时间勉强自保,心里也已忍不住骂道:
  去他娘的!往日几次打草谷,虽然忌惮被魏军截杀住,也未曾劫掠得多少钱粮,但好歹也都能全身而退……按大元帅钧旨,只怕我契丹与魏人大战在即,这次加派了些人手,南下再深入一些,试探魏人虚实……却没想到如此快便被识破了行迹,还被逼得如此狼狈不堪!
  就在此处,他却忽的听见,小河南岸又是一阵阵如雷鸣般的响动声隐隐传来……当这名契丹骑将慌张望去时,却倒抽了一口凉气,面色也唰的一片惨白……


第1218章 高行周,杜重威,也是命中的对头
  又有大股的魏朝骑军,自南面抵至河岸,行伍间旌旗猎猎招展,兵器与铠甲伴随着摩擦撞击,发出铿锵劲响,一股令人胆战心惊的杀气也正从骑阵中漫延开来……而那些契丹骑士感到惊骇惶恐的因由,也是因为他们相继看清了南岸魏军骑众当中所打出的旗号……
  卢龙军节度使高行周?我等犯境打草谷的人手也不过近千人,魏朝又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哪里还须由他这个藩镇节帅亲自挥军前来,这却不是宰牛刀要做杀鸡用!?
  当初白马银枪高思继名震燕云之地,他的儿子高行周效力于魏朝累功升迁至一镇节度,早已是威名远播,所以契丹与卢龙军旧部人马而言,他的名声也绝对称得上如雷贯耳……而此刻高行周冷冽的目光,落到北面仓促应战的契丹骑众那边,眸中战意如火,便断然喝令道:
  “前阵兵马,压上去剿灭那伙敌骑,但留下百余骑渡河北逃。全军随我追击,也不必顾忌是否杀入契丹境内。途中但凡有军队出来接应,无论对方是以契丹官军的身份,还是仍要遮遮掩掩假扮马贼,尽管一举摧垮敌阵便是!”
  卢龙军前阵甲骑轰然响应,声震长空。成排的甲骑便开始驱使胯下骏马加速,很快便汹涌向前,以铺天盖地的势头朝着河岸那边涌杀而去!
  卢龙镇主力牙军杀至,要吃掉这拨仅千人上下的契丹骑众,自然是手拿把掐的易事。人喊马嘶声顿时变得更为激烈起来,契丹骑士纷纷惨叫着落马毙命,外围的军骑顷刻间便被一扫而空。
  厮杀还不过一时片刻的功夫,河心处便铺满了人马尸首,水流一时间无法冲散,大片河水也已被染成红色。由于高行周有意要放长线、钓大鱼,才有百来骑兵勉强冲杀至小河北岸,“撤!快退!”统领残部的骑将惊慌的大声叱喝,发了疯一般的挥舞钢叉突围,头也不回地直朝着北面奔去。
  眼见仅剩的百来名契丹骑士果然往契丹治下疆土的方向退去,高行周一抖缰绳,胯下通体雪白的战马唏律律长嘶一声,放开四蹄化作一道闪电便疾奔了出去。他周围的卢龙镇牙军骑众紧随其后,铁蹄翻飞,发出连绵不绝的隆隆声。前排甲骑手中一杆杆大枪森然前指,形成一片锋利的钢铁森林,直朝着北面席卷过去。
  潜入魏朝境内意图打草谷剽掠,却仅剩下百余骑的契丹败将溃兵狼狈奔逃,虽然暂时还留得命在,却仍是片刻耽误不得……因为就在他们身后魏朝骑众如潮如浪,势如山崩海啸一般紧追不舍,也大有要反扑深入北境的势头。
  待溃逃的败军,奔至幽州与地处后世北京顺义区的顺州交界处之时,果然有大股兵马集结列阵……燕云地区受契丹统治的州府,军旅也以汉人为主,这支军队便多为当初北塞藩镇投奔的牙兵,乃至从各地强征的民壮,阵中竖起的旌旗表明,统领这支军旅的主将却是石敬瑭的妹夫杜重威。
  杜重威这厮眉宇间带着几分猥琐之色,再加上他此刻面沉如水,相貌本来就不怎么讨喜……按说其祖父、父辈于振武、河东那等边塞藩镇军中效力,以抵御塞北外族为己任,可是这杜重威却是统领着经契丹整编的汉人军队,为外族卖命,就眺目望见那一百来名奉命打草谷的残部仓惶败返,而远处苍茫的地平线上,逐渐扬起漫天的烟尘,一支规模庞大的魏军犹如滚滚洪流,浩瀚杀来。
  “立刻传令下去,告知魏军此地已是我契丹治下疆土,两国须当谨守边界,不得擅自越境!”
  杜重威把头一扬,高声下令,完全是一副狐假虎威的得势小人嘴脸……按他想来,就算魏朝、契丹双方如今暗地里摩擦频繁,可是毕竟尚还没有正式开战,如果彼此闹腾的阵仗太大,多少还是会有些顾忌。除非魏朝李天衢,契丹耶律阿保机下诏开启战端,卢龙军那边应该也不会擅做主张,而激化双方的矛盾。
  然而统领卢龙镇主力牙军一路追击过来的高行周昂首眺望,也发现北面有契丹军队正在集结列阵……经传令军校报说,当他得知那边军旅阵中打出的旗号之后,便当即重重的哼了一声,又寒声说道:
  “杜重威?听闻那厮本是河东将门子出身,却也跟随着那孙儿将军石敬瑭甘愿做契丹的走狗……众儿郎随我杀过边境,契丹暗中算计使坏,却是欲盖弥彰。我卢龙军将士却是直来直去,陛下既也已晓谕授意,便堂堂正正的直接杀过去!
  契丹早就在此设想重兵,明显是要包庇袭扰我朝边地的宵小之辈,也无异于掩耳盗铃。那无论前来阻拦我军的是杜重威,石敬瑭,还是那劳什子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就只管厮杀他一阵,扫荡尽胆敢犯我大魏的敌酋!”
  高行周话音方落,也登时引得周围一众剽悍甲骑的轰然回应……毕竟卢龙军藩镇,非但自唐朝玄宗皇帝先天年间设立伊始,除了期间有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那段天下动荡、山河破碎的时期……甚至延续到前朝末世,直至如今这般时节,也都是以提防抵御契丹等北地族裔为本职使命。
  更何况,李天衢也已下诏晓谕北疆几处藩镇,现在与契丹虽然尚还没有走断绝邦交、决定时日、互递战书,而公然宣战的流程……但是诸藩除了加强边关守备之外,也已给几处藩镇节度使提了个醒:
  契丹无论明里暗里,如果已然有了袭扰侵掠魏朝疆土的举动,那么确保战事在公然宣战之前,只在双方交界地域进行,不可自作主张、孤军深入的情况下,各处藩镇节度那就尽管自行发挥……
  高行周本来便因契丹打草谷的行径而心里憋火,皇帝都将暗示自己看着办可以开打,那他还忍个鸟?何况契丹东征吞并渤海,主力军旅班师时日不久,燕云北隅方面的驻军,也并非是对方的精锐之师……你还敢前来挑衅,那我不是更应该往死里打?
  眼见卢龙镇主力牙军势如排山倒海,依然直朝着这边涌杀过来,也察觉脚下的大地开始颤抖……契丹燕云方面的汉军阵中,也登时引起一阵轻微的骚乱。而坐镇中阵的杜重威则瞳孔倏然紧缩,眸中掠过一丝震惊……不会吧?魏朝卢龙军节度使高行周,还真就敢越边犯境,也毫不顾忌与契丹官军正面交锋?
  杜重威当然不会知晓,按他这个大汉奸按原本的命途轨迹,虽然因为取了石敬瑭之妹,以开国皇帝妹婿的身份而在五代后晋时节位高权重。而后国难当头,却又会恬不知耻的巴结契丹又做了一次投降派带路党……然而到了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政权,他不愿转调别处,遂发动兵变造反,又企图做走狗倚仗契丹为靠山……然而当时后汉朝廷派出讨伐他的军旅主帅,也正是高行周。
  所以虽与原本史载的环境背景大有不同,可是高行周、杜重威二人却还是要在沙场上相逢对决!


第1219章 正式开战之前,先捉住个汉奸
  由高行周亲自统领的骑军冲势极快,转眼间距离杜重威指挥的契丹汉军不过百来步远的距离。北面的阵列开始动摇起来,行伍间连声惊呼,意识到警告威慑全然无用,对方摆明了敢于直接交锋……杜重威遂气急败坏地高喊起来:
  “放箭!快放箭!”
  契丹汉军的弓箭手,便乱纷纷的开始挽弓,旋即射出一轮箭簇。然而仓促之下施射出去的箭雨,对魏朝骑众所造成的杀伤十分有限……魏军甲骑仍旧犹如狂涛怒浪一般席卷过去,发出嘹亮雄浑的嘶吼声,震慑得杜重威麾下将兵心惊胆颤、手脚癫麻。
  当诸部弓箭手慌张后撤,一队队步卒又在所部将官的厉声喝骂之下,被迫上前列队抵御。由高行周亲自统领的马军劲骑终于挟裹着漫天飞卷的烟尘杀至,当即般轻易地凿了进去,剖开对方步军所构建起那一道道也不算如何稳固的阵列!
  由杜重威指挥的这些为契丹卖命的汉人军卒,除了藩镇牙兵以外,其余民壮大多就相当于被抓来的壮丁,他们受胁迫只能走上战场,所能发挥出来的战力当然可想而知。
  而卢龙军藩镇自唐末以来,陆续由李匡威、李匡筹、刘仁恭等军阀统掌,直至后唐、魏朝相继接管藩镇,随着政权更迭,虽然有人北投契丹,可是大多精锐当然会选择留在故土,成了效命于魏朝的牙将牙兵。
  早期归投契丹的汉人兵马,如今由王郁、卢文进等汉臣统领,后唐三讨军做为石敬瑭帐下亲兵并不在此处……所以杜重威统领的这支汉人军队组建的时日不久,来充场面尚可,当然也并不具备打硬仗恶战的能力。
  故而卢龙镇牙军锐骑,就像是一头头势不可挡的猛虎。慌乱的契丹汉军根本不足以抵挡……大股甲骑碾压过去,当即便杀得原本便有些凌乱的阵列稀稀落落。遭受骑军猛烈的冲击,处于外围的士兵一排排地倒下,让其余契丹汉军瞧得心惊胆寒,也已是魂飞魄散!
  我们本来也都是卢龙军治下百姓,只是契丹侵占燕云北隅,被迫无奈,只得屈从……但就算是为了生计糊口,上沙场只能做搏命的勾当,到头来死在卢龙军汉儿的刀口下,这死的也未免忒过不值了!
  燕云北部儒州、檀州、顺州、妫州……等被契丹控制的军州治下汉民,他们当初大多也并不是按自己的意愿投奔外族,与魏朝卢龙军治下军民本来属于同一藩镇,细算起来其中有些人甚至还沾亲带故……他们既然是为势所迫的汉家儿郎,当然不想与代表中原正朔的魏朝为敌。
  所以越来越多的契丹汉军士兵,眼见前方阵列已经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杀气腾腾的魏朝铁骑转瞬间便要冲杀道自己面前……他们惊呼哭嚎起来,也不顾周围仍有将官来回奔走,大声喝斥,试图控制住乱势……便惊恐地朝着两侧溃逃过去,尽可能的要为驰骋杀来的魏军骑众让出一条道路,不愿枉自送命惨遭铁蹄践踏,便立刻弃械伏在地上,高呼乞降饶命。
  至于坐镇中阵的杜重威,则惊恐地朝着前面望去,就见高行周率领着卢龙军骑众势不可挡,化作汹涌澎湃的巨浪洪流,挟带着要碾碎一切生灵的气势朝着这边席卷过来,他也早已骇得六神无主。
  杜重威为人卑劣下作,可带兵打仗方面倒也并非一窍不通的废材……好歹按史载轨迹他据魏州叛乱,也一直扛到了后汉刘知远御驾亲征,与朝廷谈条件只要应允饶过他全家性命便肯打开城门降伏。所以如果据守城郭打防御战,杜重威还算能派上些用场……
  然而除此之外,杜重威别无什么亮眼的战绩而言。眼下不得已进行野战,由于错估了形势,面对毫无顾忌掩杀过来的卢龙镇骑军,他统领的契丹汉军更是一触即溃……杜重威登时两眼一抹黑,再回过神来时,才意识到自己也只得赶紧逃命!
  可是杜重威虽立刻拨马转身,意图朝着北面逃去,却见他身后的军阵也已乱做一团……前拥后堵的契丹汉军乱成一锅粥,阻碍道路,杜重威情急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