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曾为指证剿杀黄巢尽过一份力,张居言立刻便要跪倒李天衢面前,感激的磕上几个响头。
然而赵犨、赵昶、赵珝几人对张居言的态度就冷漠了许多。不过是一介县衙小吏,变节从贼,就算做得伪朝尚书这等高官,叛而复降,说到底也是个首鼠两端的骑墙派,姑念李都将说情表你有功,只饶性命不杀便是了……又看张居言点头哈腰的那副猥琐模样,赵犨等人冷冰冰安抚两句,也再懒得多搭理。
无论如何,眼下已经能够断定黄巢这个唐廷心腹大患,的的确确正是为李天衢所杀。
赵犨与赵昶、赵珝兄弟三个之外,赵麓震惊讶异,但从神情上看来似乎对李天衢等人也甚是叹服。然而赵犨次子赵霖又惊又怒,脸上也不住流露出几分嫉恨之色。
当初我与叔父、兄长截杀贼首孟楷,明明取得头功在即,便是你半路杀出强取了功勋。这还倒罢了……可如今朱公、李克用、时溥、周岌几路藩镇牙军齐出,都势必要取黄巢首级而不得,这天大的功劳,竟然又被你李天衢抢了去!?
而赵犨的胸襟器量到底要比自己膝下这次子宽广的多,比起个人功名高低得失,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次到底能不能使得黄巢伏诛授首。本来以为过往数度在官军的合围剿杀下险中得活的黄巢,可叹仍要让他给逃了,此贼一日不除,就算再达不到以往那般声势浩大,可必定仍要祸乱天下……
而麾下爱将李天衢提着黄巢的首级前来复命,对赵犨与赵昶、赵珝哥仨来说就是意外的天大惊喜。赵犨更是上前激动的牵起李天衢的双手,欢喜说道:
“好!好!!巢贼祸乱江山,作恶多端,如今终于伏诛!本来得李都将危难之时前来投军,死守宛丘、抗拒贼众,为陈州、为朝廷……为国为民立下累累功劳,如今又斩获得这等奇功!我能与李都将守土安民,何止是赵某之幸,更是国家幸事!
我也必当向朝廷呈报诛杀巢贼经过原委,而不负你赤胆忠心!宣武军朱公也曾遣人来探问都将今番协同进击征讨黄巢,本不知后事。眼下也正可回禀朱公李都将取黄巢首级,国家这一祸患大害,已是除了!”
……
不止是宣武军朱温,河东李克用方面,虽然因军粮临近罄尽不得已而只得退兵。但是他统领的河东诸部军旅先后逐步奉令撤军,而由李克用统领的亲兵部众,实则仍于邻近后世山东地界的河南道晃悠。
看来就算无法供养大批军旅,李克用还抱着最后一丝期望,盘算己方部众分批逐次收兵期间,倘若仍能侥幸发现黄巢踪迹,凭着小股精兵也仍有追击将其诛杀的指望。
至于已经安然返回陈州宛丘,并将黄巢首级呈给赵犨的李天衢很清楚原本轨迹,分批诸部减免军旅后勤压力的李克用动向也是如此,可也正因为做这般打算,他想必很快也要给自己招惹来杀身之祸……
如今宣武、河东藩镇牙将既然先后得知黄巢的人头,竟然已被李天衢这么个在他们那等称霸一方的藩镇节度看来不起眼的陈州都将所取……李克用也不必再抱着最后一似希望乱晃悠干耗了,也只得颓然下达亲军部众也收兵撤返的命令。
除了对宣武军朱温感恩戴德,毕竟宛丘战事险情得以解除,也是因李克用挥军南下重挫黄巢。同样是为陈州大败贼众的援军主帅,赵犨、赵昶、赵珝等人于李克用返程之时,也嘱咐李天衢一并北上送行,如此不但又能与他们心目中的恩公,引兵前去迎接河东军的朱温再度会面,也能当面向李克用道恩致谢。
已是宣武军统管的襄邑(后世河南省睢县)治下,经过快马传报恭候过一段时候的赵犨等人终于望见李克用一行军马,也立刻纷纷上前,向李克用施礼道谢。
如今也终于见到当世另一大枭雄了……李天衢位于赵犨等上官身后,心中寻思着,也正要好生打量这个奠定五代十国第二朝根基的雄主之时,李克用脸色神情硬邦邦的,面上应付赵犨、赵昶、赵珝几句,便已显得有几分不耐。
李克用又急匆匆问了几句过后,看来是确定了某人的身份,李天衢就见他的目光立刻瞟向自己这边,旋即便驱马而来,他俯视向李天衢,脸上倒挤出了几分笑意,只是看起来仍有几分勉强:
“你便是李天衢,不止是孟楷那贼汉,黄巢却也死在了你手里?你这小子……还当真了得!”
第111章 朱、李两家,成为世仇的倒计时
李天衢当然能够领会李克用心中的气闷懊恼,本来是联合征讨黄巢风头最劲的藩镇节度使,又是一门心思的要执黄巢首级而名震天下……
结果打到了几近米尽粮绝,不得已逐批调遣军旅撤返,李克用尽过最后的尝试,还寻思以后再图谋诛杀黄巢的时候,正主的脑袋却被陈州这一路实力最弱,本以为也不过是协同打打下手的官军中一员都将所取……这事搁谁不捶胸顿足的懊恼?
但李克用自问也是有气度的霸主,就算不久前最有希望取黄巢首级斩获大功,可其他官军兵马也并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自己的确也做了收兵撤军的打算,其他藩镇看来也是无望,而就算李天衢只凭他一两千军马,没有其它牙军为他扫清障碍开路也绝不可能得手,但他也坚持到了最后,就是这么“机缘巧合”的夺下大功,这又能怪得了谁?
这都生米熟饭、木已成舟了,却还能怎的?李克用也很清楚倘若公然对李天衢甩脸子为难于他,倒显得自己器量狭隘了。而且比起对其它朝臣节帅倨傲的态度,李克用素来喜欢提拔少壮英杰,大概也算是傲上而不忍下,如此李天衢这个名字,不止已在他心目中挂上号,懊恼之余,李克用待他也不由高看一眼。
至于李天衢见识得李克用真颜,观其言行举止,也感受到他身上透出得一股强大气场。到底是甫一受朝廷旨意便立刻爆发出强大的战力,迫使着让诸路藩镇胆寒心惊的黄巢立刻陷入颓势的雄主……
而李天衢也还记得从收复唐廷国都伊始,直到现在黄巢终于败亡,李克用言行中虽然有一股霸道老成的威仪,但眼下他实际的年龄,可尚还未满三十周岁。
注意到李克用当真有眼疾,只粗略一看,他一只眼中似是混沌得一片并非黑白分明……李天衢当然也不会刻意盯着对方疾症,而听他语气仍有几分干硬的赞说自己,遂躬身施礼道:
“节帅谬赞,末将侥幸诛杀巢贼,而若无节帅与几路藩镇先前重挫贼众,致使反军溃散,末将力薄兵微,又怎能成就得如此大功?终能教黄巢授首,还是李节帅当居头功。”
“侥幸、侥幸……哈!俺怎的就没这等好运?你是撞大运也好,还是真有那能耐也罢,黄巢既然是你杀的,这功劳便就是你的!俺李克用又是何等样人?还能忌妒你个州府都将争来的战功?”
听李天衢如此说罢,李克用面色稍缓,他仰脖朝天打了个哈哈,又做豪迈状的豪声说道。然而这话一说,李克用也不住感到更是气闷,遂苦笑着暗付道:
他娘的,虽说犯不上嫉恨你这小子……你说诛杀巢贼老子当居首功,可人头到底是你砍下的,世人又会怎么说?倒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天大的好处教你给占了去,老子到底仍不甘心呐……
如此李克用虽难免懊恼,但秉性使然,以往青眼有加赏识提拔军中后辈,见李天衢出人意表,取黄巢首级非但是凭他运气,论胆识魄力、统军时当机立断同样也少不得,既是大有可为,如今相谈又看他顺眼,实则李克用也动了设法收他为义儿的心思。
可是李克用转念一想,既然李天衢这小子斩获诛杀巢贼这等大功,朝廷也必然厚加封赏……想必再不过了多久,他的名头不但世人皆知,也将受封坐镇一方……与俺那些义儿过往屈沉的境遇大为不同,李天衢应该也不肯屈居人下了吧……
而对李天衢来说,凭心而论,朱温与李克用这一对终要成为冤家死仇,彼此打了一辈子仗而又都堪称是当世枭雄的人物,李天衢在后世翻读的史书的阶段,对于后者印象倒更好一些。虽然李克用有与他老子李国昌有不尊王化,也曾剐杀朝廷官员等污点,但凡事做个对比,史载生平事迹与朱温这个名声最臭的开国皇帝相较的话,倒还显得李克用为人更磊落豪壮了许多。
就眼下的形势看来,能与李克用套套近乎,彼此拉近些交情总是好的。总之你只要不会上杆子要我认你当干爹,那什么都好说……
是以就算因李天衢斩黄巢首级,也使得李克用不禁仍懊丧不已,但两人相谈的还算是融洽。直到又有快马来报,禀说宣武军朱温也已率一拨人马赶来接应,李天衢有意的观察李克用神情,就见他明显的面色一沉,神情中夹杂着几分轻蔑,还有几分怨怒。
心里憋屈的邪火不便对李天衢发,可总要有个宣泄的地方。李克用听到朱全忠这个名头,毫不顾忌的重重冷哼了声,心中还暗付道:
什么朱全忠!朱温这贼汉东摇西摆,本来也是巢贼寇将不说,他意图尽快除了旧主以绝后患,遂也央请我出兵联合。你这汉既没本事独力除了黄巢,全仗我河东军破贼建功,便当乖乖的听从俺吩咐协同便是……可你这贼汉也要争诛杀巢贼首功,宣武军藩镇又处于此战供应军粮的要紧位置,若是你肯保障俺大军粮秣,又哪至于险些让巢贼给逃了?李天衢这小子又如何能捡到这天大的便宜!?
虽是迁怒,可李克用本来便没把朱温放在眼里,尤其是收复长安、驰援陈州、征讨黄巢这一番战事下来,偏偏又以他们两个藩镇节度出力建功最多,也教世人难免将他二人相提并论……
然而这对李克用而言,这却无异于一种羞辱。
所以对于抢了他大功的李天衢,自视甚高的李克用不屑于以大欺小的为难他。可对于同为藩镇节帅的朱温,李克用不但打心眼里的厌恶,李天衢观察他神情的变化,已索性摆起了臭脸……
如今就算身处于你宣武军统掌的地盘,你这贼汉也配与俺并肩?长安战事以来,也是我河东军勇不可当,却也成就了你的声名。如今也是如此!须晓得我尊你卑,便是不服,敢动我一下试试?
直到朱温亲自带着一拨兵马,满脸堆笑的前来相迎之时,虽然有赵犨、赵昶、赵珝毕恭毕敬的上前问候。这让李克用看在眼里,脸上不屑之色反而更浓郁了几分,他又刻意的拽住缰绳,驾马矗立在原地,而有意要让朱温主动前来参见。
眼见朱温那边从坐骑上翻身下来,又与赵犨等人攀谈几句,却见李克用骑乘着高头大马与李天衢离得较近。明明先前已遣人来看觑传报,可李克用仍大喇喇的不挪步,朱温似是一怔,随即在几员将官的拥簇下,而朝着李克用这边驱步行来。
李天衢本来还打算冷眼旁观的看戏,但也清楚李克用能在朱温面前摆谱,但以自己现在的身份而言,可还摆不起这个谱。而李天衢遂也正要迎将上前,去向朱温见礼之时,李克用却唤住了他,又沉声问道:
“小子,你的上官倒对朱全忠更是殷勤恭谨呐……而以你看来,那朱全忠……朱温为人如何?若与俺比较,他又是个什么人物?”
李天衢闻言一怔,随即心里也不住的暗骂了声。暗念道你李克用与朱温将会是毕生仇敌,也由得你们杀得你死我活,但眼下而言,可尚还不是我掺和进你们终将要酿成仇恨当中的时候,尽管和他闹去,这个时候没由来的,你又问我作甚?
可是既然李克用已经发问了,我又当如何作答?
第112章 上源驿之变,事要闹大了
现在最好是两头都别得罪,却又要给李克用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话……
李天衢心中思量片刻,随即说道:“朱节帅本来不过是砀山布衣出身,虽一时从贼,又得投效朝廷,如今身为强藩节帅,也称得上是当世豪雄。只不过……末将以为,朱节帅投从朝廷后,于长安战事虽也立下汗马之功,可当时李节帅统领河东军崭露头角,大破巢贼,而居首功。
如今也是如此,若无李节帅为联军中流砥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止是末将也断然无法侥幸取黄巢首级,至于朱节帅……无论复夺长安还是今番战事,恐怕也不会有今日这般成就。”
“当世豪雄?哼!砀山布衣出身,却一时从贼,说白了他当初就不过是一介闲汉无赖罢了。”
李克用虽如此说,可似乎对李天衢的回复相对还算是满意,他转头睥睨过来,又说道:“你小子,还算有些见识。这件大事倒教你做成,也可说是一鸣惊人了,朝廷封赏到时,你也不至窝在一处州府做个都将,以后我们倒也可多做来往。”
直到朱温驱步过来,李天衢也不便再与李克用低声攀谈。这个时候现场的氛围已经有些微妙,宣武军方面前来接迎的兵马,眼见李克用那副端着架子摆谱的模样,当中也有人脸上流露出不悦之色,而河东军方面几员骑将也驱马上前,拥簇着他们那毫不顾忌霸气外露的主公,也颇有些盛气凌人的意味……
在场众人里面,有心思细腻的已感受到有些蹊跷。但好歹也是联合作战的友军,朱温与李克用双方人马也不至一见面便大打出手……而李克面上要压过朱温一头,可是他也还没莽撞到在对方地盘刻意寻衅要开打的份上。
说不上十分热诚和睦的寒暄一番,由襄邑同往汴州一处开敞的纳凉亭榭当中,朱温也早已遣人设下席宴。各自麾下兵马在外就地整歇,而此间也不同于寻常建筑在路旁,以供行人休息的寻常凉亭,面积相对宽广些的三亭两榭,容得下宣武、河东、陈州三方的领头人物与身边近臣,而李天衢如今凭着斩杀黄巢的功绩,自然也有资格入亭居于偏席一并饮宴。
而朱温、李克用这两个务必要密切关注的人物同席相处,也让李天衢能更加深刻的做两相比较……
在后世习惯称呼为十三太保的义父李克用,李天衢本来脑海中浮现出这个人物,对他往往是威严老练的长者形象。然而眼下李克用正值风华正茂,乃至锐气方张之龄,尚还未满三十周岁的年纪便已收了许多义儿……所以李天衢与他相处时,总感觉对方就算赏识看重你,也往往会处于强势的一方,所以也就难免会让人感觉到他性情倨傲、跋扈、霸道,但也是个说一不二,更为干脆直接的铁血军人;
而与朱温相处,他相对更平易近人,可是李天衢通过与他相处了解,尤其是在开了后世史载视角的情况下,朱温虽然同样御下治军严苛而有威仪,但他则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家。
与他们二人打交道,无论是以属下或者盟友的关系,倘若触怒犯了某人的忌讳……按李克用的性格而言,他通常会恚怒暴起,指着你的鼻子一顿臭骂,但这种人的心思相对往往能够揣摩得更清楚些;然而朱温并不常会把不满猜忌的心思表达出来,可是当朱温翻脸反目之时,往往也就代表他已动了杀心,并且将屠刀也早已架在你的脖颈上了……
正如一众人入席期间,朱温趁着向李天衢道贺而只两人攀谈的时候,比起当初刻意摆出礼贤下士的做派,他再与李天衢相处时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玩味,而别有深意的问道:
“李都将年纪轻轻,竟斩获如此奇功,当真可喜可贺,看来俺以后也倒要仰仗才是……只是俺已曾听报说,感化军时溥大败巢贼,而发兵追往虎狼谷,却又两百余名将士尽皆阵亡,也不知到底是何人所为……当时李都将想必